UCD火花集2:有效的互联网产品设计 交互/信息设计 用户研究讨论

978-7-115-24930-2
作者: UCDChina
译者:
编辑: 杜洁

图书目录:

详情

本书收集了UCDChina团队博客的若干文章,整理为18章的内容,跨度很大并且集中了目前比较热点的问题,涵盖了产品设计的全部流程,讨论了如何研究用户、如何将用户需求应用到产品设计中、如何传达和协作。

图书摘要

第1章设计的数据和分析

现如今做产品,已经不能再靠一家之言了,不管你有没有做过,现在都得试着用量化的数字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数据求索之路,才刚刚开始。

看不懂数据

设计中的数据分析

数据──判断淘宝店铺页面设计优劣的显微镜

看不懂数据

文/白鸦 from 白鸦,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

一堆数据摆面前,数据背后有什么样的事情在发生,这些数据里面暗藏着什么样的用户需求,什么样的商业机会?看懂这些,将为未来产品设计的方向,用户需求的把握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但,“看不懂数据”是一个普遍的问题,而且是一个永远存在的问题。基本上,我认为原因都出在看数据的人身上。

不配看数据

产品设计者对待数据的态度,不像一个市场分析者或者财务分析者。我们看数据,更多是需要了解数据背后用户的行为逻辑和期望需求。这就要求我们看到数据的时候,必须第一时间想象到用户是如何创造出这些数据的,为什么会创造出这样的数据。

作为一个产品设计者首先必须告诉自己:“I’m NOT a user”,如此同时还要再把自己模拟成一个平凡的用户,不停地反复地去用自己的产品,和同类产品。我向来认为,一个做移动互联网的产品设计师,不有事没事换手机玩,不是好的产品设计师;一个电子商务的产品设计师,不每周在网上买一件东西,不是一个好的产品设计师。

2006年中,在某个用户体验设计的会上,某知名教授大讲他所在公司搞到的Facebook的数据,说他的理解、他的分析,说Facebook如何没戏。刚开始听着蛮有根有据,后来越听越不对味,突然他冒出来一句“虽然我从来不用Facebook……”我当场昏厥。这种人,不配分析Facebook的数据,更不配去评论。

要想有资格去看数据,通过数据给产品设计提供有效的依据。方法很简单,也很有效:把自己当作一个平凡的用户,不停地使用。有,且只有这么一个方法。

为了看数据而看数据

和做可用性测试一样,测试之前不能说没有“关注点”,发现什么就是什么。那样什么也发现不了,即使发现了,价值也不大。数据拿到手里,没有目的的去看,不如不看。

在做产品设计的数据分析之前,首先应该搞清楚自己需要什么样的数据来说明什么问题。一个数据对于不同的产品、不同的环境、不同的用户类型,得到的结论应该是不一样的。传统的市场研究中,对于数据的分析往往是根据“硬属性”,比如他们对于用户的分析基本都是根据“人口属性”的数据,他们得到的结论也很少结合现实环境。这样的结论,对于(互联网的)产品设计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参考价值,特别是如今个性化需求越来越强,用户行为越来越独特的时候,“人口属性”很不能代表用户背后的行为逻辑。

比如,想了解有购物搜索需求的网民具备的主要特征,这时年龄、学历、性别、收入、婚姻状况、消费能力、信息获取方式、上网条件等可能都是对我有参考价值的数据,但哪些才是最重要的呢?分析后很快就可以发现,比较而言年龄、收入、上网时间、上网条件都不是最重要的,而消费能力、信息获取方式在这里才是最重要的特征。这些数据背后才更能代表用户的行为逻辑和需求。

不去筛选数据

做一个优秀的设计者,首先必须善于提问。提问的水准和设计水平基本成正比。要什么样的数据,什么样的数据可以帮我解决这些问题和疑问?这个很简单,一罗列你可以想到很多很多。但事实上数据类型到达一定数量后,类型越多,反倒越不利于对于结论的判断。因为,不同数据类型之间会产生相互的干扰,有些时候次要问题可能会战胜主要问题,影响最终的结论。

在实际项目中,解决了主要问题,次要问题可能就会很自然地被稀释了。获取数据也一样,必须搞清楚什么样的数据最能说明这个问题?确定这些会使分析过程的精力更加集中。把主要的几个问题想穿、打透,其他问题很快就会迎刃而解了。

很多时候不是解决不了问题,而是想解决的问题太多;很多时候不是数据不够,而且想要的数据太多。还比如,想要了解如何解决“购物搜索”的需求,其实只要关注好“信息获取方式”、“消费能力”、“决定购买的因素”基本就能解决很多问题,盯着“用户是男是女,8岁还是80岁”,只能是耗费精力。

不去筛选数据,还有一个很大的危害就是:因为没有筛选,所以不能把关心的数据点看透彻。

比如,很多人都在夸开心网的推荐做得好,很多用户在上面找到了自己的“同学”,于是定论为“算法的技术好”。其实如果专注关心“开心网为什么打通用户关系这么快”的人,经过详细分析后是不会得到“技术好”这个结论的。根据我的观察,我比较赞成麦田的结论:“开心网把校友录的数据库用进去推荐算法里面了”,我甚至认为开心网的推荐里面不只是用了“校友录”的数据库,还有更多其他数据库(麦田对于数据的分析虽然是偏市场和运营性的,但其实对于产品设计的促进一样很大,而且他确实是一个观察数据很细,研究数据很深的人)。

不关注数据采集的方式和方法

当我们为某个项目寻找方向或者确定某个决策,需要一些数据的支持,以便了解状况并确定思路。这个时候,不仅需要给出“需要什么样的数据”这个需求,同时还应该包括如何得到这些数据。

很多时候,我们只提出需要什么样的数据,并不去提出要求如何得到这些数据的方式、方法,完全依靠调研者的经验去获取数据,这是不可取的。因为这样来的数据对结果的帮助是不准确的,甚至往往会出现误导。因为调研过程中不同的方式方法,得到的结果会不一样。

比如,还是要做一个购物搜索的网站,你给出的“需求”不应该只是“用户目前获取信息的方式”、“搜索的商品类型”等,还应该包括数据的来源以及获取的方法。现有搜索网站、问卷、电话……不同的方式、方法和渠道,得到的数据是不一样的。不同水平的人采集到的数据结果也是不一样的。

往往我很同情国内的同行,大家能找到靠谱的数据真的少得可怜。就拿行业数据来说,基本上国内没有一家第三方机构可以提供靠谱的数据。某些商业统计机构给出的数据丝毫不具备可信度。最根本的,我们可以去看看尼尔森在欧美的一些问卷,从问卷设计的逻辑、采集方式、统计方法,甚至包括“埋地雷”的方法,都高出国内这些数据提供商一大截。比如一个细节:试试访问尼尔森在欧美的一些问卷,如果你是玩的心态,很快就会被说“谢谢你参与调查”。因为,他们很快就通过“地雷”判断出你并非真正的采集对象,很快就把你踢走了,而国内的你可以随便玩。

有些时候,如果实在没有办法,去做小量的抽样数据,也比这些不靠谱的数据去分析强。

只用定量数据,没有定性数据

还说那个最老土的例子。沃尔玛每天最重要的事是“想尽一切办法,把货架摆好,让顾客更快的找到,更快的走掉”。事实上,当他们的MBA(商业数据分析)人员通过庞大的数据处理系统发现,啤酒和尿布的销售曲线惊人相似时(特别是在周末),他们其实只能得到一个“结论”。

