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营销实战手册:从社群运营到社群经济

978-7-115-47703-3
作者: 秋叶 邻三月 秦阳
译者:
编辑: 牟桂玲

图书目录:

详情

本书从概念到实操,全面解读社群的玩法。从社群的建立、扩张、变现、运营,到社群的生命周期延长、社群运营团队的打造和管理、社群管理工具,大量干货秘笈一应俱全,并提供丰富的运营实战案例,解决运营社群实操中方方面面的问题。

图书摘要

社群营销实战手册 从社群运营到社群经济

秋叶 邻三月 秦阳 著

人民邮电出版社

北京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社群营销实战手册:从社群运营到社群经济/秋叶,邻三月,秦阳著.--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8.2

ISBN 978-7-115-47703-3

Ⅰ.①社… Ⅱ.①秋…②邻…③秦… Ⅲ.①网络营销—手册 Ⅳ.①F713.365.2-62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7)第327109号

◆著 秋叶 邻三月 秦阳

责任编辑 牟桂玲

责任印制 沈蓉 彭志环

◆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市丰台区成寿寺路11号

邮编 100164  电子邮件 315@ptpress.com.cn

网址 http://www.ptpress.com.cn

北京鑫丰华彩印有限公司印刷

◆开本:800×1000 1/16

印张:25  2018年2月第1版

字数:378千字  2018年2月北京第1次印刷

定价:69.00元

读者服务热线:(010)81055410 印装质量热线:(010)81055316

反盗版热线:(010)81055315

内容提要

互联网正从物以类聚,走向人以群分的时代。秋叶等人的社群营销,并非单纯靠社群卖东西,而是建立一种中心化的、自行运转的生态,让同好们形成紧密的联系,创造出海量营销机会。

本书共5章,从社群的定位、建立、扩张、变现、运营,到社群的生命周期延长、社群运营团队的打造和管理以及社群管理工具,大量干货秘笈一应俱全,并提供丰富的运营实战案例,全面解读社群的玩法。

本书适合从事企业营销和新媒体营销工作的人员使用,也适合作为各院校市场营销、电子商务、企业管理、商业贸易等专业的新媒体营销课程的教学用书。

前言

FOREWORD

从2016年7月《社群营销:方法、实践与技巧》出版后,我们得到了很多读者反馈,希望我们能就社群运营提供更进一步富有实战操作的案例和经验。

该书出版两年来,我们一直在进行社群实践,积累了越来越丰富的经验。我们创建的知识IP大本营付费社群,半年一期,每期3000元,成功地从第1期运营到了第4期,每一期老成员留存率高达50%。知识大本营创新的很多社群玩法如每日一问、每周会诊、社群春晚,成为业内很多社群运营效仿的模式。

我们的BetterMe城市大本营和知识IP大本营,从2016年年底到2018年年初,一共推出了12期在线训练营,定价从299元的自我成长营到999元的潜能孵化营,每期一推出,不到一周就招满。例如,我们推出的定价999元的潜能发掘训练营,只推出一篇招生文案,阅读量不过2000次,就招满了500人。甚至我们的4999元的财富训练营,还没有开始招生,学员就已预约报名。

如果用流量思维来解释,这显然不合理,但因为我们挖掘了一批高认同人群,有了这个基础才能做到。这里面的关键就是做好了社群。

我们还基于社群核心成员推出了线下“知识IP大咖秀分享活动”,主要在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展开。活动的组织都由当地社群小伙伴完成,我们只负责活动策划输出、品牌管理、核心师资邀约和费用支出。2017年,我们推出了10场付费讲座活动,场场爆满,口碑和影响力得到双丰收。

我们还基于社群运营模式改造了培训课程,把传统的线下培训和社群运营相结合,推出了“秋叶新媒体私房课”,两天万元私房课,主要通过社群招生,并通过社群口碑带来新学员,再通过社群运营创造丰富的现场体验和后续连接。结果,上过课程的很多学员之间产生了深度合作,借助社群的人脉创造了更多机遇;他们上完课程后一个月内就轻松赚回了学费,更打开了自己的视野和格局。我们在2017年8月推出私房课,一口气推出5期,每一期都做到了不提前预约就爆满,完全没有传统线下高端培训的招生压力。甚至2018年的私房课还没有开始招生,全年课程名额就已被学员预约完。在学员的强烈要求下,我们不得不承诺2018年加开两次“秋叶私房课——赋能”大课。

我们借助社群模式出版了新媒体营销系列图书,这套书集合了社群大小咖的力量,加上粉丝群的助攻,第一年的发行量就超过25万册,创造了教材比商业书卖得还好的奇迹。

我们还在知识IP大本营、腾讯芒种训练营、高维学堂、秋叶新媒体商学院等平台内部分享我们社群运营的最新经验,得到了很多企业圈朋友的认同,他们希望我们能把这些经验总结出来,帮助更多的人。

我们要提醒大家,社群不是用来圈钱的,而是让大家先产生情感认同、价值认同,进而有了信任,在信任的基础上创造各种连接,大家彼此为对方创造更大的价值,从而让社群越走越大,越走越远。所以在我们的社群,最常说的一句话是:加入社群是陪伴的开始,让我们彼此成全。

我们虽然取得了一些社群运营的实战成果,但也更多地看到自己和朋友们在运营社群时挖过的“坑”,所以这本书,也是对我们近两年来的实战体会做一次系统梳理,希望能帮助到更多的人。

本书主要由秋叶和阳米科技CEO邻三月共同完成。对比《社群营销:方法、实践与技巧》,这本书相当于全面重写,每个章节都扩充了大量内容,涵盖了当下运营社群实操方方面面的问题。我们希望本书是一本指导社群运营、解决实际问题的书。这可能也是我们的做事风格:少谈一点趋势,多谈一点方法,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操经验。

如果想了解我们的社群玩法,可发邮件至Xinmeiti_business@163.com,或者扫描下面的二维码,关注“秋叶大叔”微信公众号。

秋叶PPT、知识IP大本营创始人 秋叶

阳米科技CEO 邻三月

CHAPTER 1 社群风口:从弱关系到强连接

公司的人天然有利益和纪律约束,社群没有,所以社群反而更强调情感认同;公司的人天然有目标管理和监督,社群没有,所以社群反而更强调三观认同;公司的人天然有一起工作的地点,社群没有,所以社群反而更强调线下连接;公司的人天然有同频作息的环境,社群没有,所以社群反而更强调碎片互动;公司的人天然有面对面的考察期,社群没有,所以社群反而更强调长期陪伴。结果是在公司里的人都羡慕社群,纷纷加到各种不同的群里,但是……

1.1 为什么我的社群渐渐沉寂了

为什么最近这几年社群突然火了?

我是做食品的,我们的产品适合做社群吗?

如何从0到1建设社群?

社群如何避免新鲜感消退后的衰减现象?

如何从社群走向社群经济?

……

社群火了,社群营销、社群经济的概念一夜之间似乎人人都能说几句,打着粉丝、社群旗号的团队也越来越多,但最早被说成是粉丝经济的代表——小米手机也早就不强调是发烧友手机了,早就在刻意经营线上线下渠道,努力成为一款国民手机。同样是最早被说成是社群经济代表的罗辑思维,其创始人罗振宇在2017年3月公开演讲中说自己搞“会员”收费是一个大坑,现在更是不强调“求真求爱求智”社群的概念,先是转型做了电商,然后又做了“得到”APP,做知识付费标准化产品,也是走渠道走流量。

这两年来,各种社群热闹一阵的很多,但真正坚持到两年以上还能实现社群可持续良性盈利模式的,似乎并不多。

还记得2011年很多人期望微博可以改变世界,然后2014年微信连接了一切,到了2015年很多人说微商也不好做了,就求助社群做救命稻草。社群会是这根救命稻草吗?

对此,我们的判断是99%的社群都是伪社群,都会在找到回报机制前就衰败消亡,研究如何能在这里面成为1%才是我们真正要做的事情。

所以在谈社群营销之前,不如我们一起回顾一下,社群这个概念到底是怎么来的?

1.1.1 社交连接:始终是刚需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类对于社交的需求仅次于生理、安全。换句话说,只要自己能活下来,就渴求从人与人之间的连接关系中找到归属感。关系必然要经过媒介才能连接,所以可以说媒介是人的延伸,媒介在进化,关系的连接方式也一直在变。

社群也是关系连接下的产物,从古至今一直都有社群,只是在不同的时代叫书院、会所、俱乐部、圈子、部落、社区……

传统的社群形式大多都有地理或空间限制,社群直接地沟通也受到相应的局限。不同社群之间沟通的媒介在历史上曾经叫做书信、电报、广播、呼机、电话、邮件、聊天室、QQ群……人与人之间的连接方式一直在进化,社群之间的沟通方式也在同步进化。现在谈到社群,很多人自然而然想到的是微信群,其实这只是容纳网络社群的载体工具,而且只是工具之一。

所有媒介的出现都希望实现人与人之间信息传达更便捷的初衷,当基于互联网的通信方式开始普及,受地理空间限制的社群关系开始逐步进入虚拟空间连接的阶段。

一旦人群开始聚合,就具有流量价值。如何在社群里推介自己的产品,就成为一门有利可图的生意。特别是某些产品,更需要依赖熟悉的人群口碑扩散,所以营销人势必会绞尽脑汁利用这些大众相互连接的媒介方式将自己产品的信息最快最广地传达给受众,而且要借助口碑传播的力量,提升产品营销信息的可信度,这就是社群营销的原生动力。

当微信成为国人手机标配APP后,基于微信社交关系的群连接和推广就成了新的媒介方式,也成为营销人企图在其中找到推广模式的新研究对象。

1.1.2 移动互联网让社交连接越来越方便

现在都市人类已经进入了“宅”时代,智能手机让我们可以瞬间连接到全世界的信息,但却让我们的注意力越来越聚焦于方寸屏幕,而忽略了人和人的直接联系。用手机点外卖的人越来越多,碎片时间里低头刷手机的人越来越多,表面上看起来我们和世界联系越来越多,真相是我们和人的连接越来越少。

社群开始火起来,和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电脑桌面端范围转移到移动端手机能随时随地交流有很大关系。手机已经成为我们身体的一个“器官”,它能通过网络萃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管人在哪里,也不管人际关系多么错综复杂,所有的“关系”通过社交网络在扁平的世界里进行了整理、重组,甚至进化,乃至你的社交关系已经被大数据建立了云存储,即便手机换了或者丢了,你也可以随时重建社交圈。

这也导致一个后果,大量人和人的现实社交过程已经转移到手机上完成,我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完成购物、配送、消费全流程,甚至过去认为一定要面对面完成的唱歌、打牌,现在都可以在网络上进行。

2017年的现象级游戏“王者荣耀”,为什么官方媒体发文批驳都改变不了身边小伙伴的疯狂热爱?有个段子说:“凌晨半夜开玩去,上班下班打排位,无时无刻不在打,哪怕老板气场九米八。”自己玩还不够,争分夺秒还要推荐给身边人:“来玩啊!”好像不玩这个游戏,就会失去一大笔财产似的。

玩“王者荣耀”,已经从玩一款游戏变成了通过游戏进行人和人的社交。腾讯出品的这款游戏整合了你的社交圈,微信登录,大号小号随时切换,随时能看到微信朋友的账号和状态。动动小手指,就有人随时随地陪你一起玩耍。挂上微信群打战队赛,微信游戏动态查看胜率数据,一键轻松发朋友圈,人人都有共同话题,网友打的不是游戏,而是现实中变得稀缺的社交需求。

更人性化的是,新版本还新增相册功能,在交友名片的中心位置上传美照,更有助于找到和你志趣相投、意趣相近的朋友,让人忍不住去玩?

1.1.3 社群热是怎样来的

2012年8月18日微信公众号发布以后,一直到2013年上半年,所有人关心的话题都是如何在微信上面卡位,找到适合自己的定位来做运营。

从2013年下半年一直到2014年,绝大部分运营者关心的也不是社群的运营,而是如何让自己的微信粉丝快速增长。

到了2015年,很多人突然发现一个问题,运营的微信公众号的活跃度在下滑,这就意味着很多粉丝不再浏览自己的微信了,那么这些人到哪里去了呢?其实在2014年已经有人注意到这种趋势了,为了避免粉丝流失,微信公众号的运营者开始建立和粉丝的多维连接,慢慢尝试把活跃粉丝导入到微信群,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把自己的活跃粉丝留下来,所以在这种背景下,微信群运营就开始慢慢地成为新媒体运营的重点。

2015年下半年,很多公众号的运营者发现建立群的难度不大,也不需要费很大脑力,无非就是请一些嘉宾分享话题,然后把喜欢这些嘉宾的粉丝导入到微信群,然后再请这些嘉宾在群里跟大家做在线分享。如果分享的内容大家比较喜欢,就整理成原创微信文章扩散,形成二次传播。

微信运营者如果每次都邀请不同的嘉宾,用不同的话题把自己微信公众号里的粉丝一个一个加入到不同的微信群,就可以把原来可能流失的微信粉丝通过微信群再次聚合起来,而且可以在微信群里进行微信公众号内容的二次扩散。

有的微信公众号申请了几百个甚至上千个群,甚至有些人在每个城市都建立了分群,全国号称上万个分群,好像自己社群能量很大一样。但是这些社群运营者很快就发现一个问题,很多群慢慢“死掉”了。

有的微信群运营者发现如果每次分享都建立新微信群,一些群员加入了多个群,如果在每个微信群都发同样的内容或者活动广告,会让这些粉丝反感;不发微信内容或者广告,那么维护这几百个群的意义何在呢?有的社群运营者后期精力有限,难以管理大量的群,不得不强制解散。

所以我们说很多人只是建了群,并没有建立社群。很多人做社群并不是因为他有意识地在做运营,而是发展到一个阶段他发现自己需要做一个社群,更大程度上是因为他做新媒体运营时,发现活跃度下降了,不得不转型做群运营,然而并没有一个长期的整体规划。

不管群是否活跃,大家都把自己的群叫“社群”,因为这样更容易对标风口,方便估值。

1.1.4 社群热的背后:“三个月沉寂”魔咒

2013年是微信开始大热的一年,自带移动社交属性的微信一出现,就点燃了营销人的热情,一时间很多专家跑出来喊:要用微信!要做微信营销!微信是下一个互联网制高点!

2013年8月18日出现了让营销人为之一振的东西——微信公众号。所有人都在想,要不要抓住这个机会?基本上反应快的企业或营销人马上开通了微信公众号。

回顾一下2014年,所有跟大家讲新媒体营销的课程,都在谈如何通过微信公众号有效精准地找到潜在用户,为你分享种种快速加粉的手段。

蜜月总是短暂的,公众号运营者很快发现一个大问题,微信公众号的粉丝越来越多,但是打开率却在下降。

现在的一个现象是,有的人订阅了一两百个公众号,但是它们的状态全部是小红点。有的人之所以把微信公众号打开一下,只是因为强迫症发作,要把所有的小红点刷掉,其实根本没有看具体的内容。

每个人每天的时间都是有限的,所有的营销都在拼尽一切力量争夺用户的眼球和时间。

如果一篇文章没有一个好标题,没有人关心你的内容好不好。我们通过观察,提出微信公众号粉丝存在“三个月沉寂”魔咒——一个新粉丝关注你的微信公众号,他的好奇心很难保持3个月。

在一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哪里来的自信认为读者会一直喜欢我们的分享到永远?

