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瓦尔巴德群岛:北极科研大本营

978-7-115-51257-4
作者: 陶宝祥 主编 孙丹平
译者:
编辑: 刘朋

图书目录:

详情

本书作者为科考队的随行记者,在北极的那段日子里,她记录下了我国国旗第一次飘扬在北极上空的过程,不乏遭遇的困难与国歌响起时的激动,回顾了《斯瓦尔巴德条约》签署的历史,通过亲身经历向我们讲述了科考队员在极地工作的艰辛与快乐,通过所见所闻向我们道来地球北极那些城市的模样和人们生活的情景,跟着作者的步伐,仿佛置身于每一个科考的日日夜夜,这感觉无不让人新奇感动,流连忘返。

图书摘要

自然科学考察丛书

斯瓦尔巴德群岛:北极科研大本营

陶宝祥 主编  孙丹平 著

人民邮电出版社

北京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斯瓦尔巴德群岛:北极科研大本营/陶宝祥主编;孙丹平著.--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9.9

(自然科学考察丛书)

ISBN 978-7-115-51257-4

Ⅰ.①斯… Ⅱ.①陶…②孙… Ⅲ.①北极—科学考察—中国—文集 Ⅳ.①N816.62-53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9)第094208号

◆主编 陶宝祥

著 孙丹平

责任编辑 杜海岳

责任印制 陈犇

◆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市丰台区成寿寺路11号

邮编 100164  电子邮件 315@ptpress.com.cn

网址 http://www.ptpress.com.cn

北京富诚彩色印刷有限公司印刷

◆开本:690×970 1/16

印张:13  2019年9月第1版

字数:152千字  2019年9月北京第1次印刷

定价:59.00元

读者服务热线:(010)81055410 印装质量热线:(010)81055316

反盗版热线:(010)81055315

广告经营许可证:京东工商广登字20170147号

内容提要

北极是对全球生态环境具有重要影响的地区,也是世界各国科学家重点研究的区域。而在北极圈内的斯瓦尔巴德群岛由于其适宜的条件,适合人们长期在此地开展科研等活动。2002年,由中国科学院的一些科学家组成的科考队来到了北极,开启了他们的探险之旅。

本书作者为科考队的随行记者,她通过本书回顾了《斯瓦尔巴德条约》签署的历史,记录下了我国国旗第一次飘扬在北极上空的过程,其中不乏遭遇的困难与国歌响起时人们的激动之情。作者通过亲身经历讲述了科考队员在极地工作的艰辛与快乐,通过所见所闻将地球北极城市的模样和人们生活的情景向我们娓娓道来。

本书适合对北极与科考活动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进入20世纪以来,我国启动和实施了多项科技基础性研究工作,这些研究工作需要通过科学考察、调查等过程,对基础科学数据资料进行系统收集和综合分析,以探求基本的科学规律。科技基础性工作长期采集和积累的科学数据与资料,为我国科技创新、政府决策、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保障发挥了巨大的支撑作用。这是我国科技发展的重要基础,是科技进步与创新的必要条件,也是整体科技水平提高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经过十几年的野外科学考察,1994年中国科学家发现和论证了世界第一大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1998年科考队首次徒步穿越了大峡谷,再次对大峡谷进行测量,进一步确定了其世界最大峡谷的地位。

2000年,在对世界屋脊青藏高原腹地的三江源地区多年考察的基础上,中国科学家首次提出了保护中华水塔、建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建议。

2005年至今,中国科学家走出国门,与俄罗斯和蒙古的科学家共同考察了贝加尔湖地区、西伯利亚远东地区及蒙古高原,取得了丰硕的科学考察成果,填补了中国在俄蒙高纬度地区长期缺乏数据资料的空白。这对中国同俄罗斯、蒙古等邻国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开展与周边国家的资源、生态环境、经贸及科技领域的跨境合作,维护东北亚国际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尤其是以科技支撑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这套“自然科学考察丛书”涵盖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科学考察、北极地区科学考察、青藏高原腹地三江源科学考察、澜沧江-湄公河科学考察、亚马孙热带雨林科学考察、中蒙俄贝加尔湖科学考察、塔克拉玛干罗布泊科学考察。这些地区都是对当今世界环境产生重要影响、人迹罕至、条件极其恶劣的特殊地区,也是世界自然资源考察的热门地区。参与此套丛书编写的作者既有科技工作者、新闻记者又有作家,这套丛书是他们亲临科学考察第一线的真实手记。各位作者以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深刻体验记录了科学考察中的风风雨雨和酸甜苦辣。从这些手记中,我感受到了科学考察的艰辛和享受自然的乐趣,既被科学家可歌可泣的科学考察故事感染,也为他们生死与共的情谊感动。同时,这套丛书还能让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和青少年了解更多关于野外科学考察的基本知识和真实情况,是难得的科普佳作。

