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科技创新要答案 从好奇心到自立自强

978-7-115-58438-0
作者: 余建斌
译者:
编辑: 韦毅

图书目录:

详情

当前,科技创新对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原动力作用越来越明显。科技创新的链条也越来越长且越来越复杂,从基础研究到应用基础研究,从技术创新到技术成果转化,从科技体制改革到科学精神塑造,每一个环节都举足轻重。如何看待基础研究的角色?如何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好奇心怎样一步步转化为真 正的科学探索?制度改革和环境营造又对科技发展起着什么样的作用?本书为你提供了言之有物的深度探究。 本书作者从事科技报道十余年,发表了大量带有观察和思考的科技评论文章。此次精选在《人民日报》上刊发的科技评论一百余篇,分“创新活力”“探索之心”“自立自强”“换道赛车”“精神高地”五章,通过对科技创新的脉络梳理和对科技政策的领会阐述,结合科学探索、大国重器、前沿科技和科学精神等层面的探究,为公众提供一个理解“向科技创新要答案”的视角。本书观点鲜明,可供党员和领导干部参考,帮助大家把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点,领会科技强国建设的重要性。

图书摘要

向科技创新要答案

从好奇心到自立自强



余建斌 著




人 民 邮 电 出 版 社

北 京



定价:69.80元

读者服务热线:(010)81055552 印装质量热线:(010)81055316

反盗版热线:(010)81055315

广告经营许可证:京东市监广登字20170147号

内 容 提 要

序一

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 戚发轫

序二

浙江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 张泽

前言

余建斌

第一章 创新活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在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摆在突出的位置。科技创新在创新中又居核心地位,是重中之重。谁的创新能力强,创新脚步快,谁就能占据“制高点”,勇闯“无人区”。中国科技的自立自强来自于对自主创新的锲而不舍,要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更需要依靠高水平的创新,这样才能让科技真正发挥战略支撑和发展驱动作用。

创新看似灵感一瞬而至,背后则是千百次的尝试和苦思冥想。创新事业更是一场马拉松,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要想涌现更多的创新成果,就需要培育创新的沃土,从创新人才、创新环境、创新条件、创新机制等各个层面厚植积累,从而使得创新的活力充分释放,创新的智慧蓬勃涌动。

自立自强 矢志攻关

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

远到天问一号登陆3亿公里外的红色火星,深至“奋斗者”号成功到达万米以下的海底,快似“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芯算”,炫如新一代“人造太阳”首次放电……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时刻,回眸历史、关注现实,我国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科技创新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

在卓越不凡的科技创新历程中,中国人民凝聚了志气,铸就了精神,获得了最为宝贵的经验。实践证明,坚持党对科技事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和新型举国体制的优势,观大势、谋全局、抓根本,形成高效的组织动员体系和统筹协调的科技资源配置模式,我们完全有基础、有底气、有信心、有能力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乘势而上,大展宏图。以优秀科学家为代表的广大科技工作者心系祖国和人民,不畏艰难,无私奉献,为科学技术进步、人民生活改善、中华民族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彰显了以国家民族命运为己任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以爱国主义为底色的科学家精神。

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党的十九大确立了到2035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的战略目标,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在前不久召开的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更加激发了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

中国科技奋勇争先和跨越发展,靠的是自立自强、矢志攻关。从“嫦娥五号”实现地外天体采样返回、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首次发现毫秒脉冲星,到“雪龙2”号首航南极、散裂中子源等一批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通过验收,我国基础研究整体实力显著加强,一批重大原创成果喷薄而出,为科技创新事业提供了重要支撑;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面开通、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发射,到世界最强流深地核天体物理加速器成功出束、三代核电技术取得新突破,我国战略高技术领域取得新跨越,积极抢占科技制高点,推动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一穷二白起家的新中国科技事业,通过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坚持创新这个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正向着更高的科学高峰不断攀登。

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塑造高品质生活,需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在科技创新的引领下,前沿技术进入应用,高端产业取得新突破,涌现出C919大飞机准备运营、港珠澳大桥开通营运和5G移动通信技术率先实现规模化应用等标志性成就。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先进科技成果在控制传染、病毒溯源、疾病救治、疫苗和药物研发、复工复产等方面提供了有力支撑。从民生科技领域取得显著成效,到打赢脱贫攻坚战,再到助力乡村振兴,科技创新成果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融合越来越深。我国自主创新事业大有可为,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必将有更大作为。

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我们一定能够在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进程中,不断书写新的篇章。

《人民日报》 2021年6月10日 第9版

坚持向科技创新要答案

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是科技解决方案更精准的前提

最新发布的一份全球报告显示,过去5年,在16个可统计的可持续发展目标领域中,中国在清洁饮水和卫生设施、经济适用的清洁能源以及产业、创新和基础设施等5个领域相关的科研产出居世界第一,15个领域的相关科研论文数量位居全球前十。这份名为《以科研的力量推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的报告表明,中国科技界正将目光聚焦发展,积极用科学研究助力破解发展难题、满足发展需求。

目前,科技创新的角色越来越关键,担当的分量越来越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前,在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上升的大背景下,我们必须走出适合国情的创新路子,特别是要把原始创新能力提升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在科学技术现代化的跑道上,我国近年来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为服务民生、造福社会、促进经济发展提供着源源不断的驱动力。今天,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对加快科技创新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可以说,我们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

从我国的发展实际来看,科技创新既是一种追求卓越的知识创造活动,也有着非常深厚的现实基础。从部分关键元器件、零部件、原材料依赖进口,到油气勘探开发、新能源技术发展不足,再到人民对健康生活的要求不断提升、生物医药和医疗设备等领域科技发展滞后问题日益凸显……这些体现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的实际问题,必须向科技创新要答案。

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是科技解决方案更精准的前提。科学家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选择研究方向,才能真正解决实际问题;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国防建设面临许多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入手,才会更有利于寻找到科研选题和突破口。对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来说,就是要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对能够快速突破、及时解决问题的技术抓紧推进,对属于战略性、需要久久为功的技术提前部署。

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是科技解决方案更有效的基础。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我国面临的很多“卡脖子”技术问题,根子是基础理论研究跟不上,源头和底层的研究亟待加强。只有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研究,才能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提高创新链整体效能。与此同时,企业作为创新主体,为了打造核心竞争力、占据竞争高地,也需要逐渐向基础研究领域挺进。因此要不断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强化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让高科技企业成为创新重要发源地。

加快科技创新,依靠的是奋战在一线的千千万万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及市场主体。改善科技创新生态,激发创新创造活力,给他们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创造良好的环境和基础条件,就会让科技创新成果源源不断涌现出来,从而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有效的科技解决方案。

《人民日报》 2020年12月16日 第5版

乘势而上加快科技创新

牢牢把握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在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赢得主动权

迄今飞行里程超过2亿公里,在距地球约3000万公里之遥完成深空机动,更精确地飞向火星目的地,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在茫茫宇宙中熠熠生辉;自主建设、独立运行,全新的北斗高精度定位服务平台,将手机定位精度提高到1.2米,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全面建成,为全球提供高质量服务……

从大国重器、原始创新,到前沿探索、民生科技,我国科技事业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一些前沿领域开始进入并跑、领跑阶段,科技创新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提供着蓬勃动能。

当前,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不断推进,机遇和挑战并存。我国科技实力又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无论是坚持办好自己的事,还是参与激烈的国际竞争,都亟须坚持创新这个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牢牢把握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把握机遇,乘势而上,向着更高的科学高峰攀登,从而在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赢得主动权。

加快科技创新,要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的现实问题,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部分关键元器件、零部件、原材料依赖进口;油气勘探开发、新能源技术发展不足;人民对健康生活的要求不断提升,生物医药、医疗设备等领域科技发展滞后问题日益凸显……这些体现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的实际问题,必须向科技创新要答案。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一方面需要科技力量挺身而出;另一方面,也会给创新提供科研选题、技术攻关的“题库”和舞台,牵引新突破和技术进步。

