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自己:如何让时间变现,成为更有价值的自己

978-7-115-53772-0
作者: Kyle
译者:
编辑: 李永涛

图书目录:

详情

《选择自己:如何让时间变现,成为更有价值的自己》从新媒体创业者Kyle的真实经历和个人成长路径出发,用真诚的语言和年轻人分享Kyle对于个体成长的认知和思考。本书从认识自己和认识世界,到时间精力管理,再到持续行动,讲述如何应对社交和亲密关系,如何实现个体成长和打造个人品牌,提供了大量的实例和分析,以及实践练习,希望以此鼓励和帮助更多人,都能成为更好、更有价值的自己。 《选择自己:如何让时间变现,成为更有价值的自己》将帮助迷茫的年轻人找到精进的正确打开方式,让各行各业的你都有机会成为更厉害的人。

图书摘要

选择自己

如何让时间变现,成为更有价值的自己



Kyle 著







人 民 邮 电 出 版 社

北 京


定价:49.80元(附小册子)

读者服务热线:(010)81055410 印装质量热线:(010)81055316

反盗版热线:(010)81055315

广告经营许可证:京东市监广登字20170147号

内 容 提 要

本书从新媒体创业者Kyle 的真实经历和个人成长路径出发,用真诚的语言与年轻人分享Kyle 对于个体成长的认知和思考。

本书从认识自己和认识世界,到时间、精力管理,再到持续行动,讲述如何应对社交和亲密关系,如何实现个体成长和打造个人品牌,并提供了大量的实例和分析以及实践练习,希望以此鼓励和帮助更多的人都能成为更好、更有价值的自己。

本书将帮助迷茫的年轻人找到精进的正确打开方式,让各行各业的你都有机会成为更厉害的人。

前 言

一切都要从2013年说起。那一年我本科毕业,在一家外企从事管理培训生的工作。由于职位的原因,我有机会在8个月时间内在公司的6个重要部门轮岗,由于工作表现和外语水平还不错,所以由我负责公司从国外引进新技术项目的工作。我在负责新项目的过程中,了解了从基层员工到CEO不同阶段的人对一种新事物完全不一样的看法,这帮助我在短时间内就收获了丰富的职场经验,但在这个过程中的频繁应酬让我开始质疑自己。

在老板的40岁生日宴会上,公司一位资深的前辈趁着酒意对我说,要想在公司晋升快、发展好,不仅要学会喝酒,还要会喝不同颜色的酒:色的啤酒、黄酒,红色的葡萄酒,无色的白酒和绿色的药酒……边说边给我递来5个装有不同颜色液体的杯子,并且先喝为敬。我知道,从小酒精过敏的体质并不能成为拒绝的理由,不喝就是不给领导面子。晚上回到公司宿舍,从嘴唇到喉咙再到胸口,全都是高度酒精带给身体的灼烧感,身上也产生了过敏反应。我彻夜难眠,品味着领导跟我说的这番话,思考着眼前我努力争取来的一切,这是不是我发自内心想要的?

为了找到答案,我开始大量地看书。每个月初发了工资,第一时间给父母转一笔生活费后,我会定投一部分基金,剩下的就是用来买书了。为了提高学习效率,我系统地研究了时间管理理论并付诸实践,将自己每天下班后的时间空出3~5小时用于提升自己并严格执行。一般的安排是运动1小时,学习专业知识1小时,阅读1小时,练习英语1小时,写作1小时。我原以为如果自己能把工作做好,将自己打理好,身边的朋友会很羡慕我,会向我请教与成长相关的问题,我会达到工作和生活的平衡,等待我的应该是更好的未来……然而现实并非如此。

当时公司有3名管理培训生,人事总监会带着我们去吃午饭,以了解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情况。他问我们下班后会做些什么,我刚想分享时间管理的心得,另外两名同事轻描淡写地说:没什么,就炒炒股,打打游戏,看看NBA呗。逼得我硬生生地把想说的话咽了回去,我意识到自己可能不够合群。总监看我没说话,就拍着我的肩膀说:“Kyle,你怎么不说?不过没关系,反正我是不相信你们下班后会看书学习的,我知道那样对你们来说太难了。”然后他又说:“我知道你们都挺上进的,但是在公司工作不要心急,能在7年内做到经理已经是最快的速度了,一般人都花了十多年时间。你们就不要想着能在一线城市买房了,因为我也买不起。”那天我们4个人吃的是虾蟹鸳鸯锅,但食物的美味却掩盖不了我内心的五味杂陈。我终于得到了答案,原来我跟他们不一样,他们不理解我。我不属于这里,我只能离开。

2014年是我几乎每天都坚持时间管理的一年。年底的时候,我将这一年1000小时的时间记录写成了一篇文章《当你下班时,你需要忙些什么?》发在豆瓣上。我想在网络世界里找到理解自己的人、找到同类,也算是给自己一个交代。我的高中同学是《城市画报》的忠实读者,毕业后已经很多年没有联系了,因为她在《城市画报》的公众号头条看到了这篇文章,署名是Kyle,阅读量超过10万次,于是她问我这篇文章是不是我写的。这让我们再次联系上对方,这也是我第一次意识到新媒体的神奇力量。后来事情的发展的确出乎我的意料,文章发出后的半个月内,我收到了上百名读者的邮件,豆瓣吸引了上万人关注,还有几百个新媒体账号找我授权转载这篇文章,于是诞生了多篇阅读量超10万的文章。我的作品成了那几个月全网的爆款,总计阅读量应该是千万级别。这件事给了我很大的鼓舞,原来自己的努力能得到很多人的认同和共鸣,这和我之前所处的环境完全不一样,太奇妙了!这为我后来从事新媒体行业埋下了一颗种子。

大部分读者发来的都是求助邮件,当我认真回复完后,大部分却没有了下文,更不知道有没有后续的行动。这让我很沮丧,不确定自己是不是真的能帮到他人。就在此时我收到了一封特别的邮件。

我迫切地希望离开当下的环境,却没有想好去哪里。换另外一份工作?像大学一样折腾一点小生意,靠小聪明混两口饭吃?还是听父母的话回家帮忙,证明自己无法自食其力?这些对于我而言都不是好的选择。文章的意外走红让我见识到互联网的神奇力量,也让我对这个行业充满了好奇与好感。而来自互联网行业的这位读者,给了我对未来的希望,哪怕只有一点点。

第二天,我们约在广州天河城吃广式茶点。我们从哲学聊到了互联网趋势,从三观聊到了时间管理,最后还与对方分享了自己觉得最好的书单。她是浙大的学霸,毕业后放弃国外深造的机会到乡村支教,随后回杭州创业,她的设计公司已经拿到了千万元融资。她退出原来的公司后,来到广州打算二次创业,我算是她在广州认识的第一个朋友。当天晚上回到家,我将我们聊天的内容整理成笔记,给她回复了邮件,内心不禁感叹:“真希望多认识几个这样的朋友。”

