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繁从简 交互设计知识体系精讲

978-7-115-53668-6
作者: 吴轶
译者:
编辑: 王振华

图书目录:

详情

这是一本有关交互设计规范与思维方式的指导用书。本书分为8章:第1章介绍交互设计的基本知识,第2章讲解交互设计的基本原则,第3章讲解iOS 和Material Design 系统的交互设计规范,第4 章是作者结合自身经验梳理总结的一套移动端的设计规范,第5章讲解的是Web 端的设计规范,第6章讲解了交互原型图的设计规范与方法,第7章讲解的是团队产品交互设计的工作流程,第8章是对交互设计的综合分析与讲解。全书涵盖了设计师应该掌握的专业知识,内容结构合理,讲解方式通俗易懂。 本书特别适合初级交互设计师阅读,也可作为中高级交互设计师的参考用书。此外,本书也适合UI设计师和互联网产品经理阅读。

图书摘要

内容提要

这是一本有关交互设计规范与思维方式的指导用书。全书分为8章:第1章介绍交互设计的基本知识,第2章讲解交互设计的基本原则,第3章讲解iOS和Material Design系统的交互设计规范,第4章是作者结合自身经验梳理总结的一套移动端的设计规范,第5章讲解Web端的设计规范,第6章讲解交互原型图的设计规范与设计方法,第7章讲解的是团队产品交互设计的工作流程,第8章是对交互设计的综合分析与讲解。

本书特别适合初级交互设计师阅读,也可作为中高级交互设计师的参考用书。此外,本书也适合UI设计师和互联网产品经理阅读。

推荐语

这是一本“干货型”的交互设计书。全书对原则、规范、方法、流程及价值5个维度的知识体系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梳理与分析,让交互设计(Interaction Design)这个模糊的概念具象化,且更容易被广大读者理解。推荐交互设计师将此书作为参考书进行阅读。

——华为设计专家 刘丰

本书总结了作者在互联网行业中的工作经验和设计方法,对于想入门交互设计的读者可以起到引导的作用。作者从组件的功能这一维度出发,分别对移动端、Web端的设计原则与规范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对于初学者来说,在实际工作中查找并应用这些组件会十分有用。

——爱奇艺资深交互设计师 董尚昊(沐风)

本书从专业定位、设计原则、设计规范讲到用户体验设计团队的工作流程,再到实战项目分析,基本涵盖了互联网产品交互设计的所有知识。一个好的交互设计师必须有足够扎实的专业基础,能系统地掌握交互设计的知识体系,才可以在交互设计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期待交互设计师和对交互设计领域有兴趣的读者能从本书中获益。

——B端产品交互设计专家 王凯

本书系统地阐述了移动端和Web端交互设计规范的各种细节,作者的观点深入浅出,通俗易懂,非常适合刚入门或正在转型成为交互设计师的人学习,同时也适合资深体验设计师全面系统地厘清交互设计思路及交互设计规范。

——华为高级用户体验设计师 江明

在几年前交互设计行业刚刚兴起的时候,有人问我什么是交互设计。说实话,我当时也有很多疑惑,不知道该如何作答。这几年通过对交互领域知识的学习和工作实践的验证,我对交互设计有了自己的定义。

在我看来,交互设计是对用户产品(App、网站及PC客户端)使用行为或使用过程的优化设计。交互设计师需要对人机交互关系、过程及结果负责,是对全过程体验负责的职业角色。

本书包含了对交互设计的概念、设计原则、不同平台系统的控件规范、交互原型图的设计规范与方法、整个用户体验团队的工作流程和实战项目的经验分析与方法的讲解,严格遵循了读者的基本学习路径,不仅基础全面,而且非常实用。

同时,随着近几年来互联网行业的不断发展,传统产品设计、用户研究及运营岗位的边界逐渐模糊。用户体验设计更注重商业价值,环境思维的变化对交互设计师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的交互设计师不仅要做好设计,还需要开发更多复合型的成长空间,包括对产品和开发的理解能力,对项目的沟通与推动能力,对产品布局的设计能力,对美学、品牌的认知能力,对用户研究方法的掌握能力,以及对数据的解读和整理能力。

