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管理很简单

978-7-115-59116-6
作者: 秋叶团队
译者:
编辑: 贾鸿飞

图书目录:

详情

这是一本写给职场人士的时间管理书,书中直面多数人在时间管理方面遇到的障碍与问题,陈述了进行时间管理的好处,并用可复用的案例、可操作的方法,通俗易懂地讲述了实现高效时间管理的各种途径。可以说,擅长管理时间的人,会在无形中“多”出时间,比别人做更多想做的事。本书内容分为5章,分别介绍了如何制订计划、如何学会专注、如何提高效率、如何保持精力以及如何管理情绪。 本书案例丰富且易实践,语言通俗,适合大多数职场人士阅读。

图书摘要

版权信息

书名:时间管理很简单

ISBN:978-7-115-59116-6

本书由人民邮电出版社发行数字版。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您购买的人民邮电出版社电子书仅供您个人使用,未经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和传播本书内容。

我们愿意相信读者具有这样的良知和觉悟,与我们共同保护知识产权。

如果购买者有侵权行为,我们可能对该用户实施包括但不限于关闭该帐号等维权措施,并可能追究法律责任。

编  著 秋叶团队

责任编辑 贾鸿飞

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市丰台区成寿寺路11号

邮编 100164  电子邮件 315@ptpress.com.cn

网址 http://www.ptpress.com.cn

读者服务热线:(010)81055410

反盗版热线:(010)81055315

内 容 提 要

这是一本写给职场人士的时间管理书,书中直面多数人在时间管理方面遇到的障碍与问题,陈述了进行时间管理的好处,并用可复用的案例、可操作的方法,通俗易懂地讲述了实现高效时间管理的各种途径。可以说,擅长管理时间的人,会在无形中“多”出时间,比别人做更多想做的事。本书内容分为5章,分别介绍了如何制订计划、如何学会专注、如何提高效率、如何保持精力以及如何管理情绪。

本书案例丰富且易实践,语言通俗,适合大多数职场人士阅读。


前  言

我们为什么要做时间管理?法国心理学家、畅销书《让你的时间多一倍》的作者法比安·奥利卡尔(Fabien Olicard)给出了一个很好的答案:一旦管理好时间,你就可以拥有更多的时间去工作,也可以拥有更多的时间来享受生活,提升你的幸福感。反之,如果管理不好自己的时间,我们的工作与生活就可能被拖入一片混乱之中,那些生活与工作中所谓的“人生追求”大多也只能沦为空谈了。

当然,现在很多人已经开始意识到时间管理的重要性,但是,大家在进行时间管理时依然存在很多困惑。

比如,生活节奏的加快总让人感觉力不从心——我们既要努力工作以获取用于满足消费需求的酬劳,又渴望享有充分的个人休闲生活。这时候,我们甚至会怀疑:自己真的还有时间去做时间管理吗?

另外,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新媒体,尤其是短视频媒体的兴起,使人们的娱乐方式更加多元化,但也使得人们的时间难以避免地被切割。“碎片化”这个词早已不再新鲜,想要保持专注,对于大部分人来说真的很难。而那些层出不穷的“新技术”,有些看似为我们打造了更便利、更高效的工作与学习环境,但实际上反而让我们陷入了低效的“泥潭”。

近两年移动办公的兴起,看上去为“打工人”提供了更为灵活的办公条件,但实际上,“走到哪里都可以工作”反而让工作与生活失去了边界,我们似乎时时刻刻都陷在“没完没了”的工作里——原来8个小时能够完成的工作,现在竟然可能需要耗费一整天。

而又有多少人被“自由职业”这个名字诱惑,却在脱离原有体系,成为真正的“自由职业者”之后才意识到,如果没有极强的自律意识,没有掌握时间管理的方法,哪里还有“自由”可言?更别说很多人在开启自由职业之前,还要先去学习一些新的技能,并以副业模式开始实践,尝试自己选择的新方向。可是,在还不能放弃主业的时候,大家会抱怨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提升自己的主业技术,更别提开启副业了!