后来我们陆续见过几次面,每次都是在交流书单的完成情况和对最新趋势的一些看法,我更多是一个倾听者和执行者。我就像一块无限吸收的海绵,她讲的每件事我都牢记于心,并且高效地执行,以期下次见面交流成果。她是我见到的同龄人中特别优秀却又很乐于分享的人,我很珍惜这种亦师亦友的关系。

2015年,我迎来了人生中的重要转折点。我离开了原来的公司,打算换个赛道重新开始。当时我对互联网行业跃跃欲试,但是我没有任何相关经验,也不知道从事什么职业适合自己,担心瞎折腾几年,自己也就彻底废了。有一天晚上,这位朋友给我发来了微信,她决定二次互联网创业,邀请我加入她的初创团队。父母觉得是骗局,这种好事怎么可能落到我的头上,毕竟我只是一个比大多数人勤奋一点的普通年轻人而已。

我父母一直以来都是谨慎派。我第一次跟网友见面的时候,我爸生怕我被别人骗了,还想跟着我一起去饭店,后来被我拒绝了才没有跟着来。当父母知道我打算创业,而且是跟陌生人在一起做互联网时,他们极力反对。我跟他们说:“真的,这可能是我进入互联网行业的唯一也是最好的机会了,哪怕失败我也认了,但如果你们不让我尝试,我一定会后悔的。”也许是说这番话时我的眼睛泛着泪光,也许是我的坚持改变了他们的看法,后来我妈对我说:“孩子,你去闯吧,失败了也不要紧,你还有家。”这句话给了我战胜一切的力量。

我花了15分钟,做了这个改变我人生的重要决定,答应这位朋友进入互联网创业公司,成为合伙人。很多人将这个机会称为运气,其实运气的背后是接近3年的积累,是海量的输入和输出,是从不间断的每日精进,是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2015年,我们4个人撑起了一家公司:CEO负责战略和融资;一位有10年互联网经验、来自微信的前辈负责产品和设计;一位采访过多位中外大咖、有丰富媒体经验的朋友负责内容;而我负责运营和一些其他的事情。

团队优秀不代表你也优秀,我逐渐意识到自己和优秀伙伴们的巨大差距。不想被落下?那就比其他人勤奋几倍吧!

为此我执行了一个“疯狂”的时间管理计划:

创业的前半年,由于融资还没有到位,公司暂时没有进账。我们的办公室用的是投资人的场地,每个人都在花自己的积蓄,但艰苦的条件并没有消磨我们几个人全情投入的创业热情。有的时候,我们会去附近的餐厅一起吃饭,吃完就现场开会,一起聊公司的发展方向,连午觉都不睡,下午回去直接实践;有的时候,我半夜睡不着时涌现一个有价值的灵感,因为怕忘记,会立刻记录下来发到群里,10分钟左右就会收到其他几个人留下的几百字长的回复,最后还有“早点睡”三个字。那个时候不知道未来会怎样,但每一天都带着希望开启和结束。

公司第一个20万元的收入来自付费社群的灵感,那时我们参加过一些线下游学私塾项目,在几个城市完成了不同模块的学习,还收获了一个高质量的圈子。我们在知乎和豆瓣上也有一些影响力,所以我们决定做一个属于我们自己的游学私塾项目,CEO负责内容,我来负责总体运营。一切都比想象中顺利,这个项目从构思到实施大概花了1周,有40个人报名,最后付费的有20人,每人收费1万元,6个月在6个城市一起学习4个模块的知识。我们做完这个项目的半年后,“知识付费”这个词才开始出现,这也给我后面做知识付费埋下了伏笔。

后来公司拿到了一笔7位数的融资,我们终于拥有了独立的办公室,团队也顺理成章扩张到了10人,其中一半人有海归背景,一半人是研究生毕业。同时,我们也面临着公司发展的拐点:究竟是做一家值钱的公司,还是做一家赚钱的公司?公司和投资人希望先做值钱的事情,烧钱做App平台,拿更高的估值,赚钱不着急。商人家庭出身的我,直觉上认为正向现金流更重要,应该先保证公司的存活,再考虑发展。内容变现有流量获取和变现的双重红利,现在是最好的时机。

如果做知识付费,我能替公司创造更多的价值,当时的我们属于最早一批走通知识付费用户增长和变现的公司。而在做App平台拿融资的模式中,我感觉我能帮到团队的地方只会越来越少,我的处境也会很尴尬。因此,在公司熬过了资本寒冬、融资到账后,我向CEO请辞。

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我已经用最快的速度往前冲;也许方式不对,速度还不够快。对于我而言,我只想保留这段创业经历的美好;第一个加入团队,第一个离开,也算是急流勇退吧。

为什么我更看好基于新媒体的知识付费呢?

我在2015年9月注册了“选择自己”。这个公众号的名字来自我很喜欢的一本创业书Choose Yourself,书里的主人公詹姆斯·阿尔图切尔(James Altucher)是一个连续创业者,他创业成功过,也失败过很多次。他写过很多书,有自己的博客和采访名人的脱口秀。我也想和他一样做一个优秀的创业者,影响更多的人。我当时组织了几个“选择自己”的社群,给大家做分享。后来我分享的内容讲完了,我就请我的老师们来讲课,提供优质的信息源给我的读者,结果公众号很轻松地增长了几千用户,而且他们还很愿意为老师付费,认同度也很高。

2016年是公认的知识付费元年,和家人在澳大利亚度过一个漫长的春节后,我决定二次创业。当时我在家中的房间里待了一个月,组织了线上团队,请几个老师做个人成长的分享和课程,同时还在更新原创文章,结果一个月就增长了10万用户。因为免费报名的人太多,我怕服务不过来,就干脆组织了第一期时间管理训练营,我讲3节课,收费99元,结果竟然有400人报名,上完课之后的口碑还特别好,那时是真正的红利期。我的直觉告诉我,这个需求是可以被放大的。

2016—2018年,是我坐上“火箭”的3年。

这3年,从默默无闻到打造了全网千万用户新媒体矩阵。

这3年,从知识付费领域的无名之辈到跟700多个老师合作,打造了多个100万元销售额的爆款课程,我们的平台“一起听课星球”也成为知识付费领域的知名品牌。

这3年,从3平方米的办公室搬到了超甲级写字楼500平方米的办公室。

这3年,从一个人到领导一支近百人的团队,每个成员都越来越闪亮,能够独当一面。

有人会埋怨自己出身不好,天生就是一副烂牌,没有办法改变。我认为每个人都有机会选择更好版本的自己,因为我就是他们身边的例子和榜样。在故事的开始,我拿着一副很普通的牌,每走一步都是靠自己去争取机会,至少每一步靠的都是自己的选择和努力。虽然现在的我并没有取得多大的成绩,但的确鼓舞了很多年轻人,让更多的人成长、变好,也许这就是我写这本书的初衷吧!