交互设计师是需要持续学习、持续成长的职业。对于一个想要做好交互设计的设计师来说,在日常工作中需要不断尝试、积累经验、开阔眼界并深入思考,增加自己的知识维度,并坚持理论与实操相结合,以此来创造更大的产品商业价值。

通过和本书作者吴轶共事合作,我真正地了解了他。吴轶是一个实战派、实操派,书中的每一块知识他都亲自实践验证并最终转化为能落地的有效方法。在我们团队统一的价值观里,有一句话特别重要——总喊着一些方向性的口号,但从来不落地,不接近实操,没有好的工作方法和行为改变的规则,一切概念的输出都是无用的。而在写这本书时,他很好地践行并贯彻了这句话。在日常工作中,他一如既往地和团队一起在从UED(User Experience Design,用户体验设计)到UGD(User Growth Design,用户增长设计)的道路上做了非常多具有探索性和指导性的工作。他不仅为团队在视觉表现层和交互框架层进行了专业的辅导,还在数据驱动设计、探索流量分发设计方法等方面对设计师们的思维方式做了新的引导,打破了一些僵化的思维壁垒,真正地帮助设计团队提升了在公司中的价值。

——360TAD设计团队负责人 张一权

前言

入行交互设计一年左右,我在工作中思考最多的问题是交互设计师需要懂哪些专业知识,并且如何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相信很多交互设计师都被这个问题困扰过。从2017年开始,我便尝试着去思考和梳理交互设计师在工作中应该掌握哪些技能,并通过写文章的方式分享给他人。

通过这么多年对工作经验的不断积累与总结,我深刻地了解了交互设计师应该掌握哪些专业知识和应该如何去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我在此将其集结成书并分享给广大读者,因此说这是一本交互工具书再贴切不过了。

当然,交互设计师在不同的工作阶段所关注的侧重点也会不一样。这一变化也说明了在交互设计中,设计师的设计思维和认知能力需要不停地升级。在笔者看来,交互设计师在工作中要经历的成长阶段有4个,即组件化阶段、数据化阶段、用户体验和商业化平衡阶段、把控产品设计形态阶段。

组件化阶段

工作2~3年的设计师一般会关注组件化,对Android、iOS及PC端的组件会有比较深刻的了解,在工作过程中也多使用组件化思维做设计。

运用组件化思维做设计的好处包括以下3点:一是细节理解更彻底,设计师制定各个组件样式和规范并在设计中进行运用,可以尽量防止细节的遗漏,同时整个产品的统一性能得到进一步增强;二是设计效率更高,直接复用组件样式而不需要对每个组件的样式和规范都进行设计,且一套组件可复用多个模块业务,能为设计师节约很多的时间成本;三是高效创新,在没有组件化之前,设计师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设计各个组件样式和状态,通过组件化思维进行设计,设计师可形成统一的认知并快速落实和完成业务,节约出更多的时间去思考产品背景,基于对产品背景下的产品目标的拆解,完成设计全过程的落地,打磨用户使用流程,让设计变得更高效。

学习组件化的合理路径包括以下两点:一是梳理iOS端、Android端及PC端的组件控件名称和分类,然后完善以上3端组件控件的定义、使用场景、组件所有分类和状态、交互规则及特殊场景等;二是制定组件控件的设计规范,然后制作成对应的Sketch组件库、Axure元件库,有条件的话甚至可以做成支持多业务的、开放式的组件平台。

数据化阶段

工作3~5年的设计师一般会关注数据,思考数据可以给设计带来什么。通过对数据的比对和对数据趋势的分析,设计师可以发现哪些环节存在问题、哪些环节有提高空间,明确各种数据指标、设计目标,让数据为设计服务。

数据埋点可以为设计师提供数据支撑和后期的方案验证,有利于产品后期的迭代和优化。设计师通过数据,可以很好地判断和预测设计所带来的效果和未来的走势。

学习并利用数据进行设计需要分为3个阶段来进行,即挖掘数据、分析数据和利用数据。

用户体验和商业化平衡阶段

产品通过将流量变现来盈利,这一过程就是商业化。从用户那里获取价值或收益,这一过程不可避免地需要以牺牲用户数量为代价。同时,这也是一个降低用户体验的过程。如果产品不断地挖掘用户的价值而无法提供大于所获取价值的产品功能和体验,那么用户就会不断地流失。

