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急不乱 轻松养育多孩

978-7-115-50191-2
作者: 李丛(漎姻)
译者:
编辑: 马雪伶

图书目录:

详情

本书列举了多子女养育过程中的典型问题,通过讲述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引导家长通过具体的方法、手段解决孩子之间的纠纷、矛盾。全书共5章内容,分别介绍了大宝如何接纳二宝,如何解决孩子之间的纠纷,父母如何做到公平,家庭成员如何配合等内容,在介绍这些内容的过程中,列举了20个多子女养育过程中的场景,帮助父母解决孩子之间的纷争,养育出彼此相爱、会调节情绪、拥有健康关系的子女。

图书摘要

妈妈点赞

不急不乱 轻松养育多孩

李丛(漎姻) 主编

人民邮电出版社

北京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不急不乱 轻松养育多孩 / 李丛著.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9.1

ISBN 978-7-115-50191-2

Ⅰ.①不… Ⅱ.①李… Ⅲ.①家庭教育 Ⅳ.①G78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8)第259368号

◆著   李丛(漎姻)

责任编辑 马雪伶

责任印制 马振武

◆ 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市丰台区成寿寺路11号

邮编 100164  电子邮件 315@ptpress.com.cn

网址 http://www.ptpress.com.cn

北京缤索印刷有限公司印刷

◆ 开本:880×1230 1/32

印张:10.375

字数:244千字  2019年1月第1版

印数:1-15000册  2019年1月北京第1次印刷

定价:59.00元

读者服务热线:(010)81055410 印装质量热线:(010)81055316

反盗版热线:(010)81055315

广告经营许可证:京东工商广登字20170147号

内容提要

很多妈妈历尽艰辛生下了二胎,期待他们手足相亲,可是,家里经常充斥着这样的声音:“这是我的!”“不许碰我的东西!”“我不要弟弟了!”“什么时候把妹妹送回去?”“妈妈,他打我!他故意的!”“妈妈,你好久都没陪我了……”“妈妈不爱我了……”

多子女家庭的挑战是一个孩子的家庭的N倍!手足情深只是想象中才有的美好画面吗?“俩娃以后,精彩依旧”的秘诀是什么?妈妈们缺乏的并不是耐心,而是切实有效的养育方案!

本书作者首创了“SECT多子女养育法”:用看见(See)代替比较,用鼓励(Encourage)代替刺激,用合作(Cooperate)代替竞争,用信任(Trust)代替公平。将心理学理论灵活地应用到20个具体的多子女养育挑战场景当中,切切实实地教会父母如何解决多子女家庭的育儿问题,共建幸福家庭。书中的方法已经在数千个多子女家庭实践,希望本书提供的方法能够帮助更多的多子女家庭应对挑战,有能力创造幸福,拥有“不后悔”生二胎的资本,以及创造美好生活的勇气。

前言 是什么给了二胎妈妈再生一个的勇气?

孩子是上天赐给父母最好的礼物,蒙祝福的人才生养众多。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二胎这个话题却一直和“勇气”挂钩——二胎妈妈总会被问:“是谁给了你勇气,让你敢再生一个孩子?”

在我的多子女养育课堂上,我常常问来上课的父母们:“亲爱的爸爸妈妈们,请问,当初是什么让你有勇气生下二胎(或三胎)呢?你是否后悔过呢?”

有超过2000位父母回答过这个问题,下面这些答案代表了很多父母的心声。

意外诞生,选择接纳

妈妈:小璇(大宝四岁半,二宝两岁)

我怀上妹妹的时候是个意外,当时我和先生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没有长辈帮忙带孩子。但是,我肚子里有了小生命,就有了爱和勇气。因此,虽然整个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我还是坚持把妹妹生下来了。我没有后悔,这个过程我收获太多了!我的孩子引领我走上新的道路。

有手足,更欢乐

妈妈:小琼(大宝六岁,二宝三岁)

我自己有姐、弟、妹,四人平时相互照应,聚在一起其乐融融。因此,从我结婚时就想要两个孩子,让孩子有手足,更欢乐。目前最大的障碍是在带大宝上培训班时,也得把二宝带着,不过我都克服了。在大宝上培训班时,我为二宝创造可以玩的环境,比如带上二宝的画本或带他到周边的游乐场。我没有后悔过。

双胞胎,没得选

爸爸:小义(龙凤胎,三岁)

双胞胎没得选啊!

最大的阻碍是精力跟不上,同时带两个孩子,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尤其是当大宝二宝同时生病都需要照顾的时候,会感觉精力不足。怎么会后悔呢!一次搞定一儿一女,幸福都来不及呢!

接纳每个生命的到来

妈妈:小洁(四个孩子)

我目前是四个孩子的妈妈,四个孩子都是计划外有的,怀孕了就生了。一直有一个信念,就是:接纳每个生命的到来。遇到的阻碍就是孩子多,放学的时间不一致,接送孩子的时间安排会有困难。我从来没有后悔过。

危急时刻,有人分担

妈妈:小荣(大宝四岁,小宝一岁)

2011年我妈妈生病,昏迷不醒,我和弟弟两人轮流照顾,那时候就庆幸,幸亏我们是姐弟两个,可以互相关照,在那样危急的时刻有人分担。所以,自那以后,我就下定决心以后要两个孩子,当我们老了的时候,孩子不必一个人承受那么大的压力,有压力的时候还有人倾诉、分担。最大的阻碍是目前没人帮忙带二宝,保姆还没找好。从不后悔。

跟孩子一起成长

妈妈:小丹(大宝七岁,二宝十个月)

我是意外怀孕。二宝给了我很多力量,让我愿意为和老公的关系再努力一把。带二宝很辛苦,但是现在回头看,我其实真不后悔,我庆幸自己生了二胎,让我可以跟孩子们一起成长。二宝的到来,让我更有勇气去面对和老公的关系,也让我的家庭充满更多的欢乐。

可能有人会觉得,我是不是专门挑选了“不后悔”的案例写在书里了呢?其实,对于这个问题,还有更多父母给出了感人的答案,我把它们都收录在“妈妈点赞”公众号里,打开公众号,回复“勇气”就可以查看。在接触了大量多子女家庭的一手案例之后,我发现,很多觉得生二胎会后悔的父母,往往是还在纠结“生还是不生”阶段的父母。真正生了二胎,并开始学习的父母,给出的答案基本上都是“不后悔”!

同样的问题,我也问过我自己:“是什么给了我勇气,让我愿意再生一个?”

我是独生子女,从我准备当妈妈开始,就无比坚定地想要生两个孩子。那个时候,我认为,我想生二胎的原因是让自己的孩子有伴,是为了让孩子不要像我小时候那么孤单,只能自己跟自己说话。

然而,国家政策放开了,可以生了,我和老公却犹豫了一年多,才敢怀孕。怀二胎时,我仍然有很多的担心,包括经济压力、谁来带孩子、事业停滞、没有自己的时间等。

事实上,真正给了我勇气的,是我身边的一位榜样妈妈。当我担心生二胎会让我事业停滞、无法继续讲课时,我看到一张照片,她是我的好朋友,一个绍兴的亲子讲师,照片上她一边抱着三个月大的二宝一边在讲课。她的表情温柔而坚定,听课的学员并没有觉得被打扰,反而感受到一种母亲的力量,被激发了无限的勇气。我突然觉得生二胎,也许不是个灾难,说不定会激发我最大的潜能,让我可以既能实现梦想,又能轻松带娃!

