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恋与12种亲子关系力

978-7-115-52432-4
作者: 张琳琳
译者:
编辑: 姜珊

图书目录:

详情

关系决定关系,童年期孩子与父母的关系决定了其成年后各种关系的质量。每一个成年人身上的困境都映射出其童年时与主要抚养者的依恋关系是否健康,这是现在心理学界普通大众都已理解的事实。那么对于那些已长大成人的年轻的抚养者,怎样才能处理好自己和孩子的亲子关系呢? 《依恋与12种亲子关系力》内容的基础是作者在发展与教育心理学领域的从业经历与自身育儿经验的结合。先从理论上为各位年轻父母讲解了亲子关系的内核——依恋,然后将其细化分解为更易懂且可执行的12种亲子关系力:富养力、尊重力、接纳力、信任力、放手力、共情力、情绪力、拒绝力、游戏力、独处力、真实力及幸福力。 对于年轻的抚养者来说,无论对自身问题是否觉知,《依恋与12种亲子关系力》都可以让大家在自我成长的同时完成作为父母的修行,与孩子建立高质量的亲子关系,引导孩子健康地成长。

图书摘要

依恋与12种亲子关系力

张琳琳 著

人民邮电出版社

北京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依恋与12种亲子关系力 / 张琳琳著.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20.1

ISBN 978-7-115-52432-4

Ⅰ.①依… Ⅱ.①张… Ⅲ.①家庭教育 Ⅳ.①G78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9)第252493号

◆著 张琳琳

责任编辑 姜珊

责任印制 彭志环

◆ 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市丰台区成寿寺路11号

邮编 100164  电子邮件 315@ptpress.com.cn

网址 http://www.ptpress.com.cn


◆ 开本:880×1230 1/32

印张:7.5  2020年1月第1版

字数:180千字  2020年1月北京第1次印刷

定价:55.00元

读者服务热线:(010)81055656 印装质量热线:(010)81055316

反盗版热线:(010)81055315

广告经营许可证:京东工商广登字20170147号

内容提要

关系决定关系,童年期孩子与父母的关系决定了其成年后各种关系的质量。每一个成年人身上的困境都映射出其童年时与主要抚养者的依恋关系是否健康,这是当下心理学界甚至普通大众都已理解的事实。那么对于那些已长大的年轻抚养者来说,怎样才能处理好自己和孩子的亲子关系呢?

本书内容的基础是作者在发展与教育心理学领域的从业经历与自身育儿经验的结合。本书先从理论上为年轻父母们讲解了亲子关系的内核——依恋,然后将其细化分解为更易懂且可执行的12种亲子关系力:富养力、尊重力、接纳力、信任力、放手力、共情力、情绪力、拒绝力、游戏力、独处力、真实力及幸福力。

无论年轻的抚养者对自身成长问题是否觉知,本书都可以让你在自我成长的同时完成作为父母的修行,与孩子建立高质量的亲子关系,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各方推荐

胡慎之

关系心理学家

养育孩子是一门学问,大家对此众说纷纭。本书为年轻的父母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视角,让父母在理解与提升自身的基础上再去抚育孩子。我一直提倡“育儿育己”,育儿是门学问,育己更是。

田宏杰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副教授

北京青少年研究所负责人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

畅销书《不咆哮,让孩子爱上学习》作者

亲子依恋的质量决定了孩子一生的价值感和安全感。张琳琳老师的这本书既在告诉父母如何给予孩子高质量的爱,其实也在引导父母如何照顾好内在的自己,给予自己全然的爱。这是一本让父母在觉醒中遇见幸福的书。

李峥嵘

北京晚报资深编辑

亲子作家

金牌阅读推广人

作者结合心理学理论、咨询实战、个人的成长和养育经验,从12种亲子力入手,帮助父母和孩子建立健康的亲密关系,系统、科学、可操作,为每个家庭播下平等和尊重的种子。

李一慢

北京市首届金牌阅读推广人

亲子教育专家

在长期推广亲子阅读的过程中,我发现亲子阅读的效果与亲子关系有着重要关联。自身热爱阅读又能够以尊重、平等的姿态与孩子相处的父母,才能真正地激发孩子的阅读热情。我很高兴看到一本以提升亲子关系为主题的书,建议家长们都读一读。

林丹

悠贝亲子图书馆创始人

亲子关系对孩子的智力发展、社交等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这本书将建立亲子关系的能力拆分为12种亲子关系力,并提供了帮助家长在实践中提升这些能力的方法,值得一看。

王娟

娟子妈妈讲故事创始人

原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主持人

给小朋友讲故事的多年经验,让我越来越感受到亲子关系的重要性。家长都渴望与孩子建立亲密的关系,但经常不知道该怎么做。很高兴看到这本书能够给家长们提供科学的理论和实实在在的方法,并且结合了大量事例,通俗易懂。

李岩

第二书房创始人

成为父母没有考试,仔细想来我们的孩子在承担着成长的风险。作为对自己永远都有要求的现代人,相信很多父母都希望成为孩子与自己都能认同的足够好的抚养者。本书将心理学中重要的依恋理论运用到了育儿上,学习与掌握它们不仅对孩子的成长有所帮助,更让父母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刘丽丽