长久以来,每当遇到在时间管理方面的问题时,很多人都会拿这句话来让自己坚定信念: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还是有的。

然而我们是否思考过,这句话所代表的传统的时间管理观念是否还适用于当下?观念是我们前进路上的指引,如果沿着一个错误的方向前行,恐怕我们付出再多努力也是徒劳。

因此,在跟大家分享更多关于时间管理的方法、技巧之前,我们希望传达给读者朋友们一个新的观念:

时间管理不是简单地指压缩执行某项工作的时间,它应该包括五大方面的内容,即制订符合自身情况的时间计划、提升专注力、提高效率、科学管理精力与学会情绪管理。

1.制订时间计划。如果没有制订符合自身情况的计划,大家就容易在利用时间时找不到重点,或者遗忘事项,又或者缺乏目标导向,虽然看起来每天都很忙碌,但实际上耗费了大量时间在与目标毫无关联的事务上——这无疑是对时间的浪费。因此,想要做好时间管理,就离不开合理地制订时间计划。

2.提升专注力。如果无法抵御各种诱惑、干扰,那么再优秀的计划也无法发挥效用。无法保持专注,也就是把自己随时暴露在“低效”的危险之下。由此可见,学会提升专注力,对做好时间管理也是非常必要的。

3.提高效率。无论是为了投入自我增值的学习,还是为了腾出时间更好地陪伴家人,提高生活的幸福感,都要求我们“压缩”用于处理日常工作的时间。如果不能找到有效的方法提高工作效率,无论是想在职场中“突围”,还是想通过副业实现“斜杠人生”,都无从谈起。这样看来,全方位提高效率也是时间管理的重要内容。

4.科学管理精力。我们分析问题,绝不能只看一个角度。如果只能通过“榨干”自己的方式“压缩”工作时间,那么,终日高强度的疲劳战也不是长久之计。努力拼搏固然没错,但是仅靠意志力强撑着做一件事,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是难以坚持的。于是,我们在时间管理方法中,特别为读者引入了精力管理的概念和方法。

5.学会情绪管理。我们也不应该忽视情绪管理对提升时间管理水平的积极意义。我们的情绪本来就极易受外界各种变化的影响,特别是当我们产生负面情绪,或者产生一些冲动情绪,甚至在感到压力较大时,可能根本无法投入精力去执行前面所提到的事项,强制执行不仅会打乱自己的节奏,而且可能要花更多时间去调整心情。因此,要想真正提升时间管理水平,学会情绪管理、掌握平衡情绪的方法也是很有必要的。

上述五大方面相辅相成,其中任何一个方面的不足,都可能影响我们时间管理能力的提升,因而,在本书中,我们将分别从这5个方面给出详细的方法指引。

当然,大家也不必把时间管理想得太深奥。找到了正确的学习方向,就成功了一半!我们会在书中引用真实有趣的人物故事,通过一系列贴近日常的实例来为大家逐一解读时间管理的方法,所选择的实例侧重解决大家在日常情景中遇到的“高频问题”。因此,当你遇到时间管理上的困扰时,翻开本书,在目录部分浏览一番,便可找到与自己相似的情况,并找到对应的方法。这些方法已被证明行之有效。如此,你也许就会发现:时间管理其实很简单。

一个人的时间管理能力会影响他的自信、执行力以及对生活的掌控程度,这也就意味着,提升时间管理能力,一系列相关能力也会得到提升,人生目标得以实现的可能性也会提高。这样,你的人生也会迎来新的可能。

怎么样,是不是对本书愈加感兴趣了?

第1章 制订计划,让你的24小时忙而不乱

你的时间计划为什么无效?

罗辑思维品牌的联合创始人兼CEO脱不花(真名李天田)一直是罗振宇的左膀右臂。当她休完产假投入工作后,大众好奇她如何平衡家庭与事业。这个问题最终由罗振宇回答了。他在某期综艺节目中这样说:“这有什么可平衡的呀?摆在脱不花面前的,不过是一张时间表而已。”

罗振宇的话可谓一语中的!也就是说,无论你是一个多么忙碌的人,遇到的任务有多么紧急,所要解决的事务有多么杂乱无章,都能通过制订合理的时间计划来解决。

然而,时间计划这个简单的名词却被许多人误解或忽略,他们往往在一开始将时间计划视为“神器”,试图用其一劳永逸地解决时间不够用的问题,一旦发现没有达到期望的效果,又容易将其视为无用的工具,再也不碰。

其实,不是时间计划无用,而是我们并没有学会制订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时间计划。就像上学时“学霸”手中的考试“通关宝典”——我们知道它的存在,人家也无私地分享了,但我们就是考不出同样的高分,只好说一句:“这玩意儿根本没用。”