加快科技创新,尤其要下好先手棋。棋争一着先,在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前,走出适合国情的创新路子,必须把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解决“卡脖子”技术问题,要把源头和底层的东西搞清楚,持之以恒地加强基础研究。以量子科技为例,在总体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已经具备但不少短板仍存在的局面下,就要坚定不移走自主创新道路,瞄准基础理论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超前布局、及早攻关,取得一批高水平原创成果,从而抢占国际竞争制高点,构筑发展新优势。

科学探索没有坦途,科技创新没有终点。充分释放创新人才队伍的巨大潜能和创新创造活力,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牢牢抓住战略机遇,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科技创新成果将源源不断地涌现,科技创新的天地会更加宽广。

《人民日报》2020年11月2日 第19版

夯实科技自立自强的基础

专注源头创新的基础研究,能为科技自立自强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安徽合肥,涌现出“九章”量子计算原型机、世界最紧凑型超导回旋质子加速器等一批重大基础性、原创性成果,大科学装置释放的原始创新动力源源不断,科学和技术溢出效益巨大。大科学装置专为基础研究服务,发挥着原始创新“策源地”的作用。长期以来对基础研究的重视,为合肥这座城市带来了厚积薄发的奔跑后劲。

2020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抓紧制定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方案,重点布局一批基础学科研究中心,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国际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这一要求,强调了基础研究的重要性。抓基础研究,须及早落子,尽快布局。

科技自立自强要解决从无到有、从大到强的问题,专注源头创新的基础研究,能为科技自立自强打下坚实的基础。利用量子科学原理,我国科学家构建了76个光子的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取得世界级突破,意味着获得了量子计算领域发展的“优先权”;被称作“人造小太阳”的大科学装置——全超导托卡马克,10多年来性能不断提升,使得我国核聚变堆的基础研究走入世界前列,成为全球大科学项目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的中坚力量……这些重大成果都是科技自立自强的典范。让科技立起来、强起来,就要投入更多资源,不断培植基础科研的厚度。

当前,基础科学“先手棋”效应越发增强,在科技竞争中的地位越来越凸显。随着科学研究范式发生深刻变革,学科进一步交叉融合,基础科学的一些成果在持续产生人类新知识的同时转化为应用型科技,解决实际问题的周期越来越短。对生命结构和过程的认识,可以应用到创新药的研制上;对物质结构和功能的了解,很可能促使制造出一种新材料;5G的研发,建立在数学理论的灵感之上;卫星定位系统的定位精度与相对论的修正密不可分……基础科学研究的“无用之用”角色正不断拓展。

加强基础研究,为科技自立自强打桩筑底,需要双管齐下。既要发挥好重要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国家队”作用,也要激发企业投入基础研究的主动性,抢占攻关核心技术的制高点,形成竞争优势的“护城河”。比如,目前全球多个大型科技公司的内部实验室正在抓紧研发量子计算机,为下一代信息技术和产业的突破赢取话语权和主动权。无论是勇闯“无人区”的前瞻性基础研究,还是通过在重大应用研究中探索科学规律,基础研究都可以充分发挥多种创新主体和联合体的作用,形成强大攻关合力,实现重大突破。

和应用创新不同,基础研究不可能一蹴而就,更像跑一场“科学马拉松”。只要认准基础研究的重大效用,把握目标,夯实能力,就能使之真正成为科技创新之源、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引擎,从而为科技自立自强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人民日报》 2021年1月18日 第19版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无论是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还是勇于挑战最前沿的科学问题,或是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都需要进一步增强创新自信,坚定敢为天下先的志向

前不久召开的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一批批在科技创新事业中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物、科研团队登上国家科技最高领奖台,一个个科技工作者用汗水和心血辛勤浇灌出的创新成果赢得国家奖励。科学大师和重大成果相互映照,折射出中国科技发展的不凡成绩,也进一步坚定了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创新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每一次国家科技奖励表彰,都记录着中国创新扎实的脚印,也用实践印证了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十三五”时期,我国科技事业加快发展,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在基础前沿、战略高技术、民生科技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这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国特别是广大科技工作者共同奋斗的结果。有强大的制度优势,有持续壮大的科技人才队伍,有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的显著提升,我们的创新底气更加充足,创新自信更加坚定,迸发出的创新动能将更加澎湃强劲。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要有强烈的创新自信。无论是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还是勇于挑战最前沿的科学问题,或是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都需要进一步增强创新自信,坚定敢为天下先的志向,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勇于攻坚克难、追求卓越、赢得胜利,积极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嫦娥五号”实现地外天体采样返回,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首次发现毫秒脉冲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面开通,“奋斗者”号深潜万米……这些在自主创新中涌现的重大科技成果,蕴含着创新的智慧和活力,也凝结着创新的自信和志气。强大的信心和决心,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继续在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上实现更大跨越。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要强化创新驱动,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比如,加强基础研究是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必然要求,是我们从未知到已知、从不确定性到确定性的必然选择。我们必须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创新不问出身,英雄不论出处。通过改革重大科技项目立项和组织管理方式,实行“揭榜挂帅”“赛马”等制度,做到不论资历、不设门槛,这有利于让有真才实学的科技人员英雄有用武之地。

在参观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前,我国已经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科技创新在党和国家发展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千帆竞发,勇进者胜。在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征程上,广大科技工作者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坚定创新自信,紧抓创新机遇,勇攀科技高峰,破解发展难题,将不断推动科技创新这艘航船乘风破浪、奋勇向前。

《人民日报》 2021年11月17日 第10版

有核心技术才有主动权

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关系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国家安全

24小时内连续完成两次发射,将第三十二颗北斗导航卫星和两颗巴基斯坦卫星分别成功送入太空轨道——这是近期中国航天让人点赞的画面。今年以来,长征火箭顺利完成20次发射,反映出我国航天已很好适应了高密度、高强度发射。航天是典型的高技术领域,中国航天能够呈现这样的好状态,离不开对关键核心技术和自主创新的执着。

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关系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国家安全。关键核心技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只有切实提高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才能把科技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为我国发展提供有力科技保障。从杂交水稻夯实粮食安全之基,到北斗成为全球四大卫星导航系统之一,再到核电、高铁成为“中国名片”,我国科技事业实现了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成为全球创新版图中日益重要的一极。但也应清醒地看到,我国科技发展水平,特别是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在一些尖端领域还在“从大到强”的路上,“硬科技”还不够多,亟须按照需求导向、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加强基础研究,努力取得重大原创性突破。

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我们有足够的信心。实践证明,只要我们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独特作用,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充分发挥科学家和企业家的创新主体作用,就能攻坚克难、迎头赶上、缩小差距。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我们也有清晰的发展路径和规划。近年来,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正在形成更有针对性的科技创新系统布局和创新平台系统安排。未来,科研项目管理流程会不断精简,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将拥有更多自主权,科学分类、合理多元的评价体系也将进一步完善,这些都将为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添加活跃因子。

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关键在于有效发挥人的积极性。一方面,要发挥科技工作者的科研主导作用,树立坚定自信、潜心研究的良好精神面貌,努力做出更多有价值的原创性成果;另一方面,还要有一批熟悉科技、擅长组织科技工作的干部,做科研人员的知心人,和他们一道努力,形成推动攻克关键核心技术的强大合力。孙家栋院士曾讲过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两弹一星”艰苦创业期间,一批政工干部为组建航天队伍起了重大作用,他们和科学家一起把队伍拉了起来,组织年轻科技人员努力工作。聂荣臻同志给科技人员送来黄豆,这些政工干部连一粒也没动过。政工干部和科技人员的共同配合成为“两弹一星”成功的重要保证。

创新的深层次突破并非朝夕可待,但又需要只争朝夕的精神。只要保持清醒认识,锚定内心追求,切实增强紧迫感和危机感,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扎扎实实的努力,就一定能在自主创新的浪潮中迎来关键核心技术的厚积薄发,将科技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人民日报》 2018年7月23日 第18版

让科技创新和实体经济融得更深

科技创新对实体经济的支撑和赋能,将进入更深层次、更广范围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依靠创新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培育壮大新动能。促进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更好发挥创新驱动发展作用。放眼“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创新发展成为重中之重。尤其是科技创新对实体经济的支撑和赋能,将进入更深层次、更广范围,两者的深度融合,将全方位推动科技成果进入经济社会主战场,进一步形成澎湃有力的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近年来,不断跃升的科技能力持续为实体经济创造着新增量和新空间。从引领移动通信、核电等重点产业跨越发展,到推动集成电路、5G、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人工智能、绿色环保等新兴战略性产业的发展壮大,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的大幅提升,强化着对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北斗导航卫星全球组网,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等加快应用,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0万家,北京、上海、粤港澳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及21家自创区和169家高新区等推动形成一批创新增长点、增长带、增长极……这些都凸显出科技进步所产生的巨大驱动作用。

