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rsor与MCP快速入门:零基础开发智能体应用

978-7-115-67603-0
作者: 黄桂钊
译者:
编辑: 张涛

图书目录:

详情

本书是一本面向普通读者的 AI(人工智能)开发实战指南。本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通过案例,“手把手”教读者使用 Cursor 和 MCP 等工具开发 AI 应用。从开发互动游戏、教育工具,到制作营销素材、网站与小程序,再到部署云端项目和打造 AI 智能体,本书覆盖了从入门到进阶的全方位内容。无论你是毫无编程基础的新人,还是希望将 AI 融入教学的教育工作者,或是寻求技术变现的创业者,都能在书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内容。

图书摘要

版权信息

书名:Cursor与MCP快速入门:零基础开发智能体应用

ISBN:978-7-115-67603-0

本书由人民邮电出版社发行数字版。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您购买的人民邮电出版社电子书仅供您个人使用,未经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和传播本书内容。

我们愿意相信读者具有这样的良知和觉悟,与我们共同保护知识产权。

如果购买者有侵权行为,我们可能对该用户实施包括但不限于关闭该帐号等维权措施,并可能追究法律责任。

版  权

编  著 黄桂钊

责任编辑 张 涛

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市丰台区成寿寺路11号

邮编 100164  电子邮件 315@ptpress.com.cn

网址 http://www.ptpress.com.cn

读者服务热线:(010)81055410

反盗版热线:(010)81055315

内容提要

本书是一本面向普通读者的AI(人工智能)开发实战指南。本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通过案例,“手把手”教读者使用Cursor和MCP等工具开发AI应用。从开发互动游戏、教育工具,到制作营销素材、网站与小程序,再到部署云端项目和打造AI智能体,本书覆盖了从入门到进阶的全方位内容。无论你是毫无编程基础的新人,还是希望将AI融入教学的教育工作者,或是寻求技术变现的创业者,都能在书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内容。

前  言

普通人也能开发软件的时代到来了!

你好!当你翻开这本书时,一场关于编程的革命正在悄然发生,请允许我为你推开这扇通往未来的大门。

2025年春,人们热议DeepSeek的场景,或许比任何新闻都更能让你感受到这场变革的温度。那些曾经对“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一词感到陌生的长辈,如今竟在讨论AI如何改变生活。这不是偶然——人工智能已经走出实验室,走进千家万户,正在重塑我们的工作与生活。

你是否也注意到了这些变化?

同事用AI十分钟搞定周报,邻居家的孩子用语音生成童话绘本,楼下早点铺接入了智能订货系统……当AI助理成为新常态,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正在浮现:普通人能否像搭积木一样开发属于自己的软件?

在过去,编程语言、服务器架构、调试排错……这些专业门槛如同程序员的“技术壁垒”。但今天,这一切正在改变:

当自然语言“成为”新的编程语言;

当创意可以直接转化为代码;

当“茶未凉,应用已成”不再是梦想……

我们正站在人机协作的新起点上。

本书将带你见证这样一个现实:

一个清晰的创意 + 精准的需求描述 = AI为你生成可运行的应用程序。

从网站、创意小游戏,到微信小程序、智能旅行规划助手,再到复现Manus——我们将通过30多个实战案例,证明:软件开发从未如此触手可及。

至于那个常被提及的担忧——“AI会不会取代程序员?”我们的实践给出了答案:

AI不是替代者,而是助手,程序员正把节省下来的时间用于战略思考,突破想象力的边界;

Cursor和MCP这样的工具所带来的革新,正在重新定义人机协作的无限可能。

如果你是开发者,请准备好迎接那些“啊哈时刻”(Aha moment)

Aha moment指的是“顿悟时刻”或“灵光一现的时刻”,常用来描述人们突然领悟、恍然大悟的时刻。

如果你是普通用户,请暂时放下对编程技术的敬畏。

用拆解玩具般的好奇心拆解问题,再循着每一章的内容,把一块块“碎片”拼成“全景图”,你会发现,创造的力量始终握在自己手中。

现在,是时候启程了——

让我们一起见证,普通人如何用AI重塑世界。

当技术屏障化为尘埃,人类的创意终将点亮星海!