心理学出版领域畅销书资深策划编辑

心理学研究发现,童年期的亲子关系,尤其是孩子与主要抚养者的依恋关系,对个体终身的学习能力、态度、家庭和事业等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甚至会产生代际传递。这本书是张琳琳老师结合自身专业知识、个人成长经历和10年的心理咨询实践写就的,有助于家长们了解如何与孩子建立安全、健康的依恋关系,这将为孩子一生的发展奠定最坚实的基础。

九尾狐美妈

本书中的12种亲子力,不仅仅是父母对于孩子的期望,更重要的是父母自身也要具备,当父母能够做到这些时,抚育孩子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

科学家庭育儿

面对家中的“捣蛋鬼”“小魔王”,新手父母往往不知道要如何与他们沟通,只能懵懵懂懂地按照自己的方法去教养。我们先不说是否有效,更重要的是这些方法本身很有可能给孩子带来伤害。所以,每一位家长都需要来了解作为家长应该具备的“亲子力”。

推荐序 每一位家长都需要学习如何建立健康的亲子关系

从事心理学研究40多年,我见证了儿童社会性研究在国内外研究领域和社会运用中的巨大变化,从最开始寥寥无几的研究文献到相关发表物及此领域研究人员和教育工作者的大大增加,研究界、教育界和父母们对儿童社会性技能的发展越来越重视。同时,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表明,只关注儿童的智力发育、学习成绩和工具性技能越来越不具备社会适应性,儿童的心理需求、情绪情感、社会交往、心理品质对于孩子成长的影响逐渐被人们重视。

若教育要施加影响力,最重要的前提是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童年时的亲子关系对孩子的自我认知、自我评价、人际关系、冲突处理、情绪管理、价值观、职业观及家庭观等方面都有着长远而深刻的影响。短期内不良的亲子关系对孩子的影响可能集中表现为儿童的某些情绪或行为问题,但最终会在他们成人后,表现为婚姻和家庭关系问题、职场发展问题以及包括与自己孩子的关系的问题。一个人并非天然具备与孩子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这是在不断地学习和练习中逐步建立和形成的。对于广大父母们来说,该如何着手?这本书提供了一部分答案。

本书作者张琳琳是我的学生,在攻读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研究生课程期间,她就表现出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在毕业后十多年的时间里,她投入到心理咨询的实际工作中,有机会和成千上万的儿童父母打交道,积累了大量有关儿童家庭教育的案例和经验,为她完成本书的写作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本书依托心理学关于亲子依恋的理论,落脚在育儿实践,将与儿童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拆分为富养力、尊重力、接纳力等12种建立亲子关系的能力。对每一种能力,本书都从发展的视角,将儿童期的亲子关系与成年期在关系中的表现结合起来,纵向讲解和分析,并且给出了大量的咨询案例,非常真实、鲜活,最后又针对实际生活给出落地的解决方案。“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硕士+心理咨询师+妈妈”的多重身份,赋予了张琳琳多重的思考视角,使得本书既展现了科学的儿童发展观,又分享了第一手的育儿经验和为人父母的心得。

日本小说家山本有三在他的小说《女人一生》里写道:“女人变成母亲,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这种差事,是任何女人都做得了的事,但是要当好母亲可就不容易了。”不只是母亲,父亲同样如此。相信广大父母在阅读本书后都能了解与学习教育子女的一些新视角和新方法。

发展心理学家

前言

心理学中有句话叫作“关系决定关系”,说的是童年时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对于孩子成年后的关系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后面这个关系包括孩子与自己及与周围世界的关系:与自己的关系指如何认识和看待自己、是否认可和接纳自己;与周围世界的关系包括亲密关系、亲子关系以及与朋友、同事、合作伙伴甚至物理环境等人及事物的关系。这种影响不是单纯表现为孩子是否喜欢父母,是否与父母亲近,而是会长远、深刻地影响孩子一生的发展与幸福。这句话在我个人、我的来访者及我的朋友们身上得到了直接的印证。

我出生于华北平原的农村,父母都是农民,靠天吃饭,每日披星戴月、起早贪黑,只为了一家人能够吃饱饭,孩子有学上。生存的艰难,再加上个性脾气、处事方式、价值观的巨大差异,父母的婚姻在我眼中一度是个悲剧。三天大吵,两天小吵,基本上每次吵架都会动手,闹得邻里皆知。在这样的状况下,父母对我和弟弟的感受、情绪、心理需求无暇顾及,并且他们也没有这方面的意识,毕竟让我们吃饱穿暖已经用尽了他们的全部力气。作为家中长女,加上个性敏感多思,我对于父母的教养方式所带来的影响的感受更为强烈。

我从小学习成绩很好,但母亲怕我骄傲,从不夸我。我做得再好也得不到认可,做不好就会被训斥,甚至被羞辱。考完试后父母问我考得怎么样,若我说考得挺好的,他们就会说:“没有自知之明,这么笨,还觉得自己挺能耐的。”这种打击和斥责我的方式一直贯穿在我人生的前17年。母亲一直告诉我,你要记住,你不如别人,你得一直向别人学习。理性上我知道她可能是为我好,但是在情感上我却觉得自己不被接纳,也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在很多年的时间里,接纳自我、克服自卑一直是我的成长主题。