制订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时间计划,简单来说就是因人而异、因地制宜。

第一,制订时间计划需要因人而异。

每个人的生活与工作状态都不一样,自律能力与专注力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时间计划也就不能一概而论。有的时间计划看似十分完美,但对于没有经历过同样快节奏、高强度的时间安排的人,过于密集的时间计划只能徒增他的挫败感,让他对时间管理失去信心。

第二,制订时间计划需要因地制宜。

不能指望用一份时间计划解决所有的问题,针对不同的场景、不同的任务状态应该换用不一样的时间计划。比如在工作中,很多人都用过“月度工作计划追踪表”与“备忘录”,前者关注月度工作整体进度,后者更适用于日程提醒。有时候,我们还需要把两个表结合起来同时使用。

因此,我们想要制订合理的时间计划,最好不要全盘复制他人的时间计划,而应在全面了解多种时间计划方法后,充分分析自己的实际情况,继而制订出最适合自己的时间计划。

1.1 时间日志法:了解单位时间产出,计划更易执行

我们是否思考过,为什么我们的时间计划总是看上去完美,实践起来却处处碰壁呢?为什么有的人在时间计划中列了密密麻麻的任务却能逐一完成,而有的人就算每天只列两三项任务也会执行困难呢?执行困难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忽略了制订计划的基础,也就是在制订计划以前,没有评估过自己的单位时间产出。

这样制订出来的时间计划,就像穿着不合脚的鞋,必然给使用者带来阻碍。

如何评估单位时间产出呢?写时间日志是一个不错的办法,所谓时间日志,是指通过记录一段时间的每日时间利用情况,了解自己在特定的时间单位内可以完成哪些事情,从而为制订时间计划打下良好的基础。

知识“网红”秋叶大叔是秋叶品牌的创始人,他旗下的新媒体矩阵覆盖全网主流平台,每日需要做大量的工作。在这样的情形下,他还能兼顾给学生上课、演讲、管理公司,居然还能一年出几本书,他就像装上了电动马达,时间利用效率是普通人的好几倍。

秋叶大叔曾经向人们介绍他合理制订时间计划的经验,很多人也觉得这样的计划非常合理,但是由于自己的单位时间产出与秋叶大叔并不一样,所以他们的计划实施起来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

秋叶大叔对自己的单位时间产出评估精准到了每个项目的细节。以利用碎片时间写作为例,他在所著的书中曾经详细示范过如何写时间日志。

13分钟:记录一个写作灵感;搜集一个写作素材或一幅配图;编一个金句;想一个好标题。

35分钟:和相关同事对话,搜索需要的资料;快速构思一篇文章的大纲;完成一篇少图文章的排版。

510分钟:完成一段话的写作;完成一篇多图文章的排版。

1015分钟:完成一篇600字左右文章的写作。

1530分钟:完成一篇难度不大的1 0001 500字文章的写作。

3060分钟:完成一篇1 5002 500字文章的写作。

秋叶大叔经常审视自己的单位时间产出,久而久之就养成了习惯。因此,比起没有这个习惯的人,他对时间的流逝更加敏感,对时间的支配能力更强,从而能够完成任务更密集的时间计划。

1.写时间日志的4个步骤

第一,明确一天的任务,把计划要做的事情一一罗列出来。

第二,预测完成每项任务需要的时长。

第三,每完成一项任务,就记录实际所花的时间。

第四,一天结束后,及时分析总结。这一步很关键,它可以不断纠正我们对时间利用状况的认知偏差。

当然,时间日志看似简单,要让它更好地发挥评估单位时间产出的作用,还需要在记录过程中遵循“时间-事件记录三原则”。

2.时间-事件记录三原则

“时间-事件记录三原则”指的是在写时间日志时,我们不仅要做到将时间与具体完成的事项一一对应,同时应遵循客观、及时与持续3项基本原则。

客观。时间日志重在记录事件本身,并尽可能对客观事件进行具体的描述。比如,乘坐30分钟地铁通勤;用50分钟与同事一边聊天一边共进午餐。描述事件时不需要进行过多的修饰,毕竟只有客观的分析才能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时间漏洞。

及时。为避免遗忘,在一开始练习写时间日志时最好能够在每一件事情完成后就马上抽时间简单记录时间和事件的重要信息,或者在中午或傍晚均抽出时间进行一次记录。如果在上述时间较难做到,那么至少应在每天晚上进行回顾并记录,不要拖延到第二天,否则记忆就容易变得非常模糊并出错了。