商业化设计可以使用两种设计方法:一种是通过灰色版本提供小样本数据,然后通过数据计算去平衡调整用户体验度和商业化价值;另一种是通过全视觉高纬度的产品决策来平衡调整用户体验和商业化价值。这两种方法的区别是前者是量化的,即可以提供很直观的数据;后者是产品战略决策,即靠的是产品感和设计感的经验。

把控产品设计形态阶段

把控产品设计形态是指设计师对整个产品的设计形态有很深刻的理解,能很好地把控产品的设计走势,甚至把控产品功能。

能把控产品设计形态的设计师,基本是设计主管或设计总监级别的。对于这个层次的设计师而言,最大的挑战不是设计专业本身,而是其他角色的需求。说服其他角色的领导并控制产品的需求,同时管理团队是设计师必须要完成的事情。在这一阶段,设计师需要全面、理性地看待需求功能,并做出合适的设计,还需要通过对设计的良好把控,确保产品的设计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甚至要保障产品的更新和迭代。

而处于执行级别的设计师,依旧需要具备把控产品设计形态的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属于自己的设计价值观,并为自己将来成为资深设计师、设计专家打下一定的基础。

本书包含以上所讲的这4个阶段的大部分内容,对于有一定设计基础和设计经验的交互设计师来说很值得一看。同时也祝广大读者阅读愉快,并在阅读本书之后能够做到学以致用。

吴轶

第1章 交互设计的基本认识

1.1 交互设计师的价值体现

在互联网设计工作中,交互设计师的主要任务就是设计出完整的用户操作流程和使用界面,同时保证设计的操作流程和使用界面符合用户的认知模型,从而减少用户在使用产品过程中因产生困扰而导致操作任务失败的情况。

交互设计师是承接上游(产品经理)和下游(视觉设计师)的角色,其价值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团队工作流程中的价值体现,另一方面是在用户体验提升工作中的价值体现。

1.1.1 在团队工作流程中的价值体现

产品经理的需求来自产品业务、用户诉求和产品自身功能的迭代。产品经理将业务目标转化为产品目标,并按照开发的节奏提出对产品的需求。产品经理提出了产品需求,就要开始进行需求评审了,之后交互设计师开始参与进来,交互设计师在这个阶段需要做的事情主要包括交互设计和交互评审。

提示

对于产品需求的合理性,用户研究人员可以协同产品经理进行用户需求调研并予以佐证。

需求评审通过后,交互设计师需要在熟悉业务的前提下着手对需求进行交互设计,将产品需求转化为交互流程界面和对应的交互标注说明,并形成交互输出文档。

在交互评审时,视觉设计师需要参与进来。在完成交互评审之后,视觉设计师需要着手进行视觉设计。在视觉设计师完成视觉设计工作之后,交互设计师要审核一遍视觉设计稿,保证界面的交互逻辑和视觉效果没有问题,然后进行视觉评审。在完成视觉评审后,视觉设计师需要将视觉设计稿交给对应的开发人员。

在视觉评审后,开发人员就可以开始进行功能性的开发了。开发完成后,测试人员会进行功能性的测试和交互视觉走查。

团队工作流程如下图所示。

提示

上图展示的是一个比较常见的UED工作流程。在一部分UED团队中,交互设计稿和视觉设计稿需要先由内部评审,然后再交由产品经理和开发人员进行评审。

在日常工作中,因为产品经理负责的工作面太广,会消耗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所以在画原型图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对设计的细腻度把控不够的情况。这时候,交互设计师需要帮助产品经理将产品需求转化为交互流程界面(原型图)。交互设计师如果承接了画原型图的工作,就会使得产品经理的工作负担大大减轻。

有了交互设计师,视觉设计师就不再需要重复地改稿子了。因为在交互设计稿的评审过程中,交互设计师已经将界面和各个逻辑状态界面都确定好了,所以这时候视觉设计师只需要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对界面美观度的把控上即可。