在新时代,中国人民正在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希望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和青少年能发扬科学考察精神,不断探索未知,亲近大自然,认识大自然,热爱大自然,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为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做出贡献。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博士生导师

前言

2002年4月的一天,我接到中国科学探险协会常务副秘书长陶宝祥老师的电话,问我是否愿意参加中国伊力特·沐林北极科学探险考察队的科考,那一瞬间我真是喜出望外!要知道,我上一次找他谈这件事,他口风甚紧,似乎没留多少余地,我只好拉闸似的把这事置之脑后,然后就给忘了——报社的工作太紧张了。

现在他打来电话,真是出乎意料。接下来的问题是:报社是否会同意我去?没想到申请报告提交后,社领导痛快地签了字,又一个喜出望外!

心想事成!我满心欢喜地开始想象斯瓦尔巴德群岛的种种情况,那是北极圈内冰天雪地中的一片绿洲,这是科考队队长高登义老师告诉我的。

2002年7月25日,科考队飞往挪威,经历3次转机后于26日下午到达斯瓦尔巴德群岛的首府朗伊尔城。斯瓦尔巴德群岛距中国足有万里之遥,中国科学家为何要不远万里去进行科考?

人类很早就开始孜孜不倦地对地球的奥秘进行探索,而北极、南极和青藏高原因其偏僻或险峻的地理位置、极为恶劣的环境和气候,直到17世纪后,随着科技的进步,才逐渐有探险家、科学家真正进入到北极地区,进入南极地区则更晚。北极、南极和青藏高原被称为“地球三极”,对全球气候、环境变化有极大的影响,所以各国都非常重视对北极、南极和青藏高原的研究与开发;科学家们前仆后继,想揭开它们的神秘面纱,其中自然少不了中国科学家的身影。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在南极建立了两个科考站,但在北极一直没有建站,中国科学家早就渴望着有中国自己的北极科考站。

在斯瓦尔巴德群岛,我第一次听说了《斯瓦尔巴德条约》。中国早在1925年就加入了这个条约,是这个国际条约的签约国。正因为《斯瓦尔巴德条约》,中国科学家才得以圆了北极科考梦,才能在北极的陆地上建立中国的极地科考站。

我们在朗伊尔城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北极科考站,第一次在北极圈内升起了五星红旗——它在北极圈内的这个群岛上空飘扬了40天!虽然时间并不长,但这意味着中国科学家正式进入了北极科考的行列。

继我们建立的这个临时科考站之后,我国的第一个永久性北极科考站——黄河站,于2004年7月28日在斯瓦尔巴德群岛的新奥尔松落成,中国成为第8个在挪威的斯瓦尔巴德群岛建立北极科考站的国家。黄河站还拥有全球极地科考站中规模最大的空间物理观测点。

在北极圈内的斯瓦尔巴德群岛,我获得了许多全新的经历:度过了长达40天的极昼;驻扎在世界最北端的寂静小城;目睹了在世界最北端的煤矿,人们在冰川下面采煤的场景……

斯瓦尔巴德群岛有许多北极特有的、罕见的植物:北极棉(也称棉管草,当地人俗称为“雪绒花”)、极地垫状柳;也有许多北极特有的动物:娇小美丽的北极燕鸥,每年都在北极和南极地区之间长途迁徙;健壮灵动的北极驯鹿,是北极圈内数量最多的动物,每年春天它们形态精致的乳白色鹿角便会脱落,人们在北极苔原上可以找到;还有“北极之王”——力大无穷的北极熊,虽然我没能亲眼见到,却在当地看到了很多北极熊标本,听当地人讲了很多北极熊的故事,感觉它们似乎就在身旁……

此次去斯瓦尔巴德群岛,也是我第一次跟随中国的科考队出国考察。我跟随科学家们一次次去爬北极的冰川,目睹他们在凛冽的冰川风中完全靠人力搭建起16米高的大气监测塔。我和队友们协助地质组去山中小湖钻取岩芯,负重步行几十里,累到虚脱。我还跟随大气组爬到当地最高的山上取雪样,在山顶的大冰盖上漫步……