持续。对于刚开始尝试写时间日志的人而言,唯有坚持一段时间,才能观察到同样的事情在不同的时间进行会有什么区别,以及在不同的时间单位内自己可以完成哪些事情,从而通过这个过程慢慢地了解并熟悉自己的单位时间产出。当对自己的单位时间产出足够了解后,有的人不用每天记录,甚至不需要写时间日志,也能制订符合自己情况的时间计划。

写时间日志也是一个一举两得的过程,因为我们先要有规划,再通过记录实际完成的时间来了解时间的利用情况。这个过程不仅是在梳理单位时间产出,也是在学习制订计划。一段时间后,你会发现自己慢慢变得有计划性了。

1.2 待办事项清单:避免遗忘事项的必备“神器”

“90后”青年作家李柘远高三时被耶鲁大学录取并获4年全额奖学金,以优异的成绩从耶鲁大学毕业后,进入高盛集团工作。后来他放弃令人羡慕的高薪工作,摸索创业,同时考入哈佛商学院继续求学,并获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他曾在自己的书中推荐时间管理方法,其中排在优先位置的是待办事项清单。

在高盛集团工作的两年里,他认为自己能完成别人也许要四五年才能搞定的工作量,一个主要原因是使用了一个很重要的工具,就是看似简单的待办事项清单。

他是较早将待办事项清单分享给公众的人之一,很多人表示从他介绍待办事项清单的微博中受益匪浅。

待办事项清单也叫To-Do List(任务清单),简单来说就是将待完成的事项写下来,然后逐一完成,每完成一个事项,便在清单上将该事项划去,表示“已完成”。

待办事项清单大致分为以下3种类型,可以满足不同人士的不同需求。

1.入门基础型

下表是最基本的待办事项清单,由序号、具体事项和完成状态3部分组成,填写非常方便。

序号

具体事项

完成状态

1

参加项目研讨会

2

给合作客户打电话确认合同

3

中午到瑜伽馆练瑜伽

4

在网上买猫粮

5

15:00前提交年终总结报告

6

整理项目会议纪要并发送给相关领导及同事

7

完成当日业绩追踪报表

8

参加公司安排的员工在线培训

9

到超市购物

10

网课学习

填写入门基础型待办事项清单时主要有以下3个注意事项。

(1)有所取舍

由于这类待办事项清单没有区分事项的优先级,因此在一般情况下,填在入门基础型待办事项清单上的任务应该是重要事项,琐事就不要填在这张清单上了。

因为当一天结束,绝大部分事项都被打上钩时,我们会产生一种满足感,但如果每一天出现在清单上的是大量的“未完成”,很多人会因此变得信心全无,彻底放弃执行待办事项清单。

(2)避免遗忘

填写入门基础型待办事项清单时不需要花费精力区分事项的属性,大到参加项目研讨会,小到购买猫粮,我们可以列出工作与生活中当天需要完成的重要事项,关键在于确保不会遗忘。

(3)按照顺序

虽然入门基础型待办事项清单可以不限定每一事项完成的具体时间,但还是应该按照时间顺序来规划事项的排序,这样能够帮助我们更加有序地执行,比如到超市购物与网课学习这类事情,通常会安排在一日工作之后进行。

2.分级规划型

与入门基础型待办事项清单不同,分级规划型待办事项清单需要我们将任务按照优先级划分为高、中、低3个级别,这样我们可以更加精准地分配时间,优先关注最重要的任务。

已经习惯使用待办事项清单的人,就可以不限于使用入门基础型待办事项清单,还可以尝试使用分级规划型待办事项清单,后者会让我们在繁忙时不至于遗忘最重要的事项。下表所示就是一张分级规划型清单。

优先级

截止时间

具体事项

完成状态

10:00

参加项目研讨会

12:00

给合作客户打电话确认合同

15:00

提交年终总结

15:30

整理项目会议纪要并发送给相关领导及同事

17:00

完成当日业绩追踪报表

17:00—18:00

参加公司安排的员工在线培训

21:00—22:00

网课学习

13:00—14:00

到瑜伽馆练瑜伽

19:30—20:30

到超市购物,在网上买猫粮

如表中所示,参加项目研讨会与给客户打电话确认合同被列为优先级较高的任务,这就提示我们要特别关注、尽早着手,或预留充分的时间,而不是临近截止时间才急忙进行。

3.分类规划型

如果完成任务需要切换不同的场景,没有进行分类会让大脑感觉凌乱,丢三落四就在所难免,而分类规划型待办事项清单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它能帮助我们区分待办事项的类别属性。