1.1.2 在用户体验提升工作中的价值体现

交互设计师在用户体验提升工作过程中的价值体现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

1. 以场景化思维进行设计

交互设计师一般更加擅长揣摩用户的行为特征,并将用户行为按照场景化思维进行设计。以场景化思维进行设计很符合用户的行为特征,由此可以减少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障碍的情况。

以手机邮箱为例,其中涉及的主场景包括以下3个。

首先是用户可以通过手机随时随地查看邮件,并进行回复、转发和标记。用户在手机邮箱App中登录公司邮箱时,如果想要查看邮件,则可以上下滑动邮件列表,然后进入“查看详情”页面查看。针对比较重要的邮件,用户会选择立即查看,并可能对邮件进行回复、转发或标记;针对不是那么重要的邮件或在无法及时查看邮件的情况下,用户可以用红旗图标进行标记(旗标),方便后续查找,如下图所示。

其次是发送一些内容简单的邮件。如果用户想将手机上的一些图片和视频上传到计算机并使用的话,考虑到在微信上发图片和视频会压缩画质,且又不经常使用QQ,这时用户可以先将这些图片和视频上传到手机邮箱,之后就可以在计算机上打开邮箱并完成下载了,具体操作如下图所示。

最后是搜索邮件。用户有时需要找到以前的一些工作邮件,但可能由于时间久远或邮件过多,很难直接在列表中找到需要的邮件。这时用户可以使用“邮件搜索”功能,并按照主题或发件人等的关键词快速、精准地找到邮件,具体操作流程如下图所示。

2. 熟悉组件和界面的布局

用户在使用主流产品的过程中,主流产品的操作逻辑已经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用户,而且通常主流产品的设计是非常符合用户的使用习惯的。在做产品时,交互设计师应尽量遵循主流产品的设计方式,以提升产品的用户体验。

一般来说,交互设计师对Android系统、iOS系统及Web端的组件控件和空间布局会很了解甚至精通,因此能很好地辨别不同组件的使用范围和场景,同时能快速地判断出组件和界面的布局是否合理。

以Android系统的微信为例。图a显示的是用户长按列表所出现的菜单组件,在新版本的微信中点击“视频通话”功能时,在界面的底部会出现动作条,如图b所示。在旧版本微信中点击“视频聊天”功能时,在界面的中部会出现动作条,如图c所示。而由于菜单的出现往往伴随着长按手势,因此图b所示的新版本的交互样式无疑更符合用户的习惯和认知。

3. 情感化设计

情感是人将外界事物作用于自身的一种生理反应,是由人的需求和期望决定的。当人的某种需求和期望得到满足时会产生愉快、喜悦等情绪,反之则会产生苦恼、厌恶等情绪。

用户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是否能够产生愉悦的情绪,这样细腻的情感化设计大多需要视觉设计师和交互设计师共同来完成。常见的情感化设计可以从表情、文案、插画及动画等方面入手。

如下图所示,用户在使用Chrome浏览器时,下拉页面会出现隐藏的“彩蛋”操作,用户向左右滑动即可完成关闭当前页面或新建窗口的操作。

4. 全面的交互逻辑设计

对于交互设计师来说,设计原型的基本要求是细致和全面,在设计中需要关注多流程的状态、异常场景、手势操作、关键字段的规则定义、极限情况、多种角色、权限、刷新、加载及转场说明等问题。交互设计师的工作可以保障整个产品的交互逻辑无遗漏。

1.2 UED团队的设计流程

在互联网行业中,大型的UED团队在设计产品时通常会经历产品需求→需求评审→交互设计→交互评审→视觉设计→视觉评审→开发走查→可用性报告这些流程,如下图所示。

1.2.1 产品需求

在产品需求阶段,产品经理起着主导作用。产品经理需要全程参与产品功能的需求挖掘工作,交互设计师辅助产品经理做需求的可行性分析和场景分析,用户研究人员可通过访谈用户来挖掘用户需求。