促进科技创新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既是立足发展的“刚需”,也是着眼长远的大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的需求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重要而迫切,无论是向科学技术要解决方案还是要答案,都反映出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的重要性。与此同时,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还不到位,存在一些短板和弱项,包括创新能力还不能满足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关键核心技术还不能完全自主,基础研究、原创性研究比较薄弱;高质量科技成果供给的能力还不够高,对产业链、供应链的支撑能力不够,企业的创新能力仍有待提高等。面向“十四五”,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就必须让创新要素充分流淌在经济和产业各个环节,引发深层次的“化学反应”。

科技创新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离不开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补上重点领域的技术短板,离不开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传统产业的数字化改造和智能化水平提升,离不开数字技术的蓬勃发展……为此,要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完善共性基础技术供应体系,特别是要加快健全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鼓励企业加大投入,催生更多原创性、颠覆性的技术。

值得一提的是,当前面临的一些“卡脖子”技术问题,根子还是基础理论研究跟不上,源头和底层的东西没有搞清楚。为此,需要系统推进基础研究和攻关,下更大力气开展目标导向的应用基础研究,解决生产实践中的科学问题,进一步增强科技创新的底蕴和后劲,从而更有力地创造新技术、催生新产业、壮大新经济。

以科技创新推动实体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要在提升产业链创新能力上下功夫。自主、完整并富有韧性和弹性的产业链供应链,是经济平稳增长的重要保障。一方面,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以科技创新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和自主可控;另一方面,也要围绕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来“强链”和“补链”,进一步鼓励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协同攻关、大力创新,使得产业链供应链创新力更强、附加值更高,从而培育壮大包含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在内的发展新动能。

新征程已启航,展望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发展的宏伟蓝图,只要充分发挥创新这个第一动力的引领作用,持续提升科技创新对实体经济的有效供给,就能有力支撑起产业强、经济强和国家强的发展道路。

人民网,2021年3月12日

让科技精准对接民生需求

科技成果要围绕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去发力,为需所用,用到实处

近日,互联网免费上网平台Wi-Fi万能钥匙启动“同舟计划”,投入巨大的流量资源,帮助中小商户打通与消费者之间的连接渠道。此计划通过把商户精准推送给消费者,并有效转化为线下门店的实际客流和销售,让这些“小店”的人气更旺、烟火气更浓。

发展小店经济有助于促进就业、扩大消费,对提升经济活力、服务改善民生、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等具有重要意义。为促进小店经济健康繁荣发展,今年7月,商务部等7部门联合印发通知,将加快小店便民化、特色化、数字化发展作为主线。其中,在减税降费、金融支持、优化营商环境等种种“赋能”小店的政策举措中,发挥数字科技的撬动作用,无疑是重要一招。类似Wi-Fi万能钥匙这样利用自身核心资源与技术能力,用线上流量助力线下业务创新的方式,正是发挥互联网科技的特点,来有效匹配民生需求和供给。

惠及民生向来是科技创新的重要目的,这在疫情防控期间更加凸显。以大数据为底层技术的健康码,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出行的“放心码”;无人机配备北斗高精度定位导航,高效执行喷药消毒、应急物资运输投送任务;全新人工智能诊断技术辅助医生快速、准确判读CT影像;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和云计算平台,不断吞吐着海量数据,支撑几亿人同上网课……科技竭尽所能帮助人们在与病毒的较量中胜出;与此同时,由应对疫情所催热的在线教育、远程办公等新业态、新模式,将依托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新技术进一步发展,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常备品”。这也充分体现了包括数字技术在内的科技成果服务民生的潜力。

进一步有效发挥科技惠民生作用,重在精准“对接”。民生领域十分广泛,从脱贫攻坚、防灾减灾,到教育医疗、柴米油盐,几乎无所不包。一方面,科技成果要围绕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去发力,为需所用,用到实处;另一方面,还要防止科技的“大水漫灌”。面对需求,是利用前沿科技还是采用成熟可靠的现有技术去满足,要根据实际需求,因地制宜、有的放矢,实现低成本、高效率解决问题的目标。以小店数字化为例,并不一定需要这些中小商户另起炉灶,也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所提供的数字工具,实现数字化转型,赢得发展红利。

从实践看,服务民生也为科技的发展和应用创造了巨大舞台和机遇。从互联网无障碍技术便利视障人士,到脑机接口技术帮助患者恢复训练,再到智能机器人护理老人……丰富的应用场景不断推动着技术自身去探索和创新。而随着需求和技术进步形成良性循环,二者的融合就能创造出巨大的社会价值,涌现出更多的科技创造美好生活的场景。

《人民日报》 2020年8月24日 第19版

以新型举国体制助力重大科技创新

无论是应对事关国家安全和发展、事关社会大局稳定的重大风险挑战,还是在激烈的科技创新竞争中抢占制高点、掌握主动权,始终离不开关键核心技术的强力支撑

不久前,新冠肺炎国内首批疫苗开启临床试验,108名志愿者分组进行注射。疫情发生以来,从获得病毒全基因组序列并快速分离出新冠病毒毒株,到迅速推出多种检测试剂产品;从筛选一批有效药物和治疗方案并推荐到临床一线用于救治,到采取多条技术路线并行推进疫苗研发……全国范围内跨学科、跨领域的科研团队迅速行动起来,加紧攻关,取得了重大突破,为抗击疫情贡献了巨大力量。

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技术;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然而,攻克新冠病毒,需要组织跨学科、跨领域的科研团队,科研、临床、防控一线相互协同,产学研各方紧密配合,这是一个涉及面广、要求高、难度大的系统工程。如何使这一系统工程取得最优成效?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十分关键。战疫打响之际,由政府、高校、科研机构、科技企业等共同组成的战疫团队,发扬拼搏奉献的优良作风、严谨求实的专业精神,快速响应、多招制敌,既显示了这个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的储备实力和科技长期积累的厚实底蕴,也凸显出我们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

实践证明,无论是应对事关国家安全和发展、事关社会大局稳定的重大风险挑战,还是在激烈的科技创新竞争中抢占制高点、掌握主动权,始终离不开关键核心技术的强力支撑。但是,“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最终还是要靠自己。从“两弹一星”的举世瞩目,到航空航天等领域的集中攻关,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的科技成就表明,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涉及多种资源的协调、多条线路的协同和多个团队的创新,往往需要政府和科技部门的有效组织和引导,特别是在打造“国之重器”时,甚至需要倾注举国之力。放眼未来,不论是加快提高疫病防控和公共卫生领域战略科技力量和战略储备能力,还是完善“平战结合”的疫病防控和公共卫生科研攻关体系,都更加需要我们不断用好和完善新型举国体制这个独特优势。

完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新型举国体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是题中应有之义。既要加大协同创新力度,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也要通过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来优化资源配置,使举国体制更加科学、集约、有效。要达成这一目的,就需更好地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让更多的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激发市场主体的创新活力;让一代代创新的主力军不再被“束手束脚”,以人才“第一资源”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让创新大门打得更开,积极主动用好全球创新资源……破除束缚创新的利益藩篱、机制壁垒,我们的自主研发能力和核心技术会更加强健,也更经得起风雨考验。

创新的种子已经播撒,创新的激情正在升腾,创新的中国风华正茂。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发挥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既着眼当前加大急需攻关技术科研力度,又放眼长远加强战略谋划和前瞻布局,我们一定能突破核心技术的瓶颈,掌握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科技,拿出更多“硬核”产品,助力国家发展。

《人民日报》 2020年3月31日 第5版

解开一切束缚科技创新的绳索

尊重科学研究的规律性,尊重科研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尊重他们的劳动付出,对他们给予充分信任

“推行‘材料一次报送’制度”“开展‘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问题集中清理”“实行科研项目绩效分类评价”……近日,国务院印发的《关于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若干措施的通知》,在科技界引发热烈反响。