与前两类待办事项清单相比,分类规划型待办事项清单还有一个优势,就是能让我们了解时间的分配情况,从而及时调整,平衡自己的工作与生活。

还是以一日为例,我们可以将自己的待办事项划分为工作、学习、社交、生活等类别。

下表所示的内容就让人一目了然,如果我们感觉工作与学习任务安排得比较满,那么就可以多分配一些时间给社交与生活,比如下班后与同学聚餐,但不可逗留过长时间,因为晚上还有到超市购物及网课学习的计划。最后,不要忘了与家人互道晚安,送走美好的一天。

工作

任务描述

时间

当前状态

参加项目研讨会

10:00

已完成

给合作客户打电话确认合同

12:00

 

提交年终总结报告

15:00前

 

 

 

 

学习

任务描述

时间

当前状态

参加公司安排的在线培训

17:00—18:00

 

网课学习

21:00—22:00

 

 

 

 

社交

任务描述

时间

当前状态

在咖啡时间参加同学聚餐

6:30—7:30

 

 

 

 

生活

任务描述

时间

当前状态

午间瑜伽

13:00—13:40

已完成

超市购物,上网买猫粮

19:30—20:30

 

给妈妈打电话道晚安

23:00

 

一张张待办事项清单仿佛是我们的生活剪影,又如同一篇篇简洁的日记,记载着当时的紧张忙碌与生趣盎然,具有别样的意义。难怪有的人会一直保存自己记录待办事项清单的笔记本,舍不得扔掉。

待办事项清单看似简单,却能够帮助我们有效地避免在执行时间计划的过程中因疏忽而遗漏。

我们总是认为成功一定有什么秘诀,但是真理往往是朴素的,日复一日地做正确的事情,就能收获时间带来的力量。

1.3 3项优先原则:不被任务追赶,在千头万绪中找到重中之重

在介绍待办事项清单时,我们提到了分级规划型待办事项清单应该区分事项的优先级。事实上,区分优先级是时间管理中特别重要的能力,小到每日事务的排序,大到长期目标的规划,我们都应该学会明确优先级。比如以下这个职场中常见的案例。

年关将至,你接到了部门领导交给你的两项任务,一项是帮领导准备年终的述职报告PPT,三天后要上交;另一项是统筹安排部门员工的年终团建活动,两天后就要确定方案。

你在心里埋怨:领导到底懂不懂得时间管理,为什么重要的任务总是来得如此仓促呢?没办法,这样的事情对职场人来说屡见不鲜。

两件事情都不能不做,有的人可能会认为,安排部门员工的年终团建活动的截止日期更靠前,更加紧急,应该先完成。

但优先处理员工年终团建活动会出现什么问题呢?年终团建活动关系到部门所有同事的感受,琐事太多了,从第一天开始就不断有人跑过来给你提建议。众口难调,活动方案始终得不到大多数人的认同。好不容易活动方案定下来了,又要开始张罗聚餐事宜,你不得不多打几个电话了解各个餐馆的菜单和价格。

两天下来,你几乎把时间都用在处理日常琐事上,根本不可能静下心来做PPT。第三天,期限已至,PPT只能草草了事。

这就是人们在时间管理上常犯的错误——仅根据事件的紧急程度来区分优先级,这会让自己时刻处于一种被任务追赶的被动状态中。那么,如何在千头万绪之中正确区分优先级呢?可以遵循以下3项原则。

1.衡量任务的重要性

无论你是自由职业者还是每日“打卡”的上班族,都应该给每一项任务标注一个价值,这个价值不是具体的数字,而是有助于你实现目标的程度,以此来衡量这项任务的重要性。

此处还是用上面那个案例进行说明。通常情况下,帮领导准备年终述职报告PPT这件事情直接关系到领导的利益,评价标准比较简单,所以它的职场价值高于组织一次员工年终团建活动,职场人应该安排更多的时间,让自己在精力最充沛的时候去完成这个任务。

时间充裕时再考虑员工年终团建活动方案的亮点;如果没有足够的时间,则不妨沿用过去的方案,只对局部做力所能及的调整。

2.判断任务的紧迫性

我们优先处理重要的事情,是为了避免被其逼到紧迫的境地,让自己面临很大的压力。

但是,衡量任务的重要性并不意味着完全放弃对任务紧迫性的考量,有些任务并非当下最重要的,却是必须完成且时限将至的,那么我们也要提高这些任务的优先级,以确保在截止日期前完成为首要原则。

这种情形通常表现为突发性的任务,如领导突然指派你去接待重要客户,或者要求你临时整理一张重要的数据表格。

面对突发任务,最好的解决方案就是快速行动,我们不要要求自己在很短的时间内达到最佳状态,只要满足基本的要求,完成就好。一旦我们因为追求完美或焦虑情绪产生拖延,就会有一种总被任务追着跑的感觉,这反而会让所有的工作都陷入忙乱。

3.把难做的事情放在前面

如果计划表中的几项任务之间并没有明显的价值性与紧迫性的差异,又应该如何排序呢?