原本我性格比较活泼,在学校遇到什么事情都会回家对父母讲,他们却为此训斥我,认为我管闲事、操闲心,不好好学习。如果我与同学发生冲突,父母认为“一个巴掌拍不响”,我肯定也有问题,就会训斥我惹是生非。小学时我曾经受到同学一年多的霸凌、欺负,却不敢把这些事告诉父母,因为我知道告诉他们也没用,还会让他们觉得这是我的错。另外,若父母心气不顺,他们可能会随时骂我、吼我、打我。

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一直感受不到爱和支持,只有无穷无尽的忽视、指责甚至羞辱。父母作为最亲的人,尚且不关心我,相信我,理解我,其他人又怎么会好好待我呢?我那时认为,或许这些痛苦与烦恼真的是因为我不好,不值得别人对我好,我想什么、需要什么或许根本没人在意。遇到事情时我习惯了自己扛,孤单、无助和自卑曾经是我人生的底色。

之后,我读了7年的心理学专业,做自我剖析、认识和探索自己,从个人角度、从家庭角度、从整个家族的角度去看待我的成长过程。我能够看到我个性里的倔强、自尊心强、非常敏感、易怒、自卑、害怕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厌恶家庭和婚姻的种种,这些都与我的原生家庭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在我借助心理学修复了自己内在的创伤,一步步成长起来后,我深深地为父母、我自己及弟弟感到遗憾和悲哀。父母并非故意这样对待我和弟弟,他们从内心是爱我们的,否则不会拼尽全力,节衣缩食,以微薄的收入养育我们,供我们读完大学本科与研究生课程。但是他们有自己的局限,不懂怎么去爱,怎么去表达关心,因为他们周围的人似乎都是这么教育孩子的,他们也是这样长大的,所以他们并不觉得这样养育孩子有什么问题。

我本以为这是我的父母没有受过高等教育、视野狭隘、见识有限的缘故。但是在学习心理学、从事心理咨询和培训的实践中,我接触到大量的成年来访者,他们带着困惑和创伤而来,其中不乏受过良好教育、在事业或学术成就上发展顺利的人,外在的成就却填补不了他们内心的空虚与痛苦。当我们一起探索他们的成长过程与他们关心的人生议题时,会看到成年之后的他们沿袭了父母对待和评价他们的方式,在家庭中与配偶或子女的相处模式复制了上一代人养育孩子的方式,在职业发展中的挫败与他们对自己的看法有着紧密的关系。同时,我也接触到大量的家长和孩子,尤其是在我成为母亲,并且能够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家长的言行时,我发现,时代在变化,每个人都在努力追求成长,但是作为父母,很多人在观念上仍然没有太大的进步,即便是一些接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他们可能在事业上很成功,但是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普遍有着不尊重孩子、不信任孩子、不知道如何与孩子沟通、不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而一味按照自己的想法教育孩子甚至逼迫孩子成长的行为。有一些年轻父母已经意识到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问题,但是对于如何与孩子相处却仍不知从何处下手。

这么说,并不是要将所有的问题都归咎于父母。父母有其自身的局限,我们把问题归咎于父母,找到一个情绪的发泄口,并不能够解决我们的问题。我们要看到,童年藏着一个人成长的所有秘密。童年时我们与父母的相处方式、相处质量对于一个孩子的影响是持久与深刻的。

著名发展心理学家约翰·鲍尔比(John Bowlby)认为,婴儿与主要抚养者(一般指母亲)在照顾与被照顾的互动中会建立起强烈的情感联系,这被称为依恋关系。与父母建立了亲密而安全的依恋关系的孩子,能够信任父母,愿意与父母沟通。父母能够尊重、理解和接纳孩子,就能够帮助孩子建立起积极的自我认知方式。这些孩子深信自己是被爱着的,是值得爱的,同时,他们也信任和爱着父母及这个世界,因为父母代表了他们最初所接触到的世界。

被深爱着长大的孩子往往会自信、有底气,他们也会遭遇伤害、背叛,但不会因此怀疑自己的价值,他们有更强的适应能力和心理弹性面对痛苦。这样的孩子往往对别人、对这个世界都充满善意,满怀信心,内心有爱。他们不会因这种善意就对人性无知或盲目乐观,而是因为被爱充分滋养过,对人对事的态度更加从容和淡定。无论他们未来从事什么工作,选择哪一种人生道路,这样的孩子往往都自带温暖和有力量的气场,吸引与自己同频道的人,更容易体验到快乐和幸福。

而说到学业成绩的问题,在当下充斥着育儿焦虑的年代,父母们都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将很多注意力放在了孩子的知识学习和技能提升上面。似乎逼孩子越紧,越能体现出对他们的爱。其实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事实恰恰相反,当我们给予孩子真正的理解和爱,与孩子建立起健康的亲密关系时,因为不被强迫,不被苛责,孩子反而保留了自己对于外界的兴趣和好奇心,保留了学习的天性,反而更能够做好当下的任务。这有点像练功,我们希望孩子练就绝世神功,让孩子学习各个门派的本领,这些固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他们,但没有深厚的内功,他们就很难练就真正的本领,甚至因为过于专注十八般武艺的学习而内功不足,最后走火入魔。在这里,内功就是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密关系。

现在是网络时代,年轻的父母们可以找到各种工具和途径来学习如何照料孩子的基本生活,但是对于如何与孩子沟通、陪伴孩子、与孩子玩耍,该如何教导孩子表达和处理情绪,如何与孩子建立亲密关系,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品质,却少有科学、系统和完善的内容可供参考。