果然,因为榜样妈妈的力量,怀了二胎后,我的勇气和力量也与日俱增。我发现我的生活并没有因为二宝的到来变得一团糟,反而有了更多新的选择。

第二次怀孕,我不再灰头土脸地度过孕期,而是买了很多新的孕妇装,拍了很多大肚子的漂亮照片。整个孕期,我都坚持全国授课,自己一个人拖着行李就出差了。预产期当天,我还在游泳,被学员们称为“最能蹦跶的孕妇”。生一胎时受过的罪,到了二胎都变成了享受,二宝顺产时,我还学习了“催眠分娩”,老公在产房陪产,一直紧握我的手支持我。甚至因为二胎顺利的分娩经历,我疗愈了生大宝时产生的恐惧。

生完二胎,我开始身体力行地倡导一种“俩娃以后,精彩依旧”的生活方式,这种方法提倡养育多个孩子,妈妈不是“牺牲”,而是“享受”。因此,我也成为了朋友圈里的榜样妈妈。生二宝的时候,我比怀孕前重了40斤,一年半以后,通过跑步、健身、瑜伽、潜水等运动,我瘦下来30多斤,同时,讲课、写书、拓展新视野,我一样也没落下。

一位刚刚怀上二宝的妈妈告诉我:“丛丛老师,我想生二胎其实是受你的影响呢!我在朋友圈看着你的二宝长大,觉得你在孕育孩子的过程中太享受生命了,一路绽放,想起我有大宝那会太紧张了,所以我想重新感受一次,用科学的方法养育孩子。”

我的搭档、正面管教导师徐燕玲,邀请我去广州讲了一期“多子女家长课”。上课前,她说:“你不来讲课,我不敢生。”上完课后,她说:“看到你带着二宝还能出来讲课,我觉得我也没有什么做不到。”她的二宝小欢欢从诞生31天起,就开始跟着妈妈出差讲课,16个月的时候,已经跟着妈妈出差30多次,走过30个城市,一直喂母乳,吃饭也特别好,跟大人一样什么都吃。孩子身体也很好,一年之内只发烧过两次,其中一次是疱疹咽峡炎,没有用药就自然痊愈。徐燕玲成了新的榜样妈妈,开始影响更多的多子女家庭,轻松淡定地养育两个以上的孩子。

我是国内最早的正面管教导师之一,开设过上百期面对普通父母的家长课堂,面对面教授过逾3000位父母。我所骄傲的是,我研发的“SECT多子女养育法”家长课堂(简称“多子女家长课”),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一线城市巡讲,期期爆满。一期班35位收费学位,最快4个小时就报满了。

我看到了二胎家庭对科学养育多子女的强烈需求,为了帮助更多的多子女家庭,我不仅自己讲课,也培养讲师,但仍感觉无法满足多子女家庭的需要。因此,我决心将我多年的理论研究,结合实战案例,写成书籍,帮助更多的多子女家庭。

《不急不乱 轻松养育多孩》,这本书既是写给“不后悔”生了二胎的父母的,也是写给“鼓起勇气”想要生二胎的父母的。因为,只有我们充分了解多子女家庭可以有方法应对挑战,有能力创造幸福,才真正有了“不后悔”的资本,才真正有了创造美好生活的勇气。

在这本书里,我从20个多子女家庭最常见的挑战场景入手,将我研发六年,实践三年的SECT多子女养育法——“用看见(See)代替比较,用鼓励(Encourage)代替刺激,用合作(Cooperate)代替竞争,用信任(Trust)代替公平”应用到具体的生活实践中,切切实实地教会父母如何解决多子女家庭的育儿挑战,共建幸福家庭。

这是一本新鲜的书,书中大量的“育儿模型”,是我将心理学的多学科知识应用在多子女养育领域的独创。有的方法你可能没见过,有的方法你可能见过,但可能是第一次看到它应用到多子女养育领域。

这是一本实用的书,书里的“育儿模型”,不仅在我的家庭实践有效,更因为“多子女家长课”在全国的开展,让这套方法在500余个多子女家庭中落地实践,得到非常好的效果。学员们在上课后持续打卡,分享的超过5000个实践案例,为我研究“SECT多子女养育法”提供了大量的一手资料,让我可以持续跟踪调查,并不断调整方法的实用性。在此,特别感谢这些多子女养育家庭教育的先行者,愿意为了孩子,投入自己的时间、精力,并愿意为了孩子做出改变。

这是一本有温度的书,书中的“微案例”,大部分来自于参加我的“多子女家长课”的父母、我身边的榜样父母,以及我自己。我希望通过这些“微案例”,让大家看到方法的落地应用不是冰冷机械的,而是温暖流动的。因为我们是在面对活生生的孩子,我们的孩子。

这是一本可以与读者互动的书,书中还有很多我设置的“小测试”“小调查”,可以帮助父母做明确的定位,找到自己问题的症结。同时,每一节结束都有“作业”,我希望每一位父母在阅读的同时,也能动手完成家庭作业。每一个互动环节,都是为了让父母从“知道”到“做到”,这些“育儿模型”的技巧,只有在生活中实践并且发生作用了,改变才能真正发生。同时,也欢迎大家在“妈妈点赞”公众号与我互动,在那里你也可以找到我的线上打卡课程。

养育两个以上的孩子,是挑战,也是机遇。我们都会因此成为更好的自己。愿本书的读者,从翻开这本书开始,就能和我一起,真正地享受养育两个孩子的幸福生活,都可以“俩娃以后,精彩依旧”。

第1章 二宝出生了,大宝怎么了

1.1 大宝同意才敢生

成为父母,意味着承担责任。

“我不同意妈妈再生一个弟弟妹妹!”

在一次育儿讲座上,一位三岁孩子的妈妈问我:“丛丛老师,你在怀二宝之前,有没有跟老大商量过啊?他同意吗?我们家啊,得老大同意了才敢要老二呢。”

我问:“生孩子是不是一个很重大的人生决定?”

她说:“是的。”

我说:“既然是这么重大的人生决定,让一个三岁孩子来做主,是不是太沉重了?如果他现在说同意,将来反悔了,说不喜欢小宝宝了,大人会不会说‘当年是你说要生,妈妈才生的啊,还不都是为了给你做个伴儿?’如果他说不同意,你听从吗?会不会又一直想尽办法去说服他,孩子反而会因此感受到更大的压力,更不想要小宝宝了。”

那么,生二胎究竟该谁来决定呢?

我跟很多想生二胎的父母讲过三件事。

第一,生二胎,不能跟风,不能因为被老人催,或者觉得自己年纪大了,赶紧生一个。生二胎应该是父母认真思考后做出的一个郑重的决定,我们自己需要为这个决定负责。

第二,生二胎,不能因为大宝说我想要个弟弟妹妹,妈妈一冲动,给孩子添个伴儿吧。我们应该很清楚,养孩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需要父母双方齐心协力来做好这件事。大宝负不起这个责任。

第三,生二胎,并不是大宝同意了妈妈才能生,而应该是父母认真考虑好了要生二胎,然后再将这个决定郑重地告知大宝。同时,可以让大宝和父母一样,做好迎接这个新生命的准备。

接下来,我要教给大家一个新方法,叫“接纳二宝三部曲”。

第一部曲—身份升格

第二部曲—倾听心声

第三部曲—甜蜜回忆

奏好这三部曲,就能帮助大宝顺利地接纳二宝的到来,跟爸爸妈妈一起谱出幸福生活的新乐章啦。一起来看一看具体需要怎么做吧。

身份升格:“你当大哥哥了!你当大姐姐了!”

创造身份升格的简单又好用的方法,是把哥哥姐姐这个新身份和幸福的事情联系在一起。让大宝认可这个新身份,让大宝觉得成为哥哥姐姐是件很骄傲的事情。

我们来看看轩轩妈妈是怎么做的吧。

【微案例】升级“哥哥”的礼物

知道自己怀孕的那一天,轩轩妈妈买了一个蛋糕,然后神秘兮兮地对轩轩说:“晚上吃完饭,妈妈要宣布一个大惊喜!”轩轩眨巴着眼睛,问妈妈:“妈妈,是什么惊喜呢!”妈妈神秘兮兮地说:“到了晚上你就知道啦。”

这天晚上,轩轩比平时吃得快多了,不仅自己吃得快,还一直催爸爸:“爸爸你快点吃,你吃完妈妈要宣布一个惊喜。”

吃完饭,妈妈从厨房捧出来一个大蛋糕。

打开蛋糕,妈妈突然变出了一个魔法棒,对着轩轩挥了一圈,然后一字一顿地说:“轩轩小朋友,从今天开始,你升级了!”