我会建议你将觉得困难的事情放在前面。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大卫·普雷马克(David Premack)提出的普雷马克原理(Premack’s Principle),大多数人会在潜意识中逃避困难的事情,很多拖延恰恰是这样的潜意识造成的。

总是优先完成困难的任务,能对人的心理形成一种强化刺激,让我们在解决多数棘手问题时更加自信,从而慢慢克服拖延,久而久之,工作效率也会更高。

1.4 剥洋葱法:将任务化繁为简,让自己更从容

你有没有发现,遇到某些工作量较大、耗时较长的任务时,我们很容易下意识地逃避,迟迟不想行动;又或者高估自己的工作效率,把握不好节奏,导致拖延。

其实,合理制订时间计划能帮助我们将任务化繁为简。当我们接到一项工作任务时,对复杂的内容进行拆分,把握好每一部分的时间进度,一般都能按时完成任务并确保质量。

如何将任务化繁为简呢?我们可以将大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再把每一个小目标分解成若干个更小的目标,直至分解到最后一步,剩下的就是去行动了。这样层层递进,逐渐实现目标的过程与层层剥开洋葱的过程很相似,因此这种方法被称为“剥洋葱法”。

剥洋葱法的思维方式可以用于多种任务场景,下文重点介绍两种,分别是遇到困难任务时如何掌控任务进度、任务过程中需要收集灵感时如何利用碎片时间来完成。

1.掌控进度,逐层攻破困难任务

当遇到一项看似困难的任务时,我们仅在时间计划中确定一个最终的截止时间并不实际。一方面,这样的计划无助于减轻心理上的压力,一旦遇到阻力我们就容易因畏难情绪而拖延;另一方面,这样的计划缺乏对工作进度的掌控,我们难以确保在截止时间之前实现最终目标。

作家小川叔写了多本畅销书,同时兼任多家知名媒体的专栏作家,曾在2016年被当当网评为年度影响力正能量作家。小川叔在自己的书中分享过自己写书的方法。

尽管写作对他来说不是一件困难的事,但是完成一本书的创作依然十分辛苦,需要投入较长的时间与足够的耐心,没有一定的自律性与计划性也无法顺利完成,而小川叔的方法就是利用电子表格来写作。

比如,他会给自己某个阶段的写作任务预估一个大致的字数,并将总的字数分解为每一天的写作目标,这样,一个基本的电子表格写作模板就完成了。有颜色的部分代表已完成,没有颜色的部分代表还没开始写,他能随时看到目标字数与实际完成字数的差距,因而能够很好地掌控任务进度。

下图所示的这种用表格分解任务的方法其实就利用了剥洋葱法的思维,为一项复杂的任务设定分层级的目标,从而降低难度、树立信心、分段冲刺、逐一攻破。

2.收集灵感,分别突破执行与构思

有时候,我们的工作既需要有相对完整的时间去具体执行,又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去构思创意,如果把这类工作中用于执行的时间与用于创意思考的时间加在一起,往往就显得耗时太多,工作效率就显得不高了。特别是,构思创意还要依靠灵感,但灵感未必总能来得那么及时。

所以,从事创意类工作的人,总给人一种工作效率低、毫无计划性的感觉。这么说可能有些抽象,但如果拿以写作为核心工作内容的媒体工作者举例,你就会明白了。

李欣频在媒体人当中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她也是一位多面手,经常把日常工作安排得很满,一边设计创意广告文案,一边巡回授课。在非常紧凑的日程中,她还有时间写书,而且有时甚至同时创作两本以上的图书内容。

她是怎么安排时间的呢?毕竟她的每一项工作都离不开创意构思、收集灵感。

李欣频的方法,正是将创意构思、收集灵感的过程与具体执行手头工作的过程分开,分别进行突破,最后化零为整。这样既节省了时间,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呆坐一天却因为缺乏灵感而手头工作毫无进展的情况发生。