在那些艰辛但又开心无比的科考活动中,我看到了中国的科学家们如何在野外的艰苦环境中奋不顾身地忘我工作;我也了解到科考并不像字面上那样的“高大上”,而是艰辛得如同做苦工;我知道了科学家们是怎样用双脚丈量地球,以双手拨开琐碎,将地球缤纷多彩的宏大画面,将万物的无数未知、无数奥秘一点点地揭示出来,展现在我们面前。能亲身参与中国第一次在北极陆地上进行的科考活动,是我一生的幸运和荣耀。

难忘的斯瓦尔巴德群岛科考!

这些年来,北极对中国来说越来越重要。自1999年起,中国的“雪龙号”科考船已对北冰洋进行了多次考察,中国的商船也自2013年起多次穿越北极航道。

2018年1月2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了《中国的北极政策》白皮书,全面阐述了中国在北极的政策。这一天的到来,让曾经参与过北极科考的人无不心情激动,感慨万千。

在中国一步步走进北极的道路上,洒下了无数中国科学家的心血与汗水,所有的北极科考活动与人员都将被历史铭记!

1 斯瓦尔巴德群岛在哪里

受益于北大西洋暖流的地球最北端的群岛

斯瓦尔巴德群岛(Svalbard)位于北冰洋上,是一个属挪威管辖的群岛。群岛地处北纬74~81度、东经10~35度,南北介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和北极之间,由西斯匹次卑尔根岛、东北地岛、埃季岛、巴伦支岛等组成,总面积约6.2万平方千米,其中西斯匹次卑尔根岛面积最大,约3.9万平方千米。斯瓦尔巴德群岛90%面积的土地上覆盖着冰川,冰盖厚达120~600米,冻土层厚达500米。

斯瓦尔巴德群岛在公元1178年才被北欧海盗发现。17世纪以后,欧洲人蜂拥来此捕鲸,但由于自然条件艰苦,始终无人在此长期居住。直到1900年,人们发现了岛上有欧美工业发展所急需的煤矿,欧洲各国争相来此开矿,斯瓦尔巴德群岛才有了几个固定的居民点,煤矿最高峰时年产煤约 90万吨。20世纪末,随着矿源的枯竭,这些居民点也渐渐败落,唯有群岛首府——朗伊尔城不失时机地转到发展旅游和极地科研上,反倒日益兴盛起来。

朗伊尔城是地球最北端的城市,位于北纬78度13分、东经15度33分,距北极点只有1300千米。这里全年平均气温在零下7摄氏度,冬季平均气温一般为零下15摄氏度,夏季在6摄氏度左右,从气候角度来说,人类可以居住。虽然群岛上只有6%~7%面积的土地上有植物覆盖,但夏季这里能短暂生长一些极地特有的植物,据记载共有160多种植物。由于这些植物可作为食草动物的食物,岛上还生存着约1万只大型食草动物,如驯鹿之类。岛上还有几千只北极圈内特有的食肉动物——北极熊、北极狐。在夏季,大量的候鸟会来到岛上繁殖度夏。

为什么在北极圈内(北极圈是北纬66度34分的纬线圈,在它以北的地区为北极圈内)纬度这么高的地方还能有这样一个人类可以常住的群岛呢?这是因为斯瓦尔巴德群岛受到墨西哥湾暖流的支流——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墨西哥湾暖流是世界大洋中最强大的暖流。由于北大西洋暖流的惠泽,欧洲西北部形成了温暖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这里1月的平均气温比同纬度的亚洲东岸和北美东岸要高出15~20摄氏度。

斯瓦尔巴德群岛所在的巴伦支海,是北大西洋暖流能到达的最北端的地方。由于暖流流到该群岛附近时,其中一小股支流流向群岛西部的峡湾,因此群岛就成为北极圈中的“绿洲”。斯瓦尔巴德群岛的年平均气温要比北极同纬度的其他地方高10~15摄氏度。人们能够在斯瓦尔巴德群岛开展生产、科研、教学等活动,大量动物能在岛上长期定居繁衍,这些无不得益于北大西洋暖流。因此这个群岛拥有多项以“世界最北”开头的纪录。斯瓦尔巴德群岛属极地苔原气候,且海洋性气候较明显,多雾。岛上多高大、崎岖的山脉,最高的山峰是牛顿峰,其海拔为1713米。