当年论坛上的网络红人,现在的文章有人看吗?曾经博客上的数字英雄,今天仍能挥斥方遒的还有几人?那么你还会觉得有人能天天坚持看你的微信文章,3个月依然不嫌弃?

很多做微信公众号的朋友,犯的第一个错误就是盲目地自信——以为有很多粉丝现在说非常喜欢你,就会一直支持自己。他们也许还是欣赏你,但是渐渐就不怎么看你的文字了。

读者能够坚持阅读你微信公众号内容3~6个月,已经是真爱了。我们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在3~6个月之内,把读者变成用户。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最好的方法是让读者付费,没有比让读者付费更能延长关注关系了,但前提是你得满足他的需求。

但并不是所有的人一开始都这么想。微信公众号运营者开始的幻觉是什么?涨粉,一门心思地涨粉——先破5万,再破10万,再破50万,再破100万,如果有1000万粉丝,我不就是电视台了!

可是即便是微信粉丝运营成功者也发现,粉丝还在快速增加,但很多老粉显然并没有再阅读自己的推送——如何激活这部分沉淀的粉丝活跃度呢?

如果没有真实阅读量,微信公众号的粉丝并没有商业价值!试想,如果你告诉别人我的微信公众号粉丝量为100万,但阅读量只有1万,谁会认为你的微信公众号有能量?所以微信公众号运营者必须想方设法地提高文章阅读量。

很多人思考后的选择是吸引微信公众号粉丝加入自己建的群。

建群有什么作用?

一个群只能加500个,微信扫码只能加100个人,后面的400个人要手工添加,手工添加的第一个好处就是让你所有的微信粉丝成为你个人的微信号好友。

关注微信公众号是第一层关注,加了运营者个人好友后是第二层关注,再拉到微信群里面形成第三层关注,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

当我发一篇微信文章的时候:

① 公众号里面有一次展示的可能;

② 在朋友圈里面,有一次被你看到我的文章的可能;

③ 把这篇文章转发到微信群里面,又有一次被看到的可能。

所以,经过3层连接之后,大大提高了这篇文章的曝光率。如果建群时已经考虑了分类,把对某一个话题感兴趣的人尽量集中在一起,通过群交流还能更好激发对分享群文章的阅读。

而有了群,大家都乐意通过群分享获得信息,信息到达率显然可以大大提升。于是,基于某些共同兴趣或者价值观的“社群”雏形出现了。

等有些运营者发现自己手上拥有了几百个甚至上千个500人的群,他们很自然喊出“社群经济”的口号,背后的本质并不是因为他们做了社群,而是手拥微信群的流量,想变现。一旦拥有了很多群,不管是不是社群,很多人就在想我该做点什么,让他们成为某种产品的用户,让我能挣一点销售收入?

当每个微信公众号运营者都发现了这个提升微信阅读量的捷径时,另一个问题就出现了。每个人的时间是有限的,他愿意分配多少时间给你取决于他对你的黏性,而黏性取决于你提供的价值,如果没有价值他就选择退出。

建群并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一个经常灌水的群只会让人厌倦并退出。如何让群的价值提升保持黏性呢?——于是“群分享”开始流行了。

请大咖、专家、名人来分享,而且是免费的——今天找一位北京的牛人,明天找一个上海的,后天找一个武汉的……如本书的作者秋叶在2015年就受邀做了41场线上群分享。

显然通过这些名家影响力可以不断吸引新人关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扩充群的规模,有的微信公众号运营者干脆直接开始快速建群,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都发展,在很短时间内号称建立了1000个群。以500个人一个群计算,覆盖中国多少人?50万人!——“我能覆盖中国50万人”,凭借这个概念,有的社群已经拿到了投资。

因为这是“流量”啊。

但这是真的吗?

持续地分享就能留住用户?有足够多的群就能覆盖到足够多的人?弥补微信公众号关注度的下滑?

如果你写文章,每次都几十万阅读量,却什么回报都没有,你会深深地怀疑你的努力,你这样坚持到底有什么意义——为什么我每天写很好的文章,却一分钱挣不到?

同样的困局一样会出现在群运营中,我维护了几百个群,到底我需要提供什么产品才能变现我的流量?“3个月沉寂”魔咒不仅仅存在于微信公众号,也存在于微信群运营。

我们不过是用一种新鲜感挽留了一部分流失用户,但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

1.1.5 网上的那些学习训练营是社群吗

绝大部分网上学习训练营都不是社群。

我们认为大部分网上学习训练营是借助了社群运营方法的学员群,但是他们很难称为社群。表面上看起来,学员群和社群一样,有人在一起,有人组织学习活动,有机会认识自己认可的人,甚至有统一的对外形象口号等。但学员群依然不能简单等同于社群。

线上的训练营学员和线下大学最大的区别就是,绝大部分训练营并不积极创造学员之间连接,而在校园环境里,同学之间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建立深度连接,大家离开校园环境,依然可以保持一辈子的深度联系,并可以凭借校友这个连接再次聚会。为什么线下教育收费贵,就是因为线下教育的一大职能就是要创造同伴环境,创造同伴环境的成本是非常高的。

在目前的线下训练营模式里面,动辄几百人,甚至几千人的规模,这个规模远远大于班级组织规模,去系统创造营员彼此之间的连接,成本是非常高的。而目前网上收费训练营大部分学费很有限,缺乏经济基础支持。

但有的训练营规模不大,收费合理,能培养合理的人力运营,通过运营活动鼓励网上学员彼此之间建立多维连接,创造“同桌”“小组长”“学习小分队”这样的小团队,培养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甚至鼓励学员从线上走到线下,建立强关系,从而逐渐演化成现有社群的一分子,或者成为现有社群的新成员来源,这是可以做到的。

现在网上经常有一些扫码领福利的裂变式活动,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建立几百个群,每个群上百人,看起来能获得一大批对某个学习话题感兴趣的用户。

有些建了50个群、500个群、1000个群的群运营者发现——群流量根本不能变现。这些用户群并没有真正的黏性,一旦他们发现自己被拉入群,只是被推销产品或者推广微信公众号,很多人会认为自己上当受骗了,对运营方反而产生抵触情绪,有了这种情绪,你更难谈变现了。

上面这种方法,其实就是利用免费分享,通过完成朋友圈扩散任务进群的方式快速获得流量,然后通过流量去变现,这本质不是做社群,而是做渠道流量。

1.1.6 微商群是社群吗

有的微商群比学习训练营更接近社群。

如果这个微商群是不同产品不同渠道之间的微商建立的群,大家在一起就是互相认识、互相交流、互相分享,一起做各种事情,一起激励并完成各自的业绩目标,在这个过程中群成员慢慢熟悉,建立感情,经常做活动,那么这个群就是社群,还能持续运营很长一段时间。

有的微商群隶属一个团队,一起推广共同的产品和服务,这样的微商群规模可以做得很大,甚至号称几十万人的团队,并建立了完善的网络分级传达系统,对外统一输出产品或品牌,对内统一输出各种培训,优秀成员之间还经常进行表彰,开展各种线上和线下活动,群之间有专人维护和管理,群成员之间也通过各种连接熟悉和认可,甚至有大量的见面机会。

这样的微商群的本质是把企业的渠道分销商从线下搬到了线上,并借助互联网技术实现了在线管理,是企业组织结构的虚拟化,或者是企业的渠道商组织结构实现网络化,可以对外打着社群的名义。但是我认为一个全员上下有目标,有激励、有考核、有淘汰、有培训的机构,你说它算社群还是算企业?我们的观点是它不算社群,算企业组织的一种新模式,社群应该是对绝大部分参与者而言,是一个非正式的组织。

当然这种微商企业组织也许是未来企业进化的一种类型——社群化企业。

1.1.7 哪些人更有潜力做社群

能够持续存在的社群,往往存在3个特点,要么是大家在一起产生极强的情感依赖,要么在一起极为快乐,要么在一起有现实的利益。

从情感依赖角度,如宝妈、病友、情感创伤者等都愿意找有共同困惑或苦恼的人来彼此安慰和帮助。我们知道有很多失独家庭的社群,失独父母加入该群后会彼此深深理解对方的痛苦,从而建立分担对方痛苦的情感体验,进而产生信任连接,成为好的社群运营基础。

而像宝妈这样的群体,在社群里除了分享自己的苦恼,也可以晒娃点赞,还可以分享购物体验,在此过程中不仅仅有情感依赖,还会有极大的快乐体验,所以宝妈很容易组织成社群。

有慢性疾病的人也很适合组织成社群。所有慢性病中有一个理念叫“同伴教育”,企业如果借助这个理念服务自己的客户或员工,建立社群是很好的。

极为快乐的事情往往对应一个词——发烧友。基本上有发烧友的地方就有社群,无非是这个社群有了各种各样的别名,甚至在“社群”这个词流行之前,他们一直就是按社群的模式组织和运营的,而且运营得有声有色,早就实现了所谓的“社群经济”。在很多大企业,组织各种学习型社群的努力往往都会失败,但各种健身、减肥、运动的社群是不需要刻意组织的,群众自己就组织得有声有色。

有利益的事情未必就是金钱回报,如考研的人就愿意组建一个圈子,共同激励坚持努力学习,这也是一种回报机制。当然,有的人建立商人俱乐部,这也是一种社群,大家在群里可以分享观点、交换信息、共享资源,这一种模式也是可以持续运营的。

在企业中,可以围绕爱好和兴趣建群,如羽毛球群,可以长期维持。企业内部社群建设最大的“坑”就是围绕学习建社群,把员工的业余时间用于企业的业务培训,而不是兴趣连接上,这就容易引起员工的反感。

如果个人发现上面3种连接机会,就可以组织对应的人组建社群。现在有一种误解,认为社群的运营者一定得是一个自媒体大号,或者是IP头部人物,这是不对的,只能说大号和IP人物在看准社群的连接点之后,更有优势能把社群的规模快速建起来,并更快形成社群影响力,但未必就真的能做好社群的持续运营和变现。

我个人认为有潜力做社群的自媒体大号,可能是那种粉丝数量在1万~20万规模,而且文章超过20%的点击率基本上来自老用户,这样的自媒体大号具备快速组建好社群的粉丝基础。

1.1.8 普通社群和高端社群运营策略有何不同

如果我们认为社群需要建立群员之间的连接,那么很自然会推导出一个结论:高活跃度的社群规模很难变得很大,而要把社群规模扩大的代价是牺牲社群成员之间的连接维度。所谓的社群运营,就是在社群的规模和社群的活跃度之间寻求最佳平衡点,进而获得最大范围的社群成员满意度,从而让社群进入可持续的运营阶段。

我们认为社群一旦进入可持续运营阶段,必然会走向付费社群。社群付费的模式,可以是收费进入社群,也可以购买产品或服务后进入社群。对于高端社群而言,收费高低是体现社群质量的标杆之一。价格是最好的门槛,可以筛选出对社群认同度不同的人,让同频的人更愿意留下,同时也给运营者动力,使其做好运营。

对于高端社群,入群的人的目的都是相对明确的,对运营也有明确期待。所以做好社群运营,就是做好一个服务项目,对外要有服务模式,对群员要有社群文化,对运营要有绩效考核,这样才能持续运营。

普通社群和高端社群运营策略最大的区别就是准入门槛不同。普通社群一般无准入门槛或者相对准入门槛较低,对社群感兴趣的用户只需添加社群运营的微信或者直接扫二维码,即可加入到社群中。而高端社群常常以进入意愿度高低和进入费用高低作为用户的筛选门槛。例如知识IP大本营,就有严格的筛选机制,要进入该社群,必须有一定的影响力,还得有一个老营员做内部推荐。由于每个老营员只有一到两个内部推荐名额,因此大家推荐时也会变得更加慎重。被推荐的人必须向社群负责人递交按规定模板书写的个人简介进行再次审核,然后才能够缴费进入预备营。在预备营中,经过观察期审核后才能够正式进入社群。由于筛选严格,准入门槛高,社群用户质量也更高。

另外一个最大区别就是运营配置不同。普通社群如果没有任何盈利或者相对稳定的收入来源,那么优先采用兼职团队是一个更理性的选择,等到社群发展到一定规模,有了收入渠道,再配置全职运营。由于兼职运营团队流动性大,那么需要建立合理的运营梯队来保证运营可持续及运营质量的可控,其实管理成本并不低,需要运营者投入大量的业余时间。高端社群因为有更高的收费门槛,相应的社群成员对社群服务的质量要求会更高。稳定的团队才能提供稳定的服务,所以高端社群一般会优先配置全职运营。由于高端社群用户都是经过筛选的有一定实力的用户,那么对运营人员各方面的综合素质要求也会更高。

1.1.9 社群一定要保持那么高的活跃度吗

其实很多人都犯了一个错误,把微信群等同于社群,更有人偷换概念,把微信公众号粉丝数当作是自己的社群规模。如果把微信群活跃度当作是社群运营目标,自然会认为“社群”保持高活跃度很重要。

但问题是维持高活跃度的微信群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背后要付出的成本代价往往是我们难以接受的。

秋叶PPT社群开始运营时就深入思考了这些可能会发生的问题,因为早在2003年QQ群兴盛的时候,我们就曾经在网络上组织和参加了几百个QQ群,当时我们也是通过QQ群建立网络群,做在线分享,再后来这些群都慢慢“死”掉了。在2007年秋叶还曾写过一篇如何管理QQ群的博文作分享,总结这些运营经验。

所以在微信群兴旺的时候,秋叶PPT团队是相对冷静的,对激发社群活跃度这件事始终保持了克制。我们认为通过群分享,包括打赏的方式来维持群分享的活跃度,都有一个效用衰退期,保持一个社群活跃度的最佳方法是建立“产品型社群”,我们得先有产品,然后把产品卖给我们的潜在用户,然后把付费用户建一个群,利用群和付费用户建立多维连接,做好服务,创造二次购买的可能性。

从这个角度出发,社群应该关注服务满意度,而不是活跃度。活跃度越高,运营成本越高,这种方式难以持续。如果能在有限服务周期内保证社群的活跃度,从而达到社群的服务满意度,进而带来社群产品的二次销售,那么也许能更合理地做好社群运营。

大概在2014年年底,秋叶利用运营的另外一个微信公众号“秋夜青语”建立了以大学生为主的3个QQ群,每个群都有500个人。

这3个500人的群一开始安排秋叶老师分享,慢慢地过渡到从群里面发展小伙伴来分享,然后再让他们自己组织分享,看看能否形成自组织去中心化的模式。

从秋叶组织分享,到秋叶小助手组织分享,再到群内成员自己找人做分享,这个尝试经过两个月的坚持就夭折了。一开始每个人都很积极、活跃,都觉得群这个形式很好,交到了五湖四海跟自己性格不一样的网友,经常听到老师的干货分享,还可以听一下小伙伴的分享,整个感觉好极了。但是一次、两次、三次做了这种分享以后,很多人就发现一个问题:听了一百场分享,自己还是没有改变。如果一个人经常参与这种分享,却发现没有实质性改变,他很快对这种分享就失去了长期坚持的动力,最后群就慢慢变成一个死群。

这也是现在很多微信群的运营过程中遇到的最大挑战,他想把微信运营起来,在运营过程中他也努力把人加起来,也通过各种活动和其他形式,让这些人得到了一些干货的分享,甚至手上已经建了几百个群,感觉自己的商业力量已经很大了,但实际上对于如何找到商业变现模式依然不能得其门而入。