一段时间以来,“论文数数”“打酱油的钱不能用来买醋”“科学家被逼当会计”和“给人才贴上‘永久牌’标签”等问题,一直困扰着科研人员。这次出台的相关政策措施,为的正是让科研人员在经费使用上拥有更大自主权、得到更科学的人才评价和绩效评价、获得更合理的激励和回报,既精准对焦,也具有可操作性。这充分反映了党和国家进一步减轻科研人员负担、充分释放创新活力、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的决心。

人是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硬实力、软实力,归根到底要靠人才实力。“两弹一星”的艰苦创业时期,正是在钱学森、朱光亚、郭永怀等一批科学家的带领下,广大科技人员自力更生、攻坚克难,铸就了举世瞩目的“大国重器”。一代又一代科技人员的接续努力,让我国科技事业收获了巨大发展和长足进步,既有基础研究的原始突破,也有“揽月探海入地”的高科技创新,航天、高铁、互联网等产业也在世界上占据一席之地。目前,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已超过7000万,研发人员超过500万,堪称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智力储备。充分激发这支队伍的创新活力,用好人才这个科技创新的最大资源,我们创新发展的基础会更加坚实,创新驱动的动力将更加澎湃。

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最重要的是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不能让繁文缛节把科学家的手脚捆死了,不能让无穷的报表和审批把科学家的精力耽误了!”无论是两年前的全国“科技三会”,还是今年的两院院士大会,习近平总书记每次提到尊重科技工作者、重视科技人才培养,都赢得全场科技人员的持久掌声,引发广大科技工作者强烈共鸣。事实上,不管是“放权”还是“放钱”,根本出发点都在于尊重科学研究的规律性,尊重科研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尊重他们的劳动付出,对他们给予充分信任。

“放”不意味着“放任”,“管”不应该是“管死”。科研管理好比科技事业这个大系统内部的基础管理软件,它的作用是打造一个良好的系统环境,为应用软件使用资源进行高效率调配,从而让整个系统稳定而充分运转。因此,只有赋予科研人员和科研单位更大科研自主权,强化成果导向,真正健全以创新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绩效评价体系,不将人才“帽子”同物质利益直接挂钩,实行科研项目绩效分类评价、减少对科研活动的审计和财务检查频次等一系列具体措施,建立完善以信任为前提的科研管理机制,才能真正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培养和造就一大批一流创新人才和一流科学家,改变当前高水平创新人才仍然不足,特别是科技领军人才匮乏的现状。

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若干措施的出台,体现了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要求,映照着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化。试点工作的启动与推广,相关机制的建立与完善,必将进一步激励广大科研人员敬业报国、潜心研究、攻坚克难,以更多高水平成果助力创新型国家建设。

《人民日报》 2018年7月27日 第13版

赋权减负,激发创新活力

创造条件让科研人员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才能最大限度释放创新活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当前,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创新驱动是大势所趋。

前不久,科技部、教育部、财政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扩大高校和科研院所科研相关自主权的若干意见》,目标十分明确,就是为了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体系,推动扩大高校和科研院所科研领域自主权,全面增强创新活力,提升创新绩效,增加科技成果供给,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针对科研活动全流程各环节,《意见》提出了更系统、更明确、更具可操作性的举措。从赋予创新领军人才更大科研自主权,使之自主调整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自主组织科研团队,到切实下放职称评审权限、强化绩效工资对科技创新的激励作用,再到项目实施期间实行“里程碑”式管理、取消职务科技成果资产评估、备案管理程序……一系列务实举措,体现了为科研人员减负赋能的诚意和决心。事实证明,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过程中,符合科技发展规律和要求的科研管理制度正不断完善;随着“人财物”的自主权被进一步赋予科研人员,长久以来阻碍科技进步的“重物轻人”观念正被有力扫除。

“世上一切事物中人是最可宝贵的,一切创新成果都是人做出来的。”科技创新本质上是人的创造性活动。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从事探索性、创造性科学研究活动,具有知识和人才独特优势。正因如此,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相关自主权改革备受重视。近年来,一系列聚焦完善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推进成果转化、优化分配机制等方面的政策陆续出台,为高校和科研院所科研人员有效减负,增强了他们的获得感和成就感,受到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拥护和欢迎。政策红利的进一步传导、创新活力的进一步释放,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注入了更加充沛的动力。

进一步推动扩大高校和科研院所科研相关自主权,还有待改革举措的深入落实,加大人员和岗位管理、科技成果资产管理、绩效工资分配等方面的改革力度。以科研经费使用为例,目前依然存在一些如手续烦琐和过细等问题,不少科研人员仍在为劳务费明细、自驾调研的汽油费发票发愁,许多原本可用在科研上的时间和精力仍花在填表格、当“会计”上。正如一位大学校长所说,让科研经费真正成为创新“助推器”而不是“减速带”,迫切需要改革和创新科研经费使用及管理方式。包括经费使用在内的高校和科研院所自主权进一步扩大,正是为了遵循科研活动、人才成长、成果转化规律,以最大限度减少政府部门对高校和科研院所内部事务的微观管理和直接干预。不让繁文缛节把科研人员的手脚捆死,不让无穷的报表和审批耗费科研人员的精力,创造条件让科研人员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才能最大限度释放创新活力。

从“管”到“放”,不是放任不管,而是坚持简政放权与加强监管相结合。实践中,既要突出创新、结果和实绩导向,对高校和科研院所实行中长期绩效管理和评价考核,也要有效规范自主权运行,确保自主权接得住、用得好。越是重大利好的政策,越贵在做细做实。不务虚功、突出实效,确保自主权政策落实到科研一线,必将有效增强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创新活力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激励更多科技人才勇闯科研“无人区”,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提供有力支撑。

《人民日报》 2019年10月11日 第5版

发挥科技奖励的激发效应

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推进科学技术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

科技奖励由推荐制调整为提名制,进一步完善评审职责、评审标准、评审程序等制度,进一步加强科技奖励诚信体系建设、加大对科技奖励的监督惩戒力度……修订后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将于今年12月1日起施行。这是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科技奖励制度的成果,也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

科技奖励制度是党和国家为激励自主创新、激发人才活力、营造良好创新环境采取的重要举措,目标是奖励在科学技术进步活动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组织,赋予他们科技领域的国家荣誉。现行条例的修订,通过将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的有关举措、科技奖励实践中探索的做法和经验上升为法律规范,进一步完善科技奖励制度,同时也将有效解决实践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更加有效地调动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尤其是在我国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十四五”时期以及更长时期的发展对加快科技创新提出更为迫切要求的情况下,科技奖励制度发挥良好的激发效应,有助于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推进科学技术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

科技奖励重在导向。人才是创新活动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我国的科技队伍蕴藏着巨大创新潜能,关键是要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把这一潜能有效释放出来。近几年,国家科技奖励精简奖项、精选评委、精细评审,获奖项目质量和水平逐年提高,权威性和公信力不断增强,但仍存在与当前实际情况和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现象。此次条例的修订,将提名制上升到法规层面,强化奖励的学术性,防止权力“越位”,以及进一步明确评审活动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等,都体现了对国家科学技术奖的公正性、严肃性、权威性和荣誉性的维护,树立了积极导向,让那些潜心研究、学有所长、勇于超越的科技工作者收获荣誉、鼓足干劲。

制度生效贵在落实。针对目前科技奖励制度存在的问题,即将施行的条例加大了对科技奖励的监督惩戒力度,并有具体而明确的措施,包括:评审办法、奖励总数、奖励结果等信息应当向社会公布,“一票否决”违反伦理道德或者科研不端等行为的个人、组织,以及建立科研诚信严重失信行为数据库等。只有将这些制度化的举措真正落实到位,强化监督管理,对跑奖要奖、科研不端等违规人员追责到底,才能促进科技奖励健康发展,助力营造潜心研究、追求卓越、风清气正的科研环境,激发科技工作者的创新内生动力。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离不开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和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科技奖励制度的不断完善,将为提升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人民日报》 2020年11月18日 第7版

