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霄老师的5堂幸福课——遇见孩子,看见更好的自己

978-7-115-48729-2
作者: 王霄
译者:
编辑: 马雪伶

图书目录:

详情

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会不断遇到各种挑战;如何教育好孩子,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便成了父母们每天都在思考的事情。王霄老师把培养孩子看成人生的自我修炼,看成父母与孩子一起成长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概括为5个词:选择、接纳、连接、改变、放手,分别表示对自己的选择负责,接纳生活的本来面目,让家庭的连接永远不断,改变从自己做起,最后是带着爱放手。

图书摘要

内容提要

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会不断遇到各种挑战;如何教育好孩子,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便成了父母们每天都在思考的事情。

王霄老师把培养孩子看成人生的自我修炼,看成父母与孩子一起成长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概括为5个词:选择、接纳、连接、改变、放手,分别表示对自己的选择负责,接纳生活的本来面目,让家庭的连接永远不断,改变从自己做起,最后是带着爱放手。这是一趟有关爱与自我关怀的旅程,在途中,父母会遇见更好的孩子,也发现更好的自己。

本书适合所有希望养育好孩子、获得幸福生活的父母阅读。

前言

我为什么要写这本书?

做家长教育很多年了,我认识很多家长,他们的年龄、学历、文化背景各不相同,他们生活在不同的城市乃至不同的国家,他们孩子的年龄也各不相同,从刚出生的婴儿到参加工作的成年人都有,而我也是他们中的一分子。我有两个孩子,女儿22岁,儿子9岁。我从来不认为自己是他们的老师,这些年来我和这些爸爸妈妈们一起学习,对他们遭遇的所有挑战感同身受,也见证了他们的成长和改变,我发现,无论我们来自哪里,为人父母的共性要大于不同,我们似乎都要经历下面这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我的孩子有问题,我希望他更完美。

很多家长走进教室的时候一脸愁云,带来的是孩子的各种问题。慢慢地,每个人都恍然大悟:原来是我自己的问题啊。

第二阶段:原来是我有问题,我希望自己更完美。

接下来我看到每个家长都在努力改变自己,但是有的时候觉得有效,有的时候觉得没用。受挫的时候,很多人又陷入对自己超级不满意的情绪之中。

第三阶段:我们都不是完人,但都走在修行的道路上。

如果上天给我们一个完美的孩子,这固然幸运,但更多的时候我们的孩子是不完美的,我们自己也是不完美的。也正因为如此,我们获得了修炼自己的机会。修炼自己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获得幸福。这里的幸福是更广义的快乐,是在成为更好的自己这个过程中我们感受到的快乐;另外,当看待世界的方式变了,我们的行为方式也会改变,我们的生活也会变得更幸福,这样一来,我们也给更多的人带来了幸福。

修炼自己,其实就是改变那些固化的、极端的、负面的认知,重塑新的思维方式。那么我们如何修炼自己呢?这个时代最不缺的就是信息和知识,但是面对各种育儿理念、心理学学派,我们有时候会迷茫,不知该何去何从。有没有什么是普世的真理,可以引导我们前行呢?我不敢妄言自己通晓真理,但我知道普世的真理往往也是朴素的,它不走极端,它让我们觉得温暖。哲学、心理学、教育学乃至科学其实是相通的,这也是所谓的大道至简,简单到一页纸就能写来。但是简单不代表容易,不代表一招就能改变别人和自己。

很多时候,道理我们都懂,但具体到和孩子的每日相处,那些大道理我们往往不知道怎么用,所以在理念和每日生活之间需要一个桥梁。这本书其实也是这样一个桥梁,理念来自普世的真理,但方法是落地的,步子是小的。

每个家庭都是不同的,每一个妈妈、孩子也是不同的,但我们都向往幸福的生活。这些年我也一直在做着这样一件事情,即帮助家长找到适合他自己的方法;当他变化了,整个家庭的幸福生态也会发生变化。

这本书有什么特点?

10大养育难题

孩子和孩子不同,家庭和家庭不同,但人性在本质上是共性大于差异,所以,我在大量的问题中提炼出10个共性的难题,一定有几款能帮助到你。

有理念有方法

我这些年一直在努力做一件事,就是把知识消化之后,用最浅显的方式讲给我的学员听,也就是由我来深入,然后浅出给他们。

好的办法是有具体步骤的,步骤太多了记不住,步骤太少又太笼统,所以我都是尽量让一个方法的步骤不超过3步,对每个步骤都会尽量举例说明。

有故事有案例

给妈妈们讲课与做商业宣讲不同,不能满眼都是表格、报表和数字。大家喜欢听案例,喜欢通过案例来理解教育的理念,所以在本书中有大量的案例,这些案例来自我的学员,来自我的朋友,还有很多故事来自我个人和我的孩子。当然,适用于一个家庭的方法不一定适用于另一个家庭,书中所有的故事意在抛砖引玉,最终帮助大家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有可以践行的一小步

每章都有“每日一小步”,都是很具体和实用的方法,这些方法都是结合每章的内容,帮助大家在理解理念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地去实践。要知道,读书是被动学习,实践则是主动学习,效率要高很多。

有神奇问题

这本书有很多神奇问题,说“神奇”是因为真的很神奇。我的很多学员发现,原来换个角度问自己,思路会一下子开阔,那些看似无解的问题便迎刃而解了。

有万能清单

说“万能”,是因为真的很万能,我们的很多困惑,都可以通过列清单的方式变无序为有序,大脑里的一团乱麻解开了,庞杂的事务变成一个个的小事件,解决起来不再困难。

有疑难杂症诊断——当方法不管用时

这些年我听到太多这样的问题:“我按照方法去做,但是不管用啊。”我喜欢这样的问题,因为这会引发大家的思考。很多时候我们是穿新鞋走老路,也有的时候是我们误读了一个理念,但这都暴露了我们思维定式的局限。把这样的问题思考明白,顿时就能更上一层楼。

如何使用这本书?

这是一本可以使用的书,用得越多,它对你的价值也就越大。

按顺序阅读,但不要一口气读完

1.先修自己,再修关系

第1章“选择”和第2章“接纳”就是帮助我们成为自己生活的主人,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勇敢地接纳生活,这是我们的能量来源。

2.先连接,再改变

人生的烦恼大部分来自关系,而处理关系的首要任务是建立连接,有了连接才有可能改变。第3章“连接”讲的就是这件事。好的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坏的改变也不是世界末日。在第4章“改变”里,有很多具体的方法帮助你和孩子去改变。改变没有绝对的好坏,它是人生的一部分。

3.先放心,再放手

为人父母最终都要放手,人生何尝不是如此呢?但放手不是“大撒把”,所以第5章“放手”中有大量的方法帮助你做好放手前的准备。心放下了,手也就放下了。

我的建议是读完每一章都停下来,思考一下,试试这一章里的小工具,和朋友家人讨论一下,给朋友讲一讲。练习也是需要时间的。

对症下药

人吃五谷杂粮,难免会生病,我们的人生中也会有各种杂音。当我们发现自己的生活失控、当我们感到脆弱和焦虑的时候,也许可以翻开第1章“选择”和第2章“接纳”读一下,你会获取力量和勇气继续前行,因为只有你,才是你生活的主人。

有的时候你会发现沟通无效,明明自己说的都是真理,但孩子或者家人却不予理睬,大多数时候这是因为亲人之间的连接出了问题,请你翻到第3章“连接”。当然,连接不是只有断了的时候才去管,它是我们生活中的必需品,是每天的功课,也是我们能量输送的管道。

我们都希望成为更好的自己,也希望孩子成为更好的孩子,但往往欲速则不达,适得其反。当我们嫌自己进步太慢或者孩子进步太慢的时候,往往是因为我们走得太快而乱了阵脚。第4章“改变”和第5章“放手”会帮助你慢下来,一步一个脚印。假以时日,你的收获会大大超出预期。

与人共读

在这个时代,专注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尤其是作为妈妈,往往身兼数职,杂务缠身,能静下心来读一本书并不是件易事。一个好办法就是找一些志同道合的妈妈一起学习和践行,比如大家每周聚在一起,喝喝咖啡,分享自己的故事和实践感悟,或者和素不相识的妈妈们在线上一起学习。我这些年来最深刻的体会就是,分享是最好的学习方式。也许我们会在未来的某个线上或线下的空间里相遇呢。

践行一小步

虽说名为“每日一小步”,但你完全可以七天一小步,或者一个月一小步。在修炼自己的过程中,永远不要嫌步子小,只要我们一直在行走,就一定比昨天做得更好。

这本书写给谁?

每当坐在电脑前写书,我都仿佛在和此刻手捧这本书的你聊天。在我的脑海里,你也许有孩子,也许没孩子;也许是全职妈妈,也许是工作妈妈;也许像我一样是个讲师,或是一位心理辅导师。我永远是你们中的一员,因为我对养育孩子过程中的所有酸甜苦辣都感同身受。

我们都是普通人,我们都不完美,但我们都有爱,我们都希望做得更好。无论过去犯了多少错误,也无论将来还会犯多少错误,我们都在修炼自己。仅仅这一点,我们就可以为自己点一个大大的赞了。

致谢

我做家庭教育,最大的初衷是来自自己的家庭,如果没有他们,我根本就不会从事现在的工作。感谢我的先生一直以来给予我的鼓励,他的助推让我不断地走出自己的舒适圈,让我这些年从一个得过且过、惧怕困难的人,成长为今天的有勇气的自己。他博览群书,所以在写书过程中,我每每对一些知识感到似是而非的时候,他总是快速地搬回一摞又一摞的书,或者在网上迅速搜索到相关理论和知识点,然后和我一起讨论。我的所有成形以及未成形的想法,都会在第一时间和他分享,而他也永远是我文章的第一个读者。

感谢我的孩子们。我放弃了很好的工作,辞职做全职妈妈,是因为要陪伴儿子天天长大;我开发了青春期家长课程,是因为女儿妮妮在青春期带给我很多挑战。我的孩子是普通的孩子,他们有优点也有缺点,和他们相处过程中的喜怒哀乐,让我有了修炼自己的机会。我发现自己身上的各种“坑”都被慢慢填平了,我成为了更好的自己。

我从未想过自己还可以写书,是秋叶大叔看到了我身上连我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潜力,在他的鼓励之下,我才迈出了这一步。在写书的过程中,秋叶大叔常常给出中肯的意见和真挚的鼓励,帮助我将不可能变为可能。

本书写了很多妈妈的故事,还有大量的案例也是来自我的学员家长。为了分享他们的故事,我要征得他们的同意,几乎每个妈妈都说:“只要能够帮助更多的妈妈,我们愿意分享自己的故事。”我想说的是,你们真的会帮到很多很多人。

这些年,因为讲课结识了五湖四海的学员和朋友,他们遍布100多个城市。课程结束后,大家的连接也没有断,他们对孩子的爱一直深深地激励着我。写书的过程中要不断挑战自己的自信。人难免对自己失去信心,但当我想到这本书能够持续地帮助到大家,我就不再纠结自己的不完美,也会更加努力。感谢有你们相伴!

王霄

第1章 接管我们的人生——选择

1.1 选择做妈妈,是人生的一场修炼

积极主动是人类的天性,即使生活受到外界条件的制约,那也是因为我们有意无意地选择了被外界条件控制。

——史蒂芬·柯维(《高效人士的七个习惯》)

很多时候,做妈妈并不是经过深思熟虑做出的选择。

我讲了很多年的家长课,学员大部分是妈妈和准妈妈,她们来自不同的城市,拥有不同的教育背景,从小学学历到博士都有。她们的年龄从二十几岁到四十几岁,家里的孩子少则一个,多的四五个;孩子的年龄跨度也很大,从几个月的小婴儿到二十几岁的成年人都有。

我曾经问过大家:

提问 你们是如何决定成为一个妈妈的?