但这些知识定量的数据,并不能挖掘出背后的顾客行为,以及为什么会造成这个现象。这个时候,如果靠分析、猜测是不能得到正确结论的,方法只能是去结合“定量”的研究,通过具体观察和调研了走到用户身边,最终才能了解到“因为,在美国一般都是男人去买尿布的,而在沃尔玛就算买1美元的东西也要排队半个钟头结账,男人们周五往往会待在家里看球,这个时候就顺手拿了啤酒犒劳一下自己”。

海量的定性数据,只能告诉我们结论,不能告诉我们背后的原因。同样,如果只有定性的数据,往往看到的现象可能是片面的,结论可能是有偏差的。

还有一些常见问题:只关心数据结果,不关心过程(比如,就知道那个广告的流量大,没注意那个广告比别的高出3倍);只看大数据,不看小数据(比如,只发现交易量疯狂增长了,没注意虚假交易疯狂上升了);只看数据表象,不看发展过程(比如,只知道现在的行业分布均衡,没发现曲线的前方已经出现裂痕)等。因为没有方便拿出来说的实例,所以这里不再一一絮叨。

其实,要看明白数据是个很简单的事情,但要真正懂数据背后的原因和逻辑,是一个很难的事情。自问,我依然只刚刚上路。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随着对于用户的接触越多,对于用户心理模型的理解越透彻,对于业务逻辑了解得越透彻,一定会带来对于数据的理解能力越强。共勉。

设计中的数据分析

文/光耀 from 我们光耀

这是上周末UCDChina书友会的话题,很激烈。这期书友会以来自TCL、中兴通讯和步步高几位同学为主,所以大家的话题更多集中在消费类电子产品。之前一直聚焦互联网,对于电子产品我的发言权还不够,但是很多讨论还是值得借鉴。

数据对创新没有价值,但是数据可以指导设计。之前互联网圈子就该不该听用户的话题有很多讨论。Keso 早就说过不要听用户的。在我看,确实用户的很多需求不是用户自己说出来的,而是产品人员发现或创造的。同样的用户数据,不同的产品人员一定会有不同结论,最后不同的结论会输入到各自的产品。当然当转移到交互设计等环节的时候,用户的声音就需要放大,并灌输到产品中。

对于调研报告和数据的分析要有技巧。前期需要调研开放性问题,先做定性调研,否则可能有大的缺漏。因为有可能我们设定的某些调研场景就是有问题的,比如一部商务手机在我们设想里的应用场景可能是办公室或者车上,如果我们都没有假设沙发或者床这样的场景,后期定量结果可想而知。

用户做调研的心态和用户真正使用和购买的心态是不一样的。所以别把数据当宝贝,数据在那放着,关键是你如何从数据中得到恰当的反馈。当日还有这样一个案例:一部手机的用户报告显示,该手机的摄像头使用率非常低,于是该厂家决定取消摄像头功能,这样大大降低了用户的购买价格。而结果是,没有摄像头的手机销量情况很差。为什么?因为用户填写数据报告的场景和用户购买的场景是不一样的。用户给你反馈了5个新功能,但是当你满足了用户所说的5个功能的时候,用户可能反而不要了。

数据报告是以前的东西,而产品是未来的产品。在互联网领域,数据报告和产品上线周期较短,问题较小。而从一部手机设计实现周期而言,通过数据报告得出需求,再到产品实现的时间差需要考虑。所以积累一些预期产品(就像那些不会量产的概念车一样)。

更多地了解数据分析原则,在产品评审中争夺话语权。亲身经历告诉我们产品需求评审和运营方案评审,没有这个是不行的。

人人都要有产品经理的素质。发现很多企业的产品经理更多的是项目经理的角色。如果只是卡项目节点,关注时间节点,那么这个产品经理只是参与了产品生命周期的一小部分。这是个老话题,我这里建议做UI、ID、运营、市场的都应具备一定产品的素质,这样产品在前期开发和后期营销的衔接会更顺畅,产品才会更成功。

数据──判断淘宝店铺页面设计优劣的显微镜

文/小艾分析团队

作为在线交易网站的代表之一,淘宝网发展到今天已经拥有了200多万卖家了,很多卖家开始追求精细化的网店经营了,但是在这种精细化的过程中却存在着普遍的抄袭和模仿,而且这种模仿和抄袭是相当暴力和粗犷的。

这种简单的模仿和抄袭不但没有带来效益的提升,反而使自己的网店经营陷入困境。此类情况在卖家设计自己的店铺装修时出现得最普遍。卖家在装修的时候,往往就是找到和自己经营同样商品的成功卖家,然后照猫画虎地照搬对方的装修模式和风格,只是简单地替换文字和图案而已。

下面我们结合一个典型案例,来看看这种店铺装修设计上的抄袭的危害性。

淘宝的A卖家终于卖到了一皇冠的信用级别了,她觉得自己要想更上一层楼,必须对自己的店铺装修进行重新设计,于是她找到了一个金冠卖家的店,并且抄袭了她的装修。

7天过去后,这种抄袭的危害性在她的店铺数据里充分获得了体现。

首先是她的店铺整体数据,访客数量,浏览量,停留时间都出现了大幅下降,而且这个下降趋势还在继续。

再看她的商品分类导航的数据,自从她重新设计完她的分类名称和摆放位置后,她的所有分类的点击量都是零。

最后表现在她的商品层面上,是她的零点击商品量大量增加,达到1033个。而她的总商品量只有1100个,零点击率高达94%。

(说明:以上数据分析截图来自于小艾分析)

从上面图片中的数据我们能够很清晰地看到,抄袭别人的店铺装修设计之后,卖家店铺的表现直线下降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商品详情页是网络交易最重要的一个页面,我们通过卖家对于这个页面的装修设计来看看是什么原因导致出现这样的数据表现。

通过查看卖家的商品详情页,我们发现,由于这个卖家她所具有的商品的描述素材比较匮乏,导致她的商品描述区域比较短小,而在她抄袭的装修模板里,这个区域配套出现的是商品推荐区域,此处的推荐位受淘宝页面规则的制约只有少量的展示位,而且这些展示位普遍都比淘宝商品列表展示位要小,图片和标题都难以看清。并且此处的商品推荐都是人为设定的,一旦设定后将不再变化。这样就导致店内大部分商品得不到更多的曝光资源,这是造成她的商品零点击率高的原因之一。

商品描述和商品推荐区域结束之后,在此区域下方,出现了她的活动导航和分类导航区域。然而在商品描述和商品推荐区域结束的时候,买家已经根据淘宝的页面基本规律判断出此页面已经完成了,不会再出现新的内容,于是就在商品描述及商品推荐区域去做出下一行动的选择了,要么继续点击,要么离开。在这个苍白无力的页面里,我们看到绝大部分的买家选择了离开,因为她的访客停留时间只有13秒。这也就是为什么这个卖家的分类导航点击为零的原因。同时,由于分类的点击没有了,买家无法通过分类对店铺中的商品进行检索,又导致店铺的商品失去了一个重要的曝光渠道,这也是店铺商品零点击高达94%的原因之一。