北极圈内的其他陆地及岛屿,如美国的阿拉斯加北部、冰岛、格陵兰岛等地都是有原住民的,但斯瓦尔巴德群岛由于发现较晚,没有原住民。19世纪初,人们在群岛上发现煤矿后,岛上才逐渐有了常住居民。斯瓦尔巴德群岛曾有6个居民点,从南到北分别是红孙、斯维亚、巴伦支堡、朗伊尔城、皮拉米登和新奥尔松。红孙和皮拉米登现在已经被废弃了,只有4个大的居民点还有人居住,山谷间另有一些散落分布的狩猎人房屋,群岛总人口大约为3000人,其中多数为挪威人、俄罗斯人和乌克兰人。这几个居民点都位于群岛的西海岸,也就是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而相对温暖的地区,住在不同居民点的人们相互之间靠小飞机、海轮或雪地摩托往来。

斯瓦尔巴德群岛印象

对斯瓦尔巴德群岛的最初印象是从飞机上得到的:蓝天、白云、碧海,灰褐色的莽莽群山被洁白的冰川和积雪覆盖,满目银装素裹,而生命迹象极少,使人恍然觉得到了青藏高原,安宁、圣洁、朴实、原始的感觉与我们习以为常的现代大都市反差极大。

2002年7月25日,我们中国伊力特·沐林北极科学探险考察队一行26人乘飞机从北京出发去往北极,路上经历了几次转机,最后一次是在挪威大陆最北端的特罗姆瑟城。飞机飞离特罗姆瑟城后,机翼下是浩瀚无际的蔚蓝大洋——这就是巴伦支海,向北飞就能到达斯瓦尔巴德群岛。洋面一直向北伸展,浮冰逐渐出现在深蓝色的、寒气森森的洋面上,远远望去,好像一把把白色的小花。我们乘坐的飞机花了好一阵时间才得以飞离那些漂浮的冰块,随后在大洋前方的海平线上,出现了深褐色的岛屿、山脉和洁白的冰川。冰川纤尘不染,宁静而又神秘,似乎来自远古的冰河时期。

这就是我们要去的地方——斯瓦尔巴德群岛(挪威属岛)。

现在是夏季极昼期间,冰川融化了很多,显得有些支离破碎。但从飞机上俯瞰,仍看得出冰层极厚。冰川表层有不少深邃的冰裂隙,呈晶莹剔透的蔚蓝色,与洁白的冰层形成反差,如同画家挥毫而就的水墨画般美丽。可以想见,冬季的这里将是怎样的一片冰清玉洁。有的大冰川是由几条小冰川汇集而成。小冰川从周围的山峰上奔下,互相挤压着,形成巨大的白色旋涡。到了海湾边,它们又纷纷断裂、倒塌进海湾,漂浮在蓝色的海水里。

飞行高度开始降低,飞机逐渐接近了群岛,可以看出群山的下半部没有冰川,呈黛青色;山谷里隐约有些绿色,一些山坳里有零星的小房子。“到有人的地方了。”我对自己说。随后在一个山谷中出现了一片较大的居住区,我们都兴奋起来,这一定是斯瓦尔巴德群岛的首府——朗伊尔城了。

在飞机上俯瞰朗伊尔城,这是一个被重山环抱的美丽港湾,港湾一侧的山坡上有一个小型机场。四周的山上冰川连着冰川,有两条冰川奔下山峰,冲进朗伊尔城所在的山谷,其中一条几乎与城市的楼群连接在一起。冰川下方的山谷中有条浑浊的河流,一直奔流到海边,将蓝色的海湾染出一大片黄色。河流一侧的山谷里有一大片五颜六色、线条简洁的小木屋,就像卡通画中的童话世界一样,将这片荒凉的山峦点缀得有了些许生气,这些小房子一直延伸到远处的冰川脚下。海湾边上有不少厂房似的长长的大棚,还有一些集装箱似的建筑,那里可能是工业区和港口。