这是她们的一部分回答。

“我们喜欢旅行,一直没打算要孩子。但是到了35岁,忽然觉得再不要就成大龄产妇了,没想到真想要孩子的时候发现老也怀不上,正准备放弃的时候就怀孕了。”

“老公是几代单传,所以婆婆一直催我们。大宝是女儿,婆婆一直希望我们再生一个。要是再生一个女儿,真不知道是不是要一直生下去。”

“我的原生家庭有4个兄弟姐妹,我们关系很好,所以我也想多生几个孩子。”

“我大学刚毕业,还没打算要孩子,但意外怀孕,就把孩子留下了。但我觉得自己还是个孩子,根本没准备好。”

“我们是重组家庭,虽然我们在原来的婚姻中都有孩子,但我们想要一个自己的孩子。”

有些人糊里糊涂地做了妈妈,有些人从备孕开始就精心策划,也有些人已经不是第一次做妈妈了,但无论怎样,我们发现,做妈妈这件事,现实和想象的差距实在太大了。曾经不止一个妈妈告诉我,生了孩子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都不想去抱自己的孩子。我想,她们抗拒的是妈妈这样一个身份。当妈没有回头路,我们的人生头一次要对另一个生命负这么大的责任,怎能不忐忑。

孩子不总是画报上的那个天使,很少有人能想到这个弱小的生命,在日后会带来无穷的挑战。不明原因的哭闹,被打断无数次的睡眠,怎么也减不回去的肚子,幼升小、小升初简直是一个浩大的工程;当孩子终于长大了一些,又遭遇青春期,“天使”秒变“小恶魔”……

面对层出不穷的各种教育理念,以及来自老人的各种经验传授,新与旧之间,中和西之间,我们经常不知道如何去甄别和选择。

围绕孩子,人际关系一下子多出很多分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孩子的老师以及其他小朋友的家长等。这些关系往往不是我们主动选择的,但却要面对和处理。

有人选择了全职、半职,也有人还在苦苦支撑着,管理不好自己,也没能管理好孩子和家庭。

仿佛一夜之间,生活中充满了各种选择。从小到大答对过无数选择题的我们,现在面临真实世界里的选择,往往无所适从,因为没有标准答案可参考。

做了妈妈,无论你是否曾经拒绝长大,在这一刻,没得选了。怨天怨地怨社会没用,怨孩子怨老公怨父母也没用,只有一个选择摆在面前,我们必须把自己当作一个成年人来对待。也就是说,你的所有选择,责任人只有自己,这是人生修炼最重要的一课。有了这样的勇气,我们才可能成为一个好妈妈,而生活也会给予我们最丰厚的回报—我们因此成为更好的自己。

1.从“都是因为你”到“看见我自己”

“王老师,我的孩子13岁,每天早晨和放学都会给父母打电话问候,有时候一天打好几个电话,即使提前告知我们不能按时回家,他也会坚持打。他从小和父母一起生活,只有中午才跟着爷爷奶奶吃饭,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两年了。我问了周围的朋友,他们的孩子都没有这个问题。一个男孩子,怎么这么胆小呢?”

——妈妈A

无独有偶的是,妈妈B也遇到过同样的问题。儿子自从初中住校,每天都给父母打五六个电话,会问父母在做什么,煤气关了没有;下雨要带雨伞,晚上天黑开车要注意安全,路面发亮的地方有水不要走。但不同的是,这样的状况持续了一个月就停止了。

提问 为什么孩子的情况类似,但结果却不同?

经常有家长向我咨询孩子教育的问题,在他们的整段描述中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按理说我们小时候学写作文时都知道写作四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大部分家长说别人都很详细,比如孩子做了什么、说了什么,老师说了什么、其他人说了什么等,但是在这里面唯独缺了主演—自己,或者一笔带过“我什么方法都用了,不管用”。我很少听到人们能清晰、完整、客观地描述自己的一言一行。

在这背后是我们常有的一种思维习惯—都是因为你。遇到问题找怪罪的对象,看别人的问题一大堆,而自己的问题全都是盲点。

都是因为你

·都是因为你的出生,我把那么好的工作都辞了。

·都是因为你每天这么忙,带孩子都成了我一个人的事儿了。

·都是因为你妈老给孩子喂饭,他现在都不会自己吃饭。

·都是因为你上课老说话,老师老来找我。别人家的孩子都不这样,都是你不正常。

·都是因为你老打电话给我,让我很难堪。

于是我们拼命地纠正别人。很多时候,孩子身上的问题只不过是某一个时期或某一个年龄的一个特点而已,本来不是事儿,但是因为我们不断去纠正,最终反倒变成了问题。

当我们把重心转移到自己身上,则往往一点点的改变就能带来奇迹般的变化。那么如何看见自己呢?这就好比在你的家里安装一个摄像头,作为一个旁观者去看自己,你会看到什么?此外,你也可以问自己这些问题:

·我是怎么看待这件事情的?——想法

·我的情绪是怎样的?——情绪

·我都做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做法

让我们来看一下妈妈A和妈妈B都有些什么不同。

妈妈 A

背景

第一次来上家长课。

想法

一个这么大的男孩子,一天到晚老给家长打电话,是胆小的表现,不正常。

情绪

烦、抵触。

做法

(1)孩子去了一次两周的住宿夏令营,回来以后就开始一天给父母打好几次电话。过了一段时间,父母因为要去外地照顾姥姥姥爷,有一个月的时间不在家,孩子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

点评|孩子总是会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对一些事情产生恐惧,比如怕黑,怕被关在屋子里出不去,怕父母消失。这个孩子第一次离开父母就产生了各种担心和恐惧,但父母没有关注,接着他又经历了第二次和父母的分离。

(2)妈妈问周围的朋友,朋友们说他们的孩子都不是这样。

点评|“比较”给我们带来的只有焦虑,只会让我们看孩子越来越不顺眼。没有任何两个孩子之间有可比性。

(3)旁边有人的时候,妈妈会耐心地接孩子的电话,虽然外表温和,但内心排斥,接孩子电话的时候老想快速结束通话。

点评|孩子需要的就是想知道妈妈是安全的,妈妈是爱我的;但是妈妈的语气并没有让孩子感受到安全和爱,他感受到的是妈妈有点烦自己,是被拒绝,于是他只能不断重复着自己的行为。

(4)孩子会问爸爸几点回家,提前15分钟一定要打电话给爸爸。

孩子:“爸爸,你是不是在喝酒?”

爸爸:“没有啊!”

孩子:“我能感觉到你喝酒了。”

爸爸:“就喝了一点。”

孩子:“那你别开车啊。”

点评|孩子担心爸爸的安全,担心爸爸酒驾;但爸爸没有坦诚面对,孩子感到的还是不安全。

(5)妈妈会劝说孩子以后不要老给妈妈打电话,因为妈妈特别忙。

点评|妈妈的劝说让孩子觉得自己不对,但是他还是没有能力战胜恐惧啊。

孩子需要的就是感受到安全,但父母的抵触使得孩子这个最基本的需求一直都没有得到满足。

妈妈B

背景

这个妈妈在三年前来上我的家长课,当时她觉得新的理念很别扭,不好掌握,但是她知道改变要从自己开始,于是她把很多话写在小纸条上,家里的房间甚至是卫生间都贴满了这些小纸条,直到自己烂熟于心。

想法

孩子最近突然每天都给我们打很多电话,是不是遇到什么事儿了?我可以做点什么呢?

情绪

从担心到享受,再到坦然。

做法

(1)联系老师,确认孩子在学校是否遇到什么问题,老师说孩子一切正常;妈妈想也许是因为孩子初次离开父母住校,有点分离焦虑,可以理解。

点评|妈妈没有怪罪孩子,没有止步于私下里瞎嘀咕,她主动选择自己做些什么,她能够接纳和面对孩子住校这样的现实,她接纳孩子的感受。

(2)妈妈问了孩子的想法,孩子说:“我就是担心你们,现在社会这么乱。”

点评|妈妈能够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这是连接。连接不仅仅体现在一件事情上,它反映的是家人之间长期的一种状态,是彼此的信任。

(3)妈妈:“谢谢你对爸爸妈妈的关心,你打电话过来的时候我们有时可能接不到,不要太担心,我们一定会注意的。你在学校也要照顾好自己,我们爱你。”

点评|妈妈坦然告诉孩子自己的真实感受,这是连接。

(4)儿子每次打电话回来,妈妈接到电话都如实回答孩子的问题;如果没有接到儿子的电话,也不会特别焦虑。

点评|这是放手,妈妈放手让孩子体验他的真实感受。

(5)孩子的电话从每天五六个,到三四个,到一天一个,再到一周一次,这个过程持续了一个月。

点评|妈妈没有急于求成,她知道改变需要时间,她相信孩子会慢慢走出这种焦虑的状态。

当孩子的不安全感在妈妈那里得到积极的回应,他的这种担心和恐惧就自然而然地消失了。

选择、接纳、连接、改变、放手,正是本书5章的内容。对自己的选择负责,接纳生活的本来面目,让家庭的连接永远不断,改变从自己做起,静等花开,最后是带着爱放手;我感到特别欣喜的是这些在妈妈B的身上全部看到了。

妈妈A后来告诉我,当她不再纠结于打电话这件事后,儿子的情绪也好了很多,和妈妈聊的话题也多了起来。以下是她在微信群里分享给我们的心得。

和亲们分享一下我回家后这3天的感受吧。我属于落在人群里就不想被人注意到的那类人,也不善言辞,现在竟然想着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感受。

说实话好奇怪,此刻我怎么会有和老公以前谈恋爱时写信的那种感觉呢,既激动又紧张。王老师的能量真的太强大了,听过老师的课后我感觉浑身都充满了力量。不感受不知道,真的是不可思议,我现在竟然对娱乐新闻节目不感兴趣,喜欢上看书了,感觉以前的自己傻傻的,浪费了那么多的美好时光,好在一切都还不算晚。

回来后我对儿子打电话这件事也没有再纠结,欣然接纳了孩子的这种行为,也学会多觉察自己。孩子本身是没有问题的,许多问题其实是家长自身的原因造成的。这两天儿子也很开心,在睡前特殊的时光里我们聊了许多话题,包括他对初中生谈恋爱和同学之间暴力行为的看法。之前是不怎么聊这些的,这让我很欣赏他,好好地夸奖了他一番,他很开心地睡觉了。

以前感觉孩子是内向型的,现在突然发现他活泼可爱了很多。自己之前只是揪着孩子的问题不放,久了便形成了心结。当我把关注点放在自己身上时,发现一切就都不是问题了,孩子行为的原因也变得清晰起来。

前天晚上我们一家三口还开了小型家庭会议,整个过程特温馨、特有意思。我和老公还一起制订了减肥健身的计划,由儿子监督。这个课程真的是太有效了。虽然对王老师教授给我们的知识和技能有些我还没消化吸收,一知半解,但今后我学习的思路是很清晰的。现在我的计划就是先把书认真读完,专心按作业的要求去做,一步一步地来,一点一点地进步。我相信自己也可以做得更好,所以第一步我要把书认真地读一遍。今后要多向老师和各位亲们交流学习。祝大家开心快乐每一天!

很多妈妈告诉我:看见自己是多么的难。是啊,如果不做妈妈,也许我们都没有机会真正了解自己呢。如果永远把重心放在抱怨别人上,那一定做不了好妈妈。做人不也是一样的吗?

每日一小步

我选择—变被动为主动

从我们记事开始,很多事情就已经无法重新选择了,我们的父母、兄弟姐妹、身高、肤色、性格、文化等,这些都是人生拼图上的底色。等到我们长大成人,终于开始接管人生,接下来就会发现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原生家庭可能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痛苦,求学之路不一定顺利,工作也未必称心如意,我们的能力和期望之间总是有着巨大的鸿沟。面对这样一手“烂牌”,很多人会说:“我真的别无选择。”

有些人开始抱怨上天的不公,让我们拿了一手烂牌。不幸福的童年,未能如愿的高考,工作如同鸡肋,婚姻遇人不淑,喝凉水都长肉的基因,总是控制不住的脾气……每当遇到困难,我们总想找个能怪罪的对象。可能是自己的家人,可能是这个世界,也可能是我们生活的环境,或者我们会埋怨自己;但最后发现,抱怨并不能帮到我们,反而会让我们原地踏步,对生活越来越不满意。其实一切都是我们自己的选择,能改变的也只有我们自己。如果你能看到这一段文字,你的人生其实已经由你掌管了。

有时我们期待别人给我们答案。这些年我遇到很多妈妈向我寻求帮助:孩子不愿意上幼儿园,每天早晨哭闹;婆婆总是给孩子吃太多的零食;老公脾气不好,两人无法沟通;青春期的孩子学习成绩下滑,不喜欢上学;无数次减肥,但越减越肥……她们有时坐在我的对面,有时和我隔着手机的屏幕,我从她们的眼神里感受到无助。也从她们发给我的短信的字里行间体会到她们深深的焦虑,每一个人都在问我:“我什么办法都没有,你能告诉我该怎么办吗?”而我知道,即便我给了她们一个被无数次验证的“绝对真理”,也会被“但是”全部推翻,因为我们擅长给自己找借口。选择权其实在自己的手里,只有心甘情愿地选择才是最有效的。

修炼从改变思维定式开始,而改变思维定式的第一件事就是变被动为主动。注意一下,你今天有没有说“我不得不”;也许嘴上没说,但或许心有所想,比如:

·我不得不做饭,因为别人做的饭太难吃了。

·我不得不上班,因为我要挣钱养家。

·我不得不陪孩子写作业,因为如果我不这样,他就不好好写。

·我不得不吃垃圾食品,因为我管不住自己。

·我不得不冲着孩子大吼,因为我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

·我不得不让孩子上课外班。

不知你有没有“中枪”?