丧失曝光的还有她的促销活动。大家都知道在自己的店铺进行一些吸引买家的促销活动的重要性,促销活动不但可以提升买家浏览粘度,同时也是提升销售量的总要手段。我们的这位卖家也深知这个道理,并且设计了很多的活动。但是很不幸,由于她的店铺设计问题,这个重要的手段连出现在买家眼前的机会都没有。

在对自己的店铺装修进行设计时,必须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包括自己的信用级别、买家定位、商品素材等多维度来综合考虑。并且利用效果数据来判断设计方案的优劣,不断地进行优化。

于此同时我们也看出,有时候一个设计的好坏除了可以用专业的眼光来判断之外,也可以通过数据来直观地反映。翔实的数据甚至可以呈现一个设计方案里的某些细部的优劣,让设计者能更准确地找到优化的方向及思路。

第2章交互设计

一个被纠缠了好几年的概念,如今还在继续论证和调整中。由于互联网产品本身的特质,导致交互和界面重合度较高,每个人遇到的情况均各不相同。

交互到底是做什么的

好习惯和坏习惯

交互设计师容易犯的错误:把自己禁锢在解决方案之中

UI和IxD

再谈交互设计、用户体验设计工作

交互到底是做什么的

文/李小帅

听说个事情,产品人员A拿着类似以下这张图跟交互设计B说:这个页面的原型我替你做好了,你让C开始视觉设计吧……

听完挺郁闷的,不仅是为交互的工作价值被无视而唏嘘,也是在为公司的招人不慎而忧虑,怎么就让这些不懂事的混进来了呢,影响团队质量啊。

不能忍了,今天就以这个图中最简单的文本框为例,简要的说一说交互到底是干什么吧。一个交互在听到或看到这个方案时一般会考虑这么几个基本问题。

确实需要这个东西么?

用户确实需要在这里输入、编辑文本或数值么?如果是,OK,那么确实需要。

这个东西是什么,用什么最合适?

必须是文本框么?如果是,那需不需要带微调组件?输入数据受哪些限制么?把所有要输入的有效值都罗列出来是否可行,如果可行,那单选列表框、下拉列表、可编辑的下拉列表是否更加方便?甚至是滑块呢?如果用户需要对所有有效值进行尝试性输入并希望立即得到反馈的话,滑块无疑是最合适的(Photoshop用户可以回想一下“Crtl+L”、“Crtl+U”后的使用情景)。

这个东西该长什么样子?

需要输入的数据是格式化的还是非格式化的,系统能把非格式化的输入自动识别成格式化数据么?如果不能而需要采用连续文本框(就类似于输入CD-Key的那种组框)的话,自动离开(切换焦点)功能是否需要,规则怎么定?如果可以做成单一文本框,那长度应该定成多少,才能既避免内容遮挡引发的不必要滚动,又能节省屏幕空间而不给用户造成输入前的心理压力?

交互方式是怎样的?(文本框还有交互方式?是的,有,而且还不少。)

是否需要辅助输入和自动完成功能?数据对齐方式是什么?内容非空的情况下,获得焦点时是全选显示还是插入光标?(这取决于用户需求,选中文本框是为了替换删除里面的内容,还是插入补充继续完善?前者全选,后者光标。这个问题很影响用户体验,但又经常被忽略掉)。另外,文本框内容的校验规则以及提示/反馈的样式,也需要非常全面而深入的考虑,因为之前有写过一篇文章来浅析这个问题,这里就不啰唆了。

……

以上这些,都是交互设计应该考虑的事情,而且是最基本的、最常见的、未作针对性深入挖掘的。你还觉得交互的工作就是拖个控件出来摆摆位置然后生成个DEMO么?

现在公司们对员工的要求越来越高,既要懂那个又要懂这个,UE的要有市场嗅觉,产品的要能设计交互DEMO……我觉得这种风气误导性很强,还是术业有专攻吧,把自己的本分做好最重要。最怕的就是那些自己的本分都做不好,又不了解别人的本分是什么的主儿。

全力做好你该做的并尊重信任你的同伴,这是一个专业而优秀的团队中,每个人必须具备的素质。

好习惯和坏习惯

文/折折熊 from 折折熊的交互论

产品通常分两种,一种是遵循现有用户习惯,另一种是颠覆用户习惯。至于什么是用户习惯,你现在用右手还是左手操作鼠标,这就是你的习惯。很多公司团队专门有人负责用户研究这个环节,通过用户的数据挖掘、调研访谈、焦点小组,甚至利用眼动仪等方式去透析“习惯”这个问题。

设计界有句话:“不要把自己当做用户”,说的就是不要把自己的习惯强加于用户身上,但从某种程度上我不赞同这个观点,如果设计师自己都不是用户,那么根本无法把产品情感化。当然要找到用户的习惯才是最重要的。

习惯其实没有好坏之分,关键是基于的根本是什么。例如在中国开车是靠右,但是在日本以及一些欧洲国家则是靠左的,这就是由地域性文化规则决定的。如果谁有想法去改变这个,恐怕是自讨没趣的一件事。

哪些方面需要遵循用户习惯?

时代文化背景。

就像刚才的例子一样,文化和背景是必须要去遵循的习惯。想去颠覆必须要去磨灭一个群体甚至是民族的习惯,大多是碰壁的结果。立邦漆“盘龙滑落”的广告就是不尊重中华民族对龙的崇拜而导致失败的。

人体机能。

这是在研发产品时必要考虑的问题,如年龄层、动作方式、外表形状等。特别是在为特殊人群进行产品设计的时候,这点显得格外重要。为盲人设计手机更多考虑的是在触觉和听觉上进行可识别性的设计;在为老人设计产品时,要注重字体偏大的原则等。这些方面都是设计师掌握人体习惯的设计表现。

以“我”为中心的心理。

人之初性本“恶”,人是一种以自己为中心的动物,即使有很多外在表现出来的方式不同,但是在自我防备、懒散、利益目标,甚至是好色等都是以自身为中心的。“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是用户体验的口号,可见用户“自私”的习惯有多么可怕。

除了这几点以外,还有别的几点可以是属于颠覆用户习惯几个方面。

未成熟的机能。

比如说左右手的习惯。在你孩童时,你还不是立刻就拥有这个习惯。通过反复使用和记忆,你才会得到。对于这些未成熟的机能,我们可以去改变。未成熟机能就像是一个网站的注册功能,大部分都是对新用户的一种应用,在一个网站的体系中,注册是一般不会有二次重复使用的人群,我们可以“随意”去优化修改它,不用考虑会影响本站用户的习惯。

发展中的知识。

这点主要是说明社会和时代是在发展的,无论什么习惯都并非是一成不变的。从Web 1.0到Web 2.0,大部分网站和设计师都深刻地领悟到改革的浪潮已经完全覆盖了整个互联网,那些垂死挣扎的1.0网站最终只能面临被淘汰。所以这块的习惯,对于设计师来讲是最想要去控制的。许多划时代的设计都是基于发展中的知识习惯的。

修复产品导致的妥协。

很多产品都会存在一期、二期甚至更多期的设计,软件也是如此,版本号不断地更新也是为了修复很多技术和体验上的BUG。这块用户习惯并非是以好坏来分,更多的是以用户使用和反映问题的比例来决定的。不断更新才会不断创新。