“升级?什么叫升级?”轩轩好奇地问。

“你要当哥哥啦!妈妈肚子里又有了一个小宝宝!这是爸爸妈妈送给你的—升级‘哥哥’的礼物哦!”妈妈递给轩轩一份包装好的礼物,兴奋地宣布。

轩轩也兴奋了!哇,原来当哥哥这么好啊!还有礼物收。轩轩摸着妈妈的肚子,骄傲地对小宝宝说:“嘿,我是你哥哥哦!”

创造“哥哥姐姐”的身份感,除了使用上面案例中的方法,爸爸妈妈还可以这样做。

(1)鼓励大宝与二宝连接。比如,让大宝每天晚上给肚子里的二宝讲故事,跟肚子里的二宝说晚安。妈妈上医院检查时,带着大宝,给大宝看肚子里二宝的B超影像,请他一起倾听胎心,感受喜悦。

(2)赋予大宝一些特别的权利。比如,邀请大宝当翻译官,给妈妈翻译一下肚子里的二宝传递的爱的信息。妈妈可以跟大宝说:“隔着肚子,妈妈真的不知道小宝宝在想什么哦,我觉得他/她可能比较听得懂哥哥(姐姐)的话,你可以帮我翻译一下吗?”

(3)树立当哥哥姐姐的自豪感。爸爸妈妈可以当着大宝的面跟肚子里的二宝说话,告诉二宝:“宝贝,你拥有一个很了不起的大哥哥(大姐姐)哦,你是多么幸运啊。”

倾听心声:“妈妈也想听听你的想法!”

当大宝说:“我不想要个小弟弟小妹妹,那样你们就不爱我了!”

请注意,父母一定不要像下面这样说。

× 说教 “你怎么可以这么想呢,小弟弟小妹妹出生了,是多一个人爱你啊!而且你也可以有个伴儿一起玩啊,妈妈会爱你和爱弟弟妹妹一样多的!”

× 哄骗 “妈妈生病了,所以肚子才大起来的!”

× 吓唬 “你要是再这么说,我就不要你了,等弟弟妹妹出生后,你就去别人家吧!”

× 忽视 “还是小孩子,说说就过去了。”

以上这些方式,不仅不能让大宝接受二宝,反而更容易引发大宝对二宝的敌意,产生更多误解。

当大宝暂时还不能接受二宝时,父母可以尝试这样说。

倾听 “宝贝,妈妈很想听听你的想法呢?”

重复 “哦,妈妈听到了,你是觉得小婴儿会一直哭,就像隔壁的小宝宝一样。”

“妈妈听到了,你是觉得小宝宝会跟你抢玩具,妈妈也不能只跟你一个人玩了。”

理解 “妈妈理解你的担心,要是小宝宝一直哭我也会很烦的。你可以想办法帮我逗逗他吗?”

“要是有人抢我的玩具,我也会很苦恼的,到时候妈妈会跟你一起想办法的。”

表达爱 “听起来你很不喜欢有个小弟弟小妹妹呢,小婴儿确实会分走妈妈的一部分精力和关注,有的时候你可能会觉得得不到爱。但是你是我唯一的大宝啊(可以说出孩子的名字),妈妈爱你只是因为你是我的孩子,这一点有没有小婴儿都一样。无论他需要多少时间来照顾,我都会给你足够的爱……”

通过这样的倾听重复理解表达爱的方式,可以打消大宝对二宝的敌意。

甜蜜回忆:“你也住过妈妈的肚子里!”

每一个大宝都曾住在妈妈的肚子里,我觉得怀二宝对于大宝来说,是再好不过的生命教育的机会了,这也是妈妈传递爱的好时机。

【微案例】“你住的小房子,我也在里边住过哦!”

我怀二宝时,经常给大儿子威威讲他在我肚子里的故事。

我把威威的手放到我的肚子上,他可以感受到肚子里小宝宝的胎动,我说:“你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动得可不太一样呢!经常把妈妈的肚子顶出来一个大包,然后我就会兴奋地摸着那个大包,开始猜,这是威威的胳膊呢,还是威威的脚?或者是威威的屁股?”威威听到“屁股”,开始“咯咯咯”地大笑!问:“然后呢?然后呢?”

“然后啊,我就用手敲敲那个鼓起来的大包,你就会在肚子里顶两下,就好像在跟我做游戏!我又换个地方敲敲,你又会在我敲的地方再顶两下,可好玩了!”

听到我这么说,他也试着在我隆起的肚子上敲了敲,想看看里面的小宝宝会有什么反应。

我搂着威威,给他念了一封信—你的存在,让我很幸福。这是我写给威威的第一封信。

写给威威的第一封信

你的存在,让我很幸福

亲爱的宝宝:

这是妈妈写给你的第一封信,你在妈妈的肚子里已经超过28周了。

每天早上,你都会跟着妈妈一起醒来,肚子挨着你爸爸的时候,他也会问,宝宝动了,是不是醒了。然后我就坐起来,看着你在我的肚子里“跳舞”,肚子会被你震得一颤一颤的。你也会把妈妈的肚子拱起一个大包,偶尔在左边,偶尔在右边。我会摸摸那个拱起的地方,想问问你,这是不是你的小脚丫?现在连爸爸都能很明显地看到你的动作啦,所以你每动一下,爸爸妈妈都会开心地笑着,摸摸肚子,问问宝宝在干什么呢,睡得好不好。你的存在感越来越强了,我的幸福感也越来越强。

亲爱的宝贝,妈妈昨晚又梦到你了。妈妈梦到你出生了,还是提前跑出来的,虽然提前了,却有5斤4两重,长得跟我小时候一模一样。我是头一次做情节这么详细的梦。只是在梦里看到你一眼,我就离不开了,时时刻刻都挂念着你。而这种情感真的无法用语言来表达,亲爱的宝宝,你能感受到这种爱吗?

你的不期而至,是我这26年的人生中得到的最好的礼物。虽然,我的工作、生活,所有的一切都在发生着剧烈的改变。但是因为你的到来,我对未来更加充满信心。我们会变得更好,爸爸也是,妈妈也是,都会因为你而更加乐观、积极。

只剩下最后的三个月啦,我们越来越期待你的诞生,想知道你的模样,想知道你是否健康,想知道你长得像谁,想知道你是个男孩还是女孩。在你到来之前,我们只拥有两个人的小幸福,你的到来,将幸福倍增了、提升了,我们会一直爱惜着对方,更会爱着你。并且因为你,我们拥有了一个永远也无法舍弃对方的身份,我们成为了你的爸爸和妈妈,我们有了更加值得共同努力的目标,那就是尽我们最大的能力给你幸福和快乐。

亲爱的宝宝,我只想告诉你,我真的很幸福,只因为有你的存在。

你的妈妈写于2010年3月16日

念着念着,我的泪水就不自觉地往下流,回想起大宝在我肚子里的日日夜夜,他带给我的每一丝惊喜,每一份感动,我是多么爱这个小生命啊,从他还是一颗受精卵开始……

威威伸手替我抹了抹眼泪,靠我靠得更紧,对我说:“你要是觉得感动的话,就每天给我念一遍吧。”然后又把脸贴在我的肚子上,对肚子里的小宝宝说:“嘿,你住的小房子,我也曾经在那里住过哦。”

我跟爸爸妈妈们分享这个故事的时候,很多人都流泪了。

我发现,当我很自然地表达对大宝的爱时,大宝也可以很自然地表达对小宝宝的爱。爱是可以传递的

【作业】清单:选出能用在自家的“家庭新成员欢迎仪式”

家里将要迎来一位新的家庭成员了,请爸爸妈妈们邀请大宝一起想一想,我们可以用什么样的方式一起欢迎新成员呢?