“不得不”的背后是一种责任的推卸,它带给我们无力感。作为一个成年人,我们要为自己所有的行为负责,所以,尝试着把“不得不”替换成“选择”,这样你会发现自己内心的需求。

·我选择自己做饭,因为我做的饭更好吃。

·我选择上班,因为我在做着自己擅长的事情,并且这给我带来经济收入。

·我选择陪孩子写作业,因为我想陪伴他、帮助他。

·我选择吃垃圾食品,因为它很便捷,而且美味。

·我选择冲着孩子大吼,因为我没有找到更好的办法。

·我选择引导孩子坚持不懈,因为努力是一项能够持续终生的重要品质。

不用评判自己,只是把“不得不”替换成“我选择”,记录下来,觉察一下自己的内心有什么样的变化。

(1)我不得不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

我选择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

(2)我不得不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

我选择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

(3)我不得不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

我选择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

(4)我不得不让孩子

我选择引导孩子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

2.当妈很少“纯天然”,只要开始就不怕慢

方法|

当我们知道做妈妈要反观自己和改变自己的时候,却发现无从下手;这样一个如此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我们以前所受的教育竟然大部分都用不上,我们基本上都是无证上岗。

有的人学习高深的科学知识非常擅长,但在做妈妈这件事上屡屡碰壁;有的人在单位管理员工很有章法,但面对孩子却束手无策;还有的父母生意做得很大,吃过很多苦,有着超强的抗挫力,但一提起孩子的考试成绩就掉眼泪……很多妈妈,她们在自己的领域里非常出色,上刀山下火海都能搞定,但是唯独对做妈妈这件事情感到很挫败。

提问 为什么做妈妈这么难?

因为我们养育孩子的方式,带着几十年来自身成长的烙印,但自己却毫无察觉。

对于父母的养育方式,你是全盘复制,还是全盘否定?

在我的家长课堂上,有很多体验式活动,家长们经常要扮演孩子,体会做孩子的感受。扮演结束后,我不止一次看到妈妈们泪流满面,她们在扮演孩子的时候看到了童年时的自己,但最让人痛心的是,她们在自己身上看到了当年父母的影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八个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还有的时候,我们在经历了原生家庭养育方式带来的痛苦之后,又对其全盘否定,结果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我一出生就被爷爷奶奶带走,养到2岁才回到父母身边。妈妈脾气暴躁,所以我没少挨打挨骂。从小我就立志将来一定要做一个和我妈不一样的妈妈,但是我只知道我不想要什么,在推翻了父母的养育方式之后,接下来我并不知道该怎么做。

女儿出生的时候我什么也不懂,只是想着不要打不要骂,不要让她不喜欢我。那个年代关于养育孩子的书籍也很少,也没有如今这么发达的互联网。有朋友向我推荐一本《斯波克育儿经》,我也看不下去。所以,稀里糊涂地把女儿养到十几岁,确实基本没有打骂过她,也维持着还不错的母女关系,但她猛烈的青春期让我无所适从。我意识到以前的“散养”方式其实是有问题的,缺乏原则,缺乏必要的坚持。从父母严苛的养育方式走向纵容,我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无论是哪种方式,当我们觉察到这一点后,就好像在黑暗的房间打开了一盏灯,恍然大悟。那么,对于原生家庭的养育方式,到底是复制还是否定?都不是,它应该来自我们不断思考和实践之后的新选择,是我们给自己和孩子定制的新选择。

你习惯用脑思考,还是用心感知?

我有一个学员,她的妈妈是个农村妇女,养育了五个孩子,即便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也从来没有打骂过孩子。而孩子们却非常尊敬妈妈,她们长大成人后有什么问题仍然愿意去听妈妈的看法,因为妈妈虽然没有文化,但是很有智慧。这个学员说到自己曾经大龄还未婚,相亲二十几次都没有成功,给妈妈打电话的时候,妈妈不着急也不催促,反而安慰她说:“这次又没成,你一定很难过吧?”我当时脱口而出:“这就是我们经常讲的认同对方感受的方法。”这是现代心理学中非常重要的理念,而且是非常难做到的一件事。显然,妈妈没有学过这些方法,她说出的话是经由自己内心智慧的指引。

我经常听妈妈们谈论怎么对付孩子。以我们成年人的头脑,有来自职场上的分析能力,有来自商场上的精明算计,有来自学术研究中的执着,按理对付一个小孩子是绰绰有余的。每当此刻我通常会打断大家,然后问一个问题。

提问 你是在用脑思考,还是在用心感知?

用脑思考往往是对外在的分析和评判,我们会不自觉地评判一件事情的“对与错”、一个人的“好与坏”,从而用“我应该……”来解决。

·怎么考了97分,那3分是怎么回事?我应该好好说说他。

·这道题昨天不是做对了吗?怎么还错?你应该好好反思。

·你是哥哥,怎么能打弟弟?这件事是不对的,你太自私了,我应该教训你一顿。

用心感知是向内的洞察,是看到事情本来的面目,而不是评判;是感知对方的内心,而不是给他贴标签;是用心体会对方的需要,然后找出解决的办法。

方法|

·如果我考了97分,我会是什么样的感受?

·如果我昨天做对了这道题,今天又不会做,会是什么原因呢?

·如果我是哥哥,我会因为什么打弟弟?妈妈批评我的时候,我是什么感受?

用脑用惯了,找到心的感觉其实挺不容易的。有一些简单的办法可以帮助我们找到自己的心。

·闭上眼睛,感知一下。如果你身体僵硬,八成是在用脑思考,所以要让身体放松。

·深呼吸,把手放在自己的心口上。

·找出孩子的一张照片,看着他。这个孩子,你爱他胜过一切。他不是那个处心积虑要和你作对的小魔头,他是一个成长中的孩子。

他也爱你胜过一切。

我们和孩子、和亲人的关系不同于工作关系,它需要我们先找到自己的心;心找到了,做妈妈的感觉也就找到了。

我观察了一下,那些在幸福家庭长大的女孩子,当她们成为母亲后,通常都自带养育自己孩子的天然智慧。但这些人毕竟还是少数,如果你是那大多数,不是一个“纯天然”的好妈妈,也没有关系,至少你能更深刻地体会什么叫“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也是很多人走上从事教育道路的原因,她们希望去影响和造福更多的家庭。只要开始了就不怕慢,想一想,我们的孩子也许以后会因此成为天然的好父母呢。

万能清单

怎样才能给妈妈加满“油”

几十年前,妈妈骂孩子打孩子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现在不同了。我经常在家长课堂上听到这样的话:“我老是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妈妈们知道对孩子不该打不该骂,但关键时刻总是忍不住,即便忍也是强忍,结果都快憋出内伤来了。

提问 在什么时候,你最不容易控制自己的情绪?

大家的回答是:“身体疲劳的时候、生理期、事情太多的时候、老公不合作的时候……”

做妈妈确实是激发了我们由内到外的各种能力,于是大家都在“超常发挥”。养育孩子本来不是妈妈一个人的事情,但是由于妈妈不放权,身边的人就没机会做,自然也就做不好,这也就让妈妈更不放心了。恶性循环的结果是妈妈们事事亲力亲为,但带来的问题是过度透支自己;透支自己的结果是无法控制情绪,于是妈妈一发火,殃及全家人。

提问 在什么时候,你觉得自己的脾气最好?

大家的回答:“睡了个好觉、吃美食、和朋友聚会、逛街、做美容、读了本好书、健身……”

乘坐飞机的时候,不知你有没有注意过,在起飞前播放的“安全须知”里都会强调,如果身边有老人和小孩,请在发生紧急情况时先戴好自己的氧气面罩,然后再帮助其他人。妈妈的情绪是家庭的晴雨表,影响着全家人的和谐,而只有先照顾好自己,才会有平和的心态。

但是很多妈妈说自从有了孩子,工作量翻了几倍,时间严重不够用。如果又添了二宝三宝,恨不得每一天都和打仗似的,不仅自己如此,全家人都忙得不可开交,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超负荷运转的,妈妈哪里有时间照顾自己呢?其实做妈妈这件事和其他工作一样,需要巧妙地利用周围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和非人力资源,这样既照顾了自己,孩子也能健康成长,整个家庭也会回到和谐的状态。

在课堂上我曾经做过一个活动,名字叫“爱的能量杯”。我把一个玻璃杯注入红色的水,代表一个妈妈一天的能量。也许我们昨天睡了个好觉,今天早晨能量杯是满满的;也许昨天晚上老二发烧,一晚上都没睡好,那么今天的能量杯已经不满了;接下来,各种意外开始消耗着我们的能量。

有一个妈妈告诉我她家的早晨发生的各种意外:

老大今天早晨才说要穿校服,但校服昨天刚洗还没干,赶紧拿吹风机吹。

老二吃饼干,渣子撒了一地;刚换好衣服,就泼了自己一身的果汁,赶紧换衣服。

好不容易把两个孩子都送走,正琢磨着今天晚上和闺蜜约会穿什么衣服,父母打来电话说厨房的下水出了问题,满地是水,我还要打电话找人去修。

老公打来电话,说晚上有饭局,那么就没人看孩子了,所以我和闺蜜的约会只能取消。

……

等到下午两个孩子回到家,妈妈能量杯里的能量就仅剩一点点了。这个时候一丁点冲突都可能会点燃这个快没有能量的妈妈,那时候,所学的任何方法估计都统统丢到脑后了。

对此,可以找一个安静的地方,放下自己的一切角色,此刻我们不再是妈妈、老婆、子女、员工……问问自己内心的需求。刚才说的这位妈妈花了30分钟时间写下了这个清单:

Why 什么样的事情最消耗我的能量?

·时间紧的时候出状况。

·屋子里太乱。

·不被关注。

在这一点上,人与人的差异很大。比如聚会对于一个外向的人来说是获得能量的方式,而对于一个内向的人来说可能就是消耗能量。我观察过自己的能量杯:和很多人应酬消耗我的能量,陪孩子玩那些打仗的游戏,哪怕只有几分钟都很耗能;相反,陪孩子练琴、上课外班这样的事情,很多妈妈都头大,我却觉得挺有趣。

这个妈妈也反思了一下自己,她特别爱整洁,所以果汁洒一身、饼干渣掉一地、孩子校服上的污渍等都会让她特别烦,不马上处理就难受。另外,她需要被理解,老公临时有约她能理解,但老公说了一句“反正你和闺蜜见面啥时候不能见,再说你们一起聊天也没什么重要的事儿”。这种不被理解消耗了她的能量。

确切地说,不是那些生活中发生的事情,而是我们对事物的态度和看法,消耗掉我们的能量。了解这一点,会让你更能对各种意外的发生有心理上的准备。

What 我的需要是什么?

·有序。

·整洁。

·被理解。

了解自己的需要很重要,比如当这个妈妈知道是自己对整洁标准要求过高,就不会简单地迁怒于孩子。因为对于这个年龄的孩子来说,果汁洒身上、饼干渣掉一地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以后可以选择一些不会掉渣子的食品,或者给孩子选择不易洒出的杯子来喝果汁。当她知道自己需要被理解,就可以告诉老公:“我和闺蜜约会看起来是件很普通的事情,但这对我很重要。我们互相分享自己的烦恼以及各种资源,这会让我的能量满满,我特别需要你的理解。”

How 有什么事情能给我能量?

方法|

·上自己喜欢的老师的瑜伽课。

·读一本喜欢的书,并且分享给其他人。

·烘焙。

·和死党吐槽。

·与老公约会。

·看到孩子可爱的时候。

妈妈的能量杯需要自己不断地去注满,有时仅仅需要10分钟,比如冥想;有的可能是一项长期爱好。这个妈妈喜欢烘焙,她告诉我,揉面的过程非常静心,所以她可以在孩子们都上学之后做一款新学的甜点;或者可以看看今天瑜伽课的课表,有时间就去做个瑜伽。

有压力不要自己扛,我们的烦恼来自亲人,但我们的快乐也是来自他们。翻看孩子小时候的视频和照片,和老公在白天约个会,另外还可以和自己的三五好友吐个槽,互相之间鼓个劲。

下面该你啦,写下自己的加油清单,但最重要的是去做。

Why 什么样的事情最消耗我的能量?