如果要保持社群的高活跃度,就必须适当控制社群规模,但群规模太小又很难获得足够的商业回报。这是一对矛盾关系。

目前只有极少数人能够通过高收费、高活跃度、小群模式解决这个冲突,但这显然又不是一个可以批量复制的大生意。

例如,在知识IP大本营,半年服务周期内,群几乎天天保持需要爬楼的状态,几百个上进的人每天都有人能碰出火花,这背后和运营团队做出的巨大努力是分不开的。但是也正因为高活跃度,知识IP大本营始终只坚持一个群的规模,甚至在第二期招满500人后,主动在第三期把社群规模缩减到350人,因为我们发现,我们很难做好500人群的高活跃度运营,只能缩小运营规模,但是社群满意度反而会上升。

1.1.10 如何延长社群生命周期

大部分社群运营者的苦恼:建群不难,一开始社群很活跃也不难,但是过了一段时间,社群慢慢就沉寂了。

这就是要理解社群作为一个服务模式,也是有生命周期的。有的社群,如考研打卡群,在考研期间,大家凝聚力很高,等考研结束,各奔东西,维系社群的生命力难度就变大,这时大部分曾经活跃的社群就会自然沉寂,除非在考研打卡期间群里人发现了新的共同爱好,如一起玩“王者荣耀”(如果这样,估计考研就很难成功了),延长了社群的生命周期。

要延长社群的生命周期,有4种办法。

第一,定期进行人员淘汰。和组织一样,必须有新陈代谢,社群才能生生不息,如果一个社群老成员没有退出压力,没有一定比例的新成员进入,这个社群很可能因为新鲜感消失而沉寂。

第二,不断创新运营形式。社群可以是一个小生态,要想一群人自动自发通过社群平台长期活跃,就得让大家通过社群产生各种有趣的连接。连接的机制要不断推陈出新,好的形式要保留,新的运营形式要创新,这样刺激大家在不同连接环境下产生新的化学反应,从而让大家感恩这个社群的存在,主动为这个社群回馈福利。这样社群就进入良性生态循环,每个人都主动为社群奉献自己的能量,社群因为能量的壮大又可以帮助更多人加速成长,每个人都愿意社群继续存在下去,这就延长了社群的生命周期。

第三,建立线上线下连接。鼓励社群成员经常线下见面会更快让社群的成员产生情感认同,延长社群生命力,社群成员主动晒线下活动照片也会增加线上社群的归属感和活跃度,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人和人一旦有了线下连接,这种真实感带来的认同感比虚拟的点赞要强烈得多。在线上连接建立的熟悉感,又可以让线下交往不多的人第一次见面就打开拘谨感,这对社交文化比较保守的中国人而言,更容易感谢社群里的线上交流形成的氛围。

第四,推出社群福利产品。在一个建立互信的社群里,受到大家信任的人可以推出大家真正需要的好产品,并且享受外面显然得不到的福利价格。能够这样做是因为很多产品价格包含了渠道的流量费用,在社群里大家因为信任,节约了推荐和渠道成本,因而可以让利给社群核心成员。社群核心成员因为得到了在外面得不到的福利回馈,也因此更加认同社群。一旦社群成员成为某种产品的,特别是社群运营方出品的产品的使用者,那么就多了一层消费服务关系,更容易建立长期连接。不过要提醒的是好的产品让社群生命周期变长,前提一定得是好的产品。

1.1.11 产品化:围绕产品建设活跃社群更容易成功

目前的社群运营有两种思维,第一种是把规模做大,50个群、500个群、1000个群。有的社群号称在全国300个城市建立了分群,感觉力量好强大。第二种是先做产品,通过产品慢慢找到喜欢产品的人,然后把他们聚拢在一起,慢慢地形成氛围,圈子再扩大,不断地去占领更大的市场份额。两条路都有可能成功,本书作者倾向于先做产品再圈地的道路。

很多人运营的社群没有产品。这种社群只是一个网上网友的单点联系,把这种联系当作社群。即便给这些社群加一个群的编号,搞一些群规,但把它做成社群是很困难的。

但有了产品以后,就可以以产品为纽带,发现对产品比较有兴趣的用户,和他们一起建设一个社群。但并不代表所有用户都是社群的一分子,我们以热心用户为核心,慢慢地扩展社群里的核心成员,希望他们成为社群的核心建设者。

一旦发现了社群的第一批成员,即所谓的“1000个种子用户”,我们要尽快和这些种子用户产生交叉连接关系。

那么第一条路最大的风险在哪里?

一个社群的管理规模是有限的,它不可能无限大。即使是罗辑思维,它做了3次会员招聘后也不再继续扩大会员规模了,为什么?因为它已经意识到一个问题,10万个人怎么在网上进行管理?这是需要巨大成本的,成本之大可能超出一般人的想象。

社群的生命周期往往是3个月,3个月以内如果能把已经吸引到的人变成客户,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服务,就有可能让他们参与到社群的生命周期中。

如果没有产品来吸引订阅者,3个月后他们就不再怎么看你的微信号或微信群消息了。你再努力去做产品推广已经事倍功半了。

所以我们说网上营销是一见钟情式的,不是日久生情式的。很多人不明白这个道理,错过了最佳消费刺激点。

与其维护这么大的所谓会员社群,还不如一开始就思考如何把他们直接变成产品的消费者。做电商,只要东西好,就相对容易发展用户重复购买。

有一个定位大学生职场能力的微信公众号,2014年用3个月的时间,就运营到每篇文章的阅读量有2万~3万,风头很强劲。但这个微信公众号2015年数据就开始下滑,而且下滑速度很快,这个时候运营者赶紧推出了APP,在线课程等服务,效果已经很不好了,2016年这个微信公众号都停止更新很久了。

如果产品价格不高,网上消费游戏规则就是冲动消费。如果订阅者因为你的文章产生的前3次冲动你都没有给他机会为此消费,那么后面的运营过程中再转化的难度就大大增加了。

秋叶PPT微信公众号一开始运营就是有产品的。2013年8月18日,微信公众号发布第一天秋叶就预装是这样的,但是整整等了半年才开通了两个微信公众号。因为秋叶一直在纠结开微信公众号的目的是什么?

为学员答疑?太累。分享干货?已经有微博了,微博力量当时也不低,而且那个时候秋叶也不一定能断言微信公众号就会火起来。

所以秋叶当时一直在想,微信公众号跟微博肯定不是一样的平台,应该 在上面提供什么样的产品来转化?最后秋叶决定先尝试为自己的图书导流,后来就在运营过程中慢慢找到从卖书扩展到卖在线课程的模式,但归根结底,一直是先有产品才有运营的模式。

1.1.12 社群的3种变现模式

今天的商业正从物以类聚走向人以群分,如何让小而美的圈子和自己的个性化产品对接,这种想法构成了社群经济发展的内动力。

我们已经明显可以感受到,借助移动互联网的优势,社群成为企业与用户连接的最短路径和最经济的手段之一。社群首先是一群志同道合的人的聚集,同时也是连接信息、服务、内容和商品的载体。对于大多企业而言,建立一个社群或许并不难,最大的痛点往往是在于如何把社群运营与产品连接起来。

说到社群变现,我们认为有3种形式,最简单的一种方式,就是主动建群,积极卖货。

如果你认为你的产品适合社群运营,那么就可以汇聚有可能购买产品的人进行社群运营,让大家在社群里感觉舒服的时候,巧妙地进行植入推广。

现在网上很多人都是冲动消费,如果你的社群服务让别人感动了3次,却依然没有推出让他消费的产品,后面就很难再有机会了,因为社群并不能长期保持活跃度,在大家热情度高的时期推出可以变现的产品,反而可以让大家拥有共同的话题,延长社群的生命力。很多人不明白这个道理,会以为只要我为社群成员努力付出,他们自然会变成用户。这是妄念,销售需要人积极进行导购才能提高转化率。

这种模式也有两种路径去达到。

1.先圈地,再推产品

这种路径社群运营就是先把规模做大,50个群不行就500个,500个不行就1000个。有的社群号称在每个城市都建立了一个分群,全国有300个城市,感觉声势浩大。

这一条路最大的风险在哪里?它要求社群的能量要非常高,大家对你的爱可以保持得比较长久,这样你才有可能及时推出付费产品转化。

历史不是很相似吗?微信文章3个月后遇到打开率瓶颈,社群3个月后遇到沉寂瓶颈……从没有一个解决方案可以完全解决新鲜感消退问题,所以不要寄希望于不断推陈出新的运营,而是提前设计好回报策略。

所以我们把粉丝生命周期定义为3个月,我们需要在3个月内把吸引到的人变成用户,通过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服务吸引他们持续关注,最终变成终身用户——这才是商业运营要走的路。

既然这样,为什么不一开始就考虑第二条路呢?

2.先做产品,再做运营

通过产品慢慢找到喜欢这个产品的人,然后把他们聚拢在一起,慢慢地形成共同喜欢的氛围,逐步扩大社群圈子的影响力,不断地去占领更大的市场份额,衍生更多的商业模式。

我们认为两种路径都可以走向成功,但更倾向于围绕产品和服务来吸引用户构建社群,我们认为大多数生命周期长的社群都会用不断重复或追加购买的产品或服务延长社群的生命周期,培养稳定的消费习惯。

我们以小米手机的早期运营过程为例,看看从潜在受众到社群用户的角色转变。

受众:听说小米手机,可能来自网络消息、新闻报道、朋友口碑。

用户:使用小米手机,经过各种信息轰炸抱着试试的态度使用该手机。

粉丝:热爱小米手机,手机的体验让自己很满意,成为一名小米发烧友,俗称“米粉”。

社群:参与小米手机,为了让小米手机变得更好,乐此不疲地在“米粉”群、论坛、线下活动与来自不同地域的“米粉”讨论各种提升产品体验的建议和想法。

这里面更重要的一点,小米把忠实用户培养成了“一年换一部手机,换就换小米最新款手机”的用户,这样的用户才有足够的话题和小米的用户交流分享自己的使用心得和经验,这样才能让社群持续性充满运营需要的话题。

如果仅仅是一个“对手机科技感兴趣”的社群,没有共同的消费行为,我们认为小米社群很难持久。

本书的作者秋叶的社群,也是一个季度定期推出一门新课,让学员通过新课学习产生新的学习欲望,激活在线交流和分享的热度,逐步培养出一批热爱学习的终身学习者,而且高度认可秋叶PPT系列课程品牌。如果没有持续更新可以追加购买的课程,仅仅是学习PPT,有多少人能保持超过6个月以上的热情呢?

传播受众——体验用户——忠实粉丝——铁杆社群,用产品贯穿整个社群经济链条,也许才是社群经济的基础。

社群变现的第二种模式就是打入社群,择机推广。

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需要建社群,你完全可以自己不建社群,但你可以积极打入高活跃度的、和你的产品目标人群高度重叠的社群里去推广你的产品,这就叫打入策略。

我们在培训的时候,遇到一个客户,他是养鸡的,他问能否围绕鸡做一个美食群。我们的看法是围绕鸡怎么吃,做一个社群难度挺大的,毕竟爱吃的人是什么都爱吃,你即便做了一个美食群,也不可能天天去谈如何吃鸡,一定是什么吃的都聊。

所以他的策略不是自己花费精力去建设社群,而是应该把自己定义为一个养鸡和吃鸡的专家,培养这方面的专业能力,然后通过关系网主动打入高端美食家聚集的人群,在社群里刷存在感,成为他们的好友,然后逐步让他们有机会品尝他养的鸡,认可鸡的口感和特色,自发成为产品口碑代言人。这样他就可以用很小的成本启动社群运营,又不需要付出大量的精力维护社群。

在知识IP大本营,我们有一个小伙伴叫“狗哥”,他定位狗粮专家,一开始他也是想自己做宠物社群,但是我建议他先去打入养狗的宠物群,这样的群其实非常多,打入后一旦遇到有人请教宠物吃什么好的问题,他就出来很专业地提供建议,这样大家自然就对他产生认同感,顺便好奇他是做什么的,他的宠物狗粮就自然打开了渠道,慢慢滚动发展起来。

社群变现的第三种模式就是社群代言,强势推广。

社群能量也是分等级的,真正有能量的社群其实是明星粉丝群。明星粉丝群早就实现了专业化和商业化运营,已经形成了成熟的产业链。大部分人为何要自己去运营社群,而不是直接购买明星的影响力,借助明星粉丝的力量实现商业转化?——原因是支付不起明星的代言费。

像小米手机,最早把自己定位为互联网手机,依靠草根发烧友和网络口碑形成爆款,但小米手机销量越来越大以后,就不得不构建传统渠道,和京东开展线上合作,在线上建设专卖店,更重要的是也请一线主流明星代言,显然在这一点上小米手机下手慢一步,当时非常火的明星被OPPO和vivo拿下,小米手机在市场上落后了。

请明星代言就是获得他们粉丝群的能量,明星的社群都有专业运营团队,关注偶像的一举一动,代言费和他们的购买力息息相关,和品牌构成了利益相关体,只不过要请一线明星代言,成本超出一般企业的支付能力。

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人重视社群的运营,一些人的社群也做到了一定的规模,人群黏性很强,相对而言请他们去做代言的价格是很多企业可以接受的。

实际上,自建、打入、代言是通过社群变现的3种模式,不存在哪种好,哪种差。不同的企业阶段,不同阶段的企业产品,应该思考选择哪种模式发展更适合就好。如我们认为自建和打入社群模式不适合某些产品和人群,这两种模式都只适合高级俱乐部,或者小范围连接,暂时不用或不能追求大规模变现的产品。如要卖电饭煲,应该优先考虑整合优质渠道,而不是打入社群或者自建社群去卖产品,这显然性价比更低。

总结如下:

第一种,自建社群。其实这种方式非常慢,并不适合大部分企业,而且运营成本和难度非常高,都需要专业团队专职运营,投入甚大。这种模式做社群,更适合吸引有能量的人形成圈子,然后一起去赚钱,并不是直接在社群里面赚大钱。

第二种,打入社群。这种方式很适合初创企业或个人创业者,打入别人的社群择机表现,增加印象分,然后在合适时机巧妙植入广告,带动推广,逐步完成用户发掘,完成私下连接,最后甚至可以退出社群。

第三种,代言社群。社群不是有灵魂人物吗?请他代言,让他替品牌说话,你很快就能收获一批他的忠实粉丝,加速你的事业变现,这一般都需要更大投入。

1.2 好社群都会有的5个元素

我们认为一个社群应该包括5个要素,分别是同好、结构、输出、运营、复制,可简称为“ISOOC原则”。

1.2.1 同好

1.2.1.1 什么是社群的同好

社群构成的第一要素——同好(Interest),是社群的成立前提。

所谓“同好”,是对某种事物的共同认可或行为。一群人聚集起来可能是乌合之众,也可能成就一番雄图大业,最重要的是和什么人一起干什么。任何事物没有价值就没有存在的必要,社群同样如此,我们是为了什么而聚到一起?

社群必须先有明确的同好。什么叫有明确的同好?就是组织社群的人、加入社群的人一开始就很明白自己要进入的社群是做什么的。如果一个进群的人问:“这个群是干嘛的?”那么这个群的同好定位就已经出了问题。

正如“趁早”社群活动中的那句话:为了找到同类,我们造了一个世界。

这些同类,可以因为什么聚到一起?