产品需求的挖掘通常包括3种类型,即战略级产品需求、用户级产品需求和用户体验级产品需求。

战略级产品需求:属于产品需求中的核心需求,它关系到整个产品模型,影响产品的运营和商业模式。针对特定目标人群的痛点制定用户目标,然后将用户目标转化为产品目标,从而达到商业化的目的。

用户级产品需求:通过收集绝大部分用户的反馈意见和痛点,从而得到产品的需求和优化清单。

用户体验级产品需求:通过UED团队制定的体验优化方案,做用户体验方向的需求优化。

让交互设计师参与前期的产品需求挖掘工作有以下3点好处。

(1)交互设计师可以更加熟悉业务,了解产品的背景和设计目标,便于更顺利地完成后续的交互设计工作。

(2)协助产品经理分析用户的使用场景和各个触达点,使后面的交互设计可以更好地与产品需求衔接起来。

(3)可以更好地平衡商业和设计的关系,让设计在满足用户体验需求的情况下更大化地发挥商业价值。

用户研究人员在参与前期的产品需求挖掘工作时,涉及的具体工作内容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通过问卷调查、用户访谈等方式了解用户的需求和使用场景,进而制作用户画像。

(2)通过输出用户调查报告佐证产品需求的可行性。

1.2.2 需求评审

当产品需求挖掘工作完成之后,需要进行需求评审。在此期间,产品经理需要与业务方、开发人员和设计人员一起进行评审,讨论并检验产品需求的可行性和是否满足产品的商业目标、用户目标和产品目标等。当各方意见都达成一致后,需求评审就基本达到目的了。需求评审的内容如下图所示。

1.2.3 交互设计

需求评审工作完成之后,交互设计师就要开始进行交互设计了。

在交互设计工作中,交互设计师需要制作交互原型图,而在制作交互原型图前,交互设计师需要完成以下5点思考。

(1)为什么要做这个功能?(业务缘由)

(2)产品期望的结果是什么?(业务目标)

(3)谁来使用这个功能,使用场景是什么?(目标用户)

(4)用户为什么要使用这个功能?(用户需求)

(5)如何让用户高效、顺利地使用这个功能?(业务流程)

当完成以上5点思考之后,交互设计师需要继续厘清思路,先查找相关的竞品,再分析相关竞品的目标用户人群和商业定位,还要思考主场景和小场景,最后进行流程设计。

在流程设计中,交互设计师需要先梳理产品的用户主场景流程,然后梳理用户的小场景流程,接着梳理异常流程,最后根据流程绘制出对应的流程界面。

在绘制流程界面时涉及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

(1)充分理解业务缘由、业务目标、目标用户及用户需求等,并根据这些内容找到用户所有操作流程的触达点。

(2)通过场景的触达点绘制出产品的页面流程图。

(3)找到所有的异常场景并梳理制作流程。

(4)了解大部分用户的行为和认知并进行对应的流程设计。

之后,交互设计师需要制作并输出交互文档。交互文档需包含完整的项目简介、需求分析、新增修改记录、信息架构、交互设计的方案阐述、页面交互流程图(包括界面布局、操作手势、反馈效果及元素的规则定义)、异常页面和异常情况的说明。

在制作交互文档时,笔者要给读者以下5点建议。

(1)一个页面一个任务。每一页能展示的内容是有限的,如果同一页中堆积太多的线框图,会导致易读性变差。

(2)每个任务都有起点和终点。一个任务应该从起点开始直到终点结束,拥有完整的用户操作路径。

(3)同一页面的不同状态最好在一个页面内展示(不要忽略极端情况)。

(4)页面布局规范,交互规则定义清晰,准确传递设计方案。

(5)尽量以黑白灰的形式呈现,避免出现过多的颜色对视觉设计造成干扰。

提示

有关交互文档制作的一些更具体的内容会在第6章进行详细讲解,这里不再过多讲述。

1.2.4 交互评审

交互评审一般会由交互设计师、产品经理、开发人员和视觉设计师一起参与。

在评审过程中,交互设计师需要学会拆分使用场景并讲述交互方案。整个交互原型图可以拆分为很多页。交互设计师首先需要讲解整个设计的背景(包含业务背景和技术背景)、适用人群及整个交互设计解决了哪些问题,然后讲解需求、拆分需求,并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景制作对应的功能流程图,最后拿着对应的场景、功能流程图和交互原型图一一对应进行整体评审,该流程如下页图所示。