What 我的需要是什么?

How 有什么事情能给我能量?

3.四个妈妈的故事:手拿什么牌,都能打出彩

这些年通过讲课,我认识了很多普通而又不普通的女性。说普通是因为她们不是家喻户晓的名人,不一定有轰轰烈烈的成就,她们有着普通人都有的烦恼,要面对不如意的原生家庭,要为柴米油盐操心,要面对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的种种挑战;说不普通是因为无论命运给了她们什么样的底色,她们都能拼出绚烂的色彩,我在她们身上看到了很多共性:勇于选择、不怕失败、不断学习。

这些妈妈,有的在怀孕的时候就开始全职在家,有的做了一段全职妈妈之后重回工作岗位,也有的是在做全职妈妈的过程中发现了新的职业,还有的妈妈休完产假就去上班。我看到的是:无论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她们都能过得很精彩。下面我来讲讲4个妈妈的故事。

活在当下,专注于做好一件事

我认识一个妈妈,她从孩子出生起就一直是个全职妈妈,也是我家长课的学员,那时候她的孩子3岁多。她痴迷绘本,她家的沙发上、柜子里都陈列着绘本,她知道去哪里能买到品质高又不是很贵的原版绘本,她能说出这些绘本作者的所有作品,她能告诉我这些绘本上每一页我没留意的妙趣。5年过去了,她一直很认真地做着一件事—让孩子爱上阅读。她会定期地根据主题陈列书籍,比如圣诞节期间她会把所有关于圣诞的书籍摆在小书架上,再过一段时间她又会把和动物相关的书籍找出来。她把所有的书都扫码存放在一个手机系统中并管理起来。

如今,她的原版绘本藏书已经有5000册。儿子现在已经8岁了,果然是个读书达人,上小学二年级,酷爱阅读,尤其是历史和地理书,英文阅读水平很高。看她的朋友圈也很养眼,每日读书、钻研做饭、收拾院子里的花圃。最近儿子开始学钢琴,她也把小时候学的钢琴重温起来。我曾经建议她要不要做点什么,比如开个公众号教妈妈们帮助孩子进行英文阅读。她很淡定地笑了,这个不是她的目标,她的目标就是陪伴儿子。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不为外部环境所影响,不去杞人忧天,活在当下,把眼前的事情做到极致,这是最大的幸福了。

拿得起放得下,为人父母给了我们勇气

我认识的另一个妈妈,她选择在人生的某个阶段专心做妈妈。她也是我家长课的学员,曾在国内一家知名地产公司工作,是最早期的元老之一。有一天,忽然我在她的朋友圈上看到,她已经辞职带着孩子去加拿大上学了,就因为孩子喜欢冰球,而加拿大打冰球的环境更好。离开国内打拼了十几年的事业,离开国内舒适的环境,去了加拿大一切就要从头开始,这是一件很需要勇气的事。这是她赴加拿大一个月后发的一条朋友圈信息。

赴加满月,冒泡报平安。我真的好忙碌,每天奔波于各冰场、超市、家具卖场,终于从四白落地、家徒四壁,到可以坐着,对,是坐着吃饭;从失联状态到买手机、装Wi-Fi、开银行账户、拥有信用卡、考驾照、买车买保险买钢琴;从研究报名各冰球训练营,到学会正确进行垃圾分类……总觉得自己现在的生活状态很像国宝大熊猫咪咪,为什么?因为我每天都要在心里千遍万遍地问自己:明天的早餐在哪里?最大的挑战是每天要操持伙食,这对半辈子没进过厨房的俺来说真是人生要补的重大课题。好在咱冰雪聪明,凭想象和记忆,也能迅速整出菜肉蛋奶色香俱全的伙食,以至于娃儿也很惊叹:“妈妈,你是在飞机上学会做饭的吗?”儿子,要是有这样的飞机,务必给妈妈整一架来。

后来我们通电话,聊起一个人在外带孩子的诸多不易。我问她有没有后悔,她说不后悔,这完全在她意料之中。再后来,看她的朋友圈,儿子冰球越打越好,被顶级私校录取,而她自己竟然又开始上学了。她把做妈妈当作一个工作,用工作的态度来对待。她清楚自己的目标,在孩子需要陪伴的时候陪伴;我想,当有一天需要放手的时候她也会欣然放手。

拿着一手“烂牌”,一样打出彩

我的一个学员妈妈,她的人生故事充满了坎坷。她3岁之前有一个非常温馨的家庭,妈妈无条件地给予了她很多的爱,可以说用“宠爱”一词来形容一点都不过分。在她3岁的时候,爸爸抛弃了她们母女。从那一天起,妈妈就像变了一个人,经常发脾气,对她不是打就是骂。学校里的同学知道她没有爸爸,经常笑话她、欺负她。后来她去问同学为什么要欺负她,大家说,因为她的妈妈经常去学校数落这些同学,所以他们就报复到她的身上了。

从3岁开始就拿着一手“烂牌”,但她没有仅仅停留在抱怨上,她为自己做出了选择。初中毕业她离开了妈妈,来到北京当了一名“北漂”,在一家公司做器材销售工作。小小年纪的她非常努力,赚取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但是命运似乎没有就此放过她,给了她一次又一次打击。

她和一个歌手谈恋爱,一起做乐队。她开始抽烟、喝酒、泡夜店。男友做生意需要钱,她用自己的信誉担保去借钱,但最终生意失败,债务落到她的头上。为了还债,她去一家唱片公司上班,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她的抑郁症开始出现,白天上班时一切正常,但晚上严重失眠。她不止一次地怀疑人生,看了大量的心理学书籍。也就是在这时她遇到了现在的丈夫。他们一起开了自己的公司,而她的抑郁症也慢慢痊愈了。当人生尘埃落定,她开始想做一个妈妈了,但又突然被检查出患了子宫癌。于是她用了半年的时间四处求医,尝试了各种疗法,半年后怀上了自己的宝宝,是个可爱的女孩儿。

做了妈妈以后,她开始到处学习家庭教育,也就是这个机缘我们才认识了。她开始给很多妈妈讲课。新手讲师往往担心自己讲得不好、别人会怎么看待自己,而她关心的是如何去帮助更多的妈妈走出迷宫,我想是因为她最能理解什么是走投无路。

这个在3岁的时候不巧抓了一手“烂牌”的女子,只要有可能,她就努力去做命运的主人,虽然很多时候根本看不到人生的希望。她一路摸索着做选择,有的选择带来好运,有的选择带来痛苦,但她没有放弃努力,不断学习、不断尝试,而上天也一次又一次地用奇迹回报了她。

做妈妈不是牺牲,是完善自我的开始

在我成长的年代,没有“全职妈妈”这样一个名词。我在军队大院长大,有一些家庭里妈妈不工作,一般来说都是因为文化程度比较低,作为随军家属,只能做一些换煤气罐、在小卖部卖东西这样的非正式工作。在我人生的前40年里,从未想过女性还可以不工作,因为那代表着放弃自己。

女儿出生后我很快就上班了,而且还从科研机构跳槽到美国公司。在我工作了19年的时候,儿子出生了,我由一个在美国公司工作的职业经理人,变成了一个全职妈妈。3年后我跨界成为一名自由讲师,从事家长教育至今。我体会过职场妈妈的种种,也了解全职妈妈的生活,而且还经历了从全职妈妈到一个全新职业的转换。

2011年,在我做了两年全职妈妈的时候写了一篇博客,它道出了我那个时候对全职妈妈这样一个选择的看法,我至今仍然认同。

做全职妈妈有两年多了,最近经常有妈妈问我打算什么时候上班,也问我以前的工作是做什么的,最后总是来一句:“你真是能为你家天天牺牲自我啊!”我很诧异,因为我从来没有觉得有任何牺牲。

但我知道大家所谓的牺牲是指什么—是经济的不独立,是事业的中断和再就业的困难,是每天和小孩泡在一起的琐碎,是不被认可的社会地位以及各种风险。而实际上经济独立人格依赖的大有人在,有工作的也不是没有失业的风险,工作的琐碎即便做了老大也在所难免,至于所谓的社会地位那完全是给外人看的。

“牺牲”的说法透露出来的是委屈、是抱怨,实际上人生的任何选择都谈不上牺牲。即便父母所谓的为孩子吃苦也不是牺牲,是选择而已。觉得吃亏就不要选,选了就别觉得亏。所以,更合适的说法也许是“放弃”,而任何放弃其实都是为了得到。

我不喜欢对任何选择争斤论两,但如果实在要算计,其实做全职妈妈是得到了更多。我应该感谢天天,而不是他要感谢我,虽然全职妈妈是我做过的所有工作中最辛苦且责任最大的一个。

在天天出生之前,我从来没想过辞职,当时计划得很好:请两个保姆,休完产假就上班。为了让工作不受影响,我在坐月子的时候就开始看工作邮件,在网上给员工做年终绩效考核,非常敬业。

改变我的想法的是小生命无法阻挡的魅力,从他出生的那一天起,我就开始慢慢“中毒”。记得天天四个多月的时候,每天早晨他见到我就露出无比灿烂的笑容,抱起他后他就兴奋地大叫,用他的脸不停地蹭我的脸,浑身散发出迷人的气味。原来的工作顿时黯然失色,让我一下子“喜新厌旧”。这种魅力让我“中毒”至今都不能自拔。

后来我理性地论证了辞职这个选择,理由包括:①3岁以前对孩子来说很重要,而妈妈是任何人都无法替代的;②不希望天天跟着保姆长大,更何况保姆是稳定性极低的;③专心做妈妈能更从容,不用纠结在工作和家庭之间无法平衡。

但是实际上理由在后,内心的选择在先。人生过半,身外之物越发显得不重要,至于有没有这些理由其实都不重要。

在我看来,做一个妈妈有这样4个境界:

·承担为人父母的责任。

·享受天伦之乐。

·见证生命的成长。

·完善自我。

现在回过头看这段话,我觉得没有比这更好更贴切的总结了;而这一切都是儿子天天给予的,虽然他浑然不知。也正是这段专心做妈妈的经历,让我走上了学习家庭教育的道路,成为一个原来想都不敢想的自由职业者。也正是在做妈妈的过程中,我看到了自己的弱点和惰性,让我勇敢坦诚地面对真实的自己,走上一条不断完善自己,并且帮助其他人完善自我的道路。

那么,做妈妈有回报吗?

有,孩子对我们的爱固然是一种回报,但更大的回报是我们因此能不断修炼,成为更好的自己。

1.2 听我的,还是听孩子的

养育难题

我们曾经如此渴望自己能做选择,但一旦做了妈妈,我们恨不得替孩子做所有的选择。那个走路还摇摇晃晃的小不点儿,突然间扭过脸,把你精心制作的、自认为营养最均衡的饭菜打翻,一口都不吃;寒冷的冬天,你的小公主偏偏要穿那件吊带公主裙,而这件公主裙已经穿了两个星期还没洗过;周围那么多好孩子,你的孩子偏要和差生做朋友……到底该听我的还是听他的?一定都不是,正是那些个超乎你思维习惯之外的新选择,教会孩子在未来的日子里有能力独自面对生活中的无数个岔路口。

1.家长和孩子之间,谁输谁赢

听我的

对于小一点的孩子,家长往往可以通过哄骗或者恐吓搞定孩子,因为这个年龄的孩子特别依恋父母,怕爸爸妈妈生气,取悦父母是他们的生存本能;但是也有的孩子个性强,别的不会,至少会使劲儿地哭,比如在公共场所躺在地上哭,越哭家长越着急,也就越想速战速决,最后可能就是打一顿。

等孩子慢慢长大,尤其是到了青春期,搞定孩子变得越来越难。本来这个年龄的孩子就容易叛逆,不让做非要做,控制、威胁只会让孩子越来越逆反。有的孩子会做出极端的行为,比如离家出走,也有的孩子只是表面敷衍,背地里什么都做。在我的青春期家长班里,有一个活动是请家长回忆自己青春期时的秘密,这下子可热闹了:有人在父母眼里一直是乖孩子,但能够长达一个学期隐瞒父母,利用上课外班的时间去别的地方玩;有的旷课逃学不止一次;还有的在大学时抽烟一整年……这些事情父母完全都不知道。

无论孩子屈服于我们还是表面上敷衍我们,家长的心里都不好受,毕竟在一个家庭里,父母赢了其实就意味着孩子输了。这往往会让我们陷入深深的自责,因为我们并不想让孩子输。

听孩子的

害怕冲突的家长往往会选择妥协,比如不刷牙就不刷吧,今天不想去幼儿园就不去了。即便是非常强势的家长,在很多时候也不得不选择妥协,因为孩子的精力比我们还是大多了,孩子在地上哭上半个钟头,家长的脸都不知往哪儿放,妥协是最快的结束尴尬的办法。

对于青春期的孩子,他们可能已经比家长高半头了,无论体力还是精力,家长已经不是对手。孩子有时会用极端行为威胁我们,比如你要是不让我上网我就去网吧,晚上不回家;你要是非逼着我写作业,我就退学。面对这样的困境,孩子油盐不进,很多时候我们只能妥协。

妥协对很多家长来说意味着自己输了,我们担心自己不再有威信,担心自己对孩子过于溺爱,担心孩子误入歧途,我们也会因为失败而对自己失望。

每日一小步

用一个词代替一句话

在我的青春期家长班里,我曾让家长们去问孩子:你最不喜欢父母的哪些沟通方式?大家不妨也去采访一下你的孩子。在孩子不喜欢的沟通方式中,“唠叨”名列第一。父母不是天生就爱唠叨的,面对小婴儿,我们充满爱意地说很多话,但那不是唠叨。等孩子再大一点,当我们想纠正孩子的错误时,会发现说一遍不行,于是就再说一遍;还不行,就不停地说。这样的结果是情绪指数飙升,有可能以吼叫结束。

不是说得越多就越好,有时候我们可以用一个词代替一句话,试试看?