引才聚才 为科技爬坡添底气

人是最具创新活力的因素,创新驱动的实质是人才驱动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人才是创新的根基,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谁拥有一流的创新人才,谁就拥有了科技创新的优势和主导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关键是要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和潜力。”当前,从国家多部门联合实施“减轻科研人员负担七项行动”并取得阶段性成效,到媒体呼吁根除我国科技领域中的“重物轻人”观念,再到企业高薪揽才被广泛认同,科技创新人才的话题日益受到关注。前不久,华为公司对8名2019届顶尖学生实行年薪制、给予高薪,就引发了舆论热议。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重视科技创新人才已成为社会共识。

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硬实力、软实力,归根结底要靠人才实力。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科学论文成果、发明专利、技术成果等科技产出持续增长,整体科技实力不断增强,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在钱学森、朱光亚、邓稼先、王选等科学家带领下,广大科技工作者挥洒聪明才智、付出艰辛努力,推动我国科技实现了从“一穷二白”到“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的跨越,开创了“跟跑、并跑、领跑”并存的局面。今天,我国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取得长足进步,人才培养和科技事业相互成就。统计表明,中国研发人员总数已连续6年稳居世界第一位。雄厚的智力储备,成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宝贵资源,也是中国科技爬坡过坎再上新台阶的重要底气。

人是最具创新活力的因素,创新驱动的实质是人才驱动。进入信息时代,人才的作用更加突出。现实中,企业不惜成本高薪揽才,科研机构努力为科学家心无旁骛地做科研创造条件,这些既体现对人才的重视,也是追求高质量人才的必选项。但也应看到,面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科技事业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与快速发展的高水平科研活动相比,我国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依然存在薄弱环节,特别是结构性人才缺口明显。这就需要我们注重人才结构,进一步将研发人员的数量优势升级转化为质量优势。

打造高质量人才队伍,还应尊重人才成长规律。从根本上破除“重物轻人”等制约科技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解决人才队伍结构性矛盾,进一步为科研人员减负松绑,才能有效激发创新的积极性和活力。充分尊重人才创新创造的价值,建立起面向科研人员的合理激励机制,更多以市场机制来体现人才价值,才能让人在科研活动中的分量重起来、人本身的价值也跟着“重”起来,从而切实提升科技事业对优秀科研人才的吸引力。

科技史表明,谁拥有了一流创新人才、拥有了一流科学家,谁就能在科技创新中占据优势。今天,办好自己的事情,提升科技实力,应对全球科技竞争与挑战,亟待建设一支高质量人才队伍。更加充分尊重人才价值,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作用,我们就一定能形成天下英才聚神州、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创新局面,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不息的澎湃动能。

《人民日报》 2019年8月2日 第5版

充分发挥青年科技人才作用

要让青年骨干打头阵、当先锋,在关键岗位上和重大项目攻关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

在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中,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北京明白”继神舟十二号任务后再次迎来网友纷纷点赞。年轻的总调度员高健,在岗位上用清脆的指令、沉稳的“北京明白!”回答,保障航天发射信息交互畅通,确保航天员能在太空随时随地与地面联系。这个由9名“90后”组成的“北京明白”团队,让人看到了航天人青春的样貌、蓬勃的活力。

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科技人才队伍中,35岁及以下的占52.5%,45岁及以下的占83.1%。中国航天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与拥有这样一群敢打敢拼敢创新的年轻科技人才队伍分不开。在各行各业,一张张年轻、朝气蓬勃的面孔,可以说是行业发展的最大“红利”。从跨越星辰大海到探索未知奥秘,从科学实验室到企业研发中心,年轻人才群体已在各个领域开始担当、有所作为:有“95后”青年学者当上高校博导,也有年轻的程序员、年轻的“大国工匠”让人叹服……

人们对青年人才的精彩表现赞叹,既是看到当下,也是着眼未来。人才的厚度决定了科学探索的高度,赢得青年就能赢得未来。当前,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更加离不开具备竞争优势的人才。到2025年,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拥有一大批战略科技人才、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到2030年,在主要科技领域有一批领跑者,在新兴前沿交叉领域有一批开拓者;到2035年,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高水平人才队伍位居世界前列……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造就规模宏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把培育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政策重心放在青年科技人才上,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

让优秀青年人才脱颖而出,就要不拘一格放手使用。有舞台才有展示,压担子才善承重。就是要让青年骨干打头阵、当先锋,在关键岗位上和重大项目攻关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尤其是对年轻的帅才苗子,要打破论资排辈,促其快速成长。例如,嫦娥三号探测器总设计师孙泽洲、中国空间站系统总指挥王翔和万米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总设计师叶聪,都是40岁不到就挑起大梁,现已成长为各自领域的帅才。有传承才能更好地接续奋斗,在社会高度关注的航天领域,正是老一辈航天专家言传身教和“传帮带”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新一代青年人才传授知识、分享经验、淬炼信念提供环境,从而造就了一支年轻又有才干的航天人才队伍,成为中国航天未来最可依赖的力量。

托举年轻人才的腾飞,需要真抓实干、真金白银。值得欣喜的是,科技部最近公布,在首批启动的“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中,有43个专项设立青年科学家项目,约占80%,2021年拟有230多个青年科学家团队获得支持。而且,在这些专项中设立了“揭榜挂帅”项目,榜单申报“不设门槛”,对揭榜团队负责人无年龄、学历和职称要求,真正体现创新不问出身、英雄不论出处。高度重视青年科技人才成长,给年轻人创造更多的机会,进一步扩大对青年科学家的支持范围和力度,他们将很快成为科技创新主力军,坚定创新自信,紧抓创新机遇,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贡献力量。

《人民日报》 2021年11月15日 第19版

让科学素质跟上科技发展步伐

只有公众科学素质大力提升和普遍提高,国家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才会获得更牢固和更广泛的社会基础

2017年,7.71亿人次参加各类科普活动,平均每96.6万人拥有一个科普场馆,科普网站、科普类微博和公众号等互联网传播渠道触达人次超过60亿……不久前,科技部公布的一份中国科普统计数据,呈现出人们内心科学梦的快速生长、公众科学素质的日益提升。

大力开展科学普及、不断增强公众科学素质的背后,是一个民族对未来的期冀和创新的渴求。改革开放40年来,科普事业在科学的春天里恢复生机并蓬勃发展,公众科学素质的城乡差距、地区差距不断缩小,有效支撑了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公民科学素质水平进入了快速提升阶段。截至2018年,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达到8.47%,为实现2020年“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0%”的战略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

与此同时,科普自身的吸引力也越来越强,质量越来越高。2013年6月20日,离地球300多公里的天宫一号上,神舟十号航天员为全国青少年带来神奇的太空一课,一同领略奇妙的太空世界,激发了孩子们崇尚科学、探索未知的热情与梦想。科普活动参与度越高,越有助于科学素质的提升;公众科学素质越高,越能够推动科普事业的水涨船高。两者的良性循环,无疑会涵养出科学事业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一片沃土,培育出更多的创新人才和高素质创新大军。

从掌握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到尊崇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科学素质的提升既关系每个人成长,也关乎国家乃至人类的共同命运。意识到人类在“宇宙年”最后一天的晚上才出现在地球上,或许就会多一分对生命的理解;认识到从发明天文望远镜到在月球踩下脚印只用了几百年时间,可能会更深刻了解科学的重要性,并对创新旅程充满信心。实际上,只有公众科学素质大力提升和普遍提高,国家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才会获得更牢固和更广泛的社会基础。就像有调查显示,尽管人们担忧人工智能会带来潜在风险,但依然有超过90%的被访者赞成“人工智能的发展有助于提高人类工作效率,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便利”。这说明,公众充分理解和广泛参与科学,才能够在有关科学伦理等的争议性事件中明辨是非。

科技的发展没有止境,科学素质的进步也不会停歇。尤其是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孕育兴起的当下,生命科学、人工智能、星际探索、新能源新材料等科技浪潮,正不断刷新着原有知识体系和认知维度。科学突破的周期越来越短,一次新发现、新突破,很可能就会改写教科书。因此,科学素质的提升需要及时跟上科技发展的步伐。有科技人士指出,公众科学素质总体水平不高仍然是我国创新发展的“短板”,同时面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挑战,优质科普资源仍显供给不足,传播方式和能力还有待提升,科学精神的引领作用有待加强。未来进一步推动我国公民科学素质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让更多人具备科学精神、掌握科学方法,仍是一个长期的、富有挑战性的过程。