飞机缓缓地降落在朗伊尔城的机场。机场很小,没有草木、色彩单调、非常安静,而设备和建筑却非常现代化。机场灰白色的水泥航道上画有艳黄色的指示标志。周围是暗褐色的山坡(现在是夏季,在冬季这里应该是白茫茫的一片吧),山顶覆盖着洁白的冰雪。此时机场上只停有两架小飞机,另有一些大型的机械设备落寞地立在机场边缘;除了我们科考队和几个机场工作人员,这里再没别的人。

这是一个孤寂的机场。

但机场旁小山似的煤堆和高大的装卸机械又给这个单调、荒凉的地方抹上了极浓的现代化色彩,在我们看来,这些机械的现代化水平算是很高的(与2002年时的国内相比)。我们也真没想到,在这个位于“地球之巅”、与我们的青藏高原一样荒僻的地方,竟可以看到这样现代化的设备。

工作人员把简易扶梯架在飞机舱门旁,我们依次下到地面,看到长长的跑道旁边有一排造型简洁时尚的小楼,并不高大,深褐色的外墙没有窗户,所以从外观看不出有几层,这应该就是“航站楼”了。进了航站楼,不远处就是提取行李的地方。这里不需要排队办什么安检和海关入境手续,我们直接就能去提取行李。总之,这里的一切似乎都很简单。

在等候行李时,我猛一抬头看见一件巨大的北极熊标本矗立在行李传送带旁。这不就是威名赫赫的“北极之王”吗?这使我们马上从飞机落地后的心神迷离状态回到现实中来——这里是北极,地球的尽头!而我们正站在“地球最北端的机场”里!

遥远、神秘、寒冷的北极,我们来了。

冻土层上令人难以置信的绿色

还在飞机上时,我们就透过舷窗看到朗伊尔城及周围的山谷中有不少绿色,这让我们深感意外——这可不是我们印象中的那个冰天雪地的北极。到达朗伊尔城后,我们发现到处可见绿色的植被——山坡上随处都长有成片的苔藓,低洼湿润的地方长有不少绿色或红色的垫状植物,开着紫色、红色或黄色的花。虎耳草科的植物在这里很常见,明艳的花朵随风摇曳。邻近海湾的河滩、沼泽地里更是有大片茂密的草甸,还有一种叫“北极棉”的植物,它们叶片纤细翠绿,开着蒲公英一般的白色球形绒毛花,在低洼平坦的河滩到处都有,有些甚至“侵入”到城区里,在居民区中也大片大片茂盛地生长着。北极棉是斯瓦尔巴德群岛特有的一道风景,我们在其他地方从未见过这种植物,它还有个通俗可爱的名字——雪绒花。

到达后的第二天,我与高登义队长和大气组组长、北大教授朱彤一起去野外。我对朱教授说出我的惊讶之处:“这样的高纬度地带居然有茂密的草甸。”朱教授说:“这就是北极的苔原,又叫‘冻原’。北极苔原的植被主要是地衣和苔藓类,这与我们青藏高原的植被十分相似。”

这是我第一次听科学家们说到这个名词——北极苔原。

苔原也叫冻原,是生长在极端环境——寒冷的永久冻土上的生物群落。苔原多处于极圈内的极地东风带内,该区域有明显的极昼和极夜现象。苔原中的植物多具有下列特点:呈垫状或匍匐伏,生长缓慢,地下部分的生物量超过地上部分,多为多年生的常绿植物。

朗伊尔城外的北极苔原在夏季令人难以置信地开满了灿烂的花朵,但在冬季被厚厚的冰雪覆盖,进入休眠状态。苔藓和地衣是斯瓦尔巴德群岛上其他生物生存的根基,其他生物大都直接或间接地依靠它们来维持生活。千万年来,地衣和苔藓年复一年地在太阳返回北半球时顽强地复苏,向着太阳生长;而当漫长的极夜到来时,它们又默默地在冰雪下休息。它们生生不息地循环,亘古不变地为斯瓦尔巴德群岛积聚着泥土,为其他生物提供栖息之地。

在斯瓦尔巴德群岛的北极苔原上,仅有的所谓“树木”是小极地柳和矮桦木,但与它们在低纬度地区的同类不一样,在这里它们不能长成高大的树,而是低低地匍匐在地上,粗看就像是一丛丛野菜。

群岛上还栖息着10000多只野生驯鹿,因为在夏季低洼地长有茂盛的草甸,可以为它们提供充足的食草。夏季时还有许多候鸟飞到群岛度夏、繁殖。所以在夏季的几个月里,岛上鸟语花香,成群结队的驯鹿到处游荡、觅食,万物欣欣向荣。

这真是冻土层上的一片绿洲!