迎接新成员的过程最好能具有仪式感,这样不仅可以让每位家庭成员更为重视即将到来的新成员,还会使大家在准备的过程中充满迎接新生命的幸福感。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这个清单,然后选出适合自己家使用的方法吧。

请在□内打钩吧。

□ 请大宝送小宝一张贺卡,画上爸爸、妈妈、大宝和小宝的模样。

□ 请大宝选一个玩具送给小宝。

□ 请大宝给小宝起名字。

□ 请大宝帮忙布置小宝的房间或婴儿床。

□ 请大宝跟妈妈一起买小宝的衣服。

□ 用一个娃娃,教大宝学会怎样给小宝洗澡。

□ 请大宝想一想小宝哭的时候可以怎样逗小宝笑。

□ 请大宝想一想可以跟小宝一起玩的游戏。

□ 请大宝给小宝讲故事。

□ 跟大宝一起制作一个欢迎标语,写上“欢迎新成员”。

□ 跟大宝一起制作邀请卡片,邀请亲朋好友来看小宝。

这些方法,我们可以邀请大宝一起选择其中的3~5项来做,这样可以培养大宝对即将到来的小宝的兴趣,也可以减少大宝心理上对小宝到来的担忧。

请数一数,你一共选择了_______项帮助大宝迎接小宝的方法。

你跟孩子还有没有讨论出新的方法,欢迎小宝的到来?

新方法1:____________________

新方法2:____________________

新方法3:____________________

1.2 嫉妒悄无声息地到来

当我们能让孩子感受到爱的连接,为他创造爱的空间的时候,孩子就会传递爱。

“有了小妹妹,你就不喜欢我了吗?”

很多父母来上多子女养育课的时候,都会问我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老二出生后,老大变得不懂事了?”

多多妈妈在二宝小米粒出生后,也有了同样的烦恼。

多多的小妹妹从医院回家了,很多亲戚朋友来看她,大家给小宝宝带了好多礼物,有小衣服、小玩具,还有婴儿车。晚上,妈妈发现多多有点闷闷不乐,等到睡觉的时候,多多突然搂着妈妈说:“妈妈,有了小妹妹,你就不喜欢我了吗?”

妈妈赶紧说:“多多,妈妈非常爱你哦,有了小宝宝也一样喜欢你的。”

可是,多多仍然闷闷不乐。

为什么老二回到家,老大会产生嫉妒心理呢?

我们试着转换一下身份,把自己变成五岁的多多,看看从孩子的眼中看到的世界吧。

我叫多多,我今年五岁了。我的好朋友乐乐有一个小弟弟,我也想要一个。(一开始很多大宝并不抗拒二宝的到来)

我想有个妹妹,这样她不会跟我抢玩具,男孩的玩具她不喜欢。(甚至对二宝还有一点点期待)

我妈妈有小宝宝了,好多人问我:“你喜欢弟弟还是妹妹?”我都回答100遍了!(大宝被反复提醒,结果激发了对二宝的敌意)

他们总说:“妈妈有了小宝宝就不喜欢你了”,我问妈妈这是真的吗?妈妈说不会的。(大宝会从妈妈这里寻求肯定,妈妈往往觉得孩子只是问问,没有重视孩子的担忧)

妹妹回家了,我不能跟妈妈睡了。我想知道妹妹要一直住在我们家吗?她不能回她自己的家吗?可是妈妈说,这就是她的家,她要一直跟我们生活在一起。妹妹出生后,妈妈总在房间里躺着,也不能跟我玩,我叫她,她也不出来,说要休息。我很生气!我不喜欢小宝宝了!(大宝会通过妈妈的行动而不是语言来判断妈妈是否已经不喜欢自己了)

妹妹有好多礼物,我一个都没有。我想玩新玩具,奶奶说那是妹妹的,男孩子不要玩女孩子的玩具。其实我只是想看看。(大宝也是个孩子,也需要被关注)

好多人问我:“你觉得妹妹漂亮吗,你喜欢你的小妹妹吗?”我不想说喜欢了。(新生宝宝很容易吸引所有人的注意力,大宝被冷落了。他的确被忽略了,他的感受是真实的)

妹妹洗澡的时候,我想帮忙,我刚碰了一下水,奶奶就生气了,说我把水淋到了妹妹的眼睛里,让我出去。我更生气了!我不想要这个妹妹了,妹妹一点都不好玩!我讨厌她!(自己好心帮忙却被批评,大宝对二宝的敌意又在无意间被大人强化了,然而绝大多数父母此时根本没有意识到大宝的心态产生了变化)

从多多的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二宝的到来,让大宝小小的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于大宝来说,二宝还不是家人,而是一个突然出现的小家伙,这个小家伙抢走了大人们的关注,抢走了妈妈的心。

那么,父母究竟要怎么做才能稳住大宝的心呢?

“缓解嫉妒的ABC”可以帮助家长引导孩子。

A(Accept)接受落差:理解孩子有情绪

我在家长课上,会邀请父母参加一个角色扮演的活动,在《如何说孩子才能和平相处》一书中,有这样一个测试—试想看看,如果你老公有一天突然领回来一个女人,并且跟你说:“亲爱的,你真是太可爱了,我爱你爱得一塌糊涂!所以,我决定领回来一个跟你一样可爱的太太。”你会有什么反应?

你们三个一起上街,人们都说:“她也太漂亮了!真可爱啊!”转过头人们又问你:“你觉得你家新太太如何?”你会有什么反应?

有一件你很喜欢的衣服,很久没穿了,突然有一天你老公跟你说:“你长胖了,衣服不合适了,拿给她穿才合适。”你会有什么反应?

有一天新太太在玩你的新电脑,你想去抢回来,你老公却说:“你怎么那么小气呢,给她玩一下又怎么了,要懂得分享啊。”你会有什么反应?

你老公要出门办事,跟你交代:“我要出去两个小时,请你照顾好新太太,别让她受伤。”你会有什么反应?

……

几乎每一次我问第一个妻子“你有什么反应”的时候,她都会脱口而出:“我要打她!”嘻嘻哈哈的角色扮演活动过后,往往是长久的沉默。第一个妻子遇到的情况是不是很像二宝回到家,大宝所遭遇的冷落?

父母们一下子就理解了大宝—原来,嫉妒是这样迅猛地涌来啊!

当大宝说:“我讨厌小宝宝!”时,下面这些做法会伤害大宝。

×逗弄“妈妈有了小宝宝,就不喜欢你了,你跟奶奶回老家吧。”

×说教“你应该爱你的妹妹啊,她是你的亲人,妈妈是为了你才生了妹妹,好让你有个伴儿。你怎么这么不懂事。”

×训斥“你怎么可以这样说?妈妈不允许你这样说话。进你的房间去,等你想好好说话了再出来!”

×推脱“妈妈在给妹妹喂奶呢,没空给你讲故事,去找你爸去。”

×忽视“你自己玩会儿,别来烦我。”

下面这些做法可以让大宝觉得得到理解,家长可以按照如下步骤做。

孩子说:“我讨厌小宝宝!”

√ 第一步:承认孩子的情绪。

妈妈(抱着老大):“宝贝,看起来你有些失望,还有点伤心,是因为妈妈一直抱着妹妹喂奶,不能跟你玩吗?”

老大:“嗯,妹妹一点都不好玩。”

√ 第二步:分享自己的感受。

妈妈:“妈妈不能陪你玩,也很难受。你希望你需要的时候,妈妈马上出现。妈妈也希望能做到,不过现在有点为难,妈妈需要先给妹妹喂奶。”

老大:“你不能先陪我玩吗?”

√ 第三步:共同积极地面对。

妈妈:“我也很想一直陪你玩,当妹妹还是小宝宝的时候,确实要占用妈妈的很多时间。要不我们一起想想办法,在妈妈喂奶的时候,怎么做能让你也感受到妈妈在陪你呢?我像母鸡妈妈那样把‘翅膀’张开,你也到我的‘翅膀’下面来好吗?或者你有其他更好的主意?”

老大:“你坐在旁边看我玩吧!”