其实还有很多方面可以去谈论习惯的问题,关键是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哪些习惯可以去改,哪些习惯即使你再不屑也要去遵守。这就是决定你是否能够真正像一名用户那样去思考并设计产品。

交互设计师容易犯的错误:把自己禁锢在解决方案之中

文/呆聋瞎

很多交互设计师(Interaction Designer)都会抱怨:产品经理(PD)在写商业需求文档(BRD)时,连各个方案的线框图(Wireframe)都出好了,我们还有什么发挥空间呀,照着做就是了。

我觉得与其这样自暴自弃,倒不如仔细想想为什么产品经理要把各种方案都考虑得很细。我想应该有以下一些原因:

为了帮助自己思考。产品经理经常要考虑方案的可行性,不思考一些比较细致的解决方案,有时候很难估计一些问题,如项目是否可行,项目要花多少人力物力。

为了给别人讲解。产品经理在解释自己的商业需求时,如果只单单讲一些复杂的而抽象的商业逻辑,有时很难让听众理解。很可能老板会问:你到底想要做什么?

为了确保项目的可控。产品经理把项目交给在给设计师和工程师完成时,很怕他们没有按自己的期望完成。本来想要一个悍马,结果发现最后拿到了一个QQ。

面对已经比较细致的解决方案,许多交互设计师无从下手,只能在产品经理的方案上小修小补,提一些类似“老爷,袍子脏了,脱下了洗洗吧”之类的建议。我觉得与其这样,倒不如先把问题弄清楚,再考虑解决方案。问题本身都没弄清楚,就提解决方案,不是在搞问题,而是在被问题搞。不要被产品经理画的线框图限制住,多问问自己他的商业需求是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而不是忙着抛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例如,一些产品经理会这样给你讲他的商业需求:现在,老板家老鼠很多,我觉得应该做个捕鼠夹,方的那种,上面有铁丝,还有诱饵什么的,就放奶酪吧。这是我的产品Demo。好了,看看这方案,有什么问题,提出来。如果没有,就按照这个做吧。

有些交互设计师就开始照着这个Demo开始做线框图了,然后就视觉设计师出视觉稿,接着就……

是不是应该等一等,那个Demo不是商业需求,而是完成这个商业需求的解决方案,而且应该仅仅是解决方案之一。商业需求是消灭老鼠。产生这个需求的问题是什么呢?老板家有老鼠了。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鼠患,而不是如何做一个老鼠夹。

弄清楚问题本身,我们的设计思路就不会仅仅局限在如果完成一个未必靠谱的解决方案上。消灭老鼠未必要用老鼠夹,难道不能养只猫呀?难道不能用老鼠药么?难道就不能有其他解决方案么?

经验不足的交互设计师最容易犯的错误之一就是没能清楚问题本身,就盲目地出一些解决方案,甚至为个不靠谱的解决方案跟别人争个头破血流。在我们跟人家争执按钮上的文案时,在我们跟人家讨论评价分数应该用星星还是黄瓜表示时,在我们跟人家探讨把搜索结果的过滤条件放在上边还是左边时,我们是不是先要问问自己,我们到底要解决什么问题,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真正需要解决的么?

UI和IxD

/Moond

延续之前“设计师和美工”的话题模式,UI(用户界面)和IxD(交互设计)这两个非常相似的角色名词也一直让我迷惑了很久,明明在做用户界面的设计师,却被称为交互设计师,也就是交互设计做的其实是界面的信息结构设计或者高保真界面,或者交互设计师不清楚自己的工作范围应该涉及多少,哪些事情应该是自己的职责范围。

当然title怎么叫会根据公司或者团队的组织需求而不同,叫什么也许真的不重要,不过了解一下称谓的渊源应该还是有意义的。

普遍被接受的是,UI和IxD是两个互有交集的概念,前者需要考虑的范围要更广一些,也就是UI会包容IxD,或者说至少需要得到IxD的支持,IxD可以在没有UI的情况下先行设计,但UI就必须依据IxD来组织界面的操作流和页面需要表现的信息结构。

(Mac 1.0,1984)

以上图苹果界面为例,设计最终呈现的包含了交互设计的集合(菜单、按钮、窗口操作)、形象化的图像按钮、窗口以及界面信息的排布方式。整体看到就是一个类似皮肤的界面样式,这也导致界面设计带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果需要表现各个操作的潜在表现,比如按钮在窗口中拖到的操作结构,就不得不借助交互规范来描述完成了。

通过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在进行UI设计时,会同时需要考虑到视觉设计、交互设计、信息设计或其他更多因素。

视觉设计帮助用户快速理解并开始界面操作;

信息设计让用户导航找寻他们需要的信息;留意一下现实工作环境,如果团队里没人专门做信息架构,这个责任往往被左右于很多角色之间,比如UI、IxD、UE、PM……谁来决定信息应布局在什么位置最合理?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

交互设计专注于需求、任务和目标三者的有效实现,对于UI而言,这里应该是相对细节的单页面交互设计。

所以从上面可以理解为,IxD则是从UI衍生出来的一个独立领域,主要专注于如何让用户与产品在特定任务情景下的交互操作更有效、有用、有趣,这可能会涉及对启发式理论、控制论、人机工程学、规划理论等的具体应用,甚至在更多不同领域中将音频、视觉或空间等多媒体的综合运用在一起,比如声音识别交互、手势交互、触摸交互等。也许这也是为什么在欧洲的部分学校已经把ID从工业设计中脱离了出来,成为了一个独立的专业。

在网上找到上面这个类似想法的图片,也就是交互设计主要会考虑下面3个问题。

你会如何操作?接到任务、情景理解、判断显示、尝试控制。

操作后有什么感觉?接受响应、错误处理、执行确认。

你从操作中明白(获得)了什么?产品(服务)认知、期望判定、体验提升。

希望上面整理的这些信息能帮我们更好的理解以上两个角色的不同,在工作中把精力更多地专注于该做的事情上。如有不同想法,欢迎大家一起讨论。

再谈交互设计、用户体验设计工作

文/张贞 from lunaticsun

“我们从来就不需要什么交互设计师。”

小型企业(一般20人以下)根本就不会有交互设计师这个角色,有这个流程才是关键。在那里,工程师起码占据半壁江山,而视觉设计,交互设计和前端,在小型企业看来往往就是一个职位。因为那里不需要是能够画出高级的矢量图的艺术家,也不需要搞什么眼动仪研究把用户研究个底朝天。只要能够画出网站草图,做一些简单的矢量Icon,熟悉用户体验的基本原则,设计出实用的功能就行。最重要的是,把页面给我做出来。

中国还很需要交互设计师

在中国能够 Multi-Tasking的人才不多。而在相对专业的大企业中就更少了,每个人做的事情越来越单一,但也会越来越专业,每个流程就像是一条流水线一样严谨。如果连交互设计都做不好的话,还谈什么更高层次的Web设计、用户体验设计呢?交互设计师并没有什么出路问题,交互设计的更高层次本来就是用户体验设计,如果编程都没怎么编过,能去做系统架构吗?设计也是一样的。从我国用户体验的发展情况来看,我们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用户体验设计,特别是在大公司,很难推进。在这种情况下,培养专业的交互对大公司来说还是非常有价值的,但在将来是否能够进阶为用户体验设计师,很大程度取决于你的老板。