(1)我都说了多少遍了,别把你的臭袜子到处扔!

一个词:袜子

(2)你怎么老是记不住带外套,外边多冷!

一个词;外套

(3)你看看你,怎么老是不洗手就吃饭,怎么老记不住呢?

一个词:洗手

(4)老公,说了多少遍了,别当着孩子的面玩手机!

一个词:手机

记录一下你今天用了哪些词来代替唠叨。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神奇问题

2.我如何搞定他vs我如何帮助他

那么到底应该听家长的还是听孩子的?大部分时候都不是。不是非黑即白,黑白之间是彩虹,是第3个选择、第4个选择、第5个选择,是很多个黑白之间的选择,而这些选择都是专注于长期目标的。但为什么很多人看不到黑白之外的选择呢?一个主要原因是我们问错问题了。

×我如何搞定他?

√我如何帮助他?

“我如何搞定他”是一个错误的问题,这个问题的答案无非是控制、威胁、哄骗、唠叨,实在搞不定就只有妥协。它把我们引向非黑即白的困境。

现在换个问题问自己:“我如何帮助他?”效果如何?很多妈妈说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她们发现自己的焦虑指数下降,一下子从对立面站到了孩子的身边,继而脑洞大开,各种方法呼呼呼地往外冒。这个时候我们还可以继续问3个问题。

案例 孩子不愿意刷牙

第一步 我如何走进他的内心世界?——找到孩子的需求

这件事的背后他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他的需求是什么?他如果拒绝告诉我他的想法,我是否要反思我们之间的连接有问题?

·是不是因为牙膏的味道不太好?

·是不是因为我帮他刷牙的时候让他很不舒服?

·是不是从一个活动切换到另一个活动需要时间?

第二步 我如何帮助他培养能力?——找到长期目标

孩子的能力是逐步建立起来的,比如时间管理、平衡学习与娱乐、自控力、表达自己的感受、合作等。大人尚且需要用一生来学习,所以,如果孩子用一年、两年乃至整个学生生涯来习得这些能力也是非常值得的。以培养能力为目标会让我们眼界开阔,不再急功近利。

刷牙涉及的能力有很多,例如:

·动作精细。

·从一个活动切换到另一个活动。

·表达自己(可能牙膏太辣,可能妈妈弄疼了我,但我说不出来)。

第三步 我们如何一起找到更好的办法?——一起做出新的选择

既然是以帮助对方为目的,那我们就会知道这不是一个一厢情愿的事情,只有孩子选择的答案才更容易做到。

方法|

·看刷牙动画片。(好玩儿永远是孩子的重要需求)

·去牙科医生那里,让医生教他刷牙。(刷牙这项技能,妈妈不一定是专家哦)

·把刷牙步骤分解成很小的步骤,容易的步骤让孩子操作,困难的步骤妈妈操作。(分解小步骤让孩子更容易成功)

·提醒孩子刷牙的时候可以事先提醒,上个闹钟,然后让闹钟代替妈妈的命令和吼叫。(非语言往往比语言有效)

·当孩子成功地完成刷牙,大大地鼓励他,当他遇到困难,仍然鼓励他的微小进步。(专注于长期目标哦)

·当某一天晚上孩子抗拒刷牙,在正准备进入备战状态的时候,可以问一下自己:我是想搞定他?还是想帮助他?(时刻用神奇问题提醒自己)

下面来看另外两个例子,让我们练习一下如何用神奇问题找到更多的办法。

案例 孩子不愿意背单词

第一步 我如何走进他的内心世界?—找到孩子的需求

·有多少单词?记不住哪些?

·是记不住意思还是拼写有困难?

·这些单词哪些属于常见词?哪些属于专业生僻词?

·背单词是不是太枯燥?

第二步 我如何帮助他培养能力?——找到长期目标

背单词里面涉及的能力可能有:

·短期记忆能力。

·阅读的基础。

·时间安排。

第三步 我们如何一起找到更好的办法?—一起做出新的选择

·找找看有没有合适的手机应用帮助背单词。(死记硬背的时代过去啦)

·买一些图文并茂的词典。(有些东西没见过,只看文字实在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让孩子慢慢爱上阅读,阅读不会让孩子的英语水平马上提高,但阅读多的孩子英文一定不会差。(关注英文能力的培养,这是长期目标)

·全家人一起比赛背单词。(枯燥的事情大家一起做更有趣)

·如果今天比昨天哪怕多记住一个单词,都给予大大的鼓励。(鼓励使人进步)

案例 孩子写作业经常写到半夜1点

第一步 我如何走进他的内心世界?—找到孩子的需求

他遇到了哪些困难:

·可能是有些作业太难。

·可能是作业太多。

·可能是放学回到家比较累,精力不容易专注。

·可能最近有一些烦恼无法集中注意力。

第二步 我如何帮助他培养能力?—找到长期目标

写作业涉及的能力有:

·课堂知识的掌握。·时间和精力管理。·个人健康管理。

·社交能力。

第三步 我们如何一起找到更好的办法?—一起做出新的选择

方法|

·检视作业,如果是内容没有掌握,也许需要补课。(分析问题,抓重点,这样的能力在工作中一样重要)

·列作业清单,看看哪些需要较多的精力和时间完成,看看哪些作业可以穿插完成,比如动静结合,不同科目切换。(做计划这样的能力会受益终生)

·上个番茄钟,做25分钟休息5分钟。(枯燥的困难的事情最难专注,有时候要靠外力)

·做作业间隙可以出去走走,或者做几个俯卧撑,让自己清醒。(体育运动帮助身体分泌多巴胺,提高效率)

·鼓励孩子的每一点进步。(在孩子做对的时候,一定要多鼓励)

·多连接,告诉孩子你爱他。(也许你会说这和写作业无关,但这能帮助你走进他的内心)

·如果觉得作业实在是暴力作业,也可以去和老师沟通。(是的,这点很难,但是这可以培养孩子勇于表达自己的能力)。

我在课堂上经常引导家长们把“如何搞定他”改换成这3个神奇的问题,思维方式改变了,家长自己就能找到很多方法,而不是等着讲师给答案。而且很多家长告诉我,孩子的办法比家长多,孩子不是机器,我们不可能像编码一样,把正确的方法全部植入他们的大脑,但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我们培养了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每日一小步

用正面语言代替“不语言”

我们每一天都会对孩子说很多“不”“别”这类的“不语言”,试着把自己放在孩子的角度,他们能否理解我们到底想让他们做什么?还有的时候,我们不希望孩子做的事情,用“不语言”说出来只会起到强化的作用,比如“不要动饮水机”,小孩子脑海里的画面就是“饮水机”,对吗?

留意一下你每天说了哪些“不语言”,试着用正面语言替代它。

(1)不语言:别乱动!

正面语言:看着前面的镜子。

(2)不语言:不要哭!

正面语言:来妈妈这里,抱抱。

(3)不语言:别没完没了的!

正面语言:请你告诉我发生了什么。

1.3 知道了理念,我如何选择方法

养育难题

每一期家长课的第一节里,我都会问这样一个问题:

“你们都用过什么样的管教方式?”

5年前的回答中,消极的方法居多:“命令”“惩罚”“打”“威胁”“唠叨”“贿赂”等;近两年的回答中,多了很多积极的工具,比如:“让孩子自己解决”“角色扮演”“沟通前先连接”“共情”。

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说明现在的妈妈们已经不再沿袭着上一代的养育方式。这些年来,家长教育相关的课程、书籍和文章让新手妈妈们有了很多学习的途径。

但是新的问题出现了,我们每天被各种养育方式轰炸,有的方法她用了很好,但我做起来很困难;有的时候A专家说要这么做,B专家又提出相反的观点;大道理我们都懂,比如尊重孩子、爱孩子、尊重规则,我们知道什么不对,但是不知道该怎么做;毕竟孩子不是小白鼠能让我们随意做实验,于是很多妈妈经常问我:“王老师,我这样做对吗?”

1.教养方法那么多,哪种适合我

我经常发现不同的家长在意的事情差异很大,一个问题可能非常困扰一个家长,在另一个家长眼里就不是事儿。比如有的家长非常在意孩子吃零食,而有的家长觉得随便吃没关系,吃腻了就不吃了;有的家长觉得孩子太随遇而安,希望孩子能更上进一些,其他家长觉得这反而是一个优点;有的家长觉得要严格遵守作息规则,但有的家长认为人可以随性一些,不必过于教条……所以一个方法适合一个家庭,但可能完全不被另一个家庭接受。

提问 我们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养方法呢?

教养方法背后是我们的家庭的核心价值观,很多人一听说价值观都觉得很虚,或者说从来没有想过。所以说为什么做妈妈是一场修行,它让我们开始思考很多以前从未思考过的问题,人生就是这样一个不断澄清价值观的过程。

两个人因为爱而组建了一个家庭,但很多分歧的产生不是因为不爱,而是价值观的不一致。没有孩子的时候会相对简单,其实听谁的都没有很大差别,但是孩子的降生,让我们发现,如果没有清晰的家庭价值观,哪怕一些很简单的选择都会让我们纠结。

找到家庭价值观,不是一天两天的事,需要不断地思考,不断地和配偶讨论,而这个过程拉进了我们之间的距离,让生活拨开迷雾,越来越清晰。

虽然价值观这个词有点虚,我们仍然能让它稍微具体一些,它体现了我们对这些事情的看法,比如:

(1)如何看待家庭?

“家庭就是我们一家三口。”

“大家庭才是家庭,我爸我妈我哥我姐对我很重要,她们的事就是我的事。”

(2)如何看待爱情?

“爱情是两个人之间不可或缺的。”

“爱情也许在这个世界是不存在的吧。”

(3)如何看待工作?

“工作是谋生的手段。”

“工作一定要真爱,做到极致。”

(4)如何看待金钱?

“金钱非常重要,贫贱夫妻百事哀。”

“金钱够用就好。”

(5)如何看待快乐?

“孩子吃得开心我最快乐,做饭让我快乐。”

“旅行让我快乐。”

(6)如何看待苦难?

“平平安安最好,不要折腾。”

“苦难是人生的财富。”

(7)如何看待朋友?

“做人一定要交很多朋友。”

“有三五知己就是人生之幸事。”

(8)如何看待自己?