如果妈妈真正地理解了孩子,孩子并不会让妈妈为难,也不会用挑战的行为来引起妈妈的关注。得到积极关注的孩子是愿意配合和理解妈妈的

B(Build)建造连接:小宝也很爱大宝

当妈妈理解了大宝,就不会再强求大宝一定要爱上小宝,妈妈可以向大宝展示小宝的爱。我指导多多妈妈模仿小宝的语气给哥哥写一封信,并且以小宝的名义买一个礼物送给哥哥。

小宝宝给哥哥的一封信是这样写的。

亲爱的多多哥哥:

我是你的妹妹小米粒,我已经在妈妈的肚子里住了10个月了,真是好长好长的时间啊!在妈妈的小房子里,我听到爸爸的声音、妈妈的声音、哥哥的声音。我很想知道你们是什么样子的,所以我跑出来见你们啦!

我见到你的时候,一点都不觉得陌生呢,我们在天上的时候就是好朋友,我们一起看到了爸爸和妈妈,我们都喜欢他们,想要成为他们的孩子,于是我们约定你先来,我再来。现在,我履行承诺来找你啦!

不过,我还要过一段时间,才能和你一起玩。因为刚刚来到地球上,我还是一个什么都不会的小宝宝。(妈妈说,你也曾经是个什么都不会的小宝宝,我只是比你晚了一点点。)

在这段时间里,我需要妈妈给我喂奶,哄我睡觉,一直抱着我。因为我还不会说话,也不会走路,如果没有妈妈的照顾,我可能随时会死掉。

不过,你放心,我会很快长大的,你会发现我有很多很快的变化。我哭的时候,最喜欢你逗我开心,如果有的时候你逗我,我也不开心,可能是因为我饿了,那不是你的错。我喜欢听你说话,因为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就经常听到你给我讲故事。

我会快快长大,跟你一起玩哦!

爱你的妹妹:小米粒

多多收到了妹妹送的礼物,听妈妈读了妹妹写的信,好奇地问妈妈:“我跟妹妹以前就认识吗?”妈妈说:“听说,兄弟姐妹都是在天上约好的小天使呢,你们还没有进到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就约好了都要成为我的孩子呢。”

多多看着婴儿车里的小妹妹,开心地说:“谢谢你送给哥哥的礼物哦!你要快快长大,跟哥哥一起玩!”

C(Create)创造机会:了解“爱”的本质

为了让多多相信妈妈平时所说的“妈妈爱你和爱妹妹一样多”,妈妈跟多多一起做了“蜡烛活动”。(蜡烛活动改编自《正面管教A-Z》)。妈妈拿出四根蜡烛,两根长的,两根短的,跟多多说:“妈妈给你讲一个咱们家的故事吧,这些蜡烛代表我们全家人。”

妈妈指着其中一根长蜡烛,说:“这是妈妈蜡烛,代表我。”

她一边说一边点燃这根蜡烛,说:“这烛光代表妈妈的爱。”

妈妈又拿出另外一根长蜡烛,说:“这是爸爸蜡烛。”

然后,妈妈用“妈妈蜡烛”的烛火点燃“爸爸蜡烛”,继续说:“当我和爸爸结婚时,我把全部的爱给了爸爸,但是你看,妈妈的爱一点都没有减少。”

接着,多多妈妈把“爸爸蜡烛”放在台面上,拿出一根短一点的蜡烛,问多多:“你猜这根蜡烛代表谁?”

多多说:“我知道,代表我!”

妈妈又用“妈妈蜡烛”点燃了这根短蜡烛,对多多说:“当你出生时,妈妈和爸爸把全部的爱给了你。你再看,爸爸是不是拥有我全部的爱,你也拥有我全部的爱,而妈妈的爱一点都没有减少。”妈妈把这根燃烧的蜡烛递到了多多手里。

这时,妈妈拿出了最后一根短蜡烛,问多多:“这根蜡烛代表谁呢?”

“代表小妹妹。”多多说。

妈妈笑了::“是的,当你的小妹妹出生的时候,妈妈也把我全部的爱给了她。但是你看,你仍然拥有妈妈全部的爱,爸爸也拥有我全部的爱,妹妹也拥有我全部的爱。而我的爱并没有减少。”

多多看看妈妈手里的蜡烛,火焰果真一点都没有减少,他又看看自己手里的蜡烛,突然说:“那我也要把我的爱给妹妹!”于是,多多也把自己手里的蜡烛凑到了妹妹蜡烛上。

“妈妈,你看,我的蜡烛和妹妹的蜡烛靠在一起,爱更多了!”

妈妈感动地说:“爱就是这样啊,两个人的爱合在一起,力量会更大。”

多多突然说:“那我们把四个人的爱合在一起吧!”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四团火焰凑在一起,变成了燃烧的一大团火。

“哇,我们家有好多爱啊!”

妈妈继续搂着多多说:“在现在的阶段,小妹妹需要妈妈经常抱她,给她喂奶,也需要妈妈花更多的时间照顾她。在你小的时候,妈妈也是这样抱着你,给你喂奶的。这只是因为你们的成长阶段不同,并不意味着妈妈不爱你了哦。现在,你能理解我爱你就像爱你的小妹妹一样多吗?”

多多肯定地点点头。

如果妈妈只是口头说:“妈妈爱你跟爱弟弟妹妹一样多。”孩子并不会理解,通过爱的蜡烛这样直观的方式,可以让孩子更容易地理解,妈妈的爱其实一直都在。同时,妈妈们自己也常常担心,有了二宝,自己对他们厚此薄彼怎么办?很多妈妈自己在做这个活动的时候,也感动到落泪—“原来爱的本质,并不会因为分给了别人就减少啊!二宝的出生,我分配的并不是爱,而是精力和关注。爱可以在每一个孩子身上。”

【作业】实践:用“爱的蜡烛”表达“妈妈的爱没有减少!”

活动目的:让孩子理解爱的本质。

活动道具:请爸爸妈妈准备四根蜡烛,两根长的,两根短的。

活动步骤如下。

① 跟孩子解释四根蜡烛分别代表爸爸、妈妈、大宝、二宝。

② 点燃妈妈蜡烛,告诉孩子:“这个蜡烛的火苗代表妈妈的爱。”然后用妈妈蜡烛点燃爸爸蜡烛,同时告诉孩子:“妈妈遇到了爸爸,于是,妈妈把妈妈的爱给了爸爸。”重点强调:“你看,妈妈的爱没减少。”

③ 使用妈妈蜡烛,或和爸爸蜡烛一起点燃第三根蜡烛,告诉孩子:“后来妈妈和爸爸有了哥哥(姐姐),于是,妈妈就把妈妈的爱给了哥哥(姐姐)。”重点强调:“你看,妈妈的爱没减少”。

④ 使用妈妈蜡烛,或和爸爸蜡烛一起点燃第四根蜡烛,告诉孩子:“后来我们又有了弟弟(妹妹),于是,妈妈又把妈妈的爱给了弟弟(妹妹)。”重点强调:“你看,妈妈的爱没减少。”

⑤ 最后问孩子:“现在你能理解,我爱你跟爱弟弟(妹妹)一样多吗?”

请按照书中“爱的蜡烛”的活动步骤,引导孩子了解“爱的本质”吧!此外,还可以写写你的心得和体会哦。

我的心得:____________________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妈妈点赞”,我们收集了一些妈妈的心得文章,回复关键词“爱的蜡烛”即可查看。

1.3 大宝怎么变小了

妈妈无条件接纳,会让孩子感觉到自己是安全的,被接受的。

“我也要吃奶!”

弟弟庆庆出生的时候,姐姐欢欢已经上幼儿园了。有一天,老师问妈妈:“欢欢连续三天都拉在了裤子里,最近家里发生了什么事?感觉欢欢好像变小了。”

妈妈仔细观察了一天,才发现欢欢真的和以前有些不一样。

原本会擦屁股的她,现在上完厕所,会哭着喊:“妈妈,你帮我擦!”