Tony在Web中提到的信息架构的内容,我觉得仍然在交互设计的范畴里面,而没有涉及更大领域的用户体验设计。想要在一家大公司做用户体验设计,技术能力还远远不够,需要权力?更准确的说,是影响力。

做产品?拿什么去做

近期另一篇论述是关于做产品还是做设计的比较,我不知道这奇怪的比较是谁提出来的,希望是我误解了他的意思,因为这显然不太聪明了。一个产品的成功需要有5大团队的支撑。

Design Team:那些把各种各样需求转化为可实现产品的人。

Engineer Team:那些把产品做出来的人(他们才是做产品的)。

Business Team:那些确保我们财务报表蒸蒸日上的人。

Marketing Team:那些知道怎么把产品卖出去的人。

Management Team:那些什么事都做的人。

做产品?你拿什么去做?会提需求就是做产品了?熟悉商业模式,产品就出来了?朝电脑吹一口仙气,网站就出来了?每个Team都会有自己的重大挑战,但是产品不应该舍弃任何一方去迎合某一方,因为产品本身是不讲政治。更重要的是,你会发现,这五大团队必须紧密合作,产品的产出成本才能降低,产品周期才能缩短,产品才能成功。这也是为什么小团队的产品一般都比较精致好用。因为当一个人要兼顾几个团队角色时,自己跟自己的合作是最紧密的。

第17章我的UED故事

身边的体验

上海航空网站注册表单优化方案

过年回家有感:他们的互联网

左行右立的交互设计用户体验

乱弹餐馆“菜单”的设计

提一个懒人需求—找遥控器的电视

谈一下清华的道路设计

产品说明书的最佳位置

信息整理后的火车票视觉结构

身边的体验

/白鸦 from 白鸦,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

(1)杭州,某公共广告上反复播放着某无痛人流医院的广告,貌似很正规很大的医院,广告里一直最强调着的概念是“安全”。广告片尾留有联系方式,电话和24小时值守的QQ号码。

我认为他们很了解自己的用户群:需求大、担心安全问题、害怕、不好意思、用QQ。

我认为他们很知道QQ的作用:典型客户都在用而且很依赖、不见面可以省去很多尴尬。

(2)杭州,每个路口都有一个铁架搭的棚子。很多小区的灯箱下面其实都是灭蚊器。

一是因为太阳很大,雨水很多。行人可以在此躲避,也避免了闯红灯。二是因为绿地很多的小区蚊子也很多。

我认为他们很了解自己的用户活动场景。

(3)杭州,下午4点半到7点你几乎打不到车。因为这是出租车换班时间,而且这是下班高峰期。

不知道哪个缺心眼的要把换班时间设置到这个时候。据说是政府为了平衡出租车、公车之间的利益。

(4)北京,首都机场,候机厅。

等待是一件最难熬的事情,这个时候抽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看到有人从吸烟室出来,我很纳闷:打火机都被没收了,怎么点烟的?进一吸烟后发现,原来机场准备好了被固定的烟斗。赶紧点上,爽哉!

我认为他们了解用户的需求。用什么功能无所谓,只要能满足这种需求。有些非核心和常用功能怎么展现、是否突出给用户,无所谓。真的需要时,我自己会去找到这个功能。

上海航空网站注册表单优化方案

文/千鸟 from 千鸟志

上午手忙脚乱地定月底到杭州的机票,通过“去哪儿”入口进入到了上海航空网站,居然必须登录后才能预订(绝大多数购票网站游客也可以定)。看在几百块钱的面子上,那就注册吧。

注册表单我一看就乐了,简直就是几天前与用户交互的核心文中观点的真实写照,问题非常典型。看起来就很不好,用起来更是很不便。虽然没有给我造成很大的障碍,但肯定耽搁了不少时间,一点都不轻松愉快。先看如下截图:

这是一道很好的练习题,错误中的经典,考题中的极品,请先自己思考。我直接把我做改进的观点先列出来,有优先级差异,分为“可访问性”和“可用性”两部分,先是可访问性问题列表:

改成单列布局(引导视线);

分两块区分“账户信息”和“机票信息”两类字段(区分内容属性);

各表单控件根据属性定制宽度并分组(“暗示提供了组织答案的有用线索”);

红色的必填星号提示应该提前而不是置后(让用户优先看到);

下拉选项文字不应该淡色降级呈现(至少不要比字段名的颜色浅);

“密码”字段两字中间空格去掉(无需刻意对齐上边的“用户名”);

“性别”字段改用单选控件无默认值(下拉列表默认“男”也是错误的);

“出生日期”字段做成点击选择,并右侧日历icon提示(差异化引导);

“联系地址”字段控件应该使用textarea而不是input(文本区域用来写文字段落);

“国家”和“城市”字段使用下拉选项,联动并在表现上合并(属性一样);

“证件类型”和“证件号码”字段在表现上合并(属性一样);

“联系号码”和“手机号码”字段改成“座机号码”和“手机号码”(表述的含义应该平级);

“邮编”字段放“联系地址”之下(地址比邮编更重要);

“注册”按钮放“重置”左侧(优先看到和使用)。

注意,以上仅仅是可访问性问题,因为我还没有使用表单。可用性问题是使用表单之后发现的,我只做了个简单测试,不完全的测试结果列表如下。

点击“检测是否有相同的用户名”后,不能使用是警告窗口告知,能使用则“√”提示。第一应该统一提示效果,第二能使用绿色字符,不能使用红色字符。

“密码”字段录入完之后tab进入了“真实姓名”,“证件类型”字段选择之后tab进入了“出生日期”,都应该用tabindex来做索引。当然,如果单列布局不会有这些问题。

所有错误提示都不应该用警告窗口,最好在各字段之后明确提示。

也许有人会说,这么较真干嘛,你不也顺利订购成功了么,我能成功不代表所有人都成功。在专业角度,作为测试版我没意见,“完成任务”的目标是实现了。但是设计质量呢,这样的作品只能算不及格(此例子设计只做到了两点,第一辅助说明文字降级呈现,第二区分主次操作按钮)。

正好用这个例子就事论事的讨论下单双列布局问题,最常见的双列布局优势理由是“可以节省空间,缩短版面”。理论上如此而已,但双列布局会带来很多无法规避的麻烦,而且事实上表单只要足够明确和清晰,长一点对用户来说关系不大。节省版面也有设计技巧可用,其一减少不必要的字段,其二合并同属性或有关联的字段(如证件类型、证件号码),其三隐藏优先级低的字段(如手机号码、座机号码,应该推荐使用“手机号码”)。

最后,还是看着几百块钱的面子上,花时间写完这篇具有可操作性的优化方案。网络上机票价格变化很快,因为下单流程不畅而影响没有抢到特价票的事情,我经历过两次。希望所有航空网站的工程师改进网站,造福更多网络上的旅客,也为公司创造价值。