我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研究生阶段的主攻方向就是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深入学习了儿童的成长发展规律。我的导师陈会昌教授是国内第一位做儿童长期追踪研究的心理学学者。陈老师倡导的儿童教育领域的两颗种子“平等”和“尊重”早已扎根在我心里,在我成为一个母亲之后,这两颗种子慢慢发芽、长大。在从事心理咨询的实践中,我又得以从成人的角度回溯家庭、父母对于一个人成长发展的影响。除发展与教育心理学领域的专业著作外,我研读了大量与儿童教育相关的作品,这些作品多是从教育教养技巧的角度出发,极少有专门探讨如何帮助父母与孩子建立亲密关系的作品。于是,我将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基础理论,自己的受训和实践经历,以及我作为一个孩子对自身成长过程和作为一个母亲养育孩子的一些心得结合起来,写了这本书。

在本书中,我从发展的角度描述了童年时认知方式和行为模式对人们成年后各方面的影响,又从回溯的角度,发现成年后的婚姻家庭关系、职场关系、与自我的关系问题其实早已在童年时与父母的相处中埋下伏笔,并将建立依恋关系的能力拆分为12种亲子关系力。

本书共两篇18章,第一篇6章依托生活中的实际案例,详细介绍了依恋关系对于孩子可能造成的影响,相信很多父母可能会从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包括我自己。第二篇12章则分别介绍了12种亲子关系力:富养力、尊重力、接纳力、信任力、放手力、共情力、情绪力、拒绝力、游戏力、独处力、真实力以及幸福力。每一章都先从案例的角度切入,介绍这一亲子关系力的实际影响,再从父母自身和抚育孩子的角度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法。希望能够对读者有所帮助。

另外,要特别说明的是,本书所谈及的个案均已隐去个人信息,并就本书的引用已征得当事人的同意,不涉及职业伦理问题。

囿于本人的能力和阅历,该书不免稚嫩和粗糙,不足之处请读者见谅,也欢迎大家来信告知意见和建议。

引言 关系决定关系,童年期的关系决定了成年后的关系

现代社会,人们对亲子关系越来越重视。作为心理咨询师,在十多年的受训和实践经历里,我接触了很多不同类型的家庭,对很多亲子关系的形态及其影响有着非常深刻的印象。亲子关系的重要性到底如何呢?我想先跟大家分享以下两个案例。

在第一个案例中,女孩CC在职场上特别容易紧张与焦虑,面对领导的批评或者同事的不同意见,她常会觉得自己特别有压力,为此也总是心神不宁。她在一家公司工作了十年,还只是一个小组长。一方面,她特别努力,几乎将所有的时间都花在工作上;另一方面,她从不敢反驳领导,也不敢对组员提要求、不敢布置任务,因为她害怕冲突,冲突会使她整个人陷入一种“我很差劲,我真没用,别人肯定特别看不起我”的想法里,情绪低落。

咨询过程中,我发现她的讨好倾向特别明显,她非常在意别人对她的看法。工作时,她并不真正关心一件工作要如何完成,而是关心如何让领导和同事对她有好的看法,所以她在工作中的关注点和工作方式与工作本身是偏离的。并且,一旦遭遇批评和冲突,就会将此归因为自己没有能力、没有价值。她表现得很乖、顺从,掩饰着内心的不认同,但无论自己再怎么难受、疲惫,也不敢表达自己的诉求,内心很痛苦、很纠结。她的婚姻也有类似的情况,她渴望先生关注她,只要她的先生没有主动关心她,让着她,或者只是发生了一个小冲突,她的内心也会将其无限放大,觉得肯定是因为自己不好,对方才不把她放在心上,非常生气和痛苦。

随着咨询的深入我发现,她的困境与她从小的成长环境和生活经历有直接关系。一方面,在CC的成长过程中,她的母亲以打骂的方式教育她,调皮捣蛋、顶嘴、成绩不好要打骂,做得好时也没有任何鼓励和肯定。我们每个人对自己的评价和了解最初都是他人提供的,从他人的评价发展出对自己的评价。但CC从小在学习、生活中得不到正面、客观与正确的评价,她无从知道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更看不到自己的优点和价值,这导致别人一旦与她有不同的意见,她就会认为是自己不好,自己无用。另一方面,CC的父母关系不好,母亲的情绪很不稳定,经常会突然脾气爆发,不知道什么时候心气不顺了,就会冲着她大吼一顿或者打她一顿。为了不被打骂,她会尽可能地安静、听话、不惹事、讨好父母,她的想法是:“我要乖,我要听话,只有让别人高兴,注意不到我,我才能日子好过一点。”

这种讨好的倾向最初只是一种在原生家庭里的生存策略,却慢慢成了她习惯化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在她长大后仍影响着她在交友、恋爱、职业上的发展,导致了她现在的状态。

她结婚很多年了,想生宝宝却不敢要。她说:“我自己都一团糟,我怎么可以做妈妈?难道要养一个我这样的孩子,让他成年之后继续痛苦吗?”