Kyle

2020年1月

第1章 选择自己,让世界发现你

1.1 如何逃出“越勤奋,越失败”的怪圈

最近几年,我们在互联网上经常看到普通人凭借一项技能成为了自由职业者:一个视频收获了千万粉丝,广告接到手软,通过写文章彻底改变了自己的人生,实现了财务自由……逆袭这种事情在现实生活中发生的概率太低了,在生活中,我们经常遇见想改变自己,最后却收效甚微的情况。

例如读书,对于很多人来说,每次都在网上购物节买一大堆书回家,但是一年过去了,买回来的书尚未拆封,各种App里的读书会员已经提示续费却还没打开过几次,报名的线下读书会也因为各种理由没去参加,反倒是失眠的时候,拿一本床头书看看能起到助眠的奇效。

例如健身,男的想练8块腹肌,女的想拥有马甲线,通常的解决方案都是花大几千块办健身年卡,上1小时几百块的私教课程。本来以为花钱能买来专业的指导,同时找一个人监督自己出效果,结果健身房的教练一拨一拨地换,好不容易到了健身房锻炼,想用一下跑步机还要排队,排上队还要接受销售的二次骚扰,再加上每次锻炼至少1~2小时的通程时间,还要配合高蛋白饮食,这才知道要成功健身是有多么难。

例如学英语,这是很多企业老板、职场白领、全职妈妈、在读学生的共同愿望,我自己就经历了从英语小白到畅读国外原著、无压力看懂国外期刊的过程,还在工作的时候主导过一个跨国技术项目。我很清楚为什么有的人虽然很努力地背单词,下几十个英语学习App,甚至花费不菲上私教课,成绩依然没有起色。

我真的比别人差吗?为什么我花几倍的时间和金钱,别人能轻松达到目标,我却屡战屡败?

其实,你只是不懂如何真正地改变自己。

现在的世界正处于“VUCA时代”,易变性(volatility)、不确定性(uncertainty)、复杂性(complexity)、模糊性(ambiguity)是常态。人的真正自我改变需要依赖内外稳定的双系统,即既要有足够的内部动机,又要有足够的外部行为。所以,塑造自己和应对世界,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挥之不去的两大难题。

使用时间的方式决定了一个人塑造自己的时间

我在招聘员工的时候特别重视一个人下班后的时间分配,我并没有要多管闲事的意思,但如果站在一个公司老板的角度,你更愿意培养一个下班后回家看书以精进自己的员工,还是一个回家后玩游戏的员工?

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同一个学校,甚至同一个寝室的人,毕业10年后的发展天差地别。如果只看毕业的时候面试的公司、上班的时间,这些变量的确太少,难以造成天大的差距,但如果一个人下班后平均用3小时时间进行自我提升,另一个人则用这3小时时间娱乐,这样算下来,10年之后,他们的差距是1万小时,这还没有算上在这个过程中,因为不断的精进让自己的认知水平得到提高后产生的复利效应。

一个人从什么时候开始系统管理他的时间,就从什么时候真正开始他的人生。

人在年轻的时候往往通过售卖自己时间的方式谋生,在这个模型里,很多人选择卖更多的时间,却很少有人懂得提高时间单价,更少有人懂得用时间换空间、花钱买别人的时间等更高级的操作。

举个例子,假设我们生活在小山村,每天喝水需要到几公里外的井去排队提水喝,每次最多只能提两桶,每隔两天就要去提一次水。

第一类人,每天排队打水,但是觉得一次性提两桶水太辛苦,最后决定每天只提一桶水回家,第二天再来,这类人永远只活在今天。

第二类人,每天勤奋地提水,还组成专门的队伍排队打水,送水的队伍将井水以几倍的价格卖给没有时间提水的人,这类人是在用体力换小钱。

第三类人,想办法筹集资本铺设管道,将最近运河的水消毒后通过管道引入各家各户,从此大家不再缺水喝,这类人是在用智力换大钱。

第三类人积累的财富可能是前面两类人的万倍,第二类人是我们生活中觉得过得还不错的朋友,第一类人是沉溺于各种游戏和消费中不能自拔的平凡的大多数。

这个故事想告诉大家的是,当我们缺水喝的时候,不要着急去提水,而是要停下来思考:解决一个问题有多少种方法?什么方法更高级?确定自己的战术和打法没有问题后再动手才是上策。

选择难一点的那条路,长远来看收获往往更大。

一个人对外部世界的态度决定了他的应对方式

不知你们有没有留意到一个奇怪的现象:学习成绩好的、循规蹈矩的三好学生们,其中很多人毕业后过得中规中矩;班里那个坏坏的、离经叛道的同学,毕业多年后却混得风生水起。真相是这样吗?

我认为一个人是否成熟,在于他是否开始理解,这个世界不再是二维线性的,而是多维非线性的,并且学会应对。

以前我们认为,好好读书就可以考上好大学,然后就可以找到好工作,最后就能赚很多钱,过上美好生活。现在,我们才发现,原来社会更需要那些脑子活、有创意、敢打敢拼的新一代年轻人,温室里的花朵虽然长得好,但生命力却差了一些。

最近几年,互联网、新媒体发展迅猛,当优秀的年轻人还在世界500强企业、公务员体系里混得不好不坏时,很多条件没那么好的年轻人正在用所有青春豪赌一场,赌赢了,年入百千万;赌输了,也似乎没有损失太多。

优秀的人容易受限于机会成本,总觉得自己什么机会都能沾上边,但是市场需要你孤注一掷、剑走偏锋的时候,很多人就认输了。优秀的人才更应该去做创造财富的事情,而不是去做分配财富的事情。

没有人是完美的,但是如果有人鼓起勇气认识这个世界的全貌,善意地接受外部挑战,用自己的方式努力,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这样的人应该过得更好,难道不应该吗?

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尔曾在“二战”期间被关进集中营,在里面度过了3年时间。这段时间里,他的父母、妻子都惨遭杀害,亲属中只有一个妹妹幸存下来。在集中营的惨痛经验,反而让他发展出积极乐观的人生哲学。他提出,无论外部环境如何,人的意志是自由的。世界再糟糕,我们对待生活永远拥有选择的权利。

杀不死我的,必使我更坚强。

1.2 你和人生赢家的差距,跟钱没关系

人与人的真实差距不在于财富、地位、智力、体力,而在于认知决定的持续行动之间的差异。

这几年互联网创业很火,我比较幸运,在身边的朋友看来,属于创业还算小有成绩的。在有次聚会上,一位朋友说,某件事情的红利期已经过了,其实他早就想到了,可惜当时没钱,否则今天创业成功的就是他了。

我认为创业只有做成和没做成两种结果,做是关键,只有做了才知道成败,创业可不是靠嘴说出来的。

话说回来,你认为这位朋友离创业成功差的只是钱吗?