过年回家有感:他们的互联网

/李杰

这次从北京这个可以算是中国互联网最发达的城市回到温州农村的老家,看到了爸爸妈妈,弟弟妹妹们是怎样用互联网的,让我这个做互联网产品的很受触动。

因为家里有不少亲戚在国外打工,QQ视频成了妈妈要开通宽带的唯一动力。以前都是我们过年回家再自己去开个假期宽带,这一次妈妈为了QQ视频主动提前去办理了宽带包年。对于从来没独立操作过电脑的爸妈们来说,学会开电脑,用鼠标双击企鹅图标,在打开的窗口中填QQ号、密码然后再“登录”这一系列动作就非常有难度了,就如同我第一次拿到Apple Air笔记本找不到开机键和开始菜单一样迷茫,更何况添加QQ好友,发起或者接受视频请求了。幸好桌面上的QQ图标好认,用妈妈的话说就是要点几下那个“小鸡”。但是QQ聊天界面上有一个模拟鼠标手势点击的广告让妈妈困惑不已,看起来是提示她点那个,但是我没跟她说过要点这个啊,她不知所措。

互联网,对妈妈是这样,对家里其他父辈而言,也就等同于QQ视频。任何其他不是以数字作为账号的IM这10年内是不可能动摇QQ的地位的,因为父辈们不会打字,不认识英文字母,对他们来说最好记忆的就是数字,就像家里的电话号码和手机号一样。所以以后设计互联网产品不妨多向手机、电视等操作看齐。

已经读初三但寄住在我家的表妹上网主要干3件事情:聊天、买服饰、看视频。

她很喜欢上淘宝看衣服、鞋子,但是因为她未成年,没有银行卡账号,用不了支付宝,所以我很好奇她怎么付款的。最终了解到的方案让我觉得不可思议:她让阿姨帮忙办了一张建行支付宝龙卡,然后她每次看中了要买的东西之后,专门跑个2公里到另一个村里的建行先给支付宝龙卡存入这笔钱,然后再在淘宝上拍下来付款。并且因为她不知道我们家的门牌,就把东西寄到她奶奶家,然后等东西估摸着寄到了,再专门跑个几公里到住在另外一个村的奶奶家取货。我惊叹于她的毅力!

另外,她也喜欢看视频,找片子的方法很绝:先到百度知道查各种电视、电影的排行榜,因为总有人在会有相同的需求在那里问,也会有人给出答案。然后她到百度视频搜出来在线看。我教会了她到百度风云榜找热门片子。

若干10岁左右的表弟上网都只干1件事情:玩小游戏!我从他们那知道了4399、7k7k、51seer等网站。才发现4399其实刚开始就是个hao123的小游戏版,同样出自李兴平等人之手。现在随着SNS游戏的兴起,他们也开始在QQ上种菜。QQ号码是经常丢的,每次申请QQ号时会提示填1个邮箱来接收注册信息,这时表弟就会拉着我让填个邮箱,让他们跑163注册个邮箱那也太有难度了。

坐在办公室里做互联网产品工作,很容易产生闭门造车的杯具。这杯具不是说产品完全走错了方向,更常见的误区是把用户的需求高端化了,因为大部分时间坐在办公室里,高谈阔论Google、Twitter、Firefox、iPhone的IT达人并不等于中国绝大多数的普通网民,我们应该多“下基层”,了解并理解“他们的互联网”是什么样子的。

这次回老家过年看到了“他们的互联网”,概括起来,主要有两点感受。

中国互联网革命远没爆发,好戏还在后头!

待在办公室里动辄谈论用户需求,商业模式,我们恍惚觉得中国互联网经过纳斯达克泡沫后10年的快速发展,能做的模式都有人做过了,这行业似乎已经成熟的感叹,觉得很难再找到机会出头。可是,我敢断定在温州农村,还有很多能买得起车,炒得起房的老百姓远未体验到什么叫“数字化生存”,就全国而言,到2010年1月,中国网民也就4亿,互联网革命又怎能算已经爆发呢。一旦具有支付能力的老爸老妈们通过QQ视频等应用被领进了互联网大门,现在还只是玩玩小游戏的弟弟妹妹们会很快长大成人,这种可观的增量市场让中国互联网之后大有好戏可唱。所以,现在进入互联网绝对为时不晚,现在在互联网打拼的朋友也要耐得住性子,抽空多回家看看老人小孩们如何上网。

除非做到老妪能解,别说自己的易用性好!

教妈妈使用QQ视频聊天时,如何降低学习成本,让新用户快速入门等“易用性”问题就非常真切的摆在了我的面前。在IT圈子里,我们绝对不会那么明显地觉得打开QQ然后和别人视频这一系列操作竟然还需要进一步的改进,就我们自己的使用体验而言:“目前几乎是perfect了,没有什么可改进的”。以后,我们不妨学学白居易写诗,等到老妪能解之时,我们再来说自己的易用性有多好吧!否则我们永远不会明白为什么有那么多人需要hao123这样在我们看来简陋不堪的产品。

降低用户学习成本的一个途径是像已有传统产品看齐,比如IM的操作可以借鉴手机,在线支付借传统银行柜台来生蛋。如果要做的产品是大众化的,那就必须把用户当傻瓜,将产品像傻瓜相机看齐,让用户不需要思考就能马上会用。当产品需要越少的操作就能用上时,该产品就能吸引越多的用户,Less is More!

左行右立的交互设计用户体验

/小麦 from 小麦的自习教室

上海地铁一直在宣传自动扶梯的“左行右立”,即在自动扶梯上靠右站立,把左边让给有急事的人行走。节假日还可以看到一些小朋友在自动扶梯的入口处宣传这个习惯。

我当然还是愿意遵守这个社会公德,但有时候不留神就忘记了。所以最好是能有一个“Don’t make me think”的方法让我在潜意识下就能自动地靠右站立。

下面就是我琢磨出来的方法:

在入口的左边装一个栅门。这样在进入的时候就可以让人自然而然的站在右边了。有几个细节值得注意:

左边的栅门不能过大,我取了比一半稍微小点的宽度,让右边的口看起来更大一些。这样更能让人下意识的往右边走。

栅门要能往里推,而不是往外开。左边是给有急事的人走的。作为有急事的人,会比一般人更用心的观察哪里可以抄近路。如果此时正好右侧有人堵住入口,他会发现左侧的门是可以进去的,便会钻进去。

为什么栅门要设计成斜的呢?可以看看下面的设计:

如果做成平的,从左侧走过来的人会明显感到这个障碍物,从而可能会懒得再绕到右边去,而直接推门进去了。所以这个门应该斜着,至于斜多少度,可能需要对实际情况作可用性测试才能确定。

如果遇到高峰时期,直接把栅门打开靠边,两侧就都可以进入了。

其实呢,并不是说左边就不可以站人,关键是要保证“左行”,也就是说,你不能在左边站着不动,必须往前走。这样有急事的人才不会被你堵住。鉴于此,还可以考虑如下的设计:

解释一下,两侧的灰色是自动扶梯的扶手,通常情况下它是跟自动扶梯运行的速度保持一致的。那如果要不让左边的人站在那里不动,只需要将左边的扶手的速度调快一些,就可以暗示他应该往前走。

不过,这一切都有待实际的可用性测试。因为我很怀疑它们会有一些安全性问题。

乱弹餐馆“菜单”的设计

/苏杰 from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同学们都经常去餐馆吃饭,每次点菜的过程似乎都很痛苦。而痛苦的来源,有一个逃不掉的就是菜单,这次说说,如果一个产品设计师来做菜单,会搞出哪些花样。