编者

第1章 开发革命:AI如何重塑软件开发方式

1.1 从代码编写者到指挥官:AI时代的角色转变

在传统软件开发中,开发者需要精通多种编程语言,像手工匠人般逐行编写代码,耗费许多时间才能完成从构想到系统v1.0版本的交付。在这个过程中,开发者的许多精力消耗在代码调试、兼容性适配等重复性劳动上,这种重复性劳动极大地降低了开发效率。

AI重塑了这种工作模式。当AI开发工具能够将自然语言转化为精准代码时,开发者的角色正在向指挥官转变。现代程序工程师的核心任务转变为:用清晰的业务逻辑指挥“AI军团”协同作战,将开发周期压缩至72小时,在这72小时内实现最小可行产品(Minimum Viable Product,MVP)上线,同时将手动编码的工作量降至总工作量的10%以下。

这种变革带来两个关键启示:

其一,需求描述能力正成为新的竞争力维度,产品文档的精准程度直接决定系统质量;

其二,开发者的价值锚点从怎么写转向写什么,重点转移到业务价值创新区。

1.2 人机协作:让AI成为你的最佳搭档

1.2.1 AI工具的“超能力”有“边界”

理解AI的能力边界,是人机高效协作的前提。当前,一些人对AI的认知存在偏差,常误认为AI可完全替代人类决策。实际上,AI擅长将模糊指令拆解为可执行逻辑(如将“提醒功能”转化为定时器与推送服务)、实时补全代码块、快速诊断代码错误,但系统的情感化交互设计、底层算法革新及架构设计、伦理风险评估等仍需人工主导。

1.2.2 与AI工具高效沟通的关键点

实现与AI工具的高效沟通,关键在于采用结构化的沟通方式:首先以“场景+角色+痛点”的模式精准界定需求(例如,“在订单高峰期,餐厅老板需要自动调配外卖员”);接着设定具体的技术限制(如指定编程语言和系统版本);最后明确不可行方案(直接指出“避免使用递归算法”)。实践表明,分阶段拆解需求并描述使用场景,可大幅提升AI输出质量。

开发者应完成从“代码编写者”向“智能指导者”的思维升级,重点培养需求结构化分析和技术约束定义的能力。

此刻,若你觉得技术术语像陌生路标,看了还是找不到方向,请不必担心——接下来的“旅程”中,每个案例都像是会发光的向导石,当我们把它们串联成实践“图谱”时,你会惊喜地发现:那些看似复杂的原理,早就在你熟悉的场景里了。

1.3 思维升级:从“怎么做”到“做什么”

我们正站在软件开发范式迁移的关键节点上,要理解两项认知跃迁。

认知跃迁一:AI正在将开发者从“代码编写者”进化为“智能指挥官”,如同船长不必划桨,而是专注校准航线。

认知跃迁二:掌握“需求翻译术”的普通人,已能指挥AI构建完整应用。

下一章,Cursor(一款AI编程工具)将给你带来绝妙的开发体验。

到时,你会突然发现:那些曾需要仰望的编程技能不再高不可攀,此刻,需求正由你的自然语言变成代码。

相关图书

DeepSeek原理与项目实战大模型部署、微调与应用开发
DeepSeek原理与项目实战大模型部署、微调与应用开发
软件工程3.0:大模型驱动的研发新范式
软件工程3.0:大模型驱动的研发新范式
大模型工程化:AI驱动下的数据体系
大模型工程化:AI驱动下的数据体系
AI辅助编程实战
AI辅助编程实战
Kubernetes修炼手册(第2版)
Kubernetes修炼手册(第2版)
大模型驱动的游戏开发
大模型驱动的游戏开发

相关文章

相关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