我想起了以前看过的一篇报道:2008年的时候,在绍兴打工的25岁湖南小伙陈某买了两注福利彩票,中奖1000万元,奖金纳完税后,他将其中300万元用于投资生意(房地产、空调销售、采砂场都因经验不足而投资失败),还将120万元用于在老家买房买车,100万元用于跟老婆离婚,剩余的钱用于吃喝嫖赌,一场赌博至少搭进去几十万元。不到4年时间,陈某不仅将奖金挥霍干净,反而还欠了银行19万元,他被警方抓住的时候身上仅有80元。

也许有人说他笨,为什么不存起来云云。其实,当你不具备管理这么大一笔财富的能力时,天来横财可能会毁了你,当时你是不自知的,正如当事人陈某说,他好像做了一场很长很长的噩梦,终于要结束了。

我认为,一个人做成一件事情靠的不是运气,而是一种累积的效应,“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有的钱就得你挣,有的事就得你做,因为你在做这件事情之前,已经在相关领域积累了大量经验,只需要掌握新的工具,就很容易做起来。

为什么微博大V转到微信公众号平台依然是大V?为什么现在出名的自媒体人越来越多是科班出身?这些例子都在告诉我们,当你在某个领域深耕足够久,你去做相关领域的事情时成功率会高很多,因为这种累积起来的能力能够从一个领域轻松迁移到相似领域。所以,多多去积累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有没有一种可能,一个人在很年轻的时候,迅速积累了比别人更多的经验,就能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就能过得更好一些?我认为搭建稳定的认知体系非常重要。

如果将我们的人生比作牌局的话,提升认知能力相当于提升牌技,在我们不能改变手上拥有的牌的情况下,提升牌技成了唯一出路。

斯坦诺维奇的《超越智商》里提出了认知升级的“三重心智加工模型”:自主心智、算法心智、反省心智。这个模型将人的大脑比作一台计算机,通过信息输入、信息处理,最终输出结果来工作,大脑的思考过程就是信息的处理过程。

自主心智

自主心智通过进化和内隐学习习得,包括进化而来的本能反应、情感化反应,以及后天习得的自动化反应与条件化反应等。例如,大部分人站在悬崖边上会害怕,大部分人天生就喜欢吃甜的,讨厌吃苦的……这些都是进化习得的行为。简言之,自主心智就是一种肌肉记忆,只要我们面对相关情景,肌肉本身就会自动反应,不需要消耗任何认知资源,我们完全是在无意识地操作全过程。

我在本书中特别推荐以时间管理技能作为基础技能,延伸培养各种优秀习惯,最后实现行动体质的更换,让一个人脱胎换骨。要提升自控能力,一开始需要有人监督,用App辅助,做记录复盘。当你坚持多年后,你会慢慢体验时间在流动的感觉,在和他人合作的时候,别人问你多久能完成某件事,你能很快得到精准的答案,并且让自己按照计划去完成。各种优秀习惯的培养和优质信息源的摄入,在其他人眼中是压力,可对你而言则像呼吸一样,趋于本能,不消耗精力。

算法心智

算法心智属于传统智力研究的领域,分为晶体智力和流体智力两种,对应的知识分别是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晶体智力是指在实践中以习得的经验为基础的认知能力。我们从课本上学习知识就属于晶体智力的范畴。

流体智力是与基本心理过程有关的能力,是一种以生理为基础的认知能力,如知觉、记忆、运算速度、推理能力等。例如,人年纪大了之后记忆力没有年轻时好,就是流体智力的范畴。

我们学习新事物时,调用的就是算法心智,这需要我们把全部的认知资源都集中于此,包括注意力、意志力、理解力等。学习的本质就是通过算法心智,经过多次刻意练习,最终内化为自主心智,达到能够随时自由提取的状态。

反省心智

反省心智是对心智过程进行监控,帮助执行决策与判断的心智加工过程,就好像是放在我们身后的一部摄像机,时时刻刻对我们的行为进行监控,判断算法心智做出的决策是否合理、是否有遗漏或存在偏差。

反省心智是传统智力研究忽略的地方,也是聪明人有时候做“蠢事”的根本原因,因为聪明人虽然算法心智快,但是不反思就无法知道算出来的结果是否符合事实、是否正确。

两次的创业经验让我认识了很多人,其中不乏高学历高智商的“聪明人”。他们往往会把闲置资金用于投资理财,买股票、基金还有各种理财产品。如果做一个大数据分析,分析学历、智商不同的人的投资成功率,得出来的结论可能会让人大跌眼镜。我是一个基本不懂投资理财的人,因为我觉得没有任何产品或平台比投资自己更加划算。2018年,投资的坑实在太多了,P2P公司爆仓了,可能一夜之间就跑路;虚拟币不被法律所认同,其价值可能瞬间全无;至于传统的股票基金的投资,不要说跑赢通货膨胀,不亏损就已经很难得。当整个大盘市场都在下跌的时候,你不做任何的操作,反而是最后的赢家。人很容易陷入路径依赖,例如过去5年我通过买股票赚了钱,可能是因为天时地利人和,现在我再用同样的方法,可能带来的是巨大的亏损,因为大环境的前提已经改变,路径依赖却没有摆脱。所以,我们是非常需要反省心智来帮忙的。

了解哪些知识可以提高反省心智呢?主要包括以下5类知识:

1. 概率推理知识:如明白概率计算的影响因素;

2. 决策科学知识:如明白决策偏好;

3. 科学推理知识:如明白自变量、因变量与控制变量,能区分相关与因果的不同;

4. 逻辑的一致性与有效性的规则:如明白证伪、证据的不同层级、个人经验等作为证据的不足性;

5. 经济思维:如明白什么是机会成本、沉没成本,什么是指数增长。

自主心智、算法心智、反省心智彼此互相联系、互相补充。学习就是一个把算法心智内化成自主心智的过程,全过程由反省心智监控。了解这个概念后,就有了可操作性强且科学普适的自我提升方式,距离你成为一个厉害的人也就更进一步!

1.3 拒绝瞎努力,让你迅速脱颖而出的3个秘密

创业的几年时间里,我认识了很多厉害的人,总结下来,他们有3个共同特点:情感能量充沛、系统思考周全、持续行动给力。

假设我们是一座漂浮在海洋上的冰山,海面下是看不见的进步,露出海面的部分则是大家看得到的成绩。大家都喜欢看得见的部分,而人与人之间的差距还在于那些隐藏在海里看不见的部分。

情感能量

你可以用能量、元气、动力、渴望、勇气、韧性来形容情感能量,它和你的个人品质有关。情感能量的高低,决定了你做成这件事情的意愿有多强,你能克服多少困难,以及你能否培养好习惯。

我认识一个胖胖的女生,她曾经因为身材不好而失去了一份感情。前任嫌她胖,找各种理由分手:“你什么都好,温柔体贴又可爱,可惜就是胖了一点,我喜欢有马甲线的姑娘。”

果然,没过多久,她前任跟一个身材苗条的女生在一起了,这对她简直是天大的打击。她暗地里发誓一定要把自己的身材打理好,让前任后悔。从此她坚持健身400多天,从140斤减到80多斤,马甲线清晰可见,追求者一下多了起来。

同样是健身,如果只是嘴里喊喊口号是没有效果的,但是恰恰是感情上的问题极大地激发了她的情感能量,最终促使她实现了深远而持久的改变。

大部分人没有将一个好的习惯培养起来,问题不是出在行动层面,而是没有保护好、利用好自己的情感能量。每个人的情感能量都是有限的,我们需要学会保护自己的情感能量,不要随便让别的事情来消耗自己的情感能量,同时还要学会增加情感能量的存储度上限,并且掌握如何将有限的情感能量投入到更有投入产出比的事情上。