原本吃饭吃得挺好,现在她却吵着:“我要喝奶!”还把自己小时候的奶瓶找了出来。

原本会自己穿衣服了,可是现在每天早上她都要喊:“妈妈穿。”妈妈不帮忙,欢欢就会大哭一场。

她很早就学会了说话,这一直是妈妈的骄傲,可是现在却说不清楚了,整天像个小宝宝一样哼哼唧唧,让妈妈猜。

欢欢的这些表现平时都被妈妈忽视了,因为刚出生的弟弟实在太闹了,占据了妈妈大部分的注意力。直到老师说了欢欢拉裤子的事,妈妈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开始寻求我的帮助。

很多妈妈都跟我反映过,老二出生之后,家里的老大好像突然变成了小宝宝,这对妈妈来说,简直是在添乱,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其实,老大这个“变小了”的特殊时期叫“退化行为”,父母如果能做出正确的引导,很快就能过去的。我们一起来看看,正确对待退化行为的三个步骤

科学认知,发现孩子的“求救信号”

我告诉欢欢和庆庆的妈妈,姐姐这样的行为其实是很常见的,心理学上有一个专业的词叫“退化行为”(Regression),简称“退行”。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认为,人格发展有五个阶段:口唇期、肛门期、生殖器期、潜伏期、生殖期。一个人在高级阶段受到挫败,就会退化到低级阶段去寻求满足,这就是“退行”。

老二出生后,老大有退化行为,是正常的“自我调节”的表现。教育专家廖笙光认为:“老大出现退化行为不一定是因为弟弟妹妹出生而导致的。当孩子面临压力,遭受挫折时,也有可能会出现行为倒退的情况。这其实是一种心理防御的机制。”

有的时候,不光是小孩儿,成人身上也会出现类似的退化行为。比如,当有压力的时候,我最喜欢给自己买一个冰淇淋,当我像个孩子一样大口吃冰淇淋时,就会觉得压力释放了很多;很多妈妈跟老公吵完架,会买一大堆点心来安慰自己,像个小孩儿那样不管不顾地吃,这样的行为也会让自己心情愉悦;也有非常理智的爸爸们,白天冷静地应对各种工作,到了夜里,会像一个小宝宝一样缩成一团,蒙着被子睡觉。这些都是退化行为,也都是人本能地自我调节的体现。

如果我们对“退化行为”有了科学的认知,就不会对老大的这个阶段过度地感到焦虑。

老二出生后,出现退化行为的老大其实是这么想的。

——只要我也变回小宝宝,爸爸妈妈就会像以前一样关注我的。

——我也还是个小孩子呀,需要你的照顾。

——我也想要你的关注呀。

——我需要安全感呢。

这些都是老大们的心声,但孩子们并不会说出来,只会用退化行为表现出来。

下面这些可能是孩子出现退化行为的“信号”。

⊙ 躺小宝宝躺过的位置。

⊙ 装小宝宝哭。

⊙ 不好好说话,一直咿咿呀呀地哼唧。

⊙ 格外想跟爸爸妈妈拥抱、亲热。

⊙ 特别想让爸爸妈妈把他/她当成小宝宝。

⊙ 过度依赖。

⊙ 经常要抱。

⊙ 吃饭要喂。

⊙ 语言能力退化,说不清楚。

⊙ 怕黑,不要自己睡。

⊙ 突然开始吃手。

⊙ 时刻要人陪。

如果爸爸妈妈关注到孩子出现退化行为,应该知道这是孩子在发出“我需要关注的求救信号啦。寻求关注是孩子的一种本能,父母在收到孩子的这些求救信号时,可能就要思考一下,有没有因为老二的出生而忽略了老大,没有满足老大作为一个孩子的正常需求?

当然,当孩子出现这些时,父母也不必紧张。不妨把它当作孩子的一种撒娇方式,轻松地应对吧。老婆有时候跟老公撒娇,不是也会像小宝宝一样假装不会做,请对方帮忙吗?如果这个时候,老公一本正经地说:“你都这么大的人了,好好说话。”这样会不会很扫兴?孩子也是一样的,偶尔撒撒娇,也是可以的。

放宽限制,让老大做回小宝宝吧

有的时候,妈妈可能会担心,照顾一个小宝宝就已经够辛苦了,老大再出现行为倒退的情况,这就等于要同时照顾两个小宝宝,恐怕一点儿闲心都没有了,怎么可能保持心平气和呢?

如果父母不了解这是一个正常的心理阶段,认为孩子是在无理取闹,错误地使用了惩罚、抑制、忽略、嘲笑等方法来应对,则有可能会让老大的“退行”阶段无限延长,甚至给孩子造成严重的心理障碍。

看一看,你有没有用过这些方法呢?

惩罚 “你都这么大了,怎么还这么不懂事!我数三二一,马上穿好,要不然就揍你了!”

后果 孩子自己没有办法调节的情绪,他会将这部分能量积压在身体里,有可能在某个时候出现突然的大爆发。

抑制 “小宝宝才用奶瓶喝奶呢,你都是大孩子了,要用筷子吃饭。把奶瓶拿走!”

后果 如果孩子总是不能表达自己的心愿,他们就会给自己套上沉重的枷锁,不敢表达自己的需求。

忽略 “你都这么大了,自己玩一会儿,妈妈还忙着呢。”

后果 总是被忽略的孩子,会觉得自己不重要,甚至觉得妈妈有了小宝宝就再也不爱他了。

嘲笑 “你都几岁了啊,还尿裤子呢,羞羞脸哦!”

后果 孩子被羞辱的时候,会对自己产生错误的认知,认为自己是不好的,这会导致孩子掉入自卑的漩涡。

父母正确对待孩子“退行”的方法,是正视孩子的渴望允许短暂的退行发生。孩子越感觉到被接纳,退化行为就会越快消失。

比如,妈妈可以多说下面这些话。

√ 宝贝,你也靠在妈妈身边喝奶吧,这样妈妈可以抱着你。

√ 快来跟妈妈撒个娇吧,妈妈好怀念你还是个小宝宝的时候哦!

√ 你跟弟弟(妹妹)躺在一起吧,妈妈试试看同时照顾两个小宝宝会不会更有趣。

√ 今天中午睡到妈妈的怀里吧,妈妈一直抱着你。

√ 虽然有了弟弟(妹妹),妈妈也一样爱你哦。

√ 我很在乎你,我会多花些时间陪你。

妈妈也可以多做下面这些事,让孩子感受到被关注。

√ 让孩子参与重要的活动。

√ 每天拥抱孩子10分钟。

√ 说到做到。

√ 相信孩子能处理好自己的情感(不纠正或补救)。

√ 安排专属的特别活动时间。

√ 让孩子参与解决问题。

有研究表明,孩子有退行现象,恰恰说明孩子曾经有过足够多的安全感,因此才敢将这部分内在的需求释放出来。如果妈妈们仔细观察,可以发现,老大们的“退行”阶段,其实是一个非常短暂的过程。如果引导得当,最长也不会超过两周,孩子就能自己度过这个心理阶段。

妈妈可以给老大设立一天专门的“小宝宝日”,用一天的时间,邀请老大体验作为一个小宝宝的生活,老二做什么就让老大也跟着做什么。

【微案例】欢欢的“小宝宝日”

在我的建议下,欢欢妈妈给欢欢设立了一个专门的“小宝宝日”。

头一天晚上,欢欢妈妈说:“欢欢,明天我们玩一个游戏好吗?妈妈邀请你做一天的小宝宝,弟弟做什么,你就可以做什么,妈妈会像照顾弟弟那样照顾你。”

欢欢按捺不住兴奋,不停地问:“真的吗?真的可以弟弟做什么,我就做什么吗?”

妈妈说:“当然可以,妈妈好怀念你还是个小宝宝的时候啊。”

第二天,妈妈温柔地叫欢欢起床,给她穿上了弟弟的纸尿裤。欢欢咯咯地笑着,像玩游戏一样穿着纸尿裤,妈妈一边给欢欢唱歌,一边帮她穿衣服。

弟弟喝奶的时候,妈妈给欢欢也冲了一瓶奶,还把欢欢抱在怀里喝奶。

欢欢上完厕所,妈妈主动帮欢欢擦屁股。

弟弟躺在婴儿车里睡觉,妈妈把欢欢小时候的婴儿车也找了出来,让欢欢躺进去。不过,欢欢躺了一会儿就说:“我还是到床上睡吧。”

这一天的“小宝宝日”,欢欢满足极了,睡觉的时候欢欢问妈妈:“妈妈,还能再有小宝宝日吗?”