“让周围的人认可我更重要。”

“我是我自己,别人的评价只是参考。”

(9)……

我们还可以不断补充这样一个清单,这些问题没有统一答案,也没有简单答案。

比如“如何看待家庭?”,有的人认为家庭是指包含父母和亲戚的大家庭,那么很多家庭决策都是围绕这个大集体做出来的,比如会在尊重长辈上对孩子要求更高。

比如“如何看待工作”,有的人认为工作就是要出类拔萃,做到极致,在金钱上有高度回报,那么他会觉得孩子得过且过是不能容忍的。

比如“如何看待快乐”,有的人认为,行万里路是快乐的来源,那他就可能带着孩子走遍世界各个角落;但也有人觉得读万卷书是快乐的来源,那他会为孩子不爱读书而遗憾。

在这里给大家留下了一个比较大的课题,但非常值得深思,思考得越清晰,在养育孩子的道路上就会越淡定,也会更容易找到适合自己家庭的养育方法。

2.找对大原则,DIY 小方法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每天我们都会遇到很多琐碎的问题,不是每个问题都可以去咨询专家的,因为专家毕竟不住在我家,他也不了解我家的情况,如果我们能有一个大原则,接下来有一套方法论,然后能给自己对症下药,那岂不是很好。

这个大原则是和善与坚定并行,这是正面管教创始人简·尼尔森在她的《正面管教》一书中提出的,她指出和善是指尊重孩子,坚定是指尊重自己、尊重情形、尊重他人和环境。在这里我会把尊重情形改为尊重规则,便于大家更好地理解。

“并行”非常重要,不是“或者”的关系,一个方法既要“和善”又要“坚定”。很多时候我们看到家长过于和善没有原则,和善过了头发现孩子无法无天,于是又开始坚定,坚定完了又担心孩子心灵受创伤,这时又走到了过度和善的一边。家长在坚定和和善之间不停地摇摆,而孩子呢,也无所适从,只能不停地试探父母的底线。

当我们知道了这个大原则,就可DIY自己的方法了,刚开始你可能觉得要考虑的方面很多,但当这样的思维方式成为习惯,方法就是分分钟的事儿,最关键的是这是适合你家的方法。

提问 和善背后的尊重是什么?

都说我们要尊重孩子,那到底什么是尊重孩子?很多人会把尊重和骄纵画等号,以为尊重孩子就是让孩子做主,其实不然。

尊重孩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尊重孩子的年龄

任何养育孩子的方法,如果脱离了年龄这个因素都是无效的。

“我的孩子18个月,我们家吃糖的规则是一次吃5颗,但孩子吃完还想吃,我就又给了他2颗,结果第二天吃完5颗,他还要吃,我是不是不应该第一天多给他那2颗?我要不要在每一件事上都制订规则?”

对于一个18个月的孩子,你把一堆糖摆在面前,告诉他只能吃5颗,吃完5颗再吃2颗,然后就不能再吃。18个月的孩子只知道眼前,不知道未来,这样复杂的逻辑,以他的认知水平还不能理解,更谈不上遵守。

DIY 小方法|

·只把今天要吃的零食拿出来摆在他的面前。

·哭闹时也可以转移注意力,而转移注意力只适合非常小的婴儿,不适合大一点的孩子。

所以我们在选择方法的时候首先要考虑的是孩子的年龄,我们要考虑对于这个年龄的孩子,如何表达他才能理解。

尊重孩子的天性

孩子没有完全相同的,即便双胞胎也会性格迥异,内向的、外向的、慢热的、敏感的等。但他们又是有共性的,和成年人相比,他们都喜欢玩儿,同样一句话,如果用孩子喜欢的语言和方式说出来,效果就会大大不同,所以好玩儿非常重要。

“我们家的规矩是饭桌上老人和长辈先动筷子,孩子才能开始吃,但孩子经常忘记,我如果不及时指出,他会记不住,但指出来他会不高兴,好好一顿饭,结果大家吃得都不开心。”

DIY 小方法|

·有的孩子好面子,也许你需要悄悄地在他耳边指出。

·也许你可以事先和他约定一个眼神或者手势。

·讲规则不一定要一脸严肃,或者说最好不要一脸严肃,尤其是对于小孩子。

·孩子都喜欢游戏,可以在平时用各种游戏的方式教授孩子礼仪,比如角色扮演吃饭礼仪,还可以让毛绒玩具一起参加。

总之和孩子交流,内容上要简洁,方法上要好玩儿,基本就能解决大部分问题了。

尊重孩子的情绪

很多时候妈妈们都受不了孩子哭闹,有时候孩子不仅哭闹,还会摔东西、打人,这让妈妈们更加抓狂。

“王老师,我的孩子两岁八个月,我告诉他每天可以看一集动画片,但昨天他看完还想看,一直哭闹,我告诉他可以看两集,然后一周不能再看,他同意了。但是今天看完一集他还想看,根本忘了昨天的约定,我不同意他就摔遥控器,大哭大闹,无奈我只能让他看了两集,怎么办?”

看不到想看的电视,孩子会很沮丧,比如这个例子里的孩子,会大哭大闹、摔遥控器,很多时候妈妈们都受不了孩子的哭闹,更受不了摔东西这样的行为,也许会妥协,也许会责骂,于是“战争”升级。情绪无罪,儿童处理情绪的能力还没有建立起来,所以会有很多过激行为。

DIY 小方法|

·可以让孩子哭闹一会儿,哭闹本身就是一种释放。

·也可以抱抱孩子。

·等孩子平静下来再教给他一些管理情绪的方法,比如建立一个冷静角、深呼吸等。

尊重孩子的需求

孩子的需求很多,排在第一位的就是生理需求,尤其是小孩子,饿了、困了、累了都会让他们失控,这个时候妈妈们讲大道理是无效的。做妈妈的如果能迅速捕捉到孩子的这一层需求,比如孩子已经很疲惫,但还是坚持要在游乐场玩,但玩的时候又非常暴躁。这个时候抱上汽车,你会发现不到一分钟孩子就睡着了,他在此刻最需要的是睡觉,虽然他自己并不能表达出来。

孩子还有很多需求比如安全感、被爱、权利等,我在本书中都会慢慢讲给大家。

提问 坚定背后的尊重是什么?

尊重自己

“每天下班回到家,孩子马上就要我陪他玩,我真想先换衣服,然后休息一会儿,但我要是不陪他玩儿,他就哭闹。”

做妈妈的不是超人,我们有时候觉得孩子不懂事,那是因为我们没有告诉他我们自己的需求。我们需要休息、我们需要有自己独处的时间、我们需要会朋友、我们需要有和配偶度过二人世界的时间。这些需求我们都可以选择在大家都比较平静的时候,用孩子明白的方式告诉他。

DIY 小方法|

·可以分派给孩子任务,每天妈妈一进门就帮妈妈拿拖鞋。

·可以交给孩子一个小定时器,上5分钟的定时,妈妈休息5分钟再陪宝宝。

·还可以先亲孩子10下,让孩子数,顺便练习了数数,然后妈妈去休息5分钟,形成惯例,大家都轻松。

·……

尊重规则

“我给孩子制订好了每天只看15分钟iPad的规则,但是有时候他会说再玩一局,我要是正好忙别的事儿就随他去,但是例外的时候越来越多,我是否要这么刻板地遵守规则?”

规则就是用来遵守的,遵守规则发生在当下,越是简单越容易遵守。那么遵守规则孩子一定开心吗,当然不一定,而不开心也是完全正常的,不代表遵守规则有什么不妥。

规则也是用来打破的,一个规则如果屡屡不奏效,很有可能是它已经不适合现有的情形,也许需要考虑重新制订规则了。

DIY 小方法|

·找一个时间和孩子坐下来,和他讨论每次玩iPad 15分钟的时间是否合理。

·观察一下孩子都在玩什么游戏。

·一起看看每周的时间安排,也许不一定要每天玩iPad,可以集中在周末,每次时间长一些。

·规则制订好之后,贵在坚持,少说话,多微笑。

尊重他人和环境

“孩子3岁,带他出去吃饭的时候,他经常在餐厅里面跑来跑去,或者大声尖叫,我知道这是他的年龄特点,他天性也比较好动,都说要尊重孩子,但我又觉得周围人肯定认为我养了个熊孩子,很难堪。”

尊重他人和环境和尊重孩子可以并行,当我们了解孩子的年龄特点和性格特点后,我们可以选择一些适合他的环境,而不要带他去那些需要绝对安静的环境,比如高档餐厅、工作会议等。

DIY 小方法|

·选择适合儿童的餐厅,比如有的餐厅有儿童活动区域。

·给孩子带一些不会发出声响的玩具。

·订餐到房间里吃。

每日一小步

DIY属于自己的小方法

我们可以随便拿出今天和孩子相处中出现的挑战,用下面这3步DIY一个适合自己的解决方案。

案例

孩子8岁,不到6岁开始学钢琴,这些年因为学琴家里鸡飞狗跳,最近一次要去上课的时候他说:“我不想学了!”我不知道该放弃还是该坚持。

第一步 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我的家庭价值观是什么?

反问自己,我为什么要让孩子学琴?如果只是因为大家都学我们也学,也许是时候要思考一下了。

学习乐器,有很多价值观的体现,包括:

·如何看待音乐在生活中的作用?

·如何看待坚持?

·如何看待孩子应该承担的责任?

·如何看待父母应该承担的责任?

·……

假设我们的价值观是:

·让孩子学习钢琴是因为希望他能有一个音乐方面的爱好,并不是要走专业道路。

·学一样东西就要坚持到底。

·孩子应该承担主要的责任。

·父母在弹琴的过程中承担的责任是付学费、接送、陪练。

接下来就可以看看如何DIY出具体的方法。

第二步 “和善+坚定”之和善—我如何做到和善?

①尊重孩子的年龄。

6岁的男孩子专注力还很有限,所以能坐10分钟就已经不容易了,现在他8岁,专注力已经提高了不少。

方法|

·在每次选择练习的曲目时选择一个和他专注时间相匹配的曲子。

②尊重孩子的天性。

孩子比较好动,喜欢比较劲爆的音乐,另外8岁孩子开始有自己的想法,不愿意弹老师规定的曲目。

方法|

·可以让孩子和老师一起商量曲目的选择,既有古典曲目,又有孩子喜欢的歌曲。

·在学琴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各种好玩的形式,比如开一个家庭音乐会,把爷爷奶奶请来听孩子弹琴。

·平时练琴的时候也可以让孩子把自己的毛绒玩具“请”过来一起“听”,记住,好玩儿对孩子很重要哦。

③尊重孩子的情绪。

孩子的一句“我不想学了”其实表达的是一种情绪,而不是一个决定,这个情绪可能是挫败、担心、着急,所以家长不要和“我不想学了”这句话较劲,而是看到他背后的情绪,有这些情绪都很正常。

方法|

·可以试着问孩子:“今天要上课,你那首曲子还没有练熟,你有点担心老师批评你,对吗?”

第三步 “和善+坚定”之坚定—我如何做到坚定?

①尊重自己。

父母的责任是支付孩子的教育资源、陪伴他克服学琴道路上的困难、一起享受音乐带来的美妙感觉、给孩子掌声。

所以我们并不需要哀求和奖励孩子,但我们可以:

方法|

·告诉孩子,你在B段的演奏特别打动我。

·在你遇到困难的时候,我永远是你的好队友。

·告诉孩子:“我相信你!”

②尊重规则。

学琴是孩子和老师之间的事,所以约定的时间尽可能不要随意改动。

可以让老师给出更详细的练琴计划。我们可能只需要和孩子说:“你清楚老师的要求吗,需要我的帮助吗?”

③尊重他人。

学琴涉及孩子、老师、家长,所以我们进行任何改变,都需要这三方一起协商,这也是真实世界的一个小缩影。

我在这里“举一”,相信你能“反三”,下面拿出自己遇到的小挑战,DIY 一个适用于你的家庭的方法,加油!

3.教育孩子一定要全家人观念一致吗

组建家庭,做了妈妈,一个人说了算的日子也就到此为止了。孩子越小掺和的人越多,按理说人多力量大。但现实情况是,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很用力很辛苦,费力不讨好,却忽略了大家都用力,但其实劲没往一处使。

很多妈妈苦恼于家人在带孩子上的各种分歧,我让大家吐槽一下,那真是话匣子打开了就刹不住,看看他们都说些什么。

吐槽老人带孩子的

·老人把吃饭看得特别重,总说孩子没吃饱,一天三餐如果两顿没吃好,她就睡不好觉,第二天开始唠叨。

·孩子吃饭她盯着看,离不开,饭一掉她就赶紧擦,一般不让孩子自己吃,受不了乱七八糟满地撒食物。

·讽刺、挖苦、攻击说我老顺着孩子,在她看来孩子必须训,没训就是没管。

·在家一定要穿袜子,一定要穿鞋,总之要多穿。

·早点训练孩子上厕所,别穿纸尿裤。

·妈妈有事要出去就偷偷走,别让孩子知道。

·和孩子用下列句式:如果你……就不是好孩子,如果你……我就不喜欢你了,如果你……叔叔就要把你带走了。

·别让孩子哭,一点都不行。

·……

吐槽阿姨带孩子的

·一切事情全代劳,什么都是替孩子做。

·做错事情,说瞎话,不承认。

·给孩子做饭,能糊弄就糊弄,图省事,父母不在家就随便对付。

·见到阿姨就凑到一起聊天,让孩子自己玩。

·出去玩,谁家的吃食,不管什么都给孩子吃。

·家有二宝,阿姨会偏向自己带大的孩子,有时候欺负和批评另一个孩子。

·觉得自己什么都是对的,别人建议也不听。

·……

吐槽爸爸带孩子的

·怎么省事怎么来。

·把电视打开让孩子看电视,自己坐在旁边玩手机。

·孩子闹的话就出去买玩具,并且每次都买不止一个。

·不敢把孩子交给爸爸,觉得会把孩子搞丢。

·没有耐心,孩子稍微不听话就吼。

·让他带半天孩子,回到家孩子像个流浪儿,穿的是准备扔了的衣服和不合适的袜子,你说他是这个家里的人吗?每天孩子穿什么都不知道!