系统思考

系统思考是为了找出实现目标的最佳路径。系统思考能力的高低,决定了你对事情的判断力和做事情的效率。当我们有了充分的情绪后,需要学会系统的思考来辅助我们的行动。

如何进行系统思考呢?这里分为4个步骤。

1. 找方法

找方法是系统思考的第一步,当你对各种方法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后,后续步骤进行起来就方便多了。在这里,我们要找的方法指的是实现目标的各种路径。例如,你可以做主题阅读,去百度找文章,去图书馆借书,看教学视频,下载App,去“在行”约专业人士咨询,在“分答”提问相关问题,加入技能学习社群与同频伙伴共同成长……实现目标的方法数不胜数,“条条大路通罗马”。

同样以减肥为例,通过以上的方式,我们会发现,要想实现减肥的目标,我们可以去健身房请私教,在家里跟着运动App做健身练习,通过跑步减脂,抑或是改善饮食结构……方法很多,尽可能地头脑风暴起来吧。

要注意的一点是,找方法的阶段其实就是输入的阶段,此时你需要放下个人的主观想法,学会给自己的大脑清零,不要被成见所限制。

2. 分析方法

找到了各种实现目标的方法之后,我们要对它们进行分析,判断这些方法是否适合自己。也许在海量的方法中只有两个方法适合你,那你可以把它们的优缺点记录下来,各取其中的优点,融合成自己的一套体系,这是一个筛选信息源的阶段。

3. 怎么做

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后,接下来就要把它拆解成具体的实践步骤,将它变成下一步的行动。拆解的过程中,要思考这个行动我能不能坚持?需要付出的代价是什么?将方法具体化,才能使其落实到行动中。

还是减肥的例子,经过前面的找方法、分析方法之后,你确定利用跑步减肥是目前最适合你的方法。此时我们需要对它进行拆解,使其变成具体的行动计划。例如,我们知道跑步要在40分钟以上才可以更充分地燃烧脂肪,那我们就需要确定每天跑步的时长、时间段、在哪跑、穿什么装备跑,如果遇到坏天气应该怎么做……这都是在对方法进行具体拆解,告诉自己接下来到底要怎么做。

4. 求反馈

当你不断地实践,你会得到一些反馈,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这些反馈能给你的系统思考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帮助你在行动中不断调整方案,优化方法路径,从而形成一个不断迭代的系统思考闭环。及时有效的反馈有助于系统思考闭环的形成,从而避免我们做无用功。

持续行动

经过系统的思考之后,我们已经有了可落地的行动计划,此时按照计划去行动,往往会事半功倍。光靠行动就可以完成自我改变吗?不,你需要的行动是持续行动。“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永远没有办法成功。坚持做一件普通的事情,时间久了也就不普通了,这时的你,才是真正完成自我改变的你。

拿我们从头说到尾的减肥作为例子,你的跑步方案已经制订好了,但如果你仅仅跑了3天就放弃了,你永远只能是个胖子;而如果你能做到持续行动,在每天的跑步行动中不断发现问题,改正问题,坚持下去,1个月后,半年后,1年后,你会收获更有魅力的自己,完成令人惊艳的自我改变。

持续行动的成功案例屡见不鲜。时间管理专家战隼老师研究习惯培养12年,自己成功培养20多个习惯。他发起了“100天行动”挑战,旨在通过选择合适的目标并制订计划,每天按时完成简单动作,持续行动100天,从而养成固定习惯。他在过去几年内已经帮助十多万人完成“100天行动”挑战,并影响了更多人加入这个行动。

我有个朋友叫Scalers,他是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研究生,也是游走在口译世界的IT从业者,他从2014年开始践行“1000天写作计划”,至今已经完成目标。他最初的文章以英语学习为主,后面切入口译学习训练,之后涉及求职、计算机技术、成长、持续行动及一些观点和概念的辨析。经过1000天的持续写作练习,他由一个写不出长文、写文拖沓、耗费时间久、表达能力差的人,转变为篇篇3千多字、每日一更、半小时内即可完成1000字文稿,且篇篇思路清晰、干货满满的写作者。3年下来,他累计创作的文稿已经有100多万字,其中不乏10万多阅读量的爆款,现已出版第一本书《刻意学习》。

由此可见,持续行动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

系统思考之后,你会获得比较系统的方法,踏上一条更容易实现目标的路径。此时行动,你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概念。

1.什么时候该坚持,什么时候该放弃

有一些习惯,长期坚持的收益比较大,如跑步、健身、读书。有一些习惯是阶段性的,坚持不一定就是好的。很多人喜欢用背单词软件备考四六级,这对考试的确有用,利用它可以养成背单词的习惯。但当你拿到四六级证书或大学毕业后,如果还继续用背单词软件学习英语,就没有什么意义,不如把这个时间拿来看英语新闻、阅读英文原著。一旦通过考试,应试英语的那一套方法就要果断放弃。

2.分阶段自我鼓励

如果你想坚持一个好习惯100天,可以在10天、20天、30天、50天时,分别给自己一个小奖励,物质或精神奖励都可以,它们可以让你更好地坚持下去。

3.不要太在乎试错成本

我们去尝试一个新事物的时候,有可能会成功,也可能无法坚持下来。你明明知道坚持下来会有很好的效果,但是偏偏就是做不到,或者说你明明觉得这个事情是对的,但做的时候发现是错的,此时你不可避免地会担心自己付出的努力都白费了,反而不敢继续迈出前进的步伐。

但无论如何,我们在培养好习惯、想要达到某个目标时,不要太在意自己是对是错,重要的是去做并且得到反馈。请不要在一开始就追求完美,因为没有天生完美的人,但是如果你不能从不完美踏出第一步,你就很难真正向完美靠拢。

4.学会制订计划

我们要学会制订计划来控制行动,这个计划可能是1小时、1天、1周、1个月、1季度、1年、一辈子。自我改变不是你今天看了1本书就改变了,那也太过容易了些。你可以给自己制订一些长远的计划,并按照这个计划不断行动,这样,你的改变就完全在你的掌控范围之内,你也能更快地实现自己的目标。

知道了自我改变的底层逻辑,你是准备像以前一样,嘴上喊喊口号、行动上寥寥草草地“改变自己”,还是准备开始尝试理性思考,持续行动,从而“改变自己”呢?一切的选择权,都在你手里。

1.4 分心是魔鬼,专注是恩赐

当我们专心致志地做一件事时,我们会处于一种奇妙的状态,我们感觉自己极度专注而愉快,这就是“心流”的感觉。你可以简单地把心流理解为大脑的高潮。积极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在大量案例研究的基础上,开创性地提出了“心流”的概念。处于心流状态时,无论你是阅读、跑步,还是学习,你会沉浸其中,听不见周围人的喊话,几个小时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就过去了,效率还会特别高。如果你要成为更好的自己,时间的质量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能在做重要的事情上开启心流的准备,意味着同样的1个小时,你的状态会更好。