妈妈说:“当然可以,如果你还想要,下个星期六,我们再设一天小宝宝日吧。”

欢欢满意地睡着了,事实上,到了第二个星期,欢欢再也没有提到“小宝宝日”,她之前那些让妈妈困扰的退化行为,突然消失了。老师也反馈说,欢欢在幼儿园再没拉过裤子!

当妈妈完全地接受孩子的退化行为,孩子就会因为这份被允许和被看见,平稳且快速地度过他们人生中这个重要的转折期。

帮助老大,看看长大的好处

孩子顺利度过“退行”阶段后,还有最后一个关键点要注意:帮助老大看到长大的好处——小宝宝虽然能够得到妈妈的照顾,但是很多事都做不了啊。

为了帮助欢欢发现长大的好处,妈妈跟欢欢说:“欢欢,你想想看,有哪些能力是你有,弟弟却没有的呢?”

欢欢想了想说:“嗯,我会吃饭,弟弟只会吃妈妈的奶。”

妈妈说:“还有很多呢!比如你会自己上厕所,弟弟却只会尿到纸尿裤上。”

欢欢接着说:“我会自己擦屁股,弟弟不会。”

妈妈说:“你还会画画,这个弟弟也不会呢,我们一起来看看,你还会什么吧,你说一个,妈妈写一个!”

欢欢开始兴奋地说:

“我会—

看电视!

我会讲故事!

我会画画!

我会自己洗澡!

我会珠心算!

我会帮妈妈洗碗!

我会把玩具分享给弟弟!

我会做饼!

我还会照顾弟弟!

……”

欢欢越说越兴奋,根本停不下来。

妈妈也在旁边补充:“你还会帮弟弟按摩,还会骑自行车,还会滑轮滑……哎呀,你会的可真多啊!”

妈妈继续问:“那你觉得是当一个有这么多能力的四岁小女孩好,还是当一个小宝宝好?”

“我不要当小宝宝了,我要当小猪佩奇!我是姐姐!”

我们要让孩子知道,长大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特别是在长大的过程中可以不断获得新的能力这会让孩子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当孩子发现当小宝宝没有那么好玩的时候,自然而然就不会执着于做一个什么都不会的小宝宝了。

【作业】实践:让大宝感受“长大更有力量!”

目的:帮助孩子发现自己的能力。

活动步骤如下。

① 对于小一点的孩子,父母可以准备两张海报纸,把它们拼接在一起,使长度和孩子的身高一样,请孩子躺上去,由父母帮忙画出轮廓,然后再请孩子在大纸上画出他想象的自己的样子。

对于大一点的孩子,父母可以直接准备一张A4纸,请孩子在纸上画出自己的样子。

② 邀请孩子聊一聊自己已经拥有的能力,对于小一点的孩子,妈妈可以这样问:“你觉得你会做什么呢?”对于大一点的孩子,妈妈则可以直接问:“你觉得你有什么优点?”把孩子的回答写在画纸的周围。

③ 邀请孩子把这张图贴在自己喜欢的地方,以后孩子有了新能力,让他随时添加。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妈妈点赞”,回复关键词“能力超人”,即可查看作者李丛和大儿子威威共同完成的“能力超人”哦。

1.4 老大的榜样怎么做

父母要了解的是,即使做了哥哥姐姐,老大也依然是个孩子。

“我不想当哥哥了。”

有一天,我的两个儿子威威和霖霖在床上玩,我走出卧室拿东西。

离开不到10秒,我就听到了弟弟的哭声!我赶紧回到房间,发现一岁多的弟弟摔到了床下,而哥哥在一旁专注地听故事,似乎摔到地上的弟弟跟他没有什么关系。

我很震惊,冲过去抱起弟弟,冲着哥哥喊:“威威,你怎么回事儿,弟弟掉到床下了,你也不喊我一声!”

威威说:“我又不是故意的,我刚才咯吱他,他躲着躲着就掉下去了。”

这下我更震惊了:“是因为你咯吱他,他才掉地上的,那你还不管他?你这个哥哥怎么当的?!怎么一点也不在乎弟弟!”

突然,威威冲我大吼:“我就是不在乎!我就是不管他!这个哥哥我不当了!”

我无比诧异,威威一向很疼弟弟的,从来没有说过这样的狠话。弟弟并没有受伤,我抱着拍了几下就不哭了。我把弟弟交给威威外婆照顾,自己去隔壁房间,想要冷静一下。

我使用课堂上教给父母的方法帮助我自己。

觉察:消除担心的“五步骤”,帮助家长放下过高期望

我开始反思,为什么我对威威脱口而出的话是—“你这个哥哥是怎么当的?”我把这个疑问发到了多子女养育的学员群,父母们也激烈地讨论起来。

“如果我是哥哥,我觉得好累!妈妈都没问我怎么回事,上来就责怪我。在我自己家,我是姐姐,我还有弟弟和妹妹。小时候只要有人哭,我妈就打我一顿。妈妈觉得我是老大,只要有错误,就是我的错。”

“我今天目暏了类似的一幕:一个姐姐把妹妹弄哭了,爸爸立马打了一下姐姐,并且训斥她‘你是怎么当姐姐的’,当时姐姐好委屈,眼泪吧嗒吧嗒往下掉。”

“我也常常这样说:‘哥哥是弟弟的榜样。’有一次弟弟躺在床上用双脚蹬哥哥,哥哥也反击蹬弟弟,我冲哥哥脱口而出:‘你做哥哥的,应该告诉弟弟怎么做是正确的,他踢你,你也踢他,你觉得这样对吗?’哥哥立即哭了,说:‘为什么他踢我你不说他,每次就说我?’好委屈的样子。有次哥哥还说:‘他又不是我的孩子,应该你来教他呀。’想想也有道理呢!”

“我没生老二之前,也信誓旦旦地说:‘哥哥不用照顾妹妹,哥哥凭什么要做爸爸妈妈该做的工作?照顾老二是爸爸妈妈的事情!’但我生了老二以后,想法真是发生了大转变!我是多么希望哥哥一夜之间成为一个懂事、会照顾人,并且不需要我照顾的大孩子!”

听完父母们的讨论,我明白了,我作为父母,心底有一个深层次的需求—希望老大自觉地拥有当哥哥姐姐的觉悟,这样我就可以省心了!

教育学家雅努什·科扎克说过:“整个现代的教育方式,都在渴求孩子当一个方便的孩子。”作为父母我们想让老大一下子变成一个有担当的大孩子其实这背后更多地是为了自己方便

我冷静下来,拿出纸和笔,开始用引导其他父母的方式引导我自己。

这个方法是“消除担心五步骤”,我只需要问自己这五个问题。

(1)在这个问题上,你对孩子的“期望”是?

——我希望老大能照顾好弟弟,希望老大能变得乖巧懂事,可以分担我的压力,希望老大一夜之间就长大。

(2)在这个期望的背后,你的“担心”是?

——我担心哥哥从此变得毫无同情心,因为弟弟受伤了他也不管。将来他们之间的关系会很疏离。

(3)这个“担心”100%是事实吗?担心的是现在还是未来?

——在刚进房间的那个瞬间,我的脑袋里冒出来的是有关未来的画面:哥哥长大了也会对弟弟毫无同情心,冷漠至极。

然而,这并不是事实。哥哥平时很懂得照顾弟弟,会给弟弟讲故事,跟弟弟一起玩,弟弟玩滑梯的时候,他一直跟在身后保护弟弟,他会帮弟弟洗澡、按摩、抚触……原来,那一瞬间我只想到了自己内心的担心,并没有看到事实。

(4)以下四种态度,哪一种是造成你“担心”的根源?