通过她的故事我们了解到,当李欣频同时展开7本书的写作计划时,她会在书房放7个空箱子,白天产生的任何巧妙的想法和有创意的文字,她都会随手记在自己的活页记事本上,等到晚上再将那些随手记录的内容分别放进相应主题的箱子中。当某个箱子已经被装满,且自己暂时又没有其他有关这个主题的新想法产生时,李欣频就会把那个箱子放到书桌上,再花上一两个星期的时间把箱子里的零散内容整理一番,着手进行书稿的写作。

这也利用了剥洋葱法的思维。

1.5 由远及近法:让时间计划为最终目标服务

我们学习制订时间计划是为了让时间得到有序的利用,不让自己陷入漫无目的的忙乱之中。

从长远来看,最终目标都是尽可能地实现自己的理想人生。有些目标无法一蹴而就,就需要我们“由远及近”系统地进行规划,甚至在最终目标的实现受制于当前的现实环境时,还可能需要采取另辟蹊径、迂回取胜的策略。

一些在事业上获得了较大成功的人,为了实现最终目标,特别是实现那些难度较大的目标,会制订一个长期计划作为行动的指南,他们为了在奔赴最终目标的漫长过程中坚持到底,还会为自己制订中期计划和一系列短期计划。他们会让自己的短期计划、中期计划与长期计划紧密联系,这才是成功实现最终目标的方法。

世界著名的建筑师安藤忠雄,18岁时因为家庭经济困难无法继续升学,但他内心却从未放弃成为一名建筑师的梦想。

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安藤忠雄的做法大大出乎人们的意料——他成了一名拳击手,一名优秀的拳击手是可以获得较高收入的。但是,也许你会感到困惑:如果他只是一心一意打好拳赛,也就不会有后来的建筑大师了吧。

是的,在很多人眼里,他自从投入职业拳击手的工作,就摒弃了一切杂念,即使收入不断增多,他也尽可能减少自己生活中的各项支出,除了拳击运动装备,几乎不再添置其他物品。经过努力,安藤忠雄最终成了一名可以参加国际比赛的选手,并靠着参加比赛攒下的积蓄,开启了一段拓展见识的游历——他的第一站便选择了法国的朗香教堂(La Chapelle de Ronchamp)——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的代表作。

自那以后,安藤忠雄真正走上了自己梦想的建筑师之路。他潜心求学,终成世界瞩目的建筑师。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为了实现最终目标,我们可能要经历很长的时间。但无论如何,如果只制订长期计划而没有通过短期计划去落实,目标就显得不切实际;如果只关注短期安排而缺少长远的规划,则可能让自己忙于眼前的事务而迷失了方向。

在日常的忙碌中,时常抬头梳理长期计划与短期计划是十分有必要的。这里的长期计划指的是针对每季度、每年甚至更长时间制订的计划,短期计划则是指针对每小时、每天、每周或每月制订的计划。

我们在同系列图书中的《高效阅读很简单》一书中曾说过,阅读习惯的培养十分重要,所以在这里就以大家经常谈论的培养阅读习惯为例,介绍一下如何“由远及近”地制订年计划、月计划和周计划,让时间计划为最终目标服务。

1.年计划,侧重宏观思考

一年的时间,有的人在浑浑噩噩中度过,有的人却可以实现一个阶段性目标,从而迈向人生的新台阶,因此我们应该在明确自己要实现的目标的基础上,制订一个指引全盘行动的年计划。

年计划不能像日程表一样事无巨细地列出所有的行动步骤,而应侧重宏观上的思考。

年计划只需要包括目标、策略、资源、障碍4个方面就足够了。目标指的是未来一年期望获得的成果;策略指的是关键的行动方向;资源是指现有的条件或可以获得的支持;障碍指的则是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如下图所示。

这里以培养阅读习惯的年计划为例。

首先明确全年目标为一年阅读48本书。

随后在策略方面思考实现这个目标要采取的关键行动,比如确定书单、安排每日阅读时间、使用阅读进度记录工具、确定内部或外部监督方式等。

之后要盘点可以支持阅读的资源,包括电子阅读器、足够空间的书架、是否需要开通微信读书等电子阅读App的会员,以及是否有足够的时间进行阅读等。

最后不要忘记写下培养阅读习惯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只有充分评估困难,才能在执行的过程中有的放矢地给出解决方案,如下表所示。