可以基于某一个产品,如苹果手机、锤子手机、小米手机。

可以基于某一种行为,如爱旅游的驴友群、爱阅读的读书交流会。

可以基于某一种标签,如星座、某明星的粉丝、PPTer。

可以基于某一种空间,如某生活小区的业主群。

可以基于某一种情感,如老乡会、校友群、班级群。

可以基于某一类三观,如“有种、有趣、有料”的罗辑思维。

1.2.1.2 有哪些更有黏性的同好

怎样的同好才能让一个社群长期存在?

我们的思考结论是,群里面的人要能借助这个同好连接,找到极大的情感慰藉、极大的互动快乐、极大的现实利益,三者满足其一,社群才能持续。

线上线下团购或活动建立起的社群能不能变成一个社群?一般来说都不可能,因为不满足上面3点同好的存在,只能变成一个后续推广渠道,而且转化率越来越差。

会员群能变成社群是因为有重复购买的福利。

兴趣群能变成社群是因为有足够复杂的可玩度。

情感群能变成社群是因为有足够有才华或有趣的同伴。

蛋糕店可不可建社群?可以。因为通过做蛋糕,妈妈和小朋友都能得到快乐。把社群建起来,未来商业的转化也是可以实现的。

理财产品可不可以建社群?高端用户财产需要隐私性,只能一对一。但是可以进他们的高端俱乐部社群发展用户。

有人问能否围绕厨房小家电做社群,这个很难做会员优惠社群,毕竟厨房家电不是经常采购,也很难分享厨房小家电心得,还很难因为聊厨房小家电产生情感连接。唯一的可能就是你们都是一群致力研究厨房小家电的网友,可以分享新知识、新技术、新看法、新工艺,这是可以建立一个小众且持续存在的群。这里面社群能存在,就是因为有交流专业知识的需求,但这个群可能规模很小。

1.2.1.3 哪些产品更适合做社群

围绕企业的产品和服务组建社群好不好?

很多企业都问过这个问题,我们的建议是具有一定复杂性和延伸性的产品才适合组建社群。产品有较为复杂的可玩性,那么就有做社群的粉丝基础。

如果你的产品就是一个简单的甜甜圈,很难组建一个“甜甜圈”社群,因为围绕“甜甜圈”可以深度挖掘的话题太少。

但如果你的产品是一部手机、一台汽车、一个单反,那么可以挖掘的交流话题就丰富多彩,有可能找到和你有一样独特体验的社群成员。

为什么智能手机有发烧友,因为智能手机可以升级系统,可以换硬件配置,可以装不同的软件,可以配不同的外饰,属于可玩度很高、可以带来炫耀感的产品。那么这个产品是具备建立社群的粉丝基础的。类似的还有汽车、音响发烧友。

为什么滑板有发烧友?因为滑板可以创造出不同的玩法,大家愿意在一起分享交流,这是非常快乐的事情。所以体育运动,特别是极限运动,都可以成为构建社群的基础。

反过来说,我们很难想象一个做微波炉、做电冰箱的企业能做社群,因为产品的黏性不够。

做餐饮的企业,它们的用户都喜欢吃,是不是因此就适合做社群?如果餐饮品类有限,很难做社群;但是如果餐饮品类具备DIY性质,就有可能,如糕点店,就有可能。

做奶粉的企业,它们的用户都是妈妈,是不是因此就适合做社群?我们的态度是要谨慎,可以维护一些忠诚用户群,用于创造口碑、内部调研。但大范围建社群,万一群里出现吃奶粉负面口碑,小孩吃奶粉拉肚子等情况,所有的妈妈都会紧张。在群里解释越描越黑,很容易失控,一次负面口碑就造成全部运营成果归零,需要谨慎。

做教育产品很适合组建学习社群,因为学习过程中会延伸出大量的学习需求,这些恰恰是社群成员之间乐意交流的内容。

总结一下,以下产品更有可能进行社群营销。

(1)产品或服务极有乐趣,如乐高玩具。

(2)产品或服务极度复杂,如改装跑车。

(3)产品或服务极有情感认同,如关爱失独家庭联盟。

(4)产品或服务极有利益,如考研打卡互助天团。

1.2.2 结构

1.2.2.1 什么是社群的结构

社群构成的第二要素——结构(Structure),它决定了社群的存活。

很多社群为什么很快走向沉寂,是因为最初就没有对社群的结构进行有效的规划,这个结构包括组成成员、交流平台、加入原则、管理规范。这4个组成结构做得越好,社群活得越长。

组成成员:发现、号召起那些有“同好”的人抱团形成金字塔或者环形结构。最初的一批成员会对以后的社群产生巨大影响。

交流平台:找到人之后,要有一个聚集地作为日常交流的大本营,目前常用的有QQ、微信、YY等。

加入原则:有了元老成员,也建好了平台,慢慢会有更多的人慕名而来,那么就得设有一定的筛选机制作为门槛,一是保证质量,二是会让加入者由于加入不易而格外珍惜这个社群。

管理规范:人越来越多,就必须有管理,否则大量的广告与灌水会让很多人选择屏蔽。所以一要设立管理员,二要不断完善群规。

有人评价秋叶的“一页纸”群的结构特别像《红楼梦》中的贾府。

(1)有个贾母一样的大家长,灵魂人物:@秋叶大叔。群里的人无不对秋叶充满认同。有秋叶在,所有的人就有归属感。

(2)小巴,就像凤姐。掌管这个家,大家心有忌惮,又无不喜欢。

(3)群里太多的大神,曹将、阿文、嘉文、秦阳、小荻老师等,就是众人所知的宝玉、黛玉、贾家众姐妹,多少人想慕名一见,对话一句。他们的存在是这个群吸引人的理由。

(4)我们的群博纳众才,不断吸收新鲜有才华的小伙伴进来,就像来拜见贾母又融入贾府的湘云,不断带来新故事,带来新章节。

(5)这么大一家子,每天发生的事何止千百件,吟诗作画、吃酒喝茶,群里随便说一个话题,都有应和。也更有一些活跃的人牵出系列欢乐故事,如蔬菜、膝盖、有乐、乌素等,他们接力般地出现,不断更新着本群的活跃度。

(6)还有许多偶尔才冒泡的潜水党,构建这个群的群众基础,就像贾府那些没有姓名的人,共同营造贾府的繁荣景象。

(7)发红包、发照片、各种娱乐都是表象,人员结构和向心力才是关键。

1.2.2.2 社群的进入流程一定要有设计

很多群成立得很草率,有了一个想法,马上就张罗人加入,这不合适。

一个想长久发展的社群,一开始就得进行群的运营结构设计,特别是一开始就得让加入的人感觉到自己很受重视,也让他重视加入的社群,这就需要仪式感。

就像我们加入某社团或组织,考察程序是很严谨规范的,加入前越慎重,加入后投入的精力和能量反而更大。

我们做社群,是不是一开始就要定义自己的社群名称、头像、口号、文化、群提示、运营模式?从而让别人一进来就感觉这里和别处不一样呢?

我们做社群,是不是一开始就要别人为加入社群做一些努力?如请人推荐、写自荐信、作为社群有价值的事情、愿意付费?从而让别人一进来就感觉这里需要更加投入才行呢?

我们做社群,是不是一开始就要让别人感觉到加入社群需要经过报名、考察、选拔、登记、引荐给内部群员一系列流程?从而让别人一进来就拥有熟悉的认同感呢?

我认为很多人做社群运营,在仪式感方面做得很差,基本没有系统设计,摸着石头过河,刚刚摸出点门道,群已经沉寂了。

我们强调社群在运营开始时就要策划,就要有人精心组织设计,引导大家加群后有序组织,不能让加入的人先是头脑一发热,后来发现自己加入了一个吵吵闹闹缺乏管理的群,马上想退出。从这一点看,认为社群是去中心化的、自组织的观点是不妥的,好的社群运营都是有人张罗组织,有中心的。

1.2.2.3 社群里必须有一个灵魂人物

社群是由人构成的,社群的结构也包括人员的构成。我们认为运营社群,社群成员一定要多元化。

社群成员不能都是大咖,如果都是大咖,缺乏普通人提出问题激发他们回答的欲望,最后变成通讯录、找人群,因为都忙,没有人互动。

社群成员不能都是普通人。天天聊不出深度,就变成了灌水群。

所以一个群能长期生存下去,一定要有交流的乐趣(也许这乐趣是大家做思想深度交流),否则一个大家都找不到乐趣的地方,谁愿意继续待在里面?这种好玩的群,就必须让人的职业、地域、专长、个性多元化,多元的基因才能带来社群的创意碰撞,带来趣味的化学反应。

很多社群的成员选拔标准过于追求三观一致,反而错过了多元化杂交生长的魅力。社群就像是一个网上的咖啡馆,大家畅所欲言,有各种趣味的人,才有意思。

不过社群多元化环境能持续存在的含义还包括社群必须有一个灵魂人物,这个灵魂人物可以是有思想深度或社会势能的大咖或牛人,也可以是运营能力高超的社交达人。

如果灵魂人物是大咖,他本人不一定有时间长期维护社群,可以通过配置得力的助手来管理社群日常。但因为有大咖存在,所以社群里面也会吸引一些势能很足的同级别大咖形成社群的能量圈,并吸引一批中等势能的人加入,再更多是普通势能的人。形成能量的落差,才能建立社群信息循环的生态链条。

如果灵魂人物是运营达人,他需要亲力亲为在社群里刷存在感,并利用个人魅力吸引多位大咖入驻,并让各位大咖愿意经常在社群里分享,提高社群的黏性,吸引不同势能的人加入,丰富社群的生态。

好的社群人员结构是怎样的?

(1)有灵魂人物,而且灵魂人物是大家都认可的;

(2)多元势能,如大咖(占5%)、中咖(占20%)、普通人(占75%);

(3)多种个性,“老司机”戏弄新加入的“小清新”永远会是社群里的运营槽点;

(4)多种标签,总有你意想不到的牛人冒出来解决你的问题。

这就意味着一开始建设社群,运营者就要确定社群的灵魂人物是谁,围绕灵魂人物有计划、有层次、有类型地引入群员,就像生态建设中各种物种搭配要合理。

1.2.2.4 社群的蒸发效应和咖啡馆效应

如果一个社群里面只有一个大牛,大牛和普通人之间往往是单向的分享关系,时间长了,大牛会觉得得到的价值不大,就会离开,然后剩下的人想大牛都走了,我留下来干嘛,然后势能强一点的人就陆续离开了。渐渐这个群就只剩下一些“灌水党”“潜水党”和“广告党”,群就慢慢死了,这就是社群的蒸发效应。

社群运营到这一步是挺让人伤心的,所以很多人选择把自己建的群都解散,避免沦为广告的天堂。当初拉人建群辛苦,解散是很心疼的,但不解散没精力管,口碑不好更糟糕。

但社群还有一种效应,叫咖啡馆效应。我注意到过去国外的艺术家们特别喜欢泡咖啡馆,各种人在一起交流讨论,分享头脑里的智慧闪光点,反而大家都受益匪浅,都舍不得离开这种文化氛围。

你如果找对了圈子,就总能遇到启发你思考的人。这种氛围会让每个人难忘,留恋不舍,成为吸引你留在这个圈子的一种理由。

一个好的社群最后运营成功,应该也有这样的咖啡馆效应,大家在里面畅所欲言,又有共同遵守的规范。例如,在知识IP大本营,我们就提倡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发散讨论,让感兴趣的人找到灵感,如果我们的社群运营让大家感觉这里像一个自己喜欢的咖啡馆,能畅所欲言,相信社群就成功了。

运营社群就像是开咖啡馆,得一开始就创造吸引有趣有能量的人进来聊聊的氛围。

1.2.2.5 你的社群有没有结构

围绕社群的灵魂人物,可以形成不同的社群结构。

常见社群结构有两种:一种是金字塔型的,群里的灵魂人物势能很高,大家对群主特别认同,群主在群里地位是超出大家的;另一种是平等的环形,忙的时候,群的运营者就把自己的职能交给可以替换的人,请他代管一下。

金字塔型社群一般适合在心理咨询、教师、管理咨询、法律、医疗等需要专家、老师的群,因为灵魂人物天然自带专业权威,大家心理会自觉产生认同感。

基于兴趣、爱好、社交或者商业连接的群,会倾向于构建比较平等的关系。在群里每个人都可以担任活跃群的角色,就形成了中心环的关系。

金字塔型社群结构的缺点是社群依赖灵魂人物的投入,一旦灵魂人物退群,就会导致社群活跃度衰减。所以平行环结构继续演进下去,最理想的结构是几个大咖都带着一帮认可社群的人,每个人都自带小社群圈子,不同小社群圈子的人放在一个大群里面,会因为每个圈子都有自己的文化,如果3个圈子在文化碰撞过程中没有闹出矛盾,反而会得到新的社群文化。

如果社群都围着一个大咖转,意味着大咖每天都要投入时间管理,精力未必顾得过来。但现在从环形社群结构进入到恒星群结构,社群里有很多厉害的大咖,一个大咖忙的时候大家可以跟着别的大咖玩,每天有大咖在里面分享,整个社群的质量和稳定度是最优的。

1.2.3 运营

1.2.3.1 什么是社群的运营

社群构成的第三要素——运营(Operate),它决定了社群的寿命。

不经过运营管理的社群很难有比较长的生命周期,一般来说从始至终通过运营要建立“四感”。

(1)仪式感。如加入社群要通过申请、入群要接受群规、行为要接受奖惩等,以此保证社群规范。

(2)参与感。如有组织地进行讨论、分享等,以此保证群内有话说、有事做、有收获的社群质量。

(3)组织感。如通过对某主题事物的分工、协作、执行等,以此保证社群战斗力。

(4)归属感。如通过线上线下的互助、活动等,以此保证社群凝聚力。

如果一个社群通过运营这“四感”有了规范、有了质量、有了战斗力、有了凝聚力,怎么可能短命?

