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爱心理必修课

978-7-115-51627-5
作者: 段鑫星李文文司莹雪
译者:
编辑: 姜珊

图书目录:

详情

为什么童年经历会影响你对恋爱对象的选择?为什么男女恋爱时的行为差距这么大? 为什么相爱容易相处难?《恋爱心理必修课》回答了人们对世间美好的感情的诸多疑问。 《恋爱心理必修课》以众多心理学家就爱情的研究与成果为基础,讲解了什么是爱情、爱情是如何产生的、不同年龄阶段的恋爱特点、男女处理感情时的不同心理依据、如何谈好一段恋爱并使其成为一段更长远的亲密关系以及如何处理已不必挽回的感情等方面内容。 希望阅读后,每一位想拥有高质量的亲密关系的读者,尤其是对爱情懵懵懂懂、莽莽撞撞的年轻人,都可以帮拿到爱情这门课的学分。

图书摘要

恋爱心理必修课

段鑫星 李文文 司莹雪 著

人民邮电出版社

北京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恋爱心理必修课/段鑫星,李文文,司莹雪著.--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9.9

ISBN 978-7-115-51627-5

Ⅰ.①恋…Ⅱ.①段…②李…③司… Ⅲ.①恋爱心理学—青年读物 Ⅳ.①C913.1-49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9)第140911号

◆著 段鑫星 李文文 司莹雪

责任编辑 姜珊

责任印制 彭志环

◆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市丰台区成寿寺路11号

邮编 100164  电子邮件 315@ptpress.com.cn

网址 http://www.ptpress.com.cn


◆开本:880x1230 1/32

印张:8  2019年9月第1版

字数:150千字  2019年9月北京第1次印刷

定价:59.00元

读者服务热线:(010)81055656 印装质量热线:(010)81055316

反盗版热线:(010)81055315

广告经营许可证:京东工商广登字20170147号

内容提要

为什么童年经历会影响你对恋爱对象的选择?为什么恋爱中的男女的想法与行为差距这么大?为什么相爱容易相处难?本书回答了人们对世间最美好的感情的诸多疑问。

本书以众多心理学家对爱情的研究与成果为基础,讲解了什么是爱情、爱情是如何产生的、不同年龄阶段的恋爱特点、男女处理感情时的不同心理依据、如何谈好一段恋爱并使其成为一段更长远的亲密关系,以及如何处理已不必挽回的感情等方面的知识。

希望阅读本书后,每一位想拥有高质量的亲密关系的读者,尤其是对爱情懵懵懂懂、莽莽撞撞的年轻人,都可以拿到爱情这门课的学分。

各方推荐与赞誉

徐凯文

北京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副教授

临床心理学博士

精神科医师

恋爱中的人,不再理性,如痴如狂;而恋爱时是人一生中最真的时刻,也是探索和理解人以及理解自我的美妙时刻。段鑫星教授从独特的视角“谈情说爱”,从理论到实践,全面阐述了爱的过程。无论你是期盼爱情者,陷入恋情者,还是在品味失恋苦酒的失恋者,都能从《恋爱心理必修课》中获益。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一门人生最美妙的课程吧。

雷文涛

有书创始人

渴望爱与被爱都是人的基本需求,但获得与经营一段高质量的亲密关系可能并非像做一道数学题一样只要掌握硬技巧就能解答,这更需要人们掌握许多关于心理学的软知识,而这些知识也许会帮你打开一扇新世界的大门,帮你了解自己内心的真正需求、需求背后的原因、亲密伴侣和亲密他人的行为与心理。《恋爱心理必修课》是帮你打开这扇门的钥匙。

杨旭

麦子熟了COO

爱是一个动词。《恋爱心理必修课》帮你更了解恋爱中的你们、我们、他们。

黄伟强

壹心理创始人

这不单是一本从心理学角度解读爱情的书,它同时也是一本实操指南,帮你剖析“爱情”的真实面目,教导你如何实践和应用,以便你构筑健康的、最适合自己的恋爱形式,同时让你在爱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智慧。

费俊峰

江苏省心理学会大学生心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南京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中心主任

不要移开你的视线,走近这本书,打开这本书,你就会懂得爱。

徐川

《百家讲坛》特别节目主讲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

相逢总是这样,不是恨晚,就是恨早。《恋爱心理必修课》,来得正好。愿你与最好的自己在书中相遇,愿你与最好的另一半在尘世间相逢,在如水的流年里淡定从容,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马逍遥

90后作家

畅销书《残唐五代尽英雄》作者

《恋爱心理必修课》是一本送给有恋爱需求的年轻人的幸福指南,从该书中能找到你的迷茫与需要,比如如何应对嫉妒心理、如何面对恋人的谎言等,这本书都能为你提供具体的分析与实用的技巧。相信这本书能帮你求得爱情的上上签。