第二个案例是关于一个男孩小楠的。最开始来找我的是小楠的母亲,她说,儿子小楠学习上没有耐性,专注力不好,而且有暴力倾向,经常会很大力地推她,并说很多威胁甚至辱骂她的话。后来他们全家来做家庭治疗,我以为自己会看到一个熊孩子,没有想到小楠其实是一个特别有礼貌、特别懂事的小绅士。在当地一所重点初中读书,成绩也很好。在咨询过程中,这个三口之家的互动模式慢慢呈现出来。这个家庭中夫妻很疏离,不亲密,丈夫很忙,总是游离在这个家之外,对于孩子的教育参与不进去,对妻子也关注比较少。这个妈妈很失落,就把在亲密关系中对先生的期待转移到了与儿子的相处之中,对孩子的各方面都非常关注,事无巨细,都要管,都要操心。

这个妈妈本身就是一个特别努力上进的人,她工作后自学专升本,又读在职研究生,找到了一份很好的工作,才冲破重重阻力跟家境优渥、书香门第的老公结了婚,“彻底改变了人生的命运”。由于自身的经历,她认为学习是改变命运的重要途径,没有高学历、考不上好学校、找不到好工作就会被人看不起,所以她对儿子的学习把控得很严。情感上的过度关注、学习上的高压控制,让孩子喘不过气,孩子也没有任何学习之外的社交、娱乐。

在咨询过程中,我了解了她的成长环境,她父母对待她的方式与她对待孩子的方式是类似的,就是辱骂、威胁和激发孩子的内疚感。例如,她会对儿子说:“你不好好学习,考不上重点高中,考不上北大,你就毁了,没人看得起你!”“我为了你,牺牲了自己的事业,你要不成才,我这辈子也毁了,我也活不下去了!”巨大的压力和愧疚感让刚刚进入青春期的儿子不堪负荷,会用伤害自己和伤害她的方式来反抗。这个家中的每个人都很痛苦,看似平静的家庭已经处在分崩离析的边缘。

在这两个案例中,第一个个案现在30多岁,但她曾是一个孩子,孩提时代的成长方式继续影响着她的事业、家庭、社交,让她痛苦不堪;第二个现在还是个孩子,但因为母亲的成长经历,母亲和父亲的关系,这个家庭的氛围所带来的困扰,使这个孩子出现了情绪和行为问题。

不知道大家看这两个案例时会有什么感受?我相信大部分父母都很爱自己的孩子,尤其对妈妈来说,只要能够让子女幸福、快乐、成才,付出什么代价都愿意,时间、精力、金钱,甚至牺牲自己的职业发展、个人健康都毫无怨言。但是,如果没有把握好方向,没有掌握对的理念和方法,就像上面提到的案例,可能所有的努力都会白费,不但对孩子无用,甚至会给孩子带来痛苦和阻碍。

我日常接触的个案会涉及与领导的关系处理不好,与同事很难沟通,与老公不亲密、遭遇外遇出轨,或者孩子的问题(包括各种情绪、行为和性的问题)。在对这些个案进行梳理与分析的过程中,我发现,来访者遇到的问题看起来差异很大,但在本质上,有很多东西是相似的,其中最普遍的一个就是与自己的关系问题,即如何看待自己,如何定义自己,涉及的就是自身的价值感和存在感。

如果一个个体对自己是接纳的,是自信和平和的,对这个世界也会有更多的善意,在人际互动中也会接收到更多正向的反馈和联结;而与之相反,如果一个个体对自己是不接纳的,对周围世界充满敌意,那么在人际关系中可能会以更加防御的姿态出现,跟自己和他人的关系也会是纠结或扭曲的,甚至是矛盾重重的。

我曾在前言中提及,著名发展心理学家约翰·鲍尔比认为,婴儿与主要抚养者在照顾与被照顾的互动中会建立起强烈的情感联系,这被称为依恋关系。依恋关系可分为安全依恋和不安全的依恋,不安全依恋又可分为矛盾型依恋、回避型依恋和混乱型依恋。在建立依恋关系的过程中,个体也在逐步建立对自己和世界的认知评价方式,在心理学上这被称为内部工作模式。不同的依恋方式会产生不同的内部工作模式。

安全依恋的个体建立的内部工作模式较为积极,这类孩子往往会认为自己可爱、值得被爱、自己有能力,认为周围的人和环境可靠、值得信任、值得去爱,对自己和他人的评价较高、较积极,能够放心大胆地开展探索性的活动,较快地适应环境,敏感地觉察到周围人的需求,这反过来又会帮助孩子建立更好的环境,增强对自我的积极感受。

而对于不安全依恋的个体来说,这类孩子往往会认为自己不可爱、不值得被爱且无能,认为外界环境不可靠、无法预测、无法信任,对自己和他人的评价较低、更为消极,常带着敌意和恐惧与周围的环境互动,无法很好地适应环境、迎接挑战,而且这会导致个体产生更多的消极的自我评价。在这种恶性循环中,个体往往会以充满敌意或者冷淡疏远的姿态与周围的环境相处,从而引发一系列的问题。

所以依恋关系影响的不只是两代人之间的相处沟通状态,更关系到一个孩子看待自己和这个世界的方式和视角,而这又会对孩子长大成人后的人生道路产生长远和深刻的影响。接下来的第一篇内容主要从关系处理、职业选择、自信心和自尊水平以及与下一代的关系等方面讨论亲子依恋关系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第1章 我们作为父母的亲密关系状态塑造了孩子关于亲密关系的信念

·我们对亲密关系的看法,如何影响孩子对亲密关系的看法?

·我们的婚姻状态,会给孩子的亲密关系带来什么影响?