1.2.3.2 社群的运营成本到底有多大

有人说我的社群理想状态是:最少的运营,最少的规则,玩法自生长,长期可持续。

有这种想法的人往往会失望,好的社群必然重运营,没有运营就没有重度连接,没有重度连接就没有深度交流,没有深度交流就没有价值认同,没有价值认同就没有情感交流,没有情感交流就没有化学反应,没有化学反应就没有玩法自生长。

社群运营的真相是,投入最少的后期运营其实来自于起步投入最多的运营,这就是知识IP大本营的运营模式。

社群为什么运营重?举一个例子,社群要大家都参与一个活动,通知成本是远远高于线下的。所谓通知是指你的通知有效到达被通知人,并得到来不来的确认反馈。在线下组织,因为有制度约束,所以大家接到通知,都会在指定的时间来到指定的地点。但是在网上社群,大家工作地点不同、作息时间不同、工作安排不同,能做到统一时间参加一个活动,难度特别大。仅仅是消息通知到人,要做到一对一达到,只能一对一私聊通知,或者提前征得同意,可以群发短信。不管是哪一种通知手段,都只能做到大家收到消息,不能保证大家都积极参与,要带着超过一定比例社群成员参与,付出成本极高。

有的人认为可以让热心粉丝负责运营,我们的看法是这的确是节约社群运营成本的好办法,短期内也能通过粉丝的积极运营提高社群活跃度。但是请务必清楚地认识到,绝大部分主动申请运营的粉丝并不知道做出有质量的运营背后的工作量是如此巨大,往往一开始是兴趣很大,但如果没有好的激励机制,很快就发现负责运营的粉丝不堪重负,很容易虎头蛇尾。

所以有人说兼职是做不好社群的,毕竟社群运营需要投入的精力太多,我们对这个说法表示认同,或者说名义上叫兼职运营,其实兼职工作量比全职工作还多,甚至还不拿报酬。

需要提醒的是有的初创企业,找不到足够的用户,希望通过运营社群的方式发展种子用户,这就需要维护普通社群,通过运营社群增加普通人对公司品牌的好感,慢慢转化为付费用户。但是这个运营过程比较长,往往一开始初创企业缺乏信任势能,也是不能收费,社群运营成本并不低,没有现金流去维持社群,除了增加成本,并没有想象中的直接好处。

1.2.3.3 社群要持续运营需要做哪些工作

一个社群如果有好的运营,就不会出现社群里有什么事情,大家不知道找谁去了解。这就要求社群里有稳定的团队,建立稳定的形式,形成稳定的节奏,大家都清楚自己所属社群的日常流程,开始让自己的言行和社群的节拍同步,社群的运营也就进入了良性状态。

从运营角度,一个社群运营者必须考虑以下工作:

(1)社群线上活动的策划和实施;

(2)社群线下活动的策划和组织;

(3)社群运营团队的搭建和培养;

(4)社群成员的更新和大咖邀请;

(5)社群成员的连接和情感认同;

(6)社群内容的总结和对外输出。

我们认为这里面最重要的运营工作是持续让社群成员产生社交连接,慢慢产生情感认同,一旦人有了情感连接,就容易产生化学反应,在社群里碰撞出极大的能量,结出不一般的果实。但人和人之间产生情感认同一般不会太快,这也就决定了社群运营是慢工出细活。

所以我们说运营慢比快好。太多人总是想快速做大社群规模,然后马上去变现,这种思维本来就是短视的,不重视加入社群人员的感受和需求,即便借助一时热情有所斩获,但做不长久,也做不大。

为了让社群成员产生连接,我们需要不断创新线上线下活动形式,发展出更多好玩的办法、运营套路,努力让自己的社群慢生长时间比别人短,这就是体现运营人员水平的地方。我们强调社群运营者要把社群里的人筛选好、连接好、服务好,反而有可能让社群里的成员都厚积薄发。

1.2.3.4 运营的结果是产生共同珍惜的群文化

在线下,最接近社群运营的产品就是教育产品。

同学们天南海北来到一个地方,一开始不认识不熟悉,慢慢通过班级活动形成了认同感。一个班级就是一个小社群,有班主任、班委会、班规、班级活动,还有群众自发认同的班花和开心果。

如果一个班级大家都互相认同,产生了友情,班级就会形成互相激励、互相认同的气场,我们说这个班级班风正,其实就是说这个班级形成大家都认同的班级文化,大家都自觉维护认同自己的班级,形成了班级荣誉感,即便毕业很多年,都愿意参加班级的聚会活动。如果一个班级班风涣散,毕业后组织一场同学聚会,难度也很大。

而且有的班级班风特别好,老师对同学们特别放心,鼓励班委发挥作用,让同学们自己管理自己,那么就有可能变成班级自治,同学开心,老师省心。

其实社群运营追求的境界就是学习教育里的好班风养成的过程,最终形成社群里大家共同维护的社群氛围。这样,新人进来了,老成员会自觉带他融入社群;新人犯错了,老成员会主动纠错,告诉他应该怎样做。社群的文化一旦形成,甚至口碑在外,大家进来之前就听过很多关于这个群的故事和做法,更有加入的动力,群的管理成本就借助群文化的认同感而大大降低,群的凝聚力也大大增强。

1.2.4 输出

1.2.4.1 什么是社群的输出

社群构成的第四要素——输出(Output),它决定了社群的价值。

持续输出有价值的东西则是考验社群生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罗辑思维早期作为最大的互联网知识社群,深厚的知识积累和稳定的视频输出,便是其生命线;最开始做微营销的万能的大熊,曾持续产出大量高质量的文章和培训,在微信红利期迅速积累了海量的粉丝群,借势成立了“大熊会”。

所以没有两把刷子,没有深厚的沉淀,还真玩不起一个高质量的社群。

所有的社群在成立之初都有一定的活跃度,但若不能持续提供价值,群活跃度慢慢地下降,大多沦为广告群。没有足够价值的社群迟早会成为“鸡肋”,群主和群员就会选择退群或者解散群。也有一些人会再去加入一个新的“好”群或选择创建一个新群。还有一种情况是群员也不退群,继续留在这个群里,他会看一看这个群能不能给他带来价值,如果观察一段时间以后,这个群完全不能给他带来想要的东西,他就会在这个里面“捣乱”(如发几通广告信息),因为他已经不在乎会不会被踢出这个群,发一些广告也许还能拿回一点沉淀的时间成本。

为了防止以上情况的出现,好的社群一定要能给群员提供稳定的服务输出,这才是群员加入该群、留在该群的价值。比如罗振宇坚持每天一条语音、大熊坚持定期干货分享、秋叶有课程与动手实践、某些行业群定期可以接单等。

另外,“输出”还要衡量群员的输出成果,全员开花才是社群,如果仅仅一枝独秀,那走的还是粉丝经济路线。

如秋叶PPT的核心小伙伴,各个领域的达人都有。秋叶老师根据达人自身的能力,进行统一包装,选择微信写文、开发课程、出版图书、培训授课等不同的输出形式,组织秋叶PPT团队内达人做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高质量产出,释放出更强大的能力。

2015年,秋叶团队核心成员一个偶然冒出的玩法——用PPT画肯德基头像——风靡朋友圈后,秋叶老师让达人们把各自的玩法系统化,在一个月内指导小伙伴迅速打造成了一门微课,并在短时间内有了不错的销量。这样从一个不经意的想法,从萌生到迅速变现,也让秋叶PPT核心团队在PPT领域内具备了超强的运营能力和人才储备,形成了其他PPT团队很难复制的竞争优势。

1.2.4.2 社群有哪些输出的方式

社群对外的输出,有很多形式。最容易被人想到的是社群要开通微博、微信公众号等自媒体,发布和社群有关的内容。这只是社群可以输出内容的一部分。

(1)社群形象:统一的LOGO、Slgon、海报等。

(2)社群打卡:如借助“鲸打卡”平台,输出统一的社群打卡海报。

(3)社群自媒体:微博、微信公众号、声音电台、头条号。

(4)社群微课:各种微课输出平台开发社群成员的微课合集。

(5)社群直播:如开通直播频道,邀请社群成员轮流主持。

(6)社群图书:整合社群成员一起出书。

(7)社群培训:组织社群成员进行线下培训。

(8)社群咨询:如组织社群成员开通在问答这样的咨询平台。

(9)社群训练营:组织社群成员开发线上训练营课程。

(10)社群活动:组织社群成员策划系列线上线下品牌活动。

(11)社群代言:为企业产品或服务提供社群代言服务。

(12)社群理财:社群成员请信得过的高手帮助投资,获得更高回报,不过风险须自负。

社群输出背后的一个逻辑就是把社群分享过程中碰撞激发的碎片化知识加以系统化输出,把社群IP化,成为大家对外输出的流量平台和品牌资产。

例如在知识IP大本营,我们整合社群大咖开通了在线训练营,举办了线下大咖秀,出版了国内第一套新媒体运营的教材,一共12本,在一年半内全部出版,并成为目前全国销量最好的新媒体运营教材。很多知识IP大本营的成员还面向职场人开发了网络课程,也是通过整合社群内的小伙伴一起完成的。

1.2.5 复制

1.2.5.1 什么是社群的复制

社群构成的第五要素——复制(Copy),它决定了社群的规模。

由于社群的核心是情感归宿和价值认同,那么社群越大,情感分裂的可能性就越大。

在“复制”这一层,有这样两个问题需要你自问一下:

第一,是不是真的有必要通过复制而扩大社群规模?

有时候会有一个误区,大家觉得没有个几万人都不好意思称为社群。

其实,经过前面4个维度考验的群,完全可以称为社群了,小而美也是一种,而且大多活得还比较久。

你可以自己思考一下,当你现在进入一个人很多的大群,第一件事是做什么?——是不是就是将屏蔽消息功能打开?因为遴选信息的成本高,人员相互认知成本高。

相反,小圈子里,人员较少,大家相对话题集中,所以小圈子里人人都容易活跃起来。从微信群、QQ群等社群的大数据中发现,90%的用户在不足20个人的小群里活跃。人人都想组建人多的大社群,但是许多大社群却非常沉闷,人人都在小圈子里活跃。

所以,社群规模要视社群的成长阶段而定,每一个社群都有一定的成长周期,不同的阶段用不同的节奏进行控制。

一般来说,规模越大的社群,越可能永远只是为新手及小白用户提供服务,在过滤优质信息上有很大的难度,这样的群如果不控制活跃度,虽然看起来每天的信息不少,但是信息价值太小,很快社群就会沦陷为一个聊天灌水群。这也会加速高价值成员的沉默或者离开,社群价值就无法得到提高。

那么,你就要明确,扩大规模是为了什么?扩大规模之后能帮你解决什么瓶颈?自己的社群定位适合扩大规模吗?……这些问题需要好好想一想,如果盲目复制可能起反作用。

第二,是不是真的有能力维护大规模的社群?

复制不是一拍脑袋的事情,而是要综合人力、财力、物力、精力等多角度综合考量之后的结果。

例如,伏牛堂霸蛮社号称是有20万年轻人的社群,曾尝试做一场50万人的线上发布会,微信群发布会最后只来了7万人。然而,仅仅是7万人就出现失控的局面,在微信群里骂人的、发广告的……做什么的都有,反而给品牌造成很不好的影响。之后,伏牛堂管理团队复盘,开始严格控制霸蛮社社群的规模和质量。

2016年4月,微互动小黄人发出通告,主动删除自己建的几百个全部免费分享微信群,他们发现自己没有精力管理几百个群,很多微信群变成广告群,反而影响品牌形象。删除全部微信群后,微互动计划只对付费用户提供社群服务。

所以,规模的扩大意味着投入的增加,那么相应的投入产出比是否能够支撑你将社群一直维护下去,这要打个问号。毕竟,情怀是很贵的。

1.2.5.2 社群复制的3种模式

社群复制其实只有3种模式,第一种模式是“俱乐部制”。

社群一开始就约定了起止日期和主要服务内容,到期续费可以继续加入,就像线下的俱乐部一样。本书作者维护的知识IP大本营就是这样的模式,半年一期,每期3000元会费,如果是参加了3期以上的成员,报名第4期时,会费减免到1000元。每一期的服务内容都在过去好的形式积累下,迭代微创新。

这种模式其实是让社群沿着时间线进行延伸,一期期迭代更新,在连接上深化。

第二种模式是“加盟店制”。

社群一旦形成了口碑和玩法机制,就在全国不同的城市成立分舵,建立分社,快速扩大。这是很多人希望复制的模式,因为可以快速做大规模。但是这种模式会因为社群扩张过快,难以培养出合格的运营人才,复制好的社群文化,却导致大量的加盟社群开始灌水、发广告,和主社群文化脱节,最后的体验并不好。很多社群就是因为选择了快速扩张,反而走向了衰败。

像本书的作者邻三月创立的BetterMe大本营就是以在核心城市建立分舵的方式进行运营。不过,为了确保运营质量,BetterMe大本营只在有限城市设置分舵,而且原则是发现有合适的运营人才,才允许开分舵。另外一种模式是用同样的玩法扩展不同的品类,如从BetterMe大本营分化出手绘小组、读书小组、跑步小组等。

这种模式其实是让社群沿着空间线进行延伸,在规模上进行扩展。

第三种模式是“旗舰店制”。

这种模式不追求社群成员的规模复制,而是找对一批人以后,长期连接,不断向群员提供大家需要的新产品和新服务,最终演变成消费品的不断复制。像秋叶PPT团队就是从先策划爆款产品,再持续运营,不断为核心学员推出新产品。

秋叶PPT社群持续运营其实是以产品为核心。我们做出12门课,第一门课都不赚钱,但核心的学员留下来,愿意购买后面推出的新课、图书,还有培训项目,结果也顺利实现了社群迭代运营。

1.2.5.3 反思:是否社群只能是小而美

我们现在越来越倾向于社群不是一个大组织,而是小而美的圈子。

无论在网络还是现实,能把人大规模组织在一起的形态有这样几种:①政党;②宗教;③粉丝团;④学校;⑤商会;⑥经销商网络;⑦俱乐部。

这些组织你会发现都需要专门的人来运营才能做到比较大的规模,实际上就是一个专业组织,很难被称为一个非正式组织的社群。

网上的很多所谓的社群其实是粉丝团、学校、商会、经销商网络、俱乐部几种形式在网上的变种,从严格意义上讲,除了俱乐部是可以发展成社群的,其他形式都很难成为社群。

有的微商群,覆盖十几万人,其实本质是把线下的渠道合作放到网上,就是一个生意,打着社群的名义来找风口。

有的训练营,号称几万人,其实本质就是学校一期期开课的学员,还不如线下的学校,人家起码一个班的人长期生活,互相熟悉,甚至知根知底。网上的学员往往是听课时在一起,听完了就自动解散,并无交集。

而俱乐部一般有共同的爱好,可以组织一帮人经常玩、经常聚,就有了情感连接,从而碰撞出新的可能,这才使得社群里面有快乐因子,有利益因子,长久运营下去。

但好的俱乐部也很难扩大规模,一是没有那么多合适的人符合标准,二是人多了互相认识的成本会指数级增加,那么从俱乐部里面一定会分化出更小的圈子,建立成员分级制度。私人会所俱乐部都叫圈子,进入一个圈子很难,这圈子就是现实中的社群。

圈子之间比的是能量,而不是规模。只是没有能量的人更喜欢抱团取暖,以为自己和很多人在一起,就有了能量。真正有能量的人一出手,他们马上如鸟兽散。

所以我建议社群不要一开始就贪大求全,可以从40个人起步,运营好了,慢慢扩大。我认为到了300人,也就到了成本回报的极限,这个时候我们要考虑给群的能量升级,限定更严格的入群条件,让更有能量的人在一起,而不是盲目扩大规模。

但是这并不妨碍你借助社群的能量做商业。社群里的人商业能量越大,商业变现的空间越大,但并不等于你要做大社群才能有机会得到大商业变现。

1.3 如何评估一个社群的质量

1.3.1 用ISOOC模型评估社群发展前景

1.3.1.1 2015年的罗辑思维社群

2012年12月21日,罗辑思维出现在了大众视野之中。当天,同名微信公众号开通运营,第一期视频也同时上线。主讲人罗振宇开始了每天早上6点半推出的60秒音频和每周一更新的视频节目。其口号是“有种、有料、有趣”,倡导独立、理性的思考,推崇自由主义与互联网思维,并由一款互联网自媒体视频产品,逐渐延伸成长为互联网社群品牌,致力于打造的是一个有灵魂的知识社群,一帮自由人的自由联合。