A. 孩子这样的行为肯定和我有关。

B. 我是个坏妈妈/我是个好妈妈。

C. 别人会怎么看我?

D. 我为孩子做了那么多,她/他怎么能对我做出这样的事?

我的回答:ABCD都有呢。

A. 我当然觉得跟我有关。因为从房间里离开,我想着会很快回来,于是没有把床围拉起来,也没有交代哥哥照顾弟弟,我非常自责。

B. 那一瞬间,我觉得自己是个坏妈妈。

C. 我自己还是多子女养育导师呢,别人会怎么看我呢?会觉得我连自己的孩子都没有教好吗?我发现,其实我关注的还是自己啊。

D. 我真实的想法是,二宝出生前后,我做了那么多铺垫和引导的工作,研究了上百本育儿书,讲了上百期家长课,学习了几千个小时的心理学课程,这都是为了养好孩子啊!我做了这么多,怎么还换来老大对老二这么冷漠呢?

当我写下这些担心背后的根源后,猛然发现,即使自己修炼了这么多年,仍然摆脱不了想要成为一个“好妈妈”的渴望,我要成为“完美妈妈”,我的孩子就必须成为“完美小孩”。这对老大来说并不公平。

(5)你愿意暂时不再想自己的“担心”,做出小而具体的改进吗?

——我愿意。我希望跟威威道歉,并且了解他真实的想法。

写到这里,我长出了一口气。我之所以会冲威威发火,其实是在缓解自己的焦虑。此刻,我愿意放下焦虑和担心,放下对孩子的不切实际的过高期望,去真正地理解孩子。

理解:老大也是孩子,需要妈妈温柔的引导

我回到房间,跟威威道歉说:“对不起,威威,妈妈刚才也有错,妈妈太着急了,刚才一进门看到弟弟摔到地上了,没有问你发生了什么就指责了你。其实是我忘了把床围栏拉起来,还怪你没有看好弟弟。妈妈跟你道歉。”(承认妈妈的责任,能让孩子感觉到安全)

威威听到这些话,肩膀开始颤抖,哭出了声。

我把手放在他的背上,对他说:“妈妈这样不分青红皂白地训你,你是不是觉得很委屈?”当听到委屈两个字的时候,威威开始放声大哭。(说出孩子的感受,能让孩子释放情绪)

他哭了好一会儿,我耐心等待着,等他慢慢平静下来,我继续说:“能告诉妈妈当时发生了什么吗你在想什么?”(了解事实和孩子的想法,给孩子说话的机会)威威说:“他刚掉地上你就进来了,我都还没来得及反应呢。”

我说:“哦,原来是这样啊,确实发生得太快了,妈妈也没出去多久。”(重复孩子的话,理解孩子,而不是为自己辩解)

威威说:“是啊,然后你就进来了,指责我了!”

我说:“是这样啊,那要是妈妈没进来,你准备怎么做呢?”(寻找解决方法)

威威想了想,说:“他肯定哭着不让我扶,会把我推开,他只想找你。”

我点点头:“原来你是这样想的啊,也有道理呢。”

“不过,下次我会叫你。”威威说。

我认真地跟威威说:“其实你是一个非常合格的哥哥,弟弟非常喜欢跟你在一起。这次只是一个意外,我相信弟弟还是想跟你继续玩的!”(认可哥哥的付出)

从这个对话中,我发现老大并不是冷漠和没有同情心,他只是不知道要怎么对这个状况做出反应。如果父母仅根据自己的主观判断就给孩子下定论,孩子就像被判了刑一样,连给自己申辩的机会都没有了。

指导:让老大体会到照顾弟弟妹妹的乐趣

老大不会因为弟弟妹妹的出生,一下子就有了当哥哥姐姐的觉悟。父母使用不同的引导方式,会让孩子有不同的认知。

下面这些话,父母不要对老大说。

×你都是哥哥(姐姐)了,怎么还不听话呢?

×你已经长大了,我们不能像以前那样专宠你了。

×当哥哥(姐姐),要有个当哥哥(姐姐)的样子。

×你得做个好榜样啊!

×你怎么做哥哥(姐姐)的,你得让着弟弟(妹妹)。

当孩子听到父母这样说的时候,内心会更加无所适从。孩子不能也不愿违背父母的意愿,但是当他们拼命努力想要达到父母的期望的时候,却又不知道该如何去做。

下面这些话,会温暖老大的心。

√ 你真是一个合格的哥哥(姐姐)呢。

√ 弟弟(妹妹)很喜欢和你在一起。

√ 宝贝,很抱歉,妈妈有时候对你要求有点高,你还是妈妈的大宝宝呢!

√ 你是妈妈的小帮手啊!

√ 多亏了你陪弟弟(妹妹),妈妈才能安心上个厕所。

日本的金盛浦子女士在她的《日本妈妈的两个孩子养育课》一书中写道:“与其强硬地要求孩子树立起觉悟,要自觉,不如用温柔的话语培养孩子内心的爱,让他们逐渐进入哥哥(姐姐)的角色中去。”

其实,如果老大可以充分地感受到爸爸妈妈的理解支持和关怀他们也会用同样的方式对待弟弟妹妹。假以时日,老大一定会变成合格的哥哥姐姐的。

事实上,老大的内心非常渴望能为弟弟妹妹做点什么。

引导老大参与到照顾弟弟妹妹的过程中,可以使用“引导贡献三步走”。

(1)发出邀请。

(2)手把手教授。

(3)真诚感谢。

比如,老大希望帮助妹妹洗澡,可以按照下面的方法来做。

“宝贝,妈妈需要你的帮助,你愿意帮妹妹拿一下洗澡的玩具吗?”(发出邀请)

“这样开水龙头会淋到妹妹,妈妈教你可以怎么做。你可以搬个小凳子坐在旁边,用这个小杯子舀水,再淋到妹妹身上。是的,就是这样,注意从肩膀淋下去就好了,不要从头上淋。”(手把手教授)

“谢谢你帮助妈妈给妹妹洗澡呢,还陪她玩,妈妈感觉这次洗澡特别轻松,妹妹也笑得特别开心。”(真诚感谢)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这个做法并不难,但是妈妈们往往会觉得老大的参与是在添乱,还不如自己做省心。这样的想法恰恰会打击老大参与照顾弟弟妹妹的意愿。如果妈妈愿意从手把手地教授、示范开始教老大参与照顾弟弟妹妹,老大们就会越来越多地享受做哥哥姐姐的快乐啦。

【作业】清单:引导大宝发声“我可以帮忙了!”

我们可以想想看,在照顾老二的过程中,有哪些是老大力所能及的事儿呢?以下是我在家长课堂上通过头脑风暴整理出来的可以让老大“参与贡献”的清单:

□ 帮忙扔纸尿裤

□ 帮忙摇晃奶瓶

□ 给弟弟妹妹洗澡

□ 给弟弟妹妹换纸尿裤

□ 帮忙拿衣服

□ 给弟弟妹妹讲故事

□ 做鬼脸逗弟弟妹妹

□ 妈妈上厕所时,看着弟弟妹妹

□ 教弟弟妹妹说话

□ 弟弟妹妹滑滑梯时保护他们

□ 负责给弟弟妹妹发零食

□ 帮忙辅导弟弟妹妹的功课

请选择其中一个项目并邀请老大参与(在上面的清单上打钩),然后完成以下填空题。

① 发出邀请。

宝贝,可以请你帮忙__________。

② 手把手教授。

你可以这样做,____________。

③ 真诚感谢。

谢谢你,是因为_____________。

相关图书

老年人学电脑
老年人学电脑
速算达人是这样炼成的
速算达人是这样炼成的
童话里的“坏蛋”:给孩子的第一本反霸凌认知书
童话里的“坏蛋”:给孩子的第一本反霸凌认知书
老年人学智能手机
老年人学智能手机
手绘海洋动物(修订版)
手绘海洋动物(修订版)
名家自然故事
名家自然故事

相关文章

相关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