我先跟大家分享一个案例。

女孩明月有过一次短暂的婚姻。现在她有一个男朋友,两个人感情不错,但对方介意她离过婚这件事,只想与她谈恋爱,不愿意与她结婚,在与她恋爱的时候也在寻找其他的选择,与其他女孩暧昧相处。男友的这种行为让她很痛苦,她说:“他每次提分手我都要痛苦很久,但每当他没事人似的来找我时,我又忍不住同意复合,我不喜欢这样做,但又不知道该怎么办,我就是离不开他。”

很多朋友了解这种情况后,可能会劝明月“天涯何处无芳草”,让她尽快与这个男人分手,或者痛骂这个男人是“渣男”,痛骂“男人没一个好东西”;也可能会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这个姑娘也太没骨气了。”对于这些,明月不是不懂,她对自己的心态也分析得非常透彻,但为什么还是无法处理好这个问题呢?这个问题又该怎么解决呢?

随着咨询的深入,问题背后的信息慢慢浮现出来。明月的父母在她初中的时候就已离异,父亲常年离家做生意,与母亲聚少离多,在外也有好几个情人。母亲其实从一开始就知道这个情况,但是始终坚持不离婚,她认为只要男人把钱交回家,其他事都不重要。就这么过了十几年,直到父亲与一个情人因为有了孩子而坚持要离婚,母亲才不得不离。

在明月与其前夫的关系中,前夫也是在外打工出轨,她那时候并不想离婚。后来离婚也并不是因为出轨这件事,而是明月认为前夫好吃懒做,未来没有任何前途可言。对她来说,“男人出轨、有外遇并不是不可容忍的事情,拿钱回来就可以”。我们或许可以看到,这种观念延续了明月原生家庭中母亲对父亲出轨的忍耐和宽容。

在与现任男友的关系中,这个模式依然在发挥作用。在情感上她并不能接受男友的不忠,依然很痛苦,但是从小接触到的那种对另一半出轨的接受和忍耐模式已在她的头脑里根深蒂固,造成了她在感受上和认知上有着强烈的冲突,也就是头脑告诉她“没关系”,但是真实的感受却诉说着“痛苦,无法接受”。

另外,虽然她从小到大几乎都没与父亲有过多少交流,但是在亲朋好友的口中,父亲很能干、很会赚钱,是一个重义气、有上进心的人。这使她的内心对父亲并没有批判,而是认同且渴望的。她长大后碰到在事业上优秀、上进的男性的关爱时就容易无法自拔。更何况,男友的频繁出轨,也是父亲某一种特质的再现,对这个男人的迷恋,其实也是对她小时候缺乏父爱的一种补偿,这也是为什么她那么爱现在这个男朋友的原因,因为这个男朋友“跟爸爸很像”。

我们再回到最开始的两个问题上:

◇ 我们对亲密关系的看法,如何影响孩子对亲密关系的看法?

◇ 我们的婚姻状态,会给孩子的亲密关系带来什么影响?

相信对这两个问题,大家已经有了直观的感受。在这个案例中,明月母亲在婚姻关系中的行为深刻地影响了女儿的恋爱观与婚姻观,让明月觉得:“我的需求不重要,我不应该计较男友的出轨。”明月在这段关系中即便再痛苦,也会去忍耐。母亲和父亲的婚姻状态,在明月和前夫的婚姻中被复制。如果不是因为她对前夫不上进的状态不太满意,她和前夫的婚姻可能会继续维持,直到有一天被迫离婚。而现在她与现任男友的关系再次面临复制这种模式的可能性。

上一代人的亲密关系模式被下一代人继承和复制的情况,不仅体现在明月身上,也体现在一些有家暴问题的家庭中。例如,当母亲作为被家暴的对象,无力反抗,只能选择忍耐和接受时,传递给孩子的信息可能就是对暴力的认同或无能为力。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家庭中的孩子虽然对家暴行为无比痛恨,但最终女孩仍可能嫁给一个有暴力倾向的人,男孩则可能成为一个家暴的实施者。因为这是他们从原生家庭和父母身上所学到的对于亲密关系的看法和处理方式。

关系决定关系。父母对关系的看法不一定会直接通过语言传达,而是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就像家里播放的音乐,可能是父母喜欢的,不是刻意为孩子选择和提供的,但孩子会在长期倾听这类音乐的过程中进行内隐学习,并且在特定的时机表现出影响,例如,对音乐敏感、喜欢同类型的音乐或者听到类似的音乐时会唤起某些回忆。作为父母,我们要形成对亲密关系健康和有益的看法,只有父母自身能够建立起好的亲密关系,孩子才更有可能去拥有幸福和美好的亲密关系和婚恋状态。

反过来,孩子则很难建立健康的亲密关系,因为父母和家庭是孩子最早也是最重要的学习渠道。这并不是说,在父母关系不好或者婚姻破裂的家庭中,孩子未来的恋爱和婚姻就一定不幸福。只是对于有这种成长背景的孩子来说,只有在他们有机会接触到更多样化的交往模式、看到更多的家庭和关系形态及可能性,再加上自己有意识地觉察、思考和改变的情况下,他们才可能打破其固有的观念,才有能力建立健康的亲密关系。