3年多的时间里,罗辑思维拥有了超600万的微信订阅用户,视频点击量近3亿,考验“真爱”的限时限量的会员招募也轻松收入过千万。2015年10月20日,罗辑思维正式对外宣布完成B轮融资,估值13.2亿元人民币。2016年3月,新一代网红papi酱拿到了1200万元投资,由真格基金、罗辑思维、光源资本和星图资本联合注资。罗辑思维集微信公众订阅号、知识类脱口秀视频及音频、会员体系、微商城、百度贴吧、微信群等具体互动形式于一体,主要服务于80后、90后有“爱智求真”强烈需求的群体,成为目前影响力最大的互联网知识社群。

1.同好

罗辑思维社群的形成是基于大家对罗振宇以及他所倡导的理念的认同。不能否认,初期很多人了解、认同、加入罗辑思维,其实都是来自于对罗振宇的喜爱。很多人每天早晨都会听罗振宇发的语音,天天像追剧一样。但罗振宇在有意识地通过各种活动与输出,将大家对自己的认同转移到对罗辑思维社群的认同。

随着社群的壮大与边缘扩展,形成以“有种、有料、有趣”为核心价值观的社群,像一个磁场一样不断地吸引着同类或者想要变成此类的人们,让不少围观的人开始基于三观的认同而加入社群,然后就认识了很多“罗友”或者打着“罗友”的名号的“罗友”。不少人靠“罗友”两个字开发出各种利益和好处,投资、创业合伙、旅游、相亲等,但罗振宇本人并没有参与,大家也不是为了罗振宇,而是为了自己。

2.结构

罗辑思维社群结构里分高级会员和一般会员,设立了进入门槛,第一次会员招募原计划是5500人,6个小时就抢光,集资160万元之多;第二期更有800万元入账。用掏钱筛选人员的“真爱”是最直接有效的手段。罗辑思维融资后,会员暂停招募,会员资格可转让。

除了会员群,罗辑思维在全国各地自发建成的群也有不少,活跃度还可以,但是自组织的社群缺乏有序管理,导致刷屏严重,很多人加入后选择了屏蔽。虽然有发红包才能发广告的规则,但并没有一套体系的管理规范,所以群结构在明朗度、管控度、规范度上还是欠缺。

3.输出

罗振宇坚持每天发一条语音和定期发视频,群内会分享拓展阅读,分享罗振宇推荐的好文章、好活动,还有的罗友组织读书会,等等。

但在输出上,第一,有点单一,基本以罗振宇的语音、视频为主打,稍显单薄;第二,社群整体的输出能量不足,大多成员只是参与,从未输出;第三,罗辑思维转型电商平台后,虽然商业运营非常成功,但是什么都卖的模式让社群定位开始变得模糊不清;第四,罗辑思维已经全面和出版社合作,推出知识产品——得到APP,也是在输出方面的一大突破,这也是罗辑思维目前最核心的变化,变成标准化内容产品供应商。

4.运营

仪式感:想要成为铁杆会员不仅仅有钱就行,还得有老会员推荐,构成一种仪式感,还增强了门槛与新老会员之间的关系,强化了弱关系。

参与感:营造“参与感”最重要的就是找到“连接”,在各有收获的前提下连接不同的社群。罗辑思维经常让人津津乐道,就是因为它的很多想法是基于互联网群体试验的探索,让每一个好奇的人都可以连接。如一年一度的霸王餐可谓轰轰烈烈,只有你敢来,我们就敢玩,激活所有认同者的参与动机。霸王餐顾名思义吃白食,罗辑思维向全国的餐饮业发出邀请进行霸王餐活动,首先就是招募会员参加,然后团队去运营,这里就用到了罗辑思维的“连接”这一概念,罗辑思维社群中的每一个人本身就是社群的中流砥柱,加上团队与商家的配合,充分发挥了社群的组织性。会员的“参与感”来自于可以免费去吃一顿大餐,商家的“参与感”来自于一次利用平台与话题提高知名度的机会。

组织感:罗振宇为精神领袖,不参与管理,各地自发组织,自选领导者,碰到运营组织能力强的结果还不错,如众筹的一次“失控的儿童节”就是很好的案例。

归属感:仅仅是三观认同还不够,罗振宇鼓励罗友组织线下读书会,线下各地建立基地等,一切没有线下活动的社群都是没有实质意义的,网络社群还得回归现实生活中的连接。而且罗辑思维还会给铁杆会员送铁牌、送书,这也是建立归属认同感的一种手段,有了身份标签,于是也有了炫耀的资本。

由于罗振宇的互联网试验“新奇特”,所以大多参与度都不错,运营还是很成功的。

5.复制

罗辑思维做这么大,围绕着罗振宇,又不完全围绕着罗振宇。以高级会员为核心,然后在各地又有自己建立的群和基地。整体形成开放的、好玩的、有干货的文化氛围,但鉴于复制过程中质量把控和文化传承的不足,加上罗振宇已经开始逐步转型电商平台,会员发展开始停滞,社群运营投入力度在下降,目前运营模式更多是和不同社群和牛人进行跨界联合,构建商业生态链条。从长远看,我们认为罗辑思维会更倾向于变成一个带人格化媒体的电商平台,而不是社群联合体。

2015年,基于“有种、有料、有趣”的罗辑思维在国内的影响确实很大,不过罗辑思维规模扩大后,开始转型开发标准化产品,借助技术手段和渠道做流量扩散,不再依赖社群成员,社群的同好凝聚力开始下降,放弃社群会员运营模式,也不再授权社群成员用罗辑思维名义轻易做各种尝试,保护自己的品牌使用权,慢慢变成头部IP进行内容创业的电商平台,从这个角度说,罗辑思维通过社群运营完成了自己的原始积累,转型走上更大的商业模式发展,今天的罗辑思维依然成功,只不过不再依赖于社群。

1.3.1.2 秋叶PPT

秋叶PPT团队是致力于在线教育的一个互联网社群,主要受众为大学生和职场新人。目前课程学员超15万人,主推《和秋叶一起学PPT》《工作型PPT该这样做》《和阿文一起学信息图表》等课程。

秋叶的社群分两块。

第一块为PPT“90后”高手组成的核心群,各有擅长的领域,在一起经常能碰出很多绝妙的创意或想法,基于互联网众包协作开发课程、做有影响力的新媒体、写累计下载量过百万的电子书……

第二块为PPT爱好者,其中很大一部分已经是课程学员,还有很多喜欢读书、喜欢新媒体、喜欢分享的年轻人。通过秋叶老师和核心群不断推出新课程、新活动,鼓励大家一起动手、总结、分享,吸引越来越多爱学习的年轻人加入。秋叶社群和金山、美的、万达等企业合作品牌活动“一页纸大赛”,“群殴PPT”,和各主流出版社合作“读书笔记PPT”,影响力日渐趋大。

1.同好

秋叶PPT社群成员最初是以PPT这个工具的爱好者为发轫端,在秋叶的引导、发现、培养之下又聚集了一批爱阅读、爱思考、爱学习、爱分享的核心群体。由于PPT这个工具的小众化,决定了这个“同好”下社群的规模与影响力都是有限的,目前秋叶PPT也在努力和阅读结合,和职场技能结合,扩大社群受众面。

2.结构

要入群,买课程就是门票;想升级到核心群,就多努力学习展示优秀的作品。不同用途的群所设置的管理结构不同,学员群管理模式是金字塔结构,平时禁言,核心群是环形结构,极度活跃。

平台主阵地是QQ群,目前学员QQ群2000人的有30个,根据购买课程人数还在不断增加。秋叶的学员群功能,早期包括答疑服务和定期分享,现在改为答疑通知,集中做在线训练营分享,秋叶在其中会筛选出优秀的人才纳入核心团队进行培养。

秋叶PPT社群在“结构”这个元素中最强的是组织规范,如入群编号制度、禁言制度等,这个我们会在后面详解。

3.输出

核心人物的输出主要还是优质课程不断开发与升级,周五定期有群内干货分享、微信上免费3分钟教程、经常送书鼓励动手做读书笔记PPT让学员赚回学费等。

那么群员输出有什么呢?

在秋叶主导、群员分工协作的情况下,他们一起做成了PPT领域内具有影响力的微信公众号,他们一起写出了年销量突破10万册的系列纸质书籍、单期下载量突破20万的电子书,他们一起开发出付费学员人数破6万人的在线课程……

论整合社群力量做输出,秋叶PPT社群不比前几个差,但PPT的小众决定了影响力边界。

4.运营

仪式感:学员购买课程,获得入群资格后,会获得个人编号,有公告和禁言,庄重感。核心小伙伴入群,成员热烈欢迎,营造欢快的轻松感。

参与感:购买课程,自由完成课程内布置作业,发微博,老师点评。还有品牌活动“群殴PPT”,“一页纸大赛”,参与后获得奖品,影响力越来越大。这几个活动已经获得过和美的集团、万达集团的合作。

组织感:怎么做出国内影响力最大的微信公众号?怎么一起写书?怎么一起开发课程?……这样的“大事”,秋叶会根据核心群群员各自的擅长领域给予分工,虽然群员来自天南地北,但是通过网络分工协作,每天交流创意和进度。比如销量高歌猛进的“说服力”系列图书,就是由十多个群员在极短的时间内配合完成的。平时做推广,群员自行组织接龙转发,自运行力和凝聚力很强。

归属感:多次组织线下活动,增进群员对社群的归属感。

不过秋叶PPT在社群规模做大 后,也遇到了维护和管理成本上升、产品开发和社群运营抢夺核心团队精力、社群新鲜感下滑的挑战,一些新兴职场社群在运营上表现更出色。

5.复制

秋叶团队实用类在线教育做到领头羊的位置,首先课程破百万的销售额,不缺钱;学员突破15万,核心团队实行末位淘汰,不缺人;经常有和各大企业合作的机会,不缺影响力。

他们核心文化就是:玩耍起来无限制,认真起来无人能敌——玩的同时把事情做好,把钱挣到。

以学员群为核心分化出很多以秋叶核心小伙伴为中心的子社群,如邓稳的群殴PPT群、秦阳的秦友团群、阿文的信息图表群、蔬菜有乐膝盖的表情包群、油杀臭干的动画手绘群等,特别是邻三月运营的BetterMe社群,是一个惊喜。

由于课程的付费性质以及现有课程销量规模,秋叶PPT社群在规模上还有很大提升空间。不过秋叶PPT之后的路线正逐步转向职场技能定位,打通职场3~5年新人渠道后,未来社群规模还有很大潜力。

截至2017年,秋叶PPT一直维持了社群核心圈子的稳定性,依然每年搞一到两次线下活动,也维持了自己和学员之间交作业互动、答疑互动、“群殴”互动、一页纸比赛互动的形式。特别是对核心小伙伴也建立了群运营,但是随着秋叶PPT课程销量增加,日常开发、推广和客服业务工作量急剧增加,秋叶PPT核心团队用于核心成员社群维护的时间相对在减少,整个公司业务运营越来越多依赖全职工作者推动,依靠标准化岗位流程驱动。从这个角度看,秋叶PPT团队的社群属性在减弱,公司属性在增强。

1.3.1.3 新生大学

李笑来的新生大学的形成源自于一本“开源共创书籍”:《七年就是一辈子》(后改名为《新生——七年就是一辈子》)。这也有可能是第一个把自己的“一本书”做成了社群的人。

《七年就是一辈子》是李笑来继《把时间当作朋友》出版7年后写的“书”。这“书”要打个引号,因为它实在不是“一本传统意义上的书”:它是写不完的“书”;它有两个价格;它是一个“共创书籍”。

2015年11月23日,李笑来发起了《七年就是一辈子》的预售,至2015年12月25日,购买人数有1700多人。2016年1月中旬,真格基金投资了为新生大学开发APP的情非得已(北京)科技有限公司。2016年3月1日,微信公众号“新生大学”开通,截至2016年3月31日,订阅人数约为6万。2016年4月15日,新生大学的APP上线。正式上线之前,付费成员人数已经超过2700名。

1.同好

新生大学倡导不断积累,持续学习,获得新生,集聚着一批以持续、自主、升级自我为乐的人。新生大学的社群成员,很大一部分来自于李笑来公众号“学习学习再学习”,都是基于对李笑来个人品牌的信任。而之前李笑来做的收费社群(共同成长社群)的发展也为新生大学社群吸引同好的人也打下了一定的基础,由于社群目前收费制度,而且收费金额并不低,规模就会受到一定的限制。

2.结构

李笑来写的《把时间当作朋友》这本书,其实有两个价格:一个是印刷版,由出版社定价;另外一个是网络版,完全免费。

《新生——七年就是一辈子》这本书采取的是同样的“价格双轨”策略,此书的网络版永久免费公开,付费并非必须;读者也可以选择支付年费2555元,就可以进入一个社群。社群的成员可以使用新生大学的APP参与写作社交。新生大学的每个社群成员都必须进行实名登记与验证,否则无法发布文章、无法参与讨论、无法发起私聊。

李笑来也公布了其新生大学APP未来可能实现的功能与使用场景:

(1)精选课程(新生大学在下半年开始将开设5门课程);

(2)不定期讲座(会组织各种学习、成长类的讲座与分享);

(3)向社群成员开放申请权限,允许社群成员之间构成各种主题的“互助小组”;

(4)有规则的线下活动(每个人都有机会学习并成为“群主”)。

而他所筛选的群主,都是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人,为后续的社群规模复制和传播打下了好的基础。

为什么会有一个新生大学的工具APP?这或许也是一种提前的布局,社群渐渐有望成为人人必备的精神生活需求,那其所承载的平台也就会有极其显著的价值。

3.输出

新生大学社群总计有3本必读书籍。

(1)《新生——七年就是一辈子》

(2)《领导梯队》(The Leadership Pipeline)

(3)《原则》(Principles)(这其实也是一部“众创书籍”)

李笑来认为原则上来看,没有通读完这3本书籍之前,社群成员是没有资格推荐他人入群的,因为“领路人”显然要有足够的“阅历与经验”,否则事实上并无实力。

李笑来倡导的写作是交友和自我升级的一种方式,认为写文章是高质量交流手段。而写作本身(无论是哪一种形式的写作),都是未来价值无限大的行动。

现在社群成员可以在新生大学APP里发表文章,社群引导社群成员在新生大学APP上输出文章,有好的文章会被转载和发布首页,为社群成员增加影响力。而因为成员交年费高达2000多元,所以经过价格的筛选,APP里的朋友圈的内容价值就会被社群成员做自行筛选,价值相对会更高,有更多有价值的内容被分享出来。

4.运营

仪式感:社群成员在获得推荐资格之后可以推荐新成员,并取得相应的积分。李笑来也公布会用“区块链公证”的方式保证每一个成员的积分最终都有公开记录。

参与感:用众创书籍的方式共写一本写不完的书,一起建立社群。而新生大学的APP跟微信的界面很像。

主要包括4个模块:文章,聊天,发现,我。

(1)“文章”里面是所有发布的文章。

(2)“聊天”里面包括私聊和群聊。

(3)“发现”里面主要是朋友圈功能,与微信不一样的是,这里每个人都是朋友,所以朋友圈所有人都能看到。

(4)“我”里面包括我的通讯录、名片、文章还有设置等。

因为现在APP里所有人都是实名的,有了这样一个基础,成员之间可以有更真实的了解,社交就有了更多的亲密感和黏性。

归属感:新生大学的学员早期是从支付宝群转移导流过来的,但是支付宝群之前是禁言状态,沟通得不多。现在转移到APP后,支付宝群就搁置弃用了。目前的归属感都是用APP发布文章和对未来的完善来承载,归属感有待增强。