不久前,习近平主席向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致贺信强调,“中国高度重视科学普及,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科学文化素质”。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政府、教育界、科学共同体和企业、媒体等形成有效协同的社会网络,加上运用好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有机结合的机制,发展科普产业,拓展社会公众参与、互动、体验渠道,相信全民科学素质将会进一步提升,创新发展活力会进一步激发,从而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提供坚实支撑。

《人民日报》 2018年12月26日 第5版

开启全球视野下的自主创新浪潮

筑牢自主创新的理念和信念,攻坚克难、久久为功

近日,美国商务部对中兴通讯激活拒绝令一事,让自主创新的议题备受关注。不少人提到的“缺芯少魂”一词,也让我国缺少自主研发计算机操作系统的问题进入了公众视野。

如果说芯片是计算机和互联网信息世界的硬件“神经中枢”,操作系统则是让计算机硬件具备“灵魂”的基础。作为最基础、最底层的计算机软件,操作系统十分重要。有了操作系统,冰冷的机器才有“生命”,人们才有机会赋予其更多功能。长期倡导自主开发操作系统的倪光南院士做过比喻,操作系统就好像地基,应用程序就好像地基上的房子。谁掌控了操作系统,谁就掌握了小到一台电脑、大到一个网络的“开关键”,甚至可以在需要的情况下掌控所有的用户信息和操作行为。因此,操作系统事关信息技术竞争力,更关乎国家信息安全。

研发出一款国产操作系统,像微软Windows系统一样供广大用户使用,是我国科技人员的夙愿。经过刻苦攻关,我们取得了包括银河麒麟、普华操作系统等在内的一部分成果。不过,研发一款通用的操作系统并广泛应用,难度超乎想象。以Windows系统为例,有人甚至用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来形容其研发工程之庞大。而且,Windows还经历了多个版本的更新,每一次升级也耗费了不少成本。

然而,一款操作系统的成功,蕴藏着巨大价值。它能构建起一个包括硬件开发者、应用软件开发者和用户在内的上下游生态链条和产业空间,围绕操作系统形成“生态圈”。同时,这也为后来者构筑了壁垒:即使研发出新的操作系统,也很难再去改变既有格局。正如有人说的,除非出现颠覆性的机会,否则很难改变这种现状。苹果的iOS系统和谷歌的安卓系统,就是在Windows依然统领传统个人计算机的情况下,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崛起从而“称雄”移动终端操作系统领域的。处身云计算、大数据时代,类似操作系统这样基础性的核心要素仍会存在,这也意味着新的机遇。

“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奋力自主创新、实现信息领域核心技术的突破,才能真正维护网络安全,加快推进网络强国建设。当年王选院士立足创新前沿、自主攻克汉字激光照排技术,“科技顶天,市场立地”,使得中国人“告别铅与火,迎来光与电”,不仅改造了传统铅字印刷行业,还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电子出版产业。回溯改革开放40年,正因唱响了自主创新的主旋律,我们才创造出网络大国、科技大国的气象,也才拥有了向网络强国、科技强国进发的底气。今天,我们亟须开启新一轮全球视野下的自主创新浪潮,让芯片、操作系统以及高端制造装备等关键领域不再有“卡脖子”的隐忧。

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在近日召开的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下定决心、保持恒心、找准重心,加速推动信息领域核心技术突破”。筑牢自主创新的理念和信念,攻坚克难、久久为功,我们的科技强国之路必将越走越宽广。

《人民日报》 2018年4月25日 第5版

少拿高科技当名头搞“忽悠”

用一些高科技概念进行包装,这种“忽悠”需要我们擦亮眼睛

前不久,一个关于北斗的消息引起社会舆论的关注。有报道称,北斗地图APP预计5月1日上线,其导航功能可精确到1米以内,能够清晰定位到具体车道,还有报道辅以“5月起,导航就用中国北斗”等标题。一时间,北斗地图APP将上线的消息形成刷屏之势。之后有专业人士辟谣,指出“北斗地图”的说法纯属忽悠,官方也及时利用新媒体渠道推送北斗的科普知识以正视听,终于平息了这次借北斗之名行商业炒作之实的事件。

作为高科技,北斗尽人皆知,但并非所有人都了解它的技术特点。北斗系统是国家投资建设的卫星导航系统,功能是定位、导航、授时,类似美国GPS(全球定位系统),比GPS还多了一项能够发送信息的短报文功能。北斗系统可以给电子地图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撑,但说成是“北斗地图”则容易引起误导。因为导航卫星只能提供定位,只有遥感卫星才能帮忙生成地图的影像。

一直以来,北斗系统强调“天上建好、地上用好”,也就是为全球提供导航定位能力,欢迎所有人利用这种能力研发出北斗相关应用并去使用。因此,北斗系统不存在独家代理,也不存在某一厂商代表国家北斗形象。也就是说,即便“北斗地图”存在,也只是某一企业的产品,并不能代表北斗系统。北斗系统和从事北斗系统开发的厂家是两回事。

此外,北斗系统从建设之初,就秉承“中国的北斗,世界的北斗”的理念。北斗是开放、包容的卫星导航系统,目标是为全球用户提供高精度的服务。一方面,我们要自主研发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牢牢把主动权抓在自己手中;另一方面,全球各大卫星导航系统也是互相兼容、互为补充的,从而让用户有更好的体验。比如,很多手机往往兼容北斗和GPS系统,而不是非此即彼、有你没我。

随着我国北斗系统建设的日益完善,北斗融入生活的程度越来越深,北斗应用和北斗产业也随之水涨船高。借用北斗名头的炒作,类似“北斗地图”这样的事件,不是第一次,可以想见也不会是最后一次。比如,此前就有一些厂商将自己包装成北斗系统的直接代理商,甚至在去年还出现过“北斗茅台”这种离谱的闹剧。

从当年的“水变油”骗局和形形色色的“纳米”产品,到如今的用一些高科技概念来给产品或商业方案进行包装,这种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忽悠”需要我们擦亮眼睛。同时,也需要媒体、专业人士、科技界等多方形成科学普及和知识传播的合力,提升整个社会的科学素养。

《人民日报》 2018年4月23日 第20版

关键时刻顶得上用得好

广大科技人员“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让科技担起重任,发挥效能,值得点赞

元宵节过后,位于武汉市的湖北省水果湖第一中学师生用上了在线课堂——通过专门开发的腾讯课堂极速版,学生们拿起智能终端就可随时随地接入老师开启的在线直播教学。同一时间,武汉市广大中小学生也集体登录“空中课堂”,完成了特殊的一课。从湖北到全国各地,在线课堂和远程教育平台成为新冠肺炎疫情特殊时期师生们的好帮手。

简单、易上手,流畅、不卡顿,一部手机即可实现“处处能学、时时可学”……汇集了各方面科技成果的线上课堂,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教育主管部门的号召和统筹安排下,腾讯、阿里巴巴等科技企业,联合众多社会资源,通过提供直播课堂、在线课程、在线协同办公、教务教学管理等技术和产品,协同将“停课不停学”落到实处。

顺利开课的背后,是满足海量用户同时在线的技术支持能力。教师是否能简便地在10秒内迅速开课,直播画面、声音是否清晰流畅,师生在线音视频互动是否实时通畅,考验着云计算、网络接入等底层技术能力;同时,线上课堂能否贴近传统教学习惯,学生能否如常“举手”提问,不仅仅要依赖技术集聚,还需要技术手段和教育理念、教育信息化的专业属性深度融合,这其实是对教育信息化技术积累的一个实战考验。参与平台搭建和技术测试的腾讯技术人员欣喜地看到,网络直播端承载近百万武汉中小学生同时在线上课,经受住了考验,这使得他们更有信心去进一步打磨和完善细节。