以我个人作为例子来说。我的父母一直感情不睦,整日争吵,他们原本应该是最亲近的人却总以丑陋的面貌相对,不断地伤害彼此。对于敏感多思的我来说,这种家庭氛围曾经给我造成过很大的困扰和痛苦,我一度以为所有人的家庭或感情状况都是如此。

但高中时的一次家庭聚餐改变了我的想法,那天我在小姨家吃饭,小姨夫夹了一筷子菜打算放到小姨碗里,小姨开玩笑似地张开嘴,小姨夫一边笑,一边用听似嗔怪实则疼爱的语气说:“这么大人了,还撒娇!”最后还是将菜喂到了小姨嘴里。而当我看到小姨夫给小姨喂了一筷子菜时,两个妹妹仍在正常吃饭,毫无惊奇或不适应,所以这应该是他们家庭的常态。我对此很震惊,努力克制自己不要流泪。我为自己的父母感到非常难过的同时,也看到了家庭婚姻的另一种形态。我第一次知道,原来夫妻之间可以这样亲密地表达关心,原来表达关爱不是丢人的事情,原来不是所有的夫妻都像我父母那样相互伤害。从那之后我就告诉自己,以后我自己的家庭一定不能像我的原生家庭一样。

这使我获得了突破原生家庭婚姻模式的可能性,但是从小对于亲密关系的恐惧和无力对我的影响很深,我对经营亲密关系也没什么信心。我一直在寻找方法,试图解决这些问题。在心理学的学习和实践中,我借助心理学的知识和方法进行个人分析,修复个人创伤;借助家庭治疗的理念和方式,做原生家庭成员的访谈,改善自己与父母的沟通方式;通过建立家庭边界让父母去解决他们彼此间的问题。

在与先生恋爱时,我们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讨论各自的成长过程,借助心理学的原则设立夫妻之间的规则,例如,我将夫妻关系摆在第一位,与父母的关系不能大于夫妻关系;夫妻之间设立边界,要亲密也要尊重彼此的边界,允许表达情绪,但应采取尽量冷静而不情绪化的表达方式。我与先生的亲密关系状态达到了我理想中的状态。但即便如此,当我特别生气的时候,我还是会忍不住用争吵的方式去处理,大声地吼、说难听伤人的话,等等,这就是原生家庭中的消极影响没有得到彻底的修复。这一点也表明了,父母的亲密关系模式对孩子的影响力既深刻又长远。

夫妻之间关系破裂、没了感情硬要凑在一起,以所谓“为孩子好”的名义维持貌合神离的婚姻,这种婚姻状态不仅不会成全这所谓的名义,反而会传递出一种恶劣的婚姻观,也会让孩子搞不清婚姻与家庭中各成员间的边界。

我想强调的是,从为人父母的角度,如果我们能够看到自身的亲密关系对孩子的影响,能够有意识地经营好家庭关系,妥善处理好夫妻关系,那么我们就是在向孩子传递对于婚姻家庭的良好观念,在教导他正确处理冲突的方式,进而才能对孩子未来的恋爱与婚姻状态产生积极的影响。

本章小结

1.婴儿与主要抚养者(一般指母亲)在照顾与被照顾的互动中会建立起强烈的情感联系,被称为依恋关系。依恋关系可分为安全依恋和不安全的依恋,不安全依恋又可分为矛盾型依恋、回避型依恋和混乱型依恋。在建立依恋关系的过程中,个体也在逐步建立对自己和世界的认知评价方式,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内部工作模式。不同的依恋方式会产生不同的内部工作模式。

2.关系决定关系。父母对关系的看法不一定会直接通过语言传达,而是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就像家里播放的音乐,可能是父母喜欢的,不是刻意为孩子选择和提供的,但孩子会在这种持续的熏陶中进行内隐学习,并在特定的时机表现出影响,例如,对音乐敏感,喜欢同类型的音乐,或者听到类似的音乐时会唤起某些回忆。

第2章 我们与原生家庭的关系影响了我们与孩子的关系

·我们与父母的关系,如何影响我们和下一代的关系?

·我们对父母角色的看法,如何影响孩子对我们的看法?

经常有妈妈告诉我,自己很爱孩子,却不知道怎么爱。例如,有些妈妈心情好的时候,会对孩子特别温柔、特别体贴,恨不得把心掏出来,但是心情不好尤其是生气时却无法自控,会对孩子发脾气,甚至痛打孩子。打骂之后又会后悔,哭着抱着孩子说对不起,但下一次又会继续。还有一些妈妈,对孩子很强势,要求非常严格,要求孩子按照自己规划的人生路线去上学、工作、结婚,但孩子却不愿意按照母亲设计的方式过自己的人生,两代人之间常发生严重的冲突,一方觉得:“我是为你好,你怎么不识好歹?”另一方则认为:“不要再对我的人生指手画脚了,那是你想要的,不是我想要的。”

我有一个朋友,她妈妈很爱她,从小到大为她付出了很多,但是她妈妈也经常对她唠叨和情感绑架,尤其是在她不听话的时候或成绩不好的时候,她妈妈会说:“我为你付出了那么多,你不好好学习,你对得起我吗?”然后述说自己多么辛苦,整天累死累活,家里人还不领情。在夫妻吵架后,她妈妈会向她倾诉,说她爸爸多么不体谅人,无能没本事,又说自己多么不幸,嫁到这样的家庭,婆家无人疼惜她,等等。我的这个朋友在小小年纪时就承受了很多来自父母关系的压力,一直过得非常压抑。她说:“以后我当了妈妈,绝对不会像我妈那么烦人,自己的事情自己解决,绝不会把压力强加给孩子。”