很多人发邮件问我如何培养一个习惯,或者如何学好一项技能?我都会问他们一个问题:你是不是发自内心地喜欢这件事情?因为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影响我们最终能否坚持下来的最重要因素。

当我们从零开始习得任何一件事物时,难度本身并不是最大的拦路虎,将我们置于门外的是我们无法在这件事情上找到乐趣,乐趣是进入心流状态的前提。

你真正喜欢的任务才会让你进入心流状态

对你来讲,如果一个任务很无聊,它是没有办法帮助你进入心流状态的。但是请注意,无聊是一个形容词,是一个主观的词,没有任何一件事情在客观上是无聊的,因此我们判断一件事情是否无聊,其实与自己的主观意识有关。可能对于很多人而言,每天做同样的事情会很无聊,就以蛋糕店的烘焙师为例,如果只是每天做同样一款蛋糕,他可能会觉得很无聊。但是如果他在做蛋糕的过程中每天都能有新的发现,今天发现原来是我烤箱温度不够高,导致它的口感不大好,明天他调整一下,后天他又发现烤箱加热的时间是有一些小技巧的,日积月累,他很有可能会烤出别人烤不出的美味蛋糕。带着爱心或带着兴趣去做一件事,与盲目地、机械地做一件事,收获的结果很可能完全不一样。

任务要有挑战性

如果你做一件事情时感到非常困难,完全没有办法实现,那么对于你而言,你会觉得没有意思,没有意思就进入不了心流的状态。相反,一项任务如果太简单也不能让你进入心流状态。举个例子,如果你跑步的最终目标是跑完一次马拉松,假如教练让你第一天跑20公里,你可能会觉得太难了,没有办法去完成;如果教练只叫你跑100米,跑完就回家,你会觉得太简单。这两种情况都不利于培养心流状态,系统备战马拉松的人,往往都是从自己认为适合的强度开始,慢慢地去挑战更多的跑步里程,慢慢地去挑战自己的极限,直到最后顺利地完成马拉松。

回想一下,你上次的心流体验发生在什么时候?你会经常处于心流状态吗?

也许是阅读时,也许是运动时,也许是烹饪时……如果你成功想到了,恭喜你,你是一个幸福的人,因为你拥有了这些你既能做得好,又能让你幸福的事情。如果你已经很难想起上次心流的体验,我能给你一点启发,让你逐渐拥有心流状态。

我们能不能一直处于心流状态呢?不能,但是我们能主动创造心流。我在阅读的时候比较容易进入心流状态,在那个时候,我感觉自己与作者是在进行灵魂层面的交流,完全沉浸在了书的世界里。但是,这种体验稍纵即逝,每天两个小时的阅读中,心流时间的占比屈指可数。

我们不得不承认,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心流状态带给我们的巅峰体验对精力的消耗是巨大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对精力的分配,来系统实现心流状态。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让你进入心流状态的触发器

德勤领先创新中心的联合主席约翰·哈格尔三世说道:“公司高管报告,当他们处于心流状态时,效率会提高5倍。”那么,我们有没有什么方法来打开心流的开关呢?心流基因组计划告诉我们,原来心流真的有触发器,一起来看个究竟吧!

环境触发器

心流的环境触发器是指能够驱使人们沉浸到更深层次的心流当中的环境品质。

1. 敢于冒风险

当我们极其专注时,心流会伴随而来。当我们敢于冒风险时,我们的专注力就会自动被调用。只有当我们承受了某种程度的风险,无论是智力的、情感的、创造性的、社会性的,我们才更容易进入心流的状态。

很多成功的企业家在事业上源源不断的动力竟然是来自年少时,他们冒着被身边的朋友、家人、同学不理解和小看的风险,一直坚持下来,也让我更好地了解了“没有被人当过傻瓜的人生是不圆满的”这句话。

2. 丰富的环境

丰富的环境包括了新异性、不可预测性和复杂性3个元素。如果你一直待在同一个环境中,你会发现自己很难达到心流状态。比较好的方法是,尽量去获取更多新的体验机会,无论是工作还是旅游,我们可以通过这些机会认识新的人,从而创造出新的可能性,这些可能性会让事情足够复杂,帮助你更容易进入心流状态。

3. 深层体验

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自己能记住,还要记笔记。可是“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如果从探索心流的角度来看,记笔记就是为了获取深层体验。边学边实践是最容易得到深层体验的方式,当我们学习一门学科时,比较好的方式:理论学习+实践+分享。

心理触发器

心流概念提出者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找到了触发心流最关键的3个因素。

1. 明确的目标

如何定义一个明确的目标,并不是看你的目标多宏大,而是看你的目标能否分解成最小可执行的任务单元,每个任务单元都有对应的目标。

如果你要写一本书,你每天晚上坐在电脑前面跟自己讲,我要写一本书,这样肯定会完蛋。比较好的做法就是,今天我就写一篇文章吧,压力一下子小多了,你才愿意坐下来写,才会有心流的产生。

2. 即时反馈

我们做一件事情,即时反馈是十分重要的,反馈周期越长,你的事情越难办成。吴伯凡老师讲精益创业的内容时说,做产品时,产品迭代就好比一个口吃的人跟别人聊天,因为口吃,别人听不懂,然后就会问它什么意思,一来一回,如此循环。

因为你听不清楚他在讲什么,你问他,他停下来重复了,然后你就清楚了,这就是即时反馈的力量。

3. 挑战/技能比

调查发现,任务的难度与我们的能力存在着某种特殊的关系:

如果难度太大,我们就会焦虑;

如果难度太小,我们就会厌烦。

心流一般出现于厌烦和焦虑之间的中间值附近,在心流通道上,任务的难度足以激发我们去努力克服挑战,同时又不会让我们产生畏难情绪。

社会触发器

有一种心流叫群体流,也就是集体版的心流。事实上,除了运动员外,在一个初创公司,群体流是十分常见的!因为初创公司每天都面临着不同的可能性,有利于产生心流。如果你的创业团队能创造出越多的心流,你们成功的机会可能就越大。

1. 亲密感

一个组织如果有了共同的语言与知识库,内部的交流也是建立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的。在面对新的见解时,大家总能达成共识,而不是进行无休止的解释。

2. 集体交融

当不同的人同时专注于一件事情的时候会产生一种集体交融,所有人都能参与进来,贡献力量。

3. 控制感

你有自主权,自由做你想做的事情,同时也有自我掌控权,做好你想做的事情。

当你主动选择了自己想要克服的挑战,更容易获得必要的技能。

4. 深度交谈

当你跟别人进行深度交谈时,有没有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你不需要思考下句话怎么接、问题怎么回答,口上说的,就是心里想的。

5. 做加法

互动的时候,你不需要去争谁赢谁输,而是努力完善对方的观点,为对方做加法。

创新总是产生于不断放大彼此的想法和行动的过程中。好比你跟你的异性朋友吃完烛光晚餐去散步,她说:“今晚的天空好美啊,很浪漫。”然后你很不识趣地说:“这么多乌云,一点儿都不美呀。”其实你这样做是亲手扼杀了一段你们之间的心流。

你可以换一种方式说:“对呀,今天晚上和你一起看天空真的好特别!”