提示

交互设计师如果直接用具体的交互原型界面进行评审,很容易被会议上的其他人质疑和推翻。一般来说,参与此种会议的人员对于界面的具体感知度都很高,这时设计师可以先用相对抽象的设计内容进行评审,吸引更多人进行关注,之后再给出具体的交互原型界面。

1.2.5 视觉设计

当交互评审完毕,视觉设计师就需要进行视觉设计了。由于参与了交互评审,视觉设计师会对交互文档有一定的印象。在交互设计师将交互文档递交给视觉设计师时,对于比较重要的地方交互设计师可以进行具体讲解与说明,方便视觉设计师快速理解,减小设计中出错的概率。

交互设计师和视觉设计师在工作中需要密切交流。视觉设计师在完成视觉设计稿时,需要交互设计师核对,以免视觉设计稿出错。

1.2.6 视觉评审

在产品从“0”到“1”的设计过程中,视觉评审人员的主要工作是讨论产品的设计风格和配色。在确定视觉设计稿没有交互问题后,视觉评审人员会再讨论视觉设计稿的设计细节。

在产品功能迭代期间,视觉评审人员评审的内容主要是整体视觉风格的继承性和视觉设计稿的细节问题,如视觉设计师对交互的理解是否到位、逻辑及视觉层次是否正确等。

1.2.7 开发走查

在正式版产品发布之前,交互设计师和视觉设计师需要对线上测试版本进行走查。这时交互设计师主要负责走查交互问题,视觉设计师主要负责走查视觉问题。走查完成后,交互设计师和视觉设计师需要将走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汇总起来,并针对这些问题给出对应的评级(包括“非常严重”“严重”“良”和“一般”这4个级别),然后制作出一份走查报告,发给开发人员和产品经理。交互设计师和视觉设计师在开发人员完成修改之后,要再次对走查问题进行验收,以确保问题修复完成。

1.2.8 可用性报告

对于线上产品的版本,用户研究人员需要与交互设计师一起制定用于可用性测试的脚本。用户研究人员与交互设计师将测试用户的一系列操作,以此验证线上产品的易用性。

在用户研究人员完成可用性测试并制作好报告之后,交互设计师会对用户研究人员反馈的问题进行评估,然后联系产品经理,就可接受的反馈意见对产品进行推动、优化和迭代。

1.3 如何通过交互设计提升用户体验

用户体验的提升主要包括宏观与微观两个方面。从宏观方面来说,提升用户体验就是提升整个产品所能触达的服务。以滴滴打车服务为例,当用户使用滴滴出行App打车时,涉及的触达点有上车前、坐车中和下车后。这3个触达点构成了产品的用户体验,而“打开滴滴出行App→输入目的地→与司机电话联系并确认具体位置→上车→到达目的地→扣款→评价”这一流程就是用户整体的使用体验。也就是说,好的用户体验不仅指用户对App产品的好感度,还指用户对服务流程的好感度。从微观方面来说,提升用户体验就是提升用户使用App产品的体验。针对微观方面的用户体验的提升,设计师主要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着手。

1.3.1 优化功能流程

功能流程的优化工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建立合理的信息架构,二是使功能贴合用户场景。

1. 建立合理的信息架构

由于信息架构直接反映整个产品的结构和形态,因此在交互设计中,好的信息架构至关重要。信息架构大体上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广而浅的信息架构(见信息架构a),另一种是窄而深的信息架构(见信息架构b)。