5.复制

目前社群处于初期,还没有达到大规模复制的程度,但是已经开始布局。让自身有资源的人成为群主。也曾在推送中明确列出成为群主的三点优先条件:

(1)有一定的初始流量(如微博、微信、知乎、豆瓣等媒体上有一定数量的粉丝);

(2)有一定的运营经验(群主做的更多的事情其实是运营,而不仅仅是“创作内容”);

(3)有很强的学习能力。

这种模式在后期可能带来社群成员的大幅增长,但是由于年费需要一定的经济实力,另外爱动手、爱分享、爱写作的精英人士始终是少数,所以社群成员能否出现爆发式增长还得拭目以待。

1.3.1.4 十点读书会

在2015年新媒体排行榜9月份的“中国微信500强”排行榜中,“十点读书”总排名第九,文化类排名第一。十点读书是2012年年底开设的,后获得投资,估值数千万。十点读书会社群是十点读书新媒体矩阵中的一个子品牌,建立于2015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

1.同好

十点读书会吸引的是一群爱读书的人。十点读书会认为一个人的知识储备等于阅读力乘以阅读量,他们在关注每一个人阅读量的基础上,关注提升大家的阅读力,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促成社群成员的进步。社群成员每日阅读打卡,每周阅读话题探讨,每月线下活动,十点线上直播间,作家见面会等。每一个有关读书的环节环环相扣,把相同频率的读书人联系到一起。

2.结构

仪式感:十点读书会的训练营每次开营都会有开营仪式和结业仪式,给了社群参与人员对于参加训练营有一种强烈的仪式感,以认真严肃地对待100天的训练。

参与感:十点读书会的训练营活动,每天都是以固定的打卡模式,在朋友圈或者微博提交自己的作业,并每周填表提交,让自己的成长得到系统的输出总结。

组织感:十点读书会的训练营都会进行分班,从社群成员中选拔出组长,还配备有助教等,非常有组织。

归属感:训练营因为有分班制度,所以能让小团队更有凝聚力,归属感也就更高。

3.输出

十点读书会的公众号的文章曾经以名家授权转载为主,原创性不强,后来开始做约稿、领读模式,极具特色的训练营矩阵更让整个社群有所输出。

100天训练营:2015年6月27日,十点读书会联合Warfalcon面向全国读书人发起100天阅读训练营活动。仅3天时间该计划招募文阅读量超过10万,最终确定2500人进入训练营。2015年7月1日,十点读书会在新浪微博发起“100天阅读计划”话题,当天就成为新浪微博热门话题,拥有超过4000万的话题阅读量,此后每天都有几千营员在微博上进行阅读打卡。读书类相关内容迅速冲上新浪微博话题排行榜,为全民阅读时代的到来添砖加瓦。

PPT训练营:2015年7月7日,十点读书会联合秋叶面向全国发起PPT训练营活动。仅3天时间,该计划报名帖阅读量超过12万,最终确定4500人进入本次PPT训练营。7月10日,十点读书会在新浪微博发起“PPT训练营”话题,次日即拥有超百万的话题阅读量,此后每天都有几千营员在微博上进行PPT训练打卡。导师携手助教团进驻10个营员群,零距离悉心指导,秒问秒答。训练营作为十点读书会首创的线上学习分享模式,不管是宣传规模还是招募营员数量均再次创下新纪录。

100天改变自己训练营:2015年8月8日,十点读书会联合古典老师面向全国发起100天改变自己训练营活动。仅3天时间,该计划报名帖阅读量累计超过20万,最终确定9500人进入本次训练营。8月12日,十点读书会在新浪微博发起“100天改变自己训练营”话题,现已拥有超4000万的话题阅读量,此后每天将会有几千营员在微博上进行“100天改变自己训练营”打卡。古典老师携手90名助教团入驻20个微信班群,零距离悉心指导,秒问秒答。

正是这样杰出的输出能力,使十点读书会社群与社群成员产生了高的黏性,为社群的发展打下了好的地基。

4.运营

目前十点读书会做了几大矩阵,包括新媒体矩阵(公众号、微博、十点直播间、十点电台等)、作家见面会、十点训练营、十点课程、全国分会。

十点读书会的微信公众号6个月粉丝量达30万,新浪微博粉丝超过80万,多个千万级话题成为微博热门话题,还有强大的千万粉丝级自媒体资源“十点读书”作为后盾。

十点直播间:通过严格筛选,面向全国招募了20多名高质量专业十点读书会专属主播,全程参与线上直播间访谈节目、各地读书会活动主持,以及建立了十点读书会电台。另外还面向会员建立十点文字营,撰写十点读书会的相关文字内容。

作家见面会:举办多名知名作家见面会。

十点训练营:分别与多位大咖合作训练营,都有不错的活动效果和曝光率。

线下读书会:线下读书会、线上分享会、兴趣小组活动等。

全国分会:目前已在30个城市开设分会,约3000名正式会员。其中超过24个城市已经举办完第二场线下读书会,会员们积极踊跃地自发组织了各种各样的线下读书会,已达近百场。

线上分享会:各城市已开展六一“致童年书”、父亲节主题分享、班委跨城分享、班委风采展示、达人课堂等数十场线上主题分享,以及开展数本的线上共读活动。

兴趣小组活动:在社群的引领下会员们还建立各种兴趣小组,有共读一本书、跑步团、羽毛球团、PPT提升组、原创文字营、主播团等,读书会云集了各种各样不 仅爱读书更爱学习的伙伴,其中不乏各种专业技术人才。

5.复制

十点读书会围绕着读书,在线下全国性的复制能力上是做得比较好的,线下黏性也比较强。相对于吴晓波书友会来说,它更偏向于个人品牌化。以十点读书这个品牌作为辐射点进行复制。

十点读书也开始涉足在线教育,借助自己的导流能力,整合优质社群,特别是能够产出优质课程的社群,一起运营在线课程,通过教育型社群扩展十点读书群的后续规模。

如果十点读书会能打通整合优质社群的商业模式,在复制上的潜力可观。

1.3.1.5 橙子学院

“成长,长成自己的样子”取首尾二字,即为“橙子”。橙子学院是一个专注个人成长与职业发展的互联网学习社群,是新精英旗下的专注培养未来人才核心技能的青年学习社群,开设有高效能训练营、影响力Lab、自我探索公园与整合共创学院4个系别,努力为大家搭建由“自我—伙伴—导师”组成的成长支持系统。

1.同好

创造变化的人,适应变化的人,橙子学院希望汇聚这两种人。虽然未来不确定,虽然他们自己还没有成为最好的自己,但是他们依然前行,因为内心有信仰。通过对新技能的尝试,他们逐渐探索自我的生涯规划。

基于橙子学院的Slogan:成长,是面向未来的信仰。

社群同好聚集的方式分为:线上训练营与线下活动。

2.结构

按照橙子学院的设置,可以把学习分成4类:开眼界、提技能、解困惑、建系统。

开眼界是为了让你不至于局限在一个细小领域,有机会抬头看外面发生了什么事情。

提技能是最直接也是最花时间的,因为需要大量的练习。建议1个月学一门,甚至2个月精通一门比较好。橙子学院每个月都有一门技能训练营。

解困惑是针对一个你已经遇到的具体问题提供小技巧。看到就听,听完学到马上就用,方便有效。

橙子学院中的“达人开腔”“选对”一对一咨询服务,以及平时公众号里的“新技能GET!”栏目都属于这一类,可以找到有共鸣的话题和导师,学习这些小法门。

建系统是比较难的,需要经历“困惑—技能—困惑—技能—困惑—系统”的过程。也就是需要成员在困惑与方法直接反复实践和验证后,才会对系统和心法有感觉。

线下社群的活动结构,围绕着“生涯工具—生命之花(平衡轮)”的8个维度展开:职业发展、财务、朋友与重要他人、家人、健康、个人成长、娱乐、自我实现。

多维度平衡橙子会员成长的过程,由各地线下合伙人做主导,每月策划不同维度的活动。

3.输出

橙子学院的理念是根据自己的喜好、精力选择不同的“橙长套餐”,根据不同的情况可以多“吃”点儿或者少“吃”点儿。“橙长”的标准套餐如下。

每个月参与:

1个训练营(如果没时间练习,可以2个月一次);

月初听导学课,月底结束后再听一次;

1次自己感兴趣的开腔,如果要深入沟通可以去选对找到老师咨询;

1次开脑洞或者经典精读;

至少试试看2次橙子School周末带领的“橙会玩”,做个有趣的人;

坚持参加生命之花研习会。

目标:

1年内了解5项技能,掌握3项;

坚持12个月做生命之花,300天3件事打卡;

学会不少于20个“玩法”,带大家玩;

通过开腔和选对,解决自己长久困惑的小问题;

至少主持或者张罗过2次活动,认识一群有趣好玩的好朋友;

如果你在“节食”,那推荐你用第二款橙长轻松版。

参与:

2个月一个训练营;

每月月初听导学课;

参与感兴趣的开脑洞和经典精读;

一个月至少试试看一次“橙会玩”;

看到适合自己的“开腔”就参与,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选对老师;

坚持参加生命之花研习会。

目标:

在不影响工作生活前提下,学会1~2门技能;

对于橙子学院的4个院系有系统的了解和理论基础;

坚持10个月的生命之花,3件事200天;

学会不少于10个玩法;

懂得求助,通过“开腔”或“选对”解决自己的困惑。

4.运营

橙子学院开设高效能训练营、影响力LAB、自我探索公园和领袖孵化器四大院系以及橙汁儿伙伴圈,线上线下活动。

四大院系线上的课程:“21天高效能训练营”“21天影响力倍增的人际沟通术”“分享力——表达自我,成为社交节点”“用MBTI了解自己,洞悉他人”“无冕领导力”。

橙汁儿伙伴圈:橙子会员专属的高效能社群花名册,成长资源圈。可以通过搜索筛选来实现你感兴趣的同行同城小伙伴个人展示信息和联系方式的快速查找。

线上线下活动:橙子学院组建了200多人的“橙市合伙人”团队并持续壮大,截止到2016年10月,6个月时间已经在全国32座城市开展了260多场活动,以成长为核心,围绕生命之花的各类主题和形式开展线下活动。

成员可以找身边的橙子伙伴,建立身边的支持系统、成长小组。

5.复制

橙子学院通过第一批1000人初始会员共同建设,共完成了5000人第一批会员招募,现在已经由之前的定期招募升级为随时加入随时成长。

线上媒体:橙子School公众号文章进行理念宣导,促进成长行动。

线上课程:全员免费的公开讲学导学课,最大程度地宣传,全年12门技能训练营课程能够覆盖所有会员,保证成长质量。

线下活动:达人开腔线下大课能够凝聚橙子会员,线下生涯规划、读书、技能交换等活动能够让会员有一个成长的团体、实践监督的平台,能够将橙子学院更深度化地传播出去,促进成长质量。

线下活动:线下各城市活动由橙子学院提供基本支持和帮助,提供标配——生命之花研习社活动的基本运营手册,其他各类型成长活动则是由各地橙子合伙人团队为主导策划组织,不同城市因会员数量以及当地现状,每个城市线下每月会有1~6场不同主题的活动。

1.3.1.6 幸福进化俱乐部

幸福进化俱乐部是由易仁永澄老师于2012年成立的个人成长和自我管理社会化学习平台,目前主要聚焦职场发展中的忙碌、盲目、茫然、拖延等突出问题,为职场人士提供专业的目标管理理论、问题解决方案、个人成长服务等,帮助职场人士制订目标、达成目标。4年来,幸福进化俱乐部发起了80多种、400多次成长类的活动、训练营、课程,参与课程人数1700余人、参与活动人数12万人次。

1.同好

最初是时间管理的个人成长兴趣小组,大家在互相交流学习的过程中发现时间管理只是一个开端,真正能够促进个人高效成长的是关键是构建自我管理系统。基于个人成长和自我管理,开展了一些社群讨论、分享会、训练营,逐渐吸引和稳定了一批爱成长的核心群体。

随后,用户群体基本上关注的都是个人成长和自我管理两大领域。由于两个领域密切相关,所以,可以简单地说,该社群的成员都期待用更好的自我管理方式来实现持续高效能的个人成长。

2.结构

目前其结构由5部分构成,分别是社群灵魂、核心成员及线上管理团队、重度粉丝、轻度粉丝和社群新人。

(1)社群灵魂:易仁永澄

目标管理专家,ICF国际教练联盟ACC级教练,结构性思维认证讲师,国家认证生涯规划师,心理咨询师三级认证,生涯咨询师二级认证,专注于个人成长和自我管理领域9年。

(2)核心成员及线上管理团队

核心成员来自于线上管理团队,这个团队的成员均在课程中产生,由于认可其理念,愿意为俱乐部提供义务的支持。随着大家的不断投入,从中选择参加过至少1次收费课,并且对俱乐部极其认可的伙伴成为核心成员。整个俱乐部的资源也会向他们倾斜,他们平时有自己的微信群,平时互动和彼此之间的连接非常紧密。

(3)重度粉丝

重度粉丝非常认可俱乐部,基本上俱乐部推出的付费或者免费活动都会去参加,表现积极。重度粉丝一般活跃在各个活动或者课程的助教群里面,他们担任助教,自己学习的同时帮助别的伙伴成长。

(4)轻度粉丝

轻度粉丝认可俱乐部,对于俱乐部的活动会根据自己的需求有选择地参加。轻度粉丝成员一般是以参与活动、学习为主,学习结束后就归于沉寂,直到参加下一个活动或者课程。

(5)社群新人

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幸福进化俱乐部,他们只是了解过俱乐部,但还没有通过俱乐部入门活动,这部分成员一般是在俱乐部的两个QQ大群中。

3.输出

(1)灵魂人物输出

公众号、个人博客、简书内容更新;课程、训练营、微课分享等不断推陈出新,原有的内容也在不断地更新换代;大部分课程的研发会和俱乐部的成员一起进行,如通过定期在微信群和QQ群投放一些小活动,促进社群的活跃和互动的同时收集大家的反馈和建议,不断改进课程内容和形式。

(2)社群成员输出

俱乐部的大部分活动都有作业安排,根据产品形态不同,需要大家书写感想、回顾、笔记、实践心得等内容,这些内容有多个地方展示:俱乐部公众号、活动网站、俱乐部论坛、微信群聊、简书平台、微博等。

为了满足用户需求,俱乐部提供了三大类产品:个人成长训练营体系(22个训练营,平均时长4天)、自我管理收费课(5门)、目标达成能力体系(9个级别)。

4.运营

(1)仪式感

申请加入幸福进化俱乐部的伙伴首先需要通过入门活动也就是“分身术训练营”的考核,分身术训练营会把社群文化、常用语和沟通方式告知大家,关键是通过活动筛选出来真正积极主动爱学习的伙伴加入训练营。分身术的毕业,意味着这个伙伴是基本认可并且有强的主动学习态度,这是成长社群的基础。

(2)参与感

俱乐部有不同层次的课程和活动,但每一个活动和课程都非常强调运营,强调互帮互促的小组机制,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让大部分的成员感觉到俱乐部对他们的关心和关注。此外,俱乐部的所有重大决策,都和核心伙伴进行讨论,每一次发展都有大家共同决策的影子。此外,俱乐部的课程开发都是由社群的伙伴共同策划形成,充分考虑了用户的意见。