创意触发器

创造力的本质是模式识别和风险承担。模式识别是指大脑把所有新想法连接起来的能力。风险承担是指大脑把这些新想法呈现给这个世界的勇气。这两种体验都会产生巨大的神经化学反应,帮助我们进入心流状态。

1.5 过于迷恋高效的方法,反而是你低效的根源

我在几年前开始接触番茄工作法时还是一名时间管理小白,接触到它之后,感觉发现了一个大宝藏。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是按照“25分钟专注+5分钟休息”的原则来执行,每天都在努力多啃几个“番茄”,晚上打卡的时候成就感真是满满的。但是,很多人却说番茄工作法不好用,或者说对自己没有效果,今天我就来谈一下自己对番茄工作法的一些理解。

番茄钟是有适用范围的,用错地方会弄巧成拙

番茄工作法由弗朗西斯科·西里洛创立,其中,一个番茄钟=25分钟专注+5分钟休息。进行每个番茄钟的时候,我都会非常焦虑,一旦走神或被电话、信息打断就担心时间又过去了多久,造成输出的效果很不好。很多用过番茄工作法的人应该也有跟我一样的经历。

在职场中,特别是对职场新人来说,他们的时间大部分都不是自己的,事情经常接踵而至,结果就导致他们很难有属于自己的整块时间,这样一来,使用番茄钟似乎是一种奢望。

其实,番茄钟只适用于一个人处于一个独立空间的情况。一旦出现干扰,比如有人找你聊天,或者肠胃不适必须要去趟厕所等,计划就很容易被打乱,打乱后人会焦虑或不爽,影响后面的计划也就不足为奇了。

我们的时间分为碎片时间和大块时间,每个番茄钟30分钟,表面看起来适合运用碎片时间,实际上恰恰相反,番茄钟是为大块时间准备的。

一个正常人切换状态是需要时间的,很多人很难做到上一秒还在哭,下一秒就笑得阳光灿烂。同样,我们也没有办法在刚刚结束一局精彩的游戏后立马投入考试的准备当中。要提高碎片时间的效率,需要学会“一心多用”。例如,我每天两个小时的学习时间是从上下班的通勤、运动、中午吃饭、做家务甚至是洗漱的时候挤出来的。由于要“一心多用”,我一般会把听作为主要的学习方式,你可以听播客节目、付费专栏、TED演讲,或者学习音频课程。知识付费的崛起,跟碎片化学习的场景分不开,很多人会在上下班的路上或做家务的时候戴上耳机收听课程,生活学习两不误。

由于大块时间非常稀缺,一天下来我们大概只有2~3小时是精力充沛的独处时间,我们需要将这部分时间投入到对我们的未来更有价值的事情中,如备考CPA,为自己的简历添砖加瓦;学习一门语言,为升职做准备;精修一门技能,提升业余收入;写一本书和准备一节课等。要想在一个重要的考试或某个领域取得突破,可能需要投入100小时以上的高质量时间。番茄钟的作用是将100小时通过游戏化的方式变成200个番茄,做任务立马就从一项痛苦的马拉松式的准备,变成了“打200个怪”就能升级的简单模式。我们其余需要做的,只是确保每个番茄钟的质量。

番茄钟不应是机械的倒计时,要照顾精力的损耗

我们在规划任务时,番茄钟的单位不应是固定的时间,而应该按照精力来调节。例如,早上8~10点是大部分人专注力比较高的时候,如果你能坚持40分钟的专注时间,恢复10分钟,又可以继续保持专注的状态,那我们就按照这个节奏走。但是到了下午一两点、精神变差时,我们可能只能专注15分钟,然后需要15分钟的恢复,这时就不能勉强自己像上午一样专注40分钟。

这样看来,“25分钟专注+5分钟休息”的搭配显得有点儿死板。正如没有人愿意吃烂掉的番茄,当你精力匮乏的时候,我建议还是先休息一下吧。

我认为,番茄钟表明的其实是对待时间的态度,这种态度是以维持精力的平衡为基础的。如果你是一名时间管理的新手,严格按照“25分钟专注+5分钟休息”去执行,虽然效率不一定最高,但能最大概率地帮助你成功培养使用番茄钟的习惯,这是新手入门的好方法。当你理解了游戏里升级打怪的基本操作和逻辑后,接下来就是各个玩家大展拳脚的时候了,这个时候你大可以放开计时器,用心去感受自己的精力状态。精力状态好时,可以提高专注时间,一旦留意到精力有加速下降的趋势,就去休息;当你的精力或精神状态差时,可以停下手头的学习任务或工作,出去走走,洗个脸,打个盹儿,或者听一会儿音乐,等精力恢复后再继续。

慢慢地,通过实践一个又一个番茄钟,你会逐渐掌握快速切换状态的能力,我将这种能力称为“快进快出”。一个人如果长期处于压力的状态,可能会产生抑郁情绪或积累到一定程度爆发,我们需要宣泄的通道。快进快出鼓励我们:学习的时候沉浸进去,认真学习;工作的时候极度专注,不开小差;娱乐的时候不瞻前顾后,放心去玩。这样做会慢慢培养我们对自己的情绪、精力状态的管理能力。

我们大部分人都清楚地知道自己的钱包里有多少钱,但是很多人却不太清楚自己精力的真实状态。由于存在社会学中所说的自我认知偏差,我们总觉得自己比想象中厉害。因此,在设定计划时,明明只能做到6分,很多人在做之前都以为自己能做到9分,结果为了兑现承诺,弄得自己筋疲力尽。

我建议大家先把自己对过去的认识清零,把每天精力最好的时间(通常是早上8~10点)用在最重要的一件事情上,完成后再根据重要性往后挪,一件件执行。我们无法完成所有的任务,我们能保证自己做好对自己来说最重要的几件事就很好了。所以,要用好番茄工作法,就要懂得取舍,在自己精力最好的时候去做对自己

最重要的事情;在精力特别好的时候,就适当延长专注的时间。这样,我们才能让自己的单位时间价值最大化。

慢慢地,我们能学会估算自己每天大概有多少精力、能做几件事情,最终学会取舍,明确一天的产值。然后,我们再去践行周计划,月计划,季度计划,年计划,3年、5年、10年计划……我们与更好的自己差的可能只是若干个番茄钟而已。

我记得自己刚进大学的那一年,辅导员师姐来宿舍跟我们交流,问我们有什么理想。当时的我说希望在30岁前能有自己的品牌和公司,能影响到很多人。当时师姐惊呆了,说我是很有目标的人,这很难得,因为大部分人到毕业的时候还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而我刚进大学就想清楚了。我是那种设定了一个目标,就会围绕目标倒推需要做什么,然后去做的人。我觉得一个人是可以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和可塑性的,在年轻的时候,什么都不懂也没关系,立刻去学,当你学会了的时候你会发现,你依然很年轻。我特别感谢时间管理,感谢互联网带给我的一切,因为我在25岁那年创办了自己的公司,比原计划早了5年。同时,我对自己下一个10年提出了更高的目标,我也相信我会完成得更漂亮,给自己的人生交一份满意的成绩单。