一开始要做的,就是分析战略层的商业目标与用户目标。这家餐厅的商业目标是什么?不一定是赚钱哦,比如有些公司附属的餐厅,可能就另有目标。市场定位如何,餐厅地点在哪里,价位如何,主打哪部分用户。想清楚这些,才能继续往下走,如果是兰拉(兰州拉面,听起来很小资吧),我对它菜单的要求只要别油腻腻的就行。

好,我们假设这家餐厅是一个最普通的餐厅,杭帮菜,地点在文教区,人均价位50块上下浮动,目标人群是附近的白领、学生等,比较广泛。这样的餐厅你一定去过很多家,菜单也都没什么特色,一本扫天下,不久前正好提到了产品的版本细分,不妨这次仅就从这里开扯──菜单的版本细分。

针对特定人群的细分版本:比如情侣来了、一群朋友来了,就应该拿出不同的菜单。比如“情侣菜单”上的菜,名字可以起的暧昧一点,如果有猪口条+猪心的冷盘,就叫“爱你在心口难开”……容我先去吐一会儿。我想,男主角会感谢你的,而这个时候,那个男人对价格已经不敏感了,他也许会拉着女人一边看菜单一边乐,商业目标与用户目标完美的结合!

针对特定时间、事件的细分版本,比如每年6月毕业生的散伙饭。这时推出“我们毕业了菜单”,融入一些不舍、一些祝福、一些无奈。

还有很多有趣的地方,比如各种菜类的顺序、配图与否、配图的方式、价格怎么标、其他信息放多少等,都可以去想,我只是觉得餐厅里乃至这个社会都挺缺产品设计师的……

最后,我们还要考虑到一点就是成本,上面这样做都不错,但是额外付出的成本值得么?这也是为什么我没扯到电子菜单的原因,YY一下,电子菜单多好啊,配合一套系统,可以自动收集客户数据,什么时候来的,吃了多久,几男几女,点了哪些菜……后续可以统计每个菜被点的次数,分析与价格、季节等因素的关系……再加上客户评价的过程,可以做出菜式的Digg系统……关键还可以排序,比如老板请客,你就按价格从高到低排,自己去吃,就按食客“顶”的次数排……点了一个菜以后,菜单会告诉你“吃过这个菜的人还喜欢”……好了,醒醒啦,Over。

提一个懒人需求——找遥控器的电视

/JJYY

User Centered Design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一说到这个很多人马上想到互联网和软件的设计,因为在IT、互联网行业提得最多。其实,它本身是涵盖所有设计行业的思想,小到家电,大到建筑设计。

不久前和HFI董健明博士短聊时,他提到一个例子:以前冰箱纯粹是功能性的家电,但现在年轻人的生活方式中有一个场景,顺手从近处的酒架拿酒和饮料,而往往冰镇的酒水和饮料感觉最好,于是最新的设计中就出现了酒柜式的玻璃门透明的冰箱。冰箱和家具结合到了一起。

回来说到自己,春节一天在家突然想看电视,可在房子里摸了半天就是没找到遥控器,而现在的电视基本上都是退化到没有遥控器完全不能操作的,顿时感到深深的无助——额滴神啊,我不过是想看个电视而已。

这种情况大家也许也遇到过,我们非常肯定遥控器就埋在离自己不超过5m的某个角落,可就是翻不出来,它自己难道就不能喵一声么?

平时我们的手机迷失在家庭丛林中的时候,我们会用另一个手机拨一下,然后顿悟——靠!居然在这里!同理,电视上设置一个“呼叫遥控器”键,技术上不是很难的事情,如果实在找不到,按一下,然后遥控器就“汪汪汪”或是“喵喵喵”地叫都可以,立马就被咱们擒出来了。

当然,如果这种情况就没有办法了:“老公,遥控器呢?”“用电视上的红色按钮去呼它一下”“可是电视也不见了……”

谈一下清华的道路设计

/scallet

在读的城市规划的书里面谈到,人行道最重要的是要有人来人往,要有各种各样的人在那里活动,另一方面还要有“观看活动”的人。观看与被观看是好的人行道应该满足的基本需求——为了安全起见。而那些空荡荡的,没有任何公共场所和商业小店的人行道则是人人避之不及的。

我突然想到清华。清华的设计就是典型的非停留式道路设计。所有的主干道四通八达,通往各个地方,而道路两旁并没有任何商业和活动场所可供停留,所以也没有人在那里闲逛、发呆、喝茶、聊天。清华校园里的小孩们总是骑着自行车,哗啦啦地从一个地方赶到另一个地方,再哗啦啦地赶回来,道路的目的只在于通往目的地,而没有任何的闲逛、交往功能,也不满足任何的商业需求。

这就是为什么清华很大很美,但那些美的地方没什么人呆在那里,因为没有理由呆在那些美的地方,如荷塘、操场、二校门、植物园等,都没有任何功能性,没有咖啡馆、没有小卖部,没有书报亭。你只能在想欣赏美景的时候来到这里。

清华是个典型的功能分区的设计,最后,设计成“花园”的这些部分就渺无人烟。而我在清华的时候总是很累,不仅是因为清华地方大,而是因为你需要不断从一个目的地赶到另一个目的地,而目的地之间的这些路程是无效的空当,缺乏生活感。

最后,你只能生活在一个个目的地里,而非生活在整个校园。

唯一例外的是非典时候,当然不是因为道路设计有了改变,而是学生们必须从目的地(宿舍、教室)赶出来,必须停留在原来这些仅仅是“通道”的路上。这些路突然本身变成了目的,变成了可以闲逛可以有活动的场所。所以主干道旁边的草地上突然有了人弹吉他唱歌,有了一堆人在那里聊天打扑克。而操场上有了飞飞盘、打羽毛球、闲逛、扎堆聊天的人……那是我觉得身心最舒畅的一段时间,虽然当时我不知道为什么。

水木上的流行语是:那是最接近理想大学生活的一段时光。

而对比起来,北大虽然显得很杂乱,但的确道路作用满足了“观看与被观看”,满足了活动,满足了交往。我经常这样在北大的“县城主干道”生活。先在博实外面的小卖部买一根玉米,买一杯酸奶,然后再在报纸摊边停留一会儿,看看报纸和杂志。顺便看看提着小澡篮在午后去洗澡的女生。然后,再晃荡到康博思去吃饺子。有时会路过静园草坪,天气好的时候有人会坐在静园草坪聊天。然后再走到大讲堂去买张晚上的电影票。这一路上闲逛,天很蓝,阳光很好,女生虽然不会都很漂亮,但在冬天里穿裙子的比例比清华多多了。

我一直觉得北大的景观又旧又破,但在里面觉得生活自如。现在我终于明白原因了。

最后我要得出一个伟大的结论:为什么清华男生很难找到女朋友,都是因为那该死的道路设计,这样的道路设计失去了很多陌生人开始交往和发现美女的可能。而为什么一直传闻北大女生比清华女生好看,也是因为在他们的“县城主干道”上,女生多了很多被观看到的机会! 好吧,我说完了,我怀念非典时光。但本质上,犯错误的是校园规划。