关键时刻顶得上、用得好,有实际效果,这就充分体现了科技支撑的作用。当前,包括教育信息化技术在内的科技力量,正在帮助人们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齐上阵,增添了防控疫情的手段,取得了较好成果。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为代表的科研项目,聚焦新药创制和重大传染病防治等,产出了一批重要成果,为呵护公众健康作出了积极贡献。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广大科技人员“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让科技担起重任,发挥效能,值得点赞。用兵离不开养兵,越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关键技术,越是需要长期探索、持续投入,我们在重视“科技之用”的同时,也要尊重科学规律,耐心呵护,让科技成果按其规律生长、壮大,从而蓄满足够的能量,成为抵御灾害、护卫社会安全的重要支撑。

《人民日报》 2020年2月17日 第19版

让产学研拧成一股绳

健全产学研一体化创新机制,要有“龙头”牵引,要有“先手棋”意识

在前不久召开的2018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一个名为“云——端融合系统的资源反射机制及高效互操作技术”的研究项目,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这一项目由北京大学梅宏院士团队和神州数码控股有限公司因特睿团队共同完成,它是产学研深度融合、一体化创新的有益探索。

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离不开产学研的密切合作。产业和高校、科研机构等相互配合,科学家、企业家发挥各自特点,能更加有效地促进创新要素的顺畅流动,从而形成强大的综合优势。跟过去常说的产学研合作相比,产学研一体化创新,意味着“产学研”或者“产学研用”各方融合得更深,切切实实拧成一股绳,形成更大合力。

健全产学研一体化创新机制,要有“龙头”牵引。企业必须发挥主体作用,以产业需求引领前沿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的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应用,着力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以前述获奖成果为例,打破信息孤岛是实施大数据战略的重大需求,因特睿团队将北大的基础研究成果成功转化为产品,神州数码控股有限公司进一步强化科技成果产业化应用能力,他们共同研发的“燕云”技术,累计打破数千个制约“互联网+政务”发展的信息孤岛,成为支撑我国大数据产业发展的一项共性关键技术。神州数码控股有限公司负责人郭为对此深有感触:以企业的产业需求为技术创新的原动力,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成果有利于共同解决重大科技难题。

健全产学研一体化创新机制,要有“先手棋”意识。当前科技浪潮汹涌、技术更新加速迭代,越早对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前沿技术进行攻关和孵化,就能越早形成核心竞争力,占据竞争制高点。基础研究的深度决定着技术创新的厚度和广度。产学研一体化,离不开科研单位的原始创新这一步“先手棋”。国家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基础研究特别是应用基础研究提供了巨大的舞台。企业应大力支持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前瞻性基础研究,积极孵化科研单位通过自主创新取得的重大成果。基础研究的技术转化和推广门槛很高,需要企业给予大的投入支持,提供合适的应用场景去“试用”。

这几年,我国产学研深度融合、协同创新取得了很大成效,产学研一体化创新也有了令人欣喜的成果。围绕“坚持创新引领发展,培育壮大新动能”的主线,需要我们进一步改革科技研发和产业化应用机制,不断健全产学研一体化创新机制,激发“创新”这个发展新引擎的最大驱动力,从而在激烈的竞争中占领先机、赢得优势。

《人民日报》 2019年3月18日 第19版

释放内在的创新力量

中国的科技创新进入了一个跟跑和并跑、领跑并存的新阶段;科学研究的进展及其日益扩充的领域,将唤起我们的希望

“作为一支正在崛起的太空力量,中国在今年斩获了数场胜利。”在年终盘点中,中国的航天发展被英国《自然》杂志描述为“影响了2016年的重大科学事件”。这一年,中国科技在多个领域赢得世界范围的尊重,的确引人瞩目。

最激动人心的,是大科学工程的集体崛起。传统的优势仍在保持,长征五号跻身全球运载能力最强火箭行列,两位中国航天员打破中国最长太空生活纪录,超级计算机“神威·太湖之光”继续在全球超级计算机榜单上名列榜首。某些新领域悄然走到了世界前列,贵州落成世界上最大单口径巨型射电望远镜,能接收到137亿光年以外的电磁信号。

对科学家来说,不可违背的原则是为人类文明而工作。这一年,基础研究的进展,让人们看到了中国科学家“为人类谋幸福”的探索精神,包括大亚湾实验测得最精确的反应堆中微子能谱、揭示寨卡病毒致病机制及其对疾病的影响、破解光合作用超分子结构之谜,以及液态金属和石墨烯的研究进展等。对这些领域的机理探究,很可能成为改变人类生活的起点。

以科技进步引领的创新,扎根在更广阔的田野上。一方面,以企业为代表的民间创新,成为社会进步的另一个引擎。“百度大脑”人工智能技术、阿里云“飞天开放平台”等技术成果,在全球互联网领域内也属先进行列。华为、中兴通讯等企业参与研制的中国5G技术方案,在全球5G标准制定中赢得一席之地。另一方面,社会对于科学求真求实的探讨,也在不断深入。中国是否应该建造全球最大的粒子对撞机,科学家展开激烈的公开辩论;韩春雨论文事件的争议,也擦亮了学术共同体的价值底色。

中国的科技创新进入了一个跟跑和并跑、领跑并存的新阶段,这是多个因素作用下的厚积薄发:有国家每年科技投入的增长、科研人员的专注坚持,更离不开人们的认同——科学研究的进展及其日益扩充的领域,将唤起我们的希望。在迈向科技强国的征程中,这种认同将提供最重要的支撑。

《人民日报》 2016年12月28日 第5版

科技潮流中的变与不变

科技潮流的追逐永远在路上,互联网的未来考验着人们的想象力

24年前的今天,中国用一条传输速率只有64K的国际专线,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从此正式走入了互联网时代。一个月后,中国国家顶级域名“CN”的根服务器也在一批科学家的努力下“迁”回中国,结束了顶级域名服务器由国外代管的历史。

20多年来,互联网技术更新迭代,商业竞争风云激荡,恐怕谁也没有预料到,当时只是第七十七个拥有全功能互联网的国家,如今已成为全球互联网最有影响力的国家之一,并正努力成为新一轮数字浪潮的领跑者。

初始寥寥无几的中国网民,已扩展成如今近8亿的庞大群体,互联网对于人们生活的影响和改变无与伦比。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在线社交软件等,在90后“数字一代”眼中和空气一样不可或缺;网络购物、移动支付、共享经济等新业态,已成为一种生活日常;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进一步深度融合,万物互联将进一步缩小物理世界和网络空间之间的界限。工业革命之后,人们通常把“用电量”作为衡量经济好坏的重要指标。有人预测,数字经济时代,“用云量”将会成为一个重要的经济指标。

当然,集技术、工具、平台和空间多种角色于一体的互联网难说完美。脆弱的网络安全,易遭泄露的个人信息,乃至大数据时代的隐私挖掘,拼接成了互联网版图的阴影一面。创新有成的中国互联网,远没到沾沾自喜的时候,要成为数字时代的领跑者,需要从自主创新和基础支撑上下功夫:在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还要好好争取一番5G标准的话语权;芯片作为数字经济中的“工业粮食”,中国还是世界最大的进口国,自主芯片研发任务非常重;从长远看,前沿技术研发、数据开放共享、隐私安全保护、人才培养等方面也需要做好前瞻性布局。

科技潮流的追逐永远在路上,互联网的未来考验着人们的想象力。从“K”到“G”,从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从“地球村”到“命运共同体”,在变化中掌握不变的规律,是勇立潮头的根本凭借,也是中国互联网在未来继续推动互联网历史进步、创造出互联网最大价值的指引。

“互联网核心技术是我们最大的‘命门’,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我们最大的隐患”,深刻理解这种认识,将核心技术作为墙基而建起的互联网大厦才会既漂亮又坚固,不惧风雨。可以想象,拥有更开放的心态、更努力的状态,中国互联网的未来会更精彩。

《人民日报》 2018年4月20日 第12版

科技创新,谁行谁上

建设世界科技强国,需要的是集聚各种创新力量,汇聚创新潮流

前不久,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由百度牵头筹建深度学习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与其他共建单位一起,推动我国深度学习技术及应用领域的产学研用全面发展。

依照常规,国家工程实验室代表了我国在某领域的最高水平,有统领行业的顶端优势,似乎应该让国家级科研机构、著名高校或是大型央企等所谓体制内的科研力量来牵头,并配以国家的投入。而人工智能领域国家级实验室的筹建,这种发展人工智能的“国家使命”,为何让百度这样一家民营的互联网科技公司来牵头?