·……

到底什么是观念一致?

家长们都说,希望家人在教育孩子的观念上能够一致,于是我开始问问题啦。

提问 你说的观念一致,是要别人和你一致呢,还是你愿意和别人一致呢?

显然是前者居多,所以换句话说,很多人所谓的观念一致其实指的是:你要听我的,因为我是对的,你是错的。

一些妈妈学了些育儿理念,回家看老人、阿姨、爸爸带孩子那真是不顺眼,觉得都是教科书上的错误典型,于是不断提醒和指正,但往往不仅无效,还遭到各种反击。

老人们认为自己拉扯大好几个孩子,吃的盐比你吃的饭都多,你那些道理也无非是纸上谈兵;再说说老公,很多男人在外面好歹也是经过风雨见过世面,三教九流都能搞定,在外面是条龙,怎么在你面前就是条虫了呢;阿姨呢,人家就是拿一份工资而已,职责仅仅是照顾好孩子不出事,要是教育学博士也不会来你家当阿姨啊。

还有的时候家人会质疑:你说你的方法好,怎么遇到问题你也没招呢?有句俗话是:不看广告看疗效,是啊,没有疗效如何让人信服。

那么,在两个成年人之间,一个人愿意听另一个人的,无非两个原因:

原因1. 我怕你

我们小时候经常会听家长的话、听老师的话,主要原因是因为怕,惧怕因为不听话带来的恶果。在成年人之间,虽然也存在强势和弱势的关系,但这个“怕”字背后还有另一个原因:怕冲突、怕麻烦,你的家人可能会由于怕和你发生冲突而选择息事宁人听你的。

提问 你希望亲人因为惧怕而听你的吗?

你希望亲人为了息事宁人而听你的吗?

这样的“听话”是你想要的吗?

原因2. 我信任你

我们经常会发现,同样的话由不同的人说出来,效果就不一样。经常有学员说,很多理念和家人都说过,但对方就是不以为然,但如果是某个专家或者老师说的,效果就不一样。

提问 为什么外人的话反而更有说服力?

因为我们听到的是客观的理念,而不是对自己的批判,信任首先来自被尊重。

接下来有人会说,我们本来就不是专家啊,怎么可能有说服力,那么我再问:

提问 在其他事情上你们容易达成一致吗?

很多问题,表面上是关于孩子的,实质上都是关于自己的,是关于我们如何处理和看待和其他人的关系的。在一个家庭里,如果我们不断地试图证明自己的是对的,其他人也会不自觉地证明你是错的,结果是大家的力量都用在内讧上,这还能做好队友吗?

回到最初的问题上,如果我们所说的“一致”就是让别人听我们的,那这个结果完全在预料之中:不可能!

接下来我还要继续问问题:

家人的教育观念是否要一致?

多元是必然,一致才是偶然

从孩子踏进幼儿园的那天起,他也就算进入社会了,班级小朋友都不一样,老师也不一样,即便是在同样的教育理念之下,每个老师的性格和处理问题的方式也不一样,有的严厉一些、有的温和一些、有的刻板一些、有的随意一些。等孩子们进入小学、中学,面对的社会会更加多元化。课外班的老师、运动队的教练,他们来自不同的城市乃至不同的国家,可能年龄不同,肤色不同,没有绝对的对错。所以对于一个社会来说多元是必然,一致才是偶然,对于家庭也是一样。

一个家庭是因为两个人相爱而产生,三观一致固然好,但这都是马后炮,谈恋爱的时候很多人压根儿没想那么多,更不会关注彼此原生家庭的情况,可以说我们只看到当下的彼此,对方的父母兄弟姐妹往往只是个称谓而已。早餐喝粥吃馒头还是米饭炒菜,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答案都千差万别,更何况教育理念这样一个涉及思维定式的问题,所以家庭成员的不一致才是常态。

知道容易做到难,对谁都是一样

我们知道很多道理,比如“管住嘴,迈开腿”;我们都知道“行大于言”;我们都知道“要想被理解,先去理解别人”。但是问一下自己,我们能做到吗?

从知道走向做到,几乎要用尽我们一生的时间。

同理,你的家人即便信任你,即便认可你说的一切,但做得到吗?比如老人知道不要老让孩子看电视,对眼睛不好,但是孩子就是不能坐稳了吃好一顿饭,怎么办?看呗;比如你告诉老人不要训斥孩子,但孩子就是不听话,到了该回家的时间就是不回家,怎么办?比如你告诉老公陪孩子的时候要专心不要玩手机,但他脑子里千头万绪那么多的事儿要处理,不看手机怎么办?

大道理讲讲容易,批评别人容易,但做到很难,对谁都难。

界限得到尊重,比一致更重要

我们都不是拔根毫毛就能变出N个自己的孙悟空,所以在养孩子这件事上总是要借助外援,老人、阿姨,当然还有爸爸。当人们同住在一个屋檐下,空间上的近距离会带来界限上的无距离甚至是负距离。

在我们的观念里,亲人之间就应该是“亲密无间”的,换句话说,我们可以随意地干涉和指点彼此的生活。

自己的界限被侵犯

很多家庭会首选老人帮忙看孩子,毕竟是一家人,可靠还免费,但是老人来了之后,很多摩擦就开始产生。

我听到过有的妈妈们为了身材晚饭不吃主食,老人来了之后三天两头给你做各种面食,拒绝无力,只能第二天跑步机上狂跑;在对待孩子上,很多孩子原有的习惯受到动摇,例如老人会替孩子做很多孩子本来就会做的事情,孩子练琴上课外班不情愿的时候,老人会主张放弃。这些都让我们原有的界限受到了冲击,但碍于亲情又不好意思说出来,或者说了几次无果就只能选择放弃。

我们也在侵犯别人的界限

当大家住在一个屋檐下的时候,每个人都有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的权利,你把老人请过来,其实请进来的还有他们的生活方式,如果没有这个心理预期就会很被动。

比如老人也许爱看电视,或者说看一些你不喜欢的节目,但人家在家就是看这个啊;比如老人喜欢囤东西,什么都舍不得扔,他要把这儿当酒店可能不囤,但如果把这儿当家就会继续囤东西。

很多妈妈们没有意识到的是,当我们不断批评家人的生活方式时,其实也在不自觉地侵犯着家人的界限。

那么接下来肯定有人要问:我们是不是只能听天由命呢?当然不是,凡事一定不是只有白与黑,是黑白之间,是更多的选择。

共同带娃小贴士

多取人之长,少批人之短

无论是老人还是阿姨,如果一无所长,你就不会请到家里来,老公更是如此,如果没有一样你看得上的优点,你根本不会嫁给他,对吧。

不妨列个清单,细数看护孩子的家人都有些什么优势:

老人

·可靠,不用担心孩子被虐待、被拐跑。

·免费,不用琢磨涨工资、给加班费、过节给红包。

·实战经验丰富,比如在孩子生个小病你又手足无措的时候,老人一句:“你三岁的时候也得过这个病,没大碍的。”是不是悬着的心一下子放下了。

·不仅给孩子做饭,还能让你吃上小时候的味道。

·来自老人的无条件的爱,虽然在你看来可能有点溺爱,但在孩子心中可能是一辈子都不可磨灭的温暖呢。

·还有吗?

阿姨

·可选择余地大,带孩子、做饭还是打扫卫生,只要你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不追求完美,总有一款适合你。

·雇佣关系好管理,前提是你要清楚地告诉阿姨你的要求。

·金钱关系让界限好把握,加班给加班费,不白用人家,也就少一层内疚。·还有吗?

爸爸

·爸爸最大的优势就是因为他是爸爸,是孩子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人。

如果你觉得家人一点点优势都列不出来,那只有自己带喽。

大事要坚持,小事多让步

孩子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侧重点也不同。所以问问自己,哪些事情是原则性的大事,大事一定要少,如果事事都要较劲,等于没有重点。

比如孩子刚出生的时候,妈妈休息好是大事,小宝宝的健康是大事,所以爸爸在小婴儿面前抽烟要管,但其他的事情比如房间乱一点、老人看电视、爸爸看手机,其实都是小事。

等孩子上了幼儿园,适应幼儿园、作息习惯的养成可能是大事。如果你认为每天按时上幼儿园是大事,而奶奶觉得无所谓导致孩子也三天两头迟到,那就需要温柔地坚持一下自己的原则。但如果你本来就仰仗老人送孩子去幼儿园,这时就有点勉为其难,就好比你让别人做饭还嫌饭不好吃,嫌不好自己做喽。所以既然这是大事,就亲力亲为自己送,至于奶奶抱怨两句“这么小,少上半天也没什么”,这就是小事,微笑一下就得了。

当孩子上了小学,学习习惯养成可能是大事。如果老人或者阿姨每天看电视影响孩子的专注,可以去温和地沟通,说出自己的担心,而不是批判对方。解决的办法可能是给老人房间单独配备电视,给阿姨配备iPad,请她在自己房间看网络电视。但至于人家爱看些什么内容,就不必干涉了,那是小事。

先改变自己,再影响别人

很多妈妈学到了新方法都会迫不及待地拿去要求家人,且慢!您先自己练练好不好?

我的很多家长学员都特别希望老公、老人也能来听听家长课,我千叮咛万嘱咐的就一句话:“一定要人家自愿啊!”

我也经常会遇到妈妈上完课了,过一段时间爸爸来上课,或者是姥姥来上课,为什么家人自愿来上课,不是你说得有多好,而是你做得好,很多妈妈告诉我上完家长课夫妻关系改变了,和父母关系改变了,家庭氛围改变了,孩子也改变了,这样的改变本身当然是最有说服力的了。

所以先修好自己,亲人一定会看见的。

鼓励家人的每一点进步

有人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其实大人何尝不是如此。

就像我刚才所说,说到和做到之间有着很大的距离,这个距离需要一小步一小步地走到,而不是期望旧的坏习惯一天就能改,新的方法瞬间能掌握。

亲人之间最不要吝啬的就是赞美,比如老人今天没给孩子穿得里三层外三层,赶紧夸啊:

“妈,你今天给宝宝穿的衣服特别合适,老师说今天跑起来很利索,也没怎么出汗。”

比如今天老公带孩子一天,虽然孩子的脸脏了点,爸爸估计也没少看手机,但是孩子很开心,爸爸没有打电话给你求救,赶紧夸啊:

“老公,今天我不在家,儿子说和爸爸一起真好玩,爸爸又讲故事又陪他玩打仗,这真比我强多了。”

……

亲人之间,有事没事常夸着点,嘴上多抹蜜,基本是秒杀一切的沟通技巧。

教育孩子是件大事,但它也仅仅是我们经营家庭生活过程中的一件事而已,不是全部,当我们的重心在家庭而不是孩子这个个体,其实就不会为是否一致而苦恼。孩子看到的是真实的父母和家人,他也会学会人与人之间如何求同存异,这样的能力,不也正是我们希望孩子拥有的吗?

1.4 选择的能力,从小养成

我曾经问过我的家长学员这样一个问题:

提问 你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个能够主动选择的人,还是一个被动服从的人?

大家的回答齐刷刷地指向前者,但是我如果换个问题问:

提问 你希望孩子是一个听老师话、听家长话、听长辈话的人吗?