产品说明书的最佳位置

/张亮(novanewlife)from blog.sina.com.cn/uiexpert

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否时常会因为找不到某个物品的使用说明书而恼火呢?尤其是当该物品出现故障或是当你想尝试更多功能时?其实这里的问题不在于说明书,而是在于产品本身。这就是:产品需要将某个空间或位置设计为说明书的存放位置,以便于用户方便地找到并阅读。

尽管设计出非常简单易用、以至于用户根本不用阅读说明书就会使用的产品是产品设计的一个理想目标,但在实际中,要想做到这一点还是很难。对于一些常用的功能,使用方法固然很明显,也许不用什么说明,但对于那些不常用的或一些高级功能,想要完全掌握或记住就很困难了。另外,当产品出现一些小故障时,说明书中的“常见故障及排除”部分就显得很有用了。

由此看来,说明书还是必不可少的。现在的问题是,随着各式各样产品的极大丰富,我们的家庭中很容易就出现了大量带有说明书的物品,尤其是各种电子产品。大到电视、冰箱、洗衣机,小到手机、MP3、电子表等。从卧室到客厅,从厨房到卫生间,到处可以看到这样的产品。那么,我们应当在哪里放置这些说明书,才能在需要时很容易地找到它们呢?

我个人的习惯是每次买回一个带有说明书的物品后,就把说明书集中放到一个大塑料袋中。经过了四五年之后,里面已经有50多本说明书手册了。起初这似乎是一个不错的方法,但很显然,现在随着说明书越来越多,想要在里面找到某一本就越来越困难了。每次寻找之前我都感到头疼。

我的说明书塑料袋中装有50多本说明书

直到有一天,我从自己的照相机说明书那里得到了一点启发。

我对于照相机说明书的处理有些不同。我并没有把它放在我的大塑料袋中,而是和照相机一起放到了一个相机包中。这一方面是因为相机包比较大,完全可以放得下说明书,另一方面是因为照相机的功能比较多,有些在使用时必须看一下说明书才行。因此,对于照相机来说,我每次都能够很快地找到说明书。

照相机的例子促使我想到,为什么不能对其他物品的说明书也这样做呢?但我很快意识到,大部分物品在设计时并没有任何一处是用来放置说明书的,因此你很难找到合适的位置。即便是一些个头很大的物品也是如此。就拿洗衣机来说,你不可能把说明书放在洗衣机盖上,因为每次开盖时你都需要把它拿走;你也不能把它放在洗衣机下面的地板上,因为洗衣机一般是在卫生间中,地上经常会有水;最后,你更不能把它放在洗衣机的滚筒里面了。所以,面对着这个大家伙,你竟然无法找到一个合适的地方放置一本小小的说明书。

可见,这里的问题出在产品自身的设计上。产品设计者没有意识到用户在“寻找说明书”这个使用行为上的困难,他们只是想当然地认为用户能很容易地找到它。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正如照相机说明书的例子所示:将说明书和产品放在一起。对于大部分产品来说,这意味着在产品设计时需要将某个空间或位置设计为放置说明书的功能区。对于自身体积较大的物品来说,这并没有多大的困难,比如电视、DVD播放机、冰箱、洗衣机等。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因为这样做而对产品整体外观造成负面影响。而对于自身体积较小的物品来说,比如MP3或家用无绳电话,要做到这一点就很具有挑战性了。

信息整理后的火车票视觉结构

/Raymond from ueui.com.cn

每次返回青岛时,我总听能到火车站播音室传出:“旅客们注意了,乘坐× ××次从北京开往青岛的列车,开始检票进站……请旅客们有序进站上车”。我就会不自主地看一眼手中的车票。

(由于找不到北京→青岛的样票,遂用北京→天津的车票代替)。

端详车票,上面提供的信息有许多:

火车站代码;

车票;

地点;

发车时间;

车厢;

座位;

车型;

座型;

起始地点;

车次;

价格;

友情提醒;

票种;

售票地点;

底部编码。

这些信息零散的排列在票面上,好像并未有效组织起来,视觉结构松散,看起来有点累。

怎么办?我想尝试改变一下。先从火车票的设计目的入手。

火车票的设计目的如下:

设计对象 乘 客 检 票 员
设计目的
明确始发地点和目的地;
让乘客准时上车;
Ž 帮其找到座位;
进站途径;
价格越高,座位(享受服务)越好
易识别真伪;
  防止顾客上错车或坐错座位

OK,那让我们来把信息和目的一一对应起来。

先将信息按关注度和逻辑顺序分为3类:乘客上车前关注、乘客上车后关注和乘客不关注,并根据内容的相关度加以合并。

(1)上车前乘客所关注的。

起始地点:乘客要达到的目的地

发车时间:准备什么时间走,查看确切发车时间

车次:通过“字母+数字”一起传达了当天发车时间、起始地点、车型这3个信息的含义,同时决定了在哪个候车室进站。

座位类型/价格:乘坐的舒适度、消费成本。

(2)上车后需关注的。

车厢/座位:确定乘坐位置。

(3)旅客不关注(这部分是检票人员关注的)。

售票地点/火车站代码,底部编码(防伪):辨别假票用的。

友情提醒:提示顾客车票只能当日使用。

再看一下这些信息之间的关系:

从上述信息看来,车次的信息维度最大,包含3个重要信息:当天发车时间、起始地点、车型。

但有3个问题:

普通人是无法从“数字+字母”中直接感知到什么具体内容。

用户会基于“起始地点”来对车票进行判断,车次只是N多辆从A地发往B地的其中一辆车的代号而已。

它所表现的乘车时间只能到分钟,并不包含年/月/日的维度。

基于上述3点,所以设计时还是应该以目的地为重点,“车次”则成了以“起始地点”为维度的辅助信息,加以年月日和确切时间说明。

再加上开头的那段火车票语音提示:“乘坐×××次从北京开往青岛的列车……”,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场景,因为它传达的信息顺序是“先车次,后地点”。

那么,个人认为火车票设计应该是这样的:

另外,也许还应该加上“退票的流程和退票价格”,如此重要的信息是被火车站忽略了。

我的一个老乡头一次来北京找工作,本想待一天就走,他就买了次日回青岛的车票,但我想留他多玩几天,就让其速速退票,结果他很惊讶:“票还可以退么?到哪而退?怎么退?能退多少钱?(值不值得退)”

我们设想:他有退票动机时已经离火车站很远,翻出这张票来,却不知该怎样操作,的确是很不方便的事。

感觉前一篇《交互设计中的视觉结构》中有关信息间的逻辑关系和先后顺序,说的不是很充分。其实我是想说交互设计并不是随手画画线框图就OK了,通过信息的组织和整理,编排其视觉结构,以达到信息交互(传达)的目的,这才是视觉结构的真正意义。

相关图书

区块链国产化实践指南:基于Fabric 2.0
区块链国产化实践指南:基于Fabric 2.0
微服务中台架构开发
微服务中台架构开发
数字突围:私域流量的用户数字化运营体系构建
数字突围:私域流量的用户数字化运营体系构建
关联数据:万维网上的结构化数据
关联数据:万维网上的结构化数据
互联网产品经理实务全书
互联网产品经理实务全书
Producter:让产品从0到1
Producter:让产品从0到1

相关文章

相关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