答案并不难找。无论是体制内还是体制外,只要是研发走在前面,水平处于领先,都可以担起“领头雁”的职责。就百度来说,近些年在人工智能技术上投入巨大,在北京和硅谷建立了人工智能实验室,打造全面的人工智能研发体系,被认为代表国内人工智能研发的最高水平。与此同时,作为高科技企业,百度的人工智能研发面向应用和产业,既接地气,又站在产业前沿,也足够吸引深度学习领域的顶尖人才。这样的企业作为人工智能这种应用型科技的国家工程实验室组建牵头人,无疑是比较合适的选择。

科学研究的规律并不强调体制内外的区别,只强调什么样的科研模式更适合什么样的科学研究。从科技发达国家的经验看,几天前民营的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刚刚用“猎鹰9”火箭成功发射“龙”货运飞船,为国际空间站运送物资和设备。而这家公司的“客户”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用意,是让企业通过创新去降低太空运输成本,而自己则会研发更新、更为重磅的太空技术。同样,在日本20多位诺贝尔科学奖得主中,既有相对稳定的大学教授,也有来自企业的工程师。当然,人类花了数十年首次直接探测到引力波,这样漫长的科学旅程,则更需要国家层面支持的决心和耐心。

值得关注的是,在提倡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企业成为创新主体的趋势下,中国科技企业的研发乃至基础、前沿研究实力,已经让人刮目相看。去年12月完成马里亚纳海沟测试的万米级无人深潜器“彩虹鱼”,依托“科学家+民间资本”和“项目+市场”的路径,在深海科学领域“游”得很欢;华为、中兴等企业作为主要科研力量参与的中国5G技术方案,在全球5G标准制定中拥有话语权;百度等中国互联网公司,也像微软、IBM一样,拥有了世界顶尖的科学家和基础研究人员,以储备保持领先的创新力量。

人们常说,科学研究没有禁区,创新的路径也不需要设置身份、体制之类的障碍。建设世界科技强国,需要的是集聚各种创新力量,汇聚创新潮流。一句话:科技创新,谁行谁就上。

《人民日报》 2017年2月22日 第12版

突破了惯例才不一般

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大背景下,体制机制的作用至关重要,要让更多的“彩虹鱼”游向梦想的大海

并没有进入官方科技体制的“彩虹鱼”,无论是在科技领域还是市场领域,都“游”得很欢。

在不少人看来,这有点另类。按惯常思路,像万米级无人深潜器这样相对高端的科技项目,前期研发投入大,研发时间长,未来回报难以预料,如果没有国家项目资金的扶持,成功的概率不大。

“彩虹鱼”能够不断挑战深海,是由于崔维成团队主动找市场、与民间资本“共舞”两年多,使得原来被看成不可能实现的梦想,如今已势在必得。好的体制是活水,“彩虹鱼”之所以游得痛快,在于它走了这条“科学家+民间资本”“项目+市场”的创新途径,没有选择走从前科研项目申请、立项、研发、结项验收,再到科技成果转化的路子。所谓的另类,只是打破常规途径,但仍然是按规律办事。

首先,是科研的“指挥棒”变成了“向心力”。“彩虹鱼”的团队不需要申请课题,不用为论文烦恼,只需埋头技术攻关,做出真正能安全可靠巡航万米海底的潜水器是唯一目标。

其次,民间资本进来后,与国家项目相比,钱是“自己的”。一方面,因此减去了一些相对烦琐的流程,决策拍板和资金到位也都要快。另一方面,也正因为钱是自己的,一分一厘都要用得到位,用得清楚。

另外,由于民间资本的进入,在企业家参与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彩虹鱼”和市场的结合十分紧密,导致科学家也脑洞大开,看到比以往更丰富的需求,从而大大拓展了科研成果转化途径,多点开花,获得裂变式的效应。

“彩虹鱼”的特殊性,在于它一直没有进入现有的科技体制,虽然少了支持,但也少了一些掣肘。但并不能因此否定现有的科技体制机制,事实上,在不少重大原创性、基础性、前沿性领域,只有国家大力支持,形成较大范围的大协作,才能取得突破性的成果。比如“蛟龙号”7000米载人潜水器的诞生,就受益于这样的支持。而“彩虹鱼”之所以能够获得民营资本青睐,不得不说,也有着“蛟龙号”为深海科学铺路造势的因素。

就像崔维成所感受到的,比“彩虹鱼”更值得探索的,是不拘一格的科研创新体系。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大背景下,随着各类创新主体互促、民间草根与科技精英并肩、线上与线下互动的不断推进,体制机制的作用至关重要,这也是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的原因,目的就是让更多的“彩虹鱼”游向梦想的大海。

《人民日报》 2016年1月19日 第16版

创新须有足够的耐力和耐心

创新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需要足够的耐力和耐心

日前,多位科学家和企业家共同发起设立了“科学探索奖”,计划每年在基础科学和前沿核心技术的九大领域,选出50名青年科技工作者,每位给予连续5年、每年60万元的支持。该奖项的特别之处在于奖励的并非是已做出的科技成果,而是青年科技人员对未来的探索。正如科学家杨振宁所说,设立科学探索奖能鼓励年轻人走进科学技术的领域,去探索未来。

近一段时间来,有一类现象值得关注:国内企业特别是一些领跑行业的高科技企业,越来越重视基础前沿研究和原创技术开发。华为、腾讯、阿里巴巴等公司纷纷下大力气吸引顶尖科技人才,有的还把内部的技术研发部门放在更显要的位置。

从树立创新意识到对创新的深入思考,再到真刀真枪、真金白银加大创新投入,反映出企业乃至整个产业界已深刻意识到:创新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需要足够的耐力和耐心。如同美团点评创始人王兴感慨的那样,对创新而言,有耐心还不够,还需要“长期有耐心”。做到这一点,甚至应当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战略。

长期有耐心,体现在踏踏实实地在创新路上前进。科技创新不像一些行业那样往往砸钱就能成功,不仅探索的周期长,还要冒失败的风险,需要有长远的战略眼光。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曾这样形容企业的技术研发:过去的30年,华为从几十人开始,到几百人、几千人、几万人再到十几万人,都在对准同一个“城墙口”冲锋,攻打的“炮弹”也已经增加到每年150亿至200亿美元,全世界很少有公司敢于像华为这样对同一个“城墙口”进行投入。可以说,正是得益于这种“集中力量在一个比较窄的方向上突破”,华为才拥有了包括核心专利在内的几万项专利,具备了保持全球竞争力和局部领先的持续信心。

长期有耐心,还反映在清醒认识创新的真正价值所在,并付诸实际行动。以数字经济发展为例,具备IT能力的互联网服务商,并非是去颠覆某个线下行业,而是通过新技术、新模式,和产业的上下游一起,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改进体验,共同把“蛋糕”做大——这才是真正有价值、可持续的创新,这样的创新也往往需要假以时日,不可能一蹴而就。就像王兴所说的“少谈一点颠覆,多谈一点创新”。科技能力能够帮助餐厅在线营销、配送、收银、桌台管理和供应链、金融等各个环节的数字化并提高效率,但最终评价一家餐厅的特定价值,还是在于菜烧得好不好、消费者是否愿意去吃。从这个角度来说,互联网科技平台更多的是为传统行业提供科技支撑、融合发展。这种产业数字化的空间还很大,值得企业去持续研发。

当前,各行各业都在围绕创新做文章,向技术创新要红利。无论是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还是新旧动能转换,都离不开创新。我们要做好长期准备、怀有耐心,这样才能在创新之路上行稳致远。

《人民日报》 2018年12月3日 第20版

相关图书

ChatGPT与AIGC生产力工具实践 智慧共生
ChatGPT与AIGC生产力工具实践 智慧共生
专利写作:从创意到变现
专利写作:从创意到变现
产品经理方法论——构建完整的产品知识体系(第2版)
产品经理方法论——构建完整的产品知识体系(第2版)
程序员的README
程序员的README
架构思维:从程序员到CTO
架构思维:从程序员到CTO
开发者关系实践指南
开发者关系实践指南

相关文章

相关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