这里的生态系统非常脆弱,从植被的稀少就可见一斑,而且这珍贵的绿色仅仅存在于夏季。在短暂的夏季过去后,极昼期结束,白昼迅速变短,草枯鸟飞,10月下旬就会进入漫长的极夜期,那时冰雪将覆盖一切。除了极少数最为顽强的生物(北极熊、驯鹿、海豹等),其他生物将进入休眠状态或迁往别处。可想而知,如此稀少的植被一旦遭到破坏,恢复起来将有多困难。

环境保护法规最严苛的地方

极地是生态系统中最脆弱的地方,当地人对环境的呵护也近于苛刻。北极地区每年都有几个月的漫长极夜期,在此期间没有阳光给予的能量,植被一旦被破坏,可能需要几十年的时间才能重新生长。废弃物在极地冰原上很难分解,我们科考队在野外考察时看到过飞机残骸和服装,这是多年前的空难遗物,在我们看到时还几乎没有分解腐烂,基本保持着原来的样子。

环境遭到破坏是当地居民最担忧的事。我们在斯瓦尔巴德群岛考察期间,得知了很多很严苛的环保法规,人们(当然也包括我们)的生活和行为都受到这些规定的限制。

因为热爱这个地方,人们自觉地进行垃圾分类

由于所处的位置特殊,斯瓦尔巴德群岛成了北极地区一个很特别的地方:斯瓦尔巴德群岛和周围的海域是通向高纬度地区的中转站,这使得它无论作为一个北极科考基地还是旅游景点都充满了吸引力。

朗伊尔城的机场有一块醒目的“游客须知”标牌,将一道道禁令告知每一位来到群岛的人:不准乱丢垃圾,不准捕杀或惊动鸟兽,不准迁植树木(但我们没看到过树木),不准采花,不准破坏文物等。

斯瓦尔巴德群岛全岛没有军队,没有警察,只有一支有6名队员的海岸护卫队,负责监督管理海域的捕捞活动,实际上也负责群岛上的动植物的保护工作。政府的办事人员在夏季仅有约40人,冬季减少到了23人(极夜期间有不少人回挪威大陆去了),但他们在环保上下了很多功夫。

这里的环境官叫奥斯丁,他向我们介绍说,虽然当地没有制造业,污染并不严重,但政府仍采取了很多保护环境的措施。在漫长的寒冷季节,这里的采暖全是集中供暖,这样热能的利用效率高。所有的房屋采用的都是双层墙和双层中空玻璃窗设计,可以减少热量散发。全市仅修建了45千米的正规公路,以减少对北极苔原的占用和破坏;仅有一条公共汽车线路和4辆出租车,虽然行车路线只是很简单地画在道路上,但机动车辆必须按照规定的行车路线行驶,不能随意碾轧 地表。

用“洁净”一词来形容朗伊尔城非常准确,这里到处都是干干净净的,没有随意堆积的垃圾,没有“白色污染”,空地上可以见到大大的垃圾桶,上面分门别类地标明了纸张、玻璃、塑料、废电池的投放部位。

这里的垃圾被收集起来后,又是怎么处理的呢?环境官奥斯丁说:“所有可再生的废旧物品都会被收集起来,打包运回挪威本土,再生使用;不能再生的就地填埋。”整个斯瓦尔巴德群岛与外界的联系高度依赖航空,飞机上的宝贵空间还要用来运送这些所谓的“垃圾”,当地人对环保的重视程度之高就可见一斑了。

这里的垃圾分类活动是当地人主动发起的,并没有法规的强制,而居民们也自觉地去做了,这令我们很惊讶。当我们向当地人问到这个问题时,一个在这里居住了14年的人直截了当地说:“因为我们热爱这个地方。”是啊,热爱是最大的动力!

在“最北端居民点”新奥尔松,不多的道路都被栏杆和绳子拦了起来,用以告诫行人:走路时不能随便离开道路,以免践踏植被。这里的自然界原始而美丽,但同时也是非常脆弱的。斯瓦尔巴德群岛的“旅游指南”上特别强调:“记住,你只是一个客人,请不要在北极地区乱丢垃圾!”