这下子问到心坎上了,很多人内心中回答的是“是”,但又觉得哪里有点不对劲。

我看到很多强势的父母,孩子比较听话,这样让养育工作非常容易。孩子小的时候,家长可以为孩子做几乎所有的决定,比如吃什么、穿什么、和谁玩、去哪里上学等,但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当他们需要做选择的时候,父母往往不在场,比如老师不公正地对待你,要不要申诉?大家都作弊,你要不要也作弊?周围的同学都在抽烟,你抽还是不抽?这个时候那些听话的孩子也容易变成被动服从的孩子,所以我们要问一下自己:

提问 养育孩子是图自己省事儿吗?

1.听话的孩子,可能是一个不会做选择的孩子

在我的家长课上,讨论的话题涉及校园暴力,每当讨论起受害者这个角色时,大家的关注点都集中在让孩子去学跆拳道、防身术等,于是我问了一个问题:

提问 为什么有的孩子总是被欺负?和家长有没有关系?

小婴儿刚刚出生的时候,他们和社会基本是隔离的。一旦上了幼儿园,其实就是走进了小社会,就像丛林里的小猴子一样,他们开始有领地意识。每个孩子都用自己的方式求生存,这个时候各种冲突也开始出现,比如大孩子欺负小孩子,强壮的孩子欺负弱小的孩子,更可悲的是很多暴力可能来自家长。

家长往往恨铁不成钢,他们会告诉孩子如果有谁欺负咱,咱就打回去,但是发现效果并不好,孩子还是不敢,一个家长告诉我,她小的时候经常受欺负,每次回到家都被父母数落一顿没出息,而这对于她来说简直是二次伤害,从此她遇到这样的事情不再告诉父母了。

我在小的时候经常受欺负,上幼儿园的时候,同学们把我从山坡上推下来,他们往我嘴里扔土,而我只能躺在那里哭;上了小学,放学后几个同学在我家写作业,结果他们把我关到了我自己家的门外。从大人的观点来看,这个时候我应该有很多办法,比如去告诉老师,拒绝让同学们把我推出门外,告诉他们如果这样请离开我的家,但在那个时候我没有任何选择,只是被动地接受,慢慢地我在其他孩子的眼里,是一个“软柿子”,是可以欺负的对象。

这和我父母的养育方式有很大的关系,他们非常严厉,需要我们绝对地服从,如果不服从就是打和骂。作为一个孩子,我慢慢得出的结论是,我是没有力量应对比我强大的人的,我的意见是不会被听见的,只有服从,如果不服从就会有更恶劣的后果。

我的儿子天天就是一个不听话的孩子,很多事情,在别的家庭里妈妈一句话,孩子就去执行,在我们家可能要讨论半天,有时候觉得很费劲。比如他在温度已经降到10℃以下的时候还要穿短裤,比如他不愿意一回家就写作业,比如他会因为我擅自调整钢琴课的时间而拒绝去上课。

但是,他也会在遇到高年级同学欺负他的时候,想各种办法,找了一个老师不管用,就再去找能管住这些高年级同学的老师;全班同学的作文都通过了,唯独他的没通过,老师讲的他没明白,于是就去找不同老师寻求指导和帮助;他拒绝使用列任务清单的办法管理作业,他选择每天晚饭后口述今晚的计划,最终的安排是既能完成作业,也能有合理的休息和玩耍的时间。作为家长,是费点事儿,但在不听话的孩子身上,我看到他有做选择的勇气,这样的勇气需要细心呵护。

做选择就如同其他任何技能一样,需要大量的练习,如果我们捆住孩子的手脚,替他做一切决定,他哪里有机会习得这样的能力呢?

接下来很多人会问,难道什么事情都要让孩子选择吗?

当然不是,这要根据年龄和孩子的心智发育,一个6个月的孩子不可能自己选择穿什么衣服,因为他还不懂;同样一个6岁的孩子,也不能随意选择想看的电影,他们还没有能力分辨电影的内容是否“少儿不宜”。孩子的年龄越小,我们能给孩子的选择范围越小。

反过来,一个10岁的孩子可以自己选择先做语文作业还是数学作业,前提是所有的作业按时完成;一个17岁的孩子可以自己选择穿不穿秋裤,只要他自己不冷。所以选择都是有限的,只不过这个选择的范围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应该是越来越大。

2.多问问题,少给答案

我讲家长课有一个特点,我很少直接给答案,我喜欢问问题,在这本书里随处可见的都是各种问题。别人给出的答案很难变成自己的答案,就好比我们小时候上学的时候,很多死记硬背的答案,基本上考完试没几天就忘得一干二净了,而那些经过我们自己思考找出的答案则会伴随一生。

那么如何来问问题呢,有一个小工具叫作“启发式提问”,启发式提问也称为好奇式提问,就是没有预设答案、开放式的问题,比如:

“你怎么看?”

“你觉得他为什么这么做?”

“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

很多家长回家就去练习启发式提问,但他们很困惑地告诉我,孩子经常回答“不知道”。那为什么孩子经常回答不知道呢,因为你总是给他答案啊,他没有思考的习惯,所以确实不知道啊。还有一种可能,孩子觉得说了也白说,反正真理都在家长那里,回答“不知道”最保险。

启发式问题是开放式的,没有预设答案

有一个妈妈告诉我,我去问了一个启发式问题,班里有同学谈恋爱,我问孩子:“早恋好吗?”孩子回答:“不好。”虽然貌似听到了想听的答案,但妈妈觉得不对劲,因为这样的谈话就此就结束了。我告诉她,启发式提问是开放式的,如果能用“好”和“不好”回答的都不是启发式提问。比如可以这么问:

“你们怎么知道他俩谈恋爱了呢?”

“关于谈恋爱,你怎么看?”

孩子的答案也许和我们的想法一致,也许会和我们的不同,比如孩子可能回答:“我觉得谈恋爱挺好的,说明他有魅力啊,多有面子。”如果家长一通说教会有什么结果?她下次可能就说“不知道”喽!

我们可以继续问启发式问题:

“噢,你们认为有人追说明有魅力,有面子,说说看,有魅力是什么意思?”

“还有什么其他事情也是有面子、有魅力的?”

“如果有人追求你,你会怎么做?”

这样的问题会引发出很多的讨论,能让家长了解孩子的想法,也能启发孩子去思考,前提是我们保持开放的心态,认真去听孩子的答案。

相信孩子能自己找到答案

在儿子天天3岁的时候,有一天我们在楼梯上看到了几片菜叶,天天问:“这是谁掉的?”我刚想回答:“是瑶瑶的姥姥买菜掉的吧。”但我忽然很好奇他的答案,我问:“你觉得是谁掉的?”天天说:“一定是兔妈妈掉的。”孩子比我们有创意,他的答案比我的好一万倍。

说说他曾经在学校被高年级同学欺负的事情吧,天天上的学校从幼儿园到高中都有,所以不同年级的孩子们每天都要碰面。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有一天他回到家告诉我,高年级的同学在游泳池更衣室欺负他们,他很害怕,游完泳不敢洗澡,要赶快换好衣服离开。我当时的念头就是写信给老师反映情况,但转念一想,可以用启发式提问问他。

我:“当时发生了什么?”

天天:“我们在更衣室,几个高年级的大哥哥用球砸我们。”

我:“你们做了什么?”

天天:“我的同学说大哥哥是笨蛋。”

我:“然后你们做了什么?”

天天:“我去告诉老师了,但是老师不管。”

我:“你需要我帮忙吗?”

天天:“暂时不需要。”

第二天下学,天天兴奋地告诉我他解决了这个问题,他找到游泳池的负责老师反映了情况,这几个大哥哥就不再欺负他了,而且其中几个大哥哥还和他做了朋友,而我只是问了很多问题,并没有给很多建议。在之后的很多事情上,我都是先问问题,如果能不给答案尽可能不给,当他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多,他的自信心也就越来越足了。

养育一个不听话的孩子,也许会花更多的时间,孩子也许会犯一些错误,有的时候还会挑战我们的自尊。这些年每每遇到天天不听话,我当时也许会抓狂,但事后总能和他一起讨论出双赢的方案,在那个时刻,我最欣喜的是他又一次学会了做选择,我那点面子,又算得了什么呢?

每日一小步

有限的选择

每个人都需要权利,都需要能掌控自己的生活,父母需要权利,孩子也不例外,但我们每个人又需要受到规则的约束,所以,所有的选择都是有限的。相比粗暴的命令,有限的选择既能遵守规则,又能给予对方选择的权利。

例如下边这些事情,可以提供多种有限选择。

(1)关于刷牙

“你想用草莓味的牙膏,还是用香蕉味的牙膏?”

“你想在你的卫生间里刷牙,还是在我的?”

“你想像小兔子一样跳着去卫生间,还是想像小鸭子一样游到卫生间?”

(2)关于写作业

“今天一共有3项作业:语文、数学、英文,你想先写哪个?”

(3)大宝二宝抢一个玩具

“看起来你们都想玩这个玩具,这样吧,或者我先收起来,等你们想出办法来找我要,或者你们现在用1分钟想出办法来。”

(4)孩子不喜欢吃你做的营养丰富的饭菜,而你又希望他营养均衡,还有哪些选择?

宝宝,我们这顿饭要吃3种食物,现在看看这些图片,请你从每组里面选一个,然后咱们一起做?

·面包、米饭、面条

·鸡蛋、牛肉、鸡肉、鱼

·橙子、菠菜、西红柿、西兰花

记录下你今天用到的有限选择吧!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当时vs平时

当方法不管用时

在这一章里我介绍了很多小方法,以前我也曾经教给我的学员家长,接下来我听到的最多的问题是:“方法不管用怎么办?”

例1 我一个词代替一句话,比如用“洗手”代替“你怎么老是记不住洗手,每天都要我提醒!”孩子还是不洗手怎么办?

例2 我用有限的选择:“你想先写语文作业还是数学作业”,但他说我想先看电视,怎么办?

不知你是否注意到,这个“怎么办”的背后其实还有一层意思就是“马上”。我们都想快速解决问题,我们关注的是“当时”,只要不能马上解决就开始质疑新方法,于是习惯性地走回老路,虽然老办法也无效,但是那是我们熟悉的办法啊!

在这里我们忘记了一个重要的因素,孩子的成长需要时间,所以工夫在平时。如果你想搞定孩子,就会关注“当时”,但如果你想帮助孩子,就会花更多的精力在“平时”,所以可以这样问自己。

提问 我们在平时可以做些什么?

例1 我一个词代替一句话,比如用“洗手”代替“你怎么老是记不住洗手,每天都要我提醒!”孩子还是不洗手怎么办?

平时可以这么做

长期目标是:养成饭前洗手的好习惯。

方法|

·和孩子一起制订饭前惯例,包括洗手、摆碗筷、摆椅子、端菜等。

·把惯例贴在饭桌附近。

·可以分配给孩子一个任务:提醒爸爸妈妈饭前洗手。

·可以和孩子一起去超市挑选一款他喜欢的洗手液。

当然,很多妈妈还是想知道当时怎么办:

当时可以这么做

方法|

·拉着孩子的手微笑地去洗手。

·告诉孩子:等你洗完手来餐桌找我们。

例2 我用有限的选择:“你想先写语文作业还是数学作业”,但他说我想先看电视,怎么办?

平时可以这么做

长期目标: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方法|

·和孩子制订学习的日常惯例表。

·在践行惯例表的初期尽可能陪伴,孩子的自觉性在初期也是需要我们引导的。

·和孩子聊一聊每天学校的生活,比如午饭有没有吃饱,也许孩子刚到家很饿需要先吃一点零食呢,肚子里没食儿,脑子也转不动呢。

·启发式提问:“你今天的学习计划是什么?休息计划是什么?”

·每当孩子按照计划完成今天的任务,给予肯定,但不需要奖励!

·和孩子一起学习一些时间管理、大脑工作原理、意志力、自控力的知识,在这方面我们不一定是专家哦。

·耐心、耐心、耐心,孩子的成长需要时间,学习任务管理哪里是马上就会的呢。

当时可以这么做

方法|

·微笑、平静地告诉孩子:看电视不是一个选择,今天的作业你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吗?

养育孩子是一个过程,我们越是着急,越是容易节外生枝,往往欲速则不达,还平添了更多的问题,多想想自己的长期目标,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相关图书

老年人学电脑
老年人学电脑
速算达人是这样炼成的
速算达人是这样炼成的
童话里的“坏蛋”:给孩子的第一本反霸凌认知书
童话里的“坏蛋”:给孩子的第一本反霸凌认知书
老年人学智能手机
老年人学智能手机
手绘海洋动物(修订版)
手绘海洋动物(修订版)
名家自然故事
名家自然故事

相关文章

相关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