序号

年计划

目标

策略

资源

障碍

1

培养阅读习惯

一年阅读48本书

① 确定书单

② 安排每日阅读时间

③ 使用阅读进度记录工具

④ 确定内部或外部监督方式

① 电子阅读器

② 足够空间的书架

③ 开通微信读书会员

④ 基本规律的读书时间

① 阅读时不专注

② 难以坚持,丧失信心

2

……

……

……

……

……

2.月计划,必须承前启后

月计划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首先,月计划是年计划的分解和细化。我们在年计划中确定好年目标后,要把年目标分解到12个月的月计划中。比如年目标为阅读48本书,就可以按照每月阅读4本的进度来执行。不过,为了确保年目标能够达成,月目标最好能够挑战一下更高的要求,比如每月阅读5本,或者每周保证阅读一本,如果能够达到这个目标,那么全年就能阅读52~60本书,完成年计划自然不在话下。

当然,现实中偶尔会出现不可控的影响因素,导致每个月的阅读量上下浮动,这是正常的。有了具体的数字,目标才是可衡量与可追踪的,这样的目标才可能实现。

其次,月计划是年计划的步骤和周计划的指引。月计划要针对年计划中的“策略”给出行动步骤,比如策略中有“确定书单”一项,月计划中就应该进一步明确何时执行及完成时限;策略中明确了要“安排每日阅读时间”,月计划就应该细化到具体的时间点上,而上述这些执行步骤最后会成为周计划的具体指引。

同时,由于月计划也是我们日常可用于追踪进度的工具,所以要对每项行动计划的完成情况进行记录,如下表所示。

年计划

全年目标

策略

1月计划

月目标

行动计划

完成情况

培养阅读习惯

阅读48本书

① 确定书单

② 安排每日阅读时间

③ 使用阅读进度记录工具

④ 确定内部或外部监督方式

5本

1月5日前确定第一季度的书单

已完成

每日13:00—13:30,21:30—22:30

完成阅读进度记录打卡表格

使用App记录专注时间

加入微信读书社群

已完成

加入秋叶阅读变现营

已完成

3.周计划,具备执行弹性

周计划和月计划类似,在制订时都要将上一层级的目标进一步细化。但我们通常会发现,月计划中所列的重点项目,到了周计划的具体执行中就需要与每日的其他事项一起进行通盘考虑,这时候除了要把制式日程都安排妥当,还应加入一些临时新增的任务,这些任务是在制订年计划及月计划时无法考虑到的任务。

以培养阅读习惯为例,具体某周的计划中,我们的目标是读完某本书,每天都规定了读书的时间。但是,本周公司临时安排了某日中午聚餐,那么原计划中当天中午的阅读计划就只能取消了,只能通过本周其他时间新增的阅读计划来追赶目标进度。

所以,及时检视和更新周计划是很有必要的。

与年计划、月计划相比,它更具备执行弹性,通过对一周完成情况的回顾,我们也能及时发现当前进度与月计划的差距,调整执行节奏,从而保证年目标及更长远目标的实现,如下表所示。

阅读习惯养成第××周计划

时间

行动计划

完成情况

备注

周一

13:00—13:30

已完成

21:30—22:30

已完成

周二

13:00—13:30

取消

中午安排了部门聚餐

21:30—22:30

已完成

周三

13:00—13:30

已完成

20:30—21:30

新增

21:30—22:30

已完成

周四

13:00—13:30

已完成

21:30—22:30

已完成

周五

13:00—13:30

已完成

21:30—22:30

取消

参加同学生日聚会

周六

13:00—13:30

已完成

16:30—17:30

调整

晚上看电影

周日

13:00—13:30

已完成

20:30—22:30

新增

本周计划:阅读完《秋叶特训营 个人品牌7堂课》

实际执行:×××小时,剩余×××页

总而言之,年计划、月计划、周计划之间存在内在的逻辑关系,我们不能把它们孤立起来对待。在制订计划时,我们既要考虑长远目标,又要落实到日常的具体行动上,计划一旦制订好了,就要坚定地执行。

相关图书

Python金融量化实战固定收益类产品分析
Python金融量化实战固定收益类产品分析
专利写作:从创意到变现
专利写作:从创意到变现
程序员的README
程序员的README
开发者关系实践指南
开发者关系实践指南
科研论文配图绘制指南——基于Python
科研论文配图绘制指南——基于Python
走好学术路 科研萌新的自我修养
走好学术路 科研萌新的自我修养

相关文章

相关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