大部分人都会高估自己一天能做的事,却低估了1年、3年、5年能带来的改变。

1.6 别再为拖延找借口,不行动只因你不太想要

我每次做完时间管理的分享后,都会收集学员的疑问,我发现50%以上的问题都跟拖延有关。我们身边不乏这样的例子,某个女生想练出“马甲线”,就去家附近的健身房办了卡,最后只去了几次就放弃了这个计划,她把原因归咎于拖延。可心仪的男生约她出来吃饭或闺蜜想和她一起逛街轧马路时,她却每次都准时出现。领导安排做的工作规划迟迟不愿动手,但和好友约好出国自由行时,请假和攻略可能提前几个月就已经做好了。

我觉得这个世界上不存在对所有事情都拖延的人,一件事情你会拖,只是证明了它在你心中还不够紧急和重要。其实每个人心里都特别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大部分人在代价面前,会选择把拖延拿来当挡箭牌。

拖延再正常不过了,不拖延才不正常

想象一下,如果这个地球上的每个人效率都极高,工作及时完成,下班后积极地自我提升,那这个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大概跟电影里面的机器人掌管的世界没有什么两样吧!人跟机器不一样的地方在于,人需要各种能量去支撑生存,努力只是生活中很小的一部分,我们还需要去思考,去找到生活和自己存在的意义。拖延,其实是大脑发出来的一种延迟信号,它想跟你再三确认,这件事情是不是值得你去做?如果不是,那就再等等吧。然后你会发现,大部分的事情,拖延之后并没有什么严重的后果。例如上面讲到的那位女生,虽然没有达成拥有马甲线的目标,但是跟心仪的男神吃了饭,跟闺蜜逛了街,她仍旧会很开心,对工作和生活会抱有更多希望,也就会更加努力。所以,在某件事上拖延未必是一件坏事。如果你有拖延的情况,千万不要觉得自己很邪恶、不够上进、不够努力。任何的改变都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而是循序渐进地实现的。我们的目标不是要消灭拖延,而是学会与拖延共处,找到生命的意义,将我们的时间留给重要的人和事。至于其他的事,拖延一下也无伤大雅。

从“我现在就想要”,到三年磨一剑

你想要最新的苹果手机吗?你想在公司升职加薪吗?你想拥有一份比本职收入更高的第二职业吗?你想拥有令人羡慕的身材吗?你想买一辆车、拥有自己的一套房吗?

你到任何一个分享会问以上这些问题,大家的回答都是“想要”。但其实更真实的答案是:“我现在就想要,得不到我可能就放弃了。”

这个世界,资源本来就很稀缺;今天的努力,带来的是明天的可能性,不是当下的结果。如果做很多事情都追求即时的回报,目光的短视会局限住我们,让我们错过长远的大蛋糕。谈恋爱也是一样的,如果你今天送了喜欢的人一份礼物,立刻就想让对方喜欢你,大部分人估计都会被吓跑。

有些人之所以拖延,原因之一是怕自己一旦付出了努力却得不到应有的回报,所以他们惧怕长线程的任务,更偏好有即时满足的任务。这样的拖延者大部分对生活愤愤不平,他们的不满可能有很多因素:公司福利不够好、上级给的压力太大、同事帮不上自己、一个人做几个人的事情……当你和他们共事的时候,他们总是显出一副很忙的样子,做事情前先找一堆理由,反正就是不想做,推进事情速度极慢,也不肯主动承担后果。他们不甘平庸又不肯持之以恒地行动,在自我矛盾中不能自拔。

其实我讲自我管理,是为了鼓励大家勇敢追求更美好的生活,否则打那么多“鸡血”却过得很苦,想着也是挺奇怪的。其中的关键在于延迟满足感。毁掉一个年轻人的最好的方式就是给他超越其能力该有的东西,然后再将它夺走。所以我并不鼓励年轻人进行超越自身能力的消费,尤其是奢侈品,它们就像潘多拉的魔盒一样,释放了人的物欲,可欲望一旦打开就很难收得住了。我们从成分上知道化妆品都差不多,但当你用惯了国际一线品牌后,就很难回到用便宜货的时候了。如果这时候自身的能力跟不上,为了保持生活水平,就不得不求助于父母或他人,这离独立和优秀又远了一步。延迟满足感指的是,我们在现有的环境中,努力给自己能力范围内好的选择,但我们知道努力之后会有更好的结果,能接受花较长的时间去实现这个结果。能延迟满足的时间长度越长,这个人将来做的事情往往会给人越多的惊喜。所以,当你面对一件事产生拖延的想法时,你可能是不太想要它,而让你不太想要它的最大障碍很可能是你还没有培养起延迟满足的能力。当你具备了延迟满足的能力,哪怕追逐目标的时间很长,哪怕要面对很多困难,你也会变得更加有韧性,更加愿意忍受默默无闻与痛苦,因为你能看得到最后的大蛋糕。

找到你的底层驱动能量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驱动力,有的人的驱动力来自内在,有的人的驱动力来自物质。内驱的人在乎事情的意义,外驱的人在乎做好了有什么奖励。可能是因为害怕被社会淘汰,可能是因为身边有榜样受到了鼓舞,也可能是希望另一半能看到更好的自己,当你足够在乎的时候,身上的每个细胞都会变得异常敏感。假如你很胖,别人一提到跟胖有关的信息,你都觉得可能在说自己,这种难受会驱使你立马去做一些改变,比如晚上回到家后默默跑步3公里。如果你是一名管理者,你要清楚你的团队成员的驱动力在哪里,然后去鼓励他做得更好,他们一定会很感激。

拖延比坚持还难受

万事开头难,但是一旦养成习惯,拖延比坚持还难受。如果你每天都坚持写一篇文章,从不间断,读者也喜欢看你写的东西,这个时候有人对你说给你100元,让你不要再写文章了,你会答应吗?由于你已经养成习惯了,而且你知道这个习惯带给你的价值远超100元,所以哪怕有人给你钱让你偷懒,你都会主动坚持下去,不坚持反而难受。实际的情况是,写好一篇文章给我们带来的价值远超100元,它很可能价值十万、百万。

所以,学会与拖延做朋友,把精力放在有价值的事情上,才不辜负我们这一生。

【注释】

① VUCA:这个术语源于军事用语,并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被普遍使用。宝洁公司首席运营官罗伯特·麦克唐纳(Robert McDonald)首次借用这个术语来描述新的商业世界格局。

相关图书

Python金融量化实战固定收益类产品分析
Python金融量化实战固定收益类产品分析
专利写作:从创意到变现
专利写作:从创意到变现
程序员的README
程序员的README
开发者关系实践指南
开发者关系实践指南
科研论文配图绘制指南——基于Python
科研论文配图绘制指南——基于Python
走好学术路 科研萌新的自我修养
走好学术路 科研萌新的自我修养

相关文章

相关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