广而浅的信息架构的优点是可以将更多的信息展示给用户,方便用户查看,而不需要用户进行深入探索;缺点是一下子展示太多信息,可能会让用户难以接受和理解。

窄而深的信息架构的优点是展示给用户的信息很少,用户可以更好地关注当前的信息;缺点是路径过深,当用户需要查找一些特定的信息时,需要花费较多的精力。

综上所述,a和b两种信息架构都存在明显的优缺点,而信息架构c就很好地平衡了前两种信息架构的优缺点,使产品的架构更合理。

2. 使功能贴合用户场景

在优化功能流程的工作中,交互设计师需要梳理产品功能,以用户使用场景的形式梳理设计流程,使功能更加贴合用户使用场景。

用户使用场景包括人物、时间、地点和事件四要素。只有交互设计师完整地梳理了用户使用场景,并且设计出更切合用户实际使用场景的流程和页面之后,产品的用户体验才会更好地得到提升。

1.3.2 提升设计体验

设计体验的提升工作包括以下9个方面。

操作效率:操作效率的提升方式主要有优化性能、减少操作路径、减少页面跳转及支持批量操作等。优化性能指提升产品性能、优化缓存、优化加载和优化上传机制;减少操作路径指优化用户操作路径,在保证用户认知的情况下让用户用尽量少的步骤完成相应的操作;减少页面跳转指通过使用较少的页面跳转来增加页面的连贯性,减少用户的记忆负担,让用户的操作有更好的连续性;支持批量操作是一种比较直观的提升操作效率的方法,批量操作减少了操作量,有效地提升了用户的操作效率。

提示

适用批量操作的场景有很多,常见的有邮箱、短信和相册等。在具体设计时,不是每个场景都可以批量操作的,而需要有一定的场景区分。

操作认知:任务流程和页面操作的设计需要符合绝大部分用户的心智模型,设计师要避免因为自身的操作认知与大部分用户不一致,导致用户在体验上出现缺陷。

任务成功率:设计师应当以提升用户任务的操作成功率为重要的设计目标,提升产品的体验感。

易学性:设计师可以从引导、场景指示、遵循已有的用户习惯,以及巧妙地运用动画和视觉效果这4个方面来提升用户体验。

反馈:当用户执行完某步操作后,如果系统没有及时给出相应的反馈提示,用户就会产生疑惑。这会造成实现模型与心理模型上的矛盾与冲突,让用户不能确定自己的操作是否被执行、执行是否成功、执行的整体进度如何、执行后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能在哪里查询到结果以及执行后是否可以被撤销等,而这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有可能影响用户对当前任务的理解和对下一环节的操作,从而影响用户对整个产品的体验。

防错:包括合理使用反馈、给予用户引导或说明,以及给出恢复的方法或说明等。

一致性:包括交互视觉的一致性、定义规范的一致性和布局界面的一致性等。

可见性:重要的信息和功能可见,可以提升用户获取信息的效率。

组件规范性:产品应当使用统一且规范化的组件控件。

1.3.3 优化实现机制

在交互设计中,一个好的交互设计师不仅要关注界面架构、界面布局、交互流程和美观度的处理,还要考虑程序的实现机制。科学合理的程序实现机制,可以让整个产品的用户体验更好。

下面,笔者用两个例子分析说明如何优化程序的实现机制。

例1,在用户使用微信发语音的过程中,微信后台可以同步上传信息,而不是等待用户发完语音后再统一提交服务端,如此可以让整个操作流程更顺畅、快速,减少用户的等待时间,从而达到提升用户体验的目的。

例2,用户在断网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微信发送朋友圈动态消息,当用户点击编辑好的消息进行发送时,即使断网了,微信后台仍会以“假数据”的方式给用户以“发送成功”的动态反馈,然后再在恢复网络后继续上传消息。一般来说,虽然断网的场景极少,但是朋友圈这个设计满足了绝大部分用户要求操作顺畅的心理需求,无形之中让用户体验得到了提升。

相关图书

用户体验可视化指南(第2版)
用户体验可视化指南(第2版)
可视化H5页面与交互动画设计制作  木疙瘩标准教程
可视化H5页面与交互动画设计制作 木疙瘩标准教程
设计模式之美
设计模式之美
UI设计基础培训教程(全彩版)
UI设计基础培训教程(全彩版)
用户至上 移动UI设计实战指南
用户至上 移动UI设计实战指南
新印象——中文版Sketch图标与UI界面设计实例教程
新印象——中文版Sketch图标与UI界面设计实例教程

相关文章

相关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