(3)组织感

俱乐部每一款产品的推出都会提前征求大家的想法和建议,组织大家参与到产品的研发和运营过程中,根据最终用户的反馈来倒推投放的产品形态和运营手段。每次活动的宣传和推广也有专人协同组织不同的课程、充当活动负责人,由他们来根据产品情况在不同的渠道投放宣传。每个产品的背后都是一个线上线下协同的团队在做事情。

(4)归属感

俱乐部有高能伙伴管理机制,每一期活动或课程表现积极优秀的学员都会有专人邀请成为下一期活动或课程的助教,如果可以担当就会继续被赋予重任——担任活动的负责人、组织者,甚至是课程的导师团成员。学员在这个过程中锻炼了能力,对于自己平日的工作和学习都是一个促进。

5.复制

(1)线上产品复制

幸福进化俱乐部发展的过程中产品线一度铺得很开,最多的时候同时做十几个活动,导致前期用户认知和品牌建设的困难。目前站稳目标管理这个点,把产品线归拢,通过目标管理把社群的入口打开,流量引入。站稳目标管理领域,把产品、运营和推广做成标准化的流程,就可以考虑把原来探索过的个人成长和自我管理领域的其他活动持续开展起来。

(2)线下组织复制

由于位置的原因(幸福进化俱乐部总部在威海),之前的产品和服务过于倚重于线上,线下组织是自由发展的状态,后期的复制和拓展会从线下切入,线上线下互相导流,形成一个立体的成长社群。

(3)联盟合作复制

目前爱成长的人相对总体人群来说,还是属于小众群体。而当前的成长社群不知凡几,用户的选择也难免困扰。幸福进化俱乐部也在开始逐渐走出去,把社群从相对封闭的状态做成开放式的,和其他的成长社群(如BetterMe大本营社群)进行合作共赢,把市场的蛋糕做大,一起促动终身学习者的汇集和服务。

分析小米、罗辑思维等曾经成功的社群运营,我们发现一旦走上规模化运营,他们不约而同选择了公司化运营、专业化运营,甚至接纳资本投资,社群运营很好地帮助这些团队走过了创业的初始阶段,这一点似乎也值得我们每一个研究社群经济的人思考。

1.3.2 你听说过“退群测试”吗

不是拉个微信群就是社群。很多大咖分享的讲课群,大咖分享完,群就沉默或变广告群了,因为组织方背后并没有运营机制。

判断一个社群是不是真社群,我们有一个简单的测试方法,叫退群测试。

如果离开群,两个人没有任何方式连接,那么这个群就不能叫社群,说明这两个人加入一个群只是因机缘巧合凑在一起,根本连最简单的加好友的社交关系都没有建立,怎么能叫社群呢?只能说因为某种活动或理由临时聚合在一起的微信群。

我们认为一个社群里面的两个人,彼此两两连接维度越多,这个群质量越高。如互粉公众号、互相加好友、互相交换手机号、约见面、一起合作等,这些都是连接维度。社群的连接维护还可以通过频繁互动强化,如经常见面吃饭就是经常强化连接维度。

如果大家认同一个社群的质量更应该关注社群内部成员的连接深度和广度,而不是简单看社群的规模,那么自然得出一个结论,一个好社群,规模很难做大,否则两两连接信息量过大,无法监控和管理。

或者说这个社群要建立分层管理制度,就好像一些俱乐部,分核心会员和普通会员,两者的义务不同,权利也不同。

我们认为社群的连接维度和深度是衡量一个社群生命力的根本指标,但是代价就是如果一个社群的灵魂人物产生过多连接,必然出现社交信息爆炸的矛盾,必然会选择把连接关系交给专业化团队管理,这就是公司化模式。

截止到今天,大规模的非正式的社群运营要么连接维度非常松散,缺乏战斗力,只有表面的规模繁荣,无法通过“退群测试”,要么只能在找到商业回报模式基础上,进入公司化运营,这时社群也就逐步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

1.3.3 能创造强关系的社群才是好社群

一般人对社群的期待是全体群员积极参与社群活动,保持群内的热度,进而吸引更多人加入如此正能量的社群,让社群快速发展壮大,并认为做到这一点的社群就是好社群。

群规模大,就是好社群吗?假设把你的微信群取消,你的“社群”还在吗?假如没有微信公众号,你的“社群”还有根据地吗?如果你的答案是否定的,那么你就应该意识到,你还没有建立真正的社群。

不评估微信群活跃度,不评估微信公众号粉丝量,那应该怎样评估一个社群的质量?

在网络上大家可能都读过论述社交关系的文章,很多社交关系文章会信誓旦旦告诉你什么是强关系(如亲朋好友工作同事),什么是弱关系(通过网络接触到原来不熟悉不了解的人)。有的观点认为强关系会锁死你的交际圈,弱关系连接才是打开你事业圈的王道,我们认为这些思考都似是而非。

我们的运营实践结论是真正能创造巨大价值的关系一定是强关系,而不是弱关系。我们可以通过弱关系发现销售机会,发现潜在的强关系资源,但要让这些弱关系产生价值,你还得先把它们转化成强关系。

一个事实就是传统产品型企业的客户在购买之后大部分和企业并没有持续连接,这其实是一种弱关系。如果客户始终保持对企业产品的关注度,那么传统企业早就转型互联网无压力了,天然就是互联网大号。

传统产品型企业的问题是他们和客户之间只有一次购买连接,通过购买过程他们获得了一些客户信息,但是没有和客户建立连接,以致到了互联网时代,他们找不到他们的客户了,不得不转型互联网去构建产品型社群,重新建立和客户的直接连接。

而服务型企业这方面的困扰就少很多,如银行要借助互联网建立和客户的连接,难度就小很多,因为服务业务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强关系,他们无须建立社群就可以方便到达用户,对他们而言,提升服务质量比建设让人满意的社群更重要。

那么拥有强关系的社群本质是什么?我的结论是必须建立社交关系的“交叉覆盖”。

什么叫“交叉覆盖”?

和你关系亲密的人,往往你拥有他的手机号、QQ号、微信号、邮箱地址等各种联系方式,甚至找不到他时还可以通过他的身边人挖出他躲在哪里。

但在弱关系中,人和人之间只有一层连接,我们讲六度空间,其实还应该有一个六连空间,人和人之间的连接还应该包括职业圈连接(邮件、微信、QQ)、生活圈连接(微信朋友圈、QQ空间)、人脉圈连接(社群)、兴趣圈连接(俱乐部会员)、私密圈连接(陌陌)、血缘圈连接(老乡会,同学会,战友会),连接越多,关系越强。

要形成一个社群,群员和群员之间,至少需要两个维度的连接。所以我们从来不认为我们现在的几十万微信订阅者就是社群,因为我们大部分只有微信一个渠道的一次连接。我们也不认为我们的几万名在线课程学员就是高质量的社群,因为他们大部分和我们只建立了2~3个维度的连接:一个维度是网易云课堂,另一个维度是微博或者微信,再一个维度是QQ学员群。积极学员会和秋叶多一项个人微信互加,优秀学员会和秋叶微博互粉,连接深度也在不停加深。

秋叶PPT核心团队小伙伴除了都在同一个微信群外,彼此都是微信好友、微博互粉、交换电话、经常同城聚会,做到了网络圈、生活圈和职业圈交叉覆盖,这才是重度连接,可以说是一个小社群了,但这样的社群核心规模不到200人。然而,正是这个规模很小的核心团队,可以创造出整个运营过程中80%的能量。

一个社群的成立,要符合我们在前文提出的5项指标,但一个社群的价值在于社群可以帮助弱关系的人形成强关系连接,这种强关系让我们彼此信任了解,建立能力互补关系,从而创造出原来不存在的价值。

谈自组织,谈去中心化,貌似很美好,但是这无法解决如何通过社交连接创造真实商业价值的问题。而好的社群创造了社群核心成员之间的社交关系交叉覆盖,并通过社交关系覆盖,让社群成员彼此之间足够了解和认同,可以按大家认可的价值观和工作方法做事。结果就减少了传统组织中的沟通成本,合作更愉快,可以更高效专注业务,创造高质量的产出。

不过社群成员社交关系形成交叉覆盖过程也是需要时间养成和运营磨合的。从这个角度讲,社群的形成并不依赖移动互联网或者某个具体的平台,但是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是让不同的人的社交关系连接成本大大降低了。在没互联网之前,很多有可能成为群,想成为群的人根本无法组织到一起,成本高到无法做下去。

所以优质社群第一个标志其实很简单——让认同社群目标的人创造越来越丰富的连接。

用社群覆盖人数多少很难区别两个社群的质量。但如果有办法统计社群成员之间的平均连接度,用社群连接维度平均值就可以衡量了。

淘宝用户为什么不是社群?因为他和你只有两个连接方式:电话和旺旺,而且是低频使用。微信群为啥黏性高一些?因为使用频率很高。

从这个角度上讲,秋叶PPT社群运营一直在追求丰富群员之间的社交关系交叉覆盖。

我们鼓励微博、微信订阅者变成网易云课堂学员。然后我们又通过微博交作业、微信朋友圈晒作业、加老师个人微信号、进老师答疑QQ群、每周五做群分享、一起来玩“群殴PPT”或参加“一页纸PPT大赛”等方式,鼓励学员之间互相加微信好友,关注我们的核心小伙伴微信号;鼓励学员追加购买我们的课程和新书,让我们和学员之间不断丰富连接的维度,而且努力做到每周、每季、每年都有的稳定的活动,从而建立有节奏的连接。

建立交叉连接后,我们和核心小伙伴一起做读书笔记,一起策划“群殴PPT”,一起在网上做微信接龙,一起在朋友圈里玩点赞接龙,我们发现社群成员之间连接的维度越多,这个社群产生创意火花的可能性越大。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秋叶老师发起一个网络活动,一个学员在微博里看到了秋叶老师的活动信息,就一起参与。另外一个学员在微信里看到了秋叶老师的活动信息,也来参与,这是非常理想的情况。

但要做到这一点最可能的情况是这个学员在购买课程后,因为担心错过学习信息或者福利先后关注了秋叶微博,又关注了秋叶微信公众号,甚至关注了秋叶朋友圈。这样他在微博里看到活动消息,就知道秋叶PPT团队又开始做活动了,然后在微信公众号里看到这篇文章,这个时候他才可能比较认真地了解一下这个活动,觉得这个活动挺适合他的。

真正决心参与在什么时间段呢?是在秋叶朋友圈里又被这个活动刷了一遍,还看到有他认识的人在秋叶朋友圈留言说“大叔,我参加了这个活动”,这个时候可能对他形成非常强烈的潜在影响,他就毫不犹豫地也加入活动,也在秋叶朋友圈里留言“大叔,我也来约!”。这就是和学员建立交叉连接的一个好处。

我们还观察到比较好的社群都已经不再满足于线上运营,都在慢慢从线上走到线下,只有在线下面对面的过程中,人和人之间交叉多维的联系才会建立起来。

在线上,我们在一个群里,彼此聊聊天,一般不会交换电话,也不会认识对方的脸,也不会了解对方更多的特点。

在线上了解这些东西成本是很高的,所以我们知道网友一定要见面,在见面过程中互相建立信任,然后再努力地建立起更多合作的可能。

如果社群内部连接度高,而且群员参与活跃度高,再考虑一个社群影响力总体覆盖人群的规模,就可以更完整地评估一个社群的质量。

但是社群连接度和活跃度质量又受到社群规模的限制。如果企业有意识设计某种方式,让自己的客户通过这种方式增加和企业之间的连接度,激发他们的活跃度,也许就打开运营社群的钥匙。

秋叶PPT学员社群规模越来越大大,截至2015年年底就已经超过3万人。这样大规模的社群,为了降低管理成本,和学员只维持2~3个维度的连接,这样做的代价是降低社群活跃度,长远来看会牺牲社群满意度。

如果提升活跃度,那么社群的维护成本会剧增,导致现有的低成本运营模式崩溃,在不能提高学员学费的情况下,或者学员数量增长不能达到一个临界点的前提下,我们还不能随便激活社群的高活跃度。

要研究新的低成本运营方法,来管理更大规模的社群,这是我们要逐步在运营过程中去解决的问题。

不过强关系不只是用低频和高频衡量这么简单,还有一个会影响社群运营质量的因素是社群灵魂人物的号召力,这取决于社群群员之间的能量关系是势能对等还是有比较大的势能落差。

秋叶PPT学员基本上是大学生或职场新人,缺少职业能量,秋叶老师相对在其中具有较高的社群势能,可以比较容易影响学员跟随社群行动。

作为一个社群,如果成员和核心团队势能落差太大,一种走向是核心人物成为社群的灵魂导师,才能保持社群强大的黏性。另一种走向是我们认为比较健康的走向,社群中有在不同领域势能强大的人物,分别吸引本领域势能稍微低一档但也很活跃的人参与,大家在不同的领域里面都很优秀,势能比较接近,通过社群又能互相连接,在一起通过跨界组合创造出在自己领域难以达成的成果,这才是社群最有趣的地方。这也是目前秋叶PPT社群在逐步培养小伙伴个人品牌、淡化秋叶个人品牌打造秋叶PPT品牌的动力。

社群的运营者,应该努力让社群成为不同有势能的人能交换势能的平台,在平台上完成跨界合作,这种合作的能量整合起来,又可以吸引第三方参与合作。那么我们就可以让社群搭平台,牛人来唱戏,企业来买单,群众来参与,多方共赢。

一个最简单的例子,现在很多社群把普通人整合起来,变成N个大群,这样就有信心去邀请大咖来做免费分享,大咖的免费分享又是给普通人的福利,持续运转下去,就有企业想做借势营销。

1.3.4 社群运营质量衡量指标体系

在《社群营销:方法、技巧与实践》第二版出版后,很多人觉得用ISOOC模型的确可以很好地判断一个社群是否是“真社群”,有了退群测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一个社群是否是“真社群”。但是如果我们自认为符合ISOOC模型,有没有一个更细致的指标体系帮助我们评估自己的社群质量呢?

优质社群衡量指标分社群影响力、社群连接度、社群参与度、社群输出度4个维度,具体内容如下表所示。

简单来说,这4个指标可以这样理解:

(1)影响力,社群影响力越大,商业溢价能力越强;

(2)连接度,社群里的人互相连接维度越多越好,从线上到线下越丰富越好;

(3)参与度,参与社群的各种活动的人越多,活动越频繁则越好;

(4)输出度,社群里面的人产生输出的成果越多,品牌越鲜明越好。

很多社群组织只强调自己的规模,而不强调社群的内生质量,好比一个虚胖的巨人,看起来很强大,其实如果你让他们组织一条转发量过百的微博,恐怕都搞不定。这样的社群也认为自己商业价值大,甚至自认为能吸引投资人的融资,对于这样的社群,我们真的没啥可说的了。

相关图书

私域时代社会化营销全攻略
私域时代社会化营销全攻略
研发管理快速上手
研发管理快速上手
业务敏捷:打造数智时代的高适应力组织
业务敏捷:打造数智时代的高适应力组织
市场调查理论与实践
市场调查理论与实践
新媒体人工作手册——商业文案写作
新媒体人工作手册——商业文案写作
电子竞技赛事运营(初级)
电子竞技赛事运营(初级)

相关文章

相关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