群岛面积约65%的区域被划为保护区

斯瓦尔巴德群岛的动植物种群原本比较丰富,但自从荷兰探险家威廉·巴伦支在 1596年发现该群岛,欧洲国家便开始了对这块无主之地的掠夺,这个过程持续了300多年,在此期间珍贵的鲸鱼、北极熊和海豹被大量地猎杀。

由于过度狩猎,斯瓦尔巴德群岛上的动植物资源遭到严重破坏,有的物种濒于灭绝。1920年《斯瓦尔巴德条约》签订后,斯瓦尔巴德群岛的主权被确定属于挪威,挪威政府负责对群岛上的环境实施保护。从此,群岛上的环境逐步得到了有效保护。

挪威政府已经在群岛上建立了3个自然保护区、3个国家公园、3个植物保护区和15个鸟类保护区,约占整个群岛面积的65%。群岛上的所有生物都受到保护,自然保护区内有极严格的规定,连科研工作者都不允许进入。即使在非保护区,狩猎也要限定季节和限于个别动物,鸟类保护区在繁殖期内也不允许进入,而仅有的几个居民点周围也划出了大片的植物保护区。

夏季,来斯瓦尔巴德群岛旅游的人很多,旅游业是斯瓦尔巴德群岛的支柱产业。当地对旅游业和游客有很严格的环保规定,凡是去该地区旅游的游客都必须遵守当地政府制定的诸多严格的环保规定,如不可留下任何永久印记、不得追随北极熊、要保护当地生态植物、不得摘花草、不得丢弃垃圾等。

当地政府对旅游公司的管理也很严格。所有游客在任何无人岛都不能过夜,每次登陆之前导游都必须给游客举行讲座,告知野生动植物保护等注意事项,还要特别提醒不能捡拾岛上的石头作为纪念品。他们一再告知游客,我们不是在消费北极,而是在保护脆弱的生态环境。

由于自然保护措施得力,群岛上的动物群近年来繁殖得很快,在朗伊尔城的社区内经常可以看到三三两两的驯鹿在悠闲地觅食。我们科考队在各国北极科考站聚集的新奥尔松地区考察期间,两只北极狐一直在我们驻地附近活动。据资料记载,斯瓦尔巴德群岛上已经发现160多种植物、4种哺乳动物及160多种鸟类。

北极圈内生物稀少,当地人珍爱所有的生物。在这里,枯萎的植物也必须保持原样,不能任意采走。我们科考队的队长高登义早年来这里进行科学考察时,看到野地里有干枯的“雪绒花”,就想采回留作纪念,但同行的挪威科学家提醒他不能这样做,因为这里的植物即使已经枯死也是受保护的,应让其保持原状。

朗伊尔城的“无死亡”政策

朗伊尔城有一项很特别的规定,即推行“无死亡”政策。这一方面是因为其位置偏远,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这里特殊的气候。在这里,死亡是被禁止的。如果有人患了不治之症,就会被飞机或者轮船运送到挪威大陆的其他地方度过余生;而如果有人运气不好,没来得及离开就死在了这里,他们也不会被埋葬在这里的。

朗伊尔城应该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规定死亡违法的城市。朗伊尔医院仅有8张床位用来急救。除非猝死,否则病人以及老人必须离开朗伊尔城,去挪威本土的其他医院治疗和养老。

为什么朗伊尔城会有这样奇怪的规定?因为人们发现,尸体在这里的冻土带里不能腐烂。传说当年很多人葬身此地的原因之一,竟然是食用了鲸肉。捕鲸人原来是不吃鲸肉的,但岛上经常缺食物,后来捕鲸人发现鲸肉可以作为食物,便开始食用。由于鲸肉带有某些细菌,一些人因此暴毙。这样,尸体上携带的细菌或病毒就会在冻土层里存活下来,许多年以后,一旦具备某些必要条件,这些细菌或病毒就会复活,重新繁殖、传播,对人类构成危害。也许它们还会被海水冲走,随海流去到更温暖的地区,然后继续危害人类。所以镇上唯一的墓地在70年前就关闭了,不再接收新的下葬者。

相关图书

又见芳华:我们眼中的中国植物
又见芳华:我们眼中的中国植物
花朵传奇:大航海时代的植物图谱
花朵传奇:大航海时代的植物图谱
树木简史
树木简史
手绘海洋动物(修订版)
手绘海洋动物(修订版)
名家自然故事
名家自然故事
你不可不知的古生物奥秘
你不可不知的古生物奥秘

相关文章

相关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