可是等她成了母亲,她发现自己也会经常唠叨孩子,用让孩子内疚的方式督促其学习,并且希望孩子表现得乖一点儿。有一次与另一半吵架后,她把气撒到孩子身上,“我为了这个家累死累活,怎么一个个都不领情?”说完之后,她惊呆了,这不就是她妈妈经常对她说的话吗?她如此反感这种来自亲人的情感绑架,却在无意识中将这种方式继承了下来。

她对我说:“我当时真忍不住大哭。我讨厌我妈这样对待我,好像她的不幸都是我造成的,其实这些不幸跟我又有什么关系,我不需要为她的人生负责。但是现在我却像我妈对我一样对待我的孩子,一想到她可能会像我小时候那么痛苦压抑,我就觉得特别对不起她。我真恨我自己。”

好在,我这个朋友对自己的行为有所觉察和反思,这就有了后续改善的可能性。不幸的是,很多父母对自己的教育方式并不自知,从不认为自己有问题。

在游乐场里,我曾看到一个爸爸打自己的儿子,因为3岁的儿子为了抢一个玩具推打了其他的小朋友。这个爸爸一边打儿子,一边说:“你再打别人,我就揍死你!”这种处理方式是不是很荒谬?这个3岁的孩子要怎么理解父亲的这种行为呢?“不让我打别人,但是爸爸却打我,打人到底是对还是不对呢?”对一个3岁的孩子来说,爸爸的威胁会管用,他当时不敢打人了,但这只是慑于爸爸的强大,因为被打很疼,但他也真实体验与感受到了打人的震慑力和效果。如果这个父亲继续以这种方式对待自己的儿子,那么儿子在长大后能反击时可能会以这样的方式“回敬”父亲,也可能会用这种方式对待别人,比如,用此方式对待自己的孩子。因为这“很管用”,而且他也没有学习过如何正确表达需求或应对冲突。

我在引言中提到的个案CC,当她鼓起勇气找机会问她妈妈为什么小时候总是打骂她时,她妈妈很诧异,显然对此并没有什么印象了,然后又说:“就算是打你骂你又怎么了?不骂你,你怎么成材,教育孩子不都是这样吗?”她试着与妈妈沟通:“你可以试试别的方式啊,不是只有这一种方式吧?好好跟我说,我会听的。”她妈妈就说:“哪有什么别的方式,我就是因为这样做,才把你养得这么好,这么顺,孩子不打不成器,管用。”CC听了之后又委屈又生气,她对我倾诉:“我不敢要孩子,我不愿意像我妈对我那样对我的孩子,但是我也不知道该怎么教孩子,因为我好像就只会我妈的方式。”

那个因为儿子打人而去打儿子的爸爸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教育方法有问题,CC的妈妈也并没有觉得以打骂的方式教育孩子有什么不对。因为这些父母根深蒂固地认为这就是对待孩子的正确方式,可能他们也是被自己的父母这样对待的。

有些已成为父母的人可能意识到了小时候父母对待自己的方式是不对的,但是又不知道该怎么办,或者没有足够的意愿和动力学习好的、健康的与家庭成员及孩子互动的方式,因为改变不容易,走出舒适区不容易,所以很多人不愿意改变,不愿意打破固有的模式,或者初步尝试发现受挫后索性不再尝试了。这就导致上一代具有破坏性的家庭关系和互动模式被传递给下一代。如果下一代依然无所觉知,就会继续这样对待自己的孩子,这就是原生家庭模式的代际传递。

从各种案例中可以看出,我们与父母的关系,会直接影响我们与孩子的关系。而我们对自己父母的看法和感受,可能就代表了孩子对我们的看法和感受,因为一个人对待自己孩子的方式,能够反映出父母对待自己的方式。

作为父母,我们为孩子塑造的原生家庭是孩子成长的起点。孩子成长的前提是父母自身的成长,所以我们需要修复自身的创伤,终结自己原生家庭的噩梦,打破不良模式的恶性循环。就像CC,她看到了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问题,寻求专业人士帮助自己,修复原生家庭带给自己的伤害,努力成长找回力量,并学习新的与他人相处的方式,只有这样她才有可能在未来与自己的孩子建立健康的亲子关系。

本章小结

1.很多父母对自己的教育方式并不自知,从不认为自己有什么问题。

2.上一代具有破坏性的家庭关系和互动模式被传递给下一代。如果下一代依然无所觉知,就会继续这样对待自己的孩子,这就是原生家庭模式的代际传递。

3.作为父母,我们就是孩子的原生家庭,是孩子成长的起点。孩子成长的前提是父母自身的成长,所以我们需要修复自身的创伤,终结自己原生家庭的噩梦,打破不良模式的恶性循环。

相关图书

老年人学电脑
老年人学电脑
速算达人是这样炼成的
速算达人是这样炼成的
童话里的“坏蛋”:给孩子的第一本反霸凌认知书
童话里的“坏蛋”:给孩子的第一本反霸凌认知书
老年人学智能手机
老年人学智能手机
手绘海洋动物(修订版)
手绘海洋动物(修订版)
名家自然故事
名家自然故事

相关文章

相关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