刘萍

《婚姻与家庭》杂志总编

爱自己与爱他人,是我们生活在这世间每天都要面对的两个课题。有些人认为这两个课题无法兼容,在爱中不断牺牲自我以换取他人的爱;有些人的爱却十分自私,把爱人变为仆从。这都不会让人得到一段圆满的关系,也可以说这些人并不懂得什么是爱自己、什么是爱他人。《恋爱心理必修课》就是在教导我们如何理清亲密关系中的自我与他人,帮助我们发展出一段更适合自己、让彼此都能更好的关系。

胡慎之心理

现代人很矛盾,既相信爱情又不太敢投入,但爱情这个话题,对大部分人来说,仍有很强的吸引力。很多时候,寻觅与经营一段关系并非是“船到桥头自然直”,而是需要我们去经营。《恋爱心理必修课》最大的优点就是告诉我们,爱其实是一种可以学习的能力。当我们拥有了爱的能力,我们会因此收获更多。

推荐序1 爱情助人成长

读了段鑫星教授的《恋爱心理必修课》书稿,作为她的博士生导师,我甚感欣慰。她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20多年,笔耕不辍,精益求精,屡有新作面世。阅读全书,深感此书贴近当代青年的恋爱心理与生活,能够为年轻人的健康成长提供有益的指导。

作为一名心理学工作者,我深知心理健康教育对青年的成长和成才的重要意义。特别是“00后”一代,当他们踏入大学校园或社会时,就开启了人生的新阶段。他们必须面对新生活,适应新的社会环境,迎接新挑战;他们的自主性、独立性和自我身份感将接受挑战。因此,掌握一些调节和控制情绪以及应对心理冲突和心理压力的方法,就变得非常重要。实践证明,年轻人完全可以通过相关心理学知识的自主学习,产生感悟体会,解决成长过程中的新问题,应对未来发展的需要。

段鑫星教授长期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与年轻人的恋爱困惑的咨询工作,具有扎实的心理学理论功底、学术研究背景和相关的工作经验。这本《恋爱心理必修课》,正是来自她长期的教学与咨询工作的知识提炼与个人感悟,涵盖了诸多恋爱心理的相关理论和应对恋爱问题的方法,相信读者通过阅读与学习本书,会有所收获。

本书着眼于当代青年在恋爱过程中所遇到的心理问题,把理论与真实的案例密切结合,既能让读者学习到系统的恋爱心理学知识,又能启发读者的思考和感悟,促进他们的自我成长,对于指导当代青年树立正确的爱情价值观具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本书在观念、理论和实践等方面具有以下特点。

观念新。作者从培养恋爱观入手,构建恋爱心理理念,内容新、框架科学、文字顺畅,在很多方面都有独到的见解,令人耳目一新,是一本特色鲜明的恋爱心理健康引导书。

理论全。本书不同于恋爱心理理论研究类书籍,而是在借鉴国内外大量亲密关系、爱情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等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注重浓缩理论精华,旨在从理论中归纳出鲜明的方法,为读者提供指导。

实践性突出。因为每个人的情感经历不同,主观感悟各异,所以恋爱心理有个性化与独特性的特点。作者针对每一种恋爱心理问题都提出了非常适用的解决方法,通过大量案例进行分析,注重启发式教学和互动式感悟,启发读者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有所行,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相信本书能成为广大青年心理健康成长的良师益友,成为青年工作者学习、了解恋爱心理的参考书。

陈会昌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推荐序2 恋爱是一种挑战

欣闻段鑫星教授所著的《恋爱心理必修课》一书即将出版,我十分高兴。段鑫星教授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和咨询工作近30年,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并且多年来一直坚守在当代青年尤其是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沿阵地,为青年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这份初心和热忱令人敬佩。

爱情是人类情感中最美妙的一种体验,对爱情的探索和追寻是人类历史进程中亘古不变的话题。从古至今,数不胜数的诗人、作家热情讴歌和赞颂爱情,演绎出无数动人的故事,总结出诸多爱情真谛。然而,当面对“问世间情为何物”这个问题时,却很少有人能够准确地回答。爱情为什么常伴泪水?爱情为何让人欢喜让人忧?又为何有人会因爱生恨?

“相爱没有那么容易,才会让人特别着迷。”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爱情、阐释爱情,就能为解答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靠的思路。在过去30年间,心理学研究已从单纯地关注认知、思维、决策等理性过程扩展到对人类情感、情绪、关系等感性问题的探索。由于恋爱中的人们倾向于依据自己的体验及感受来判断和评价,这无疑增加了恋爱心理研究的难度。近年来,对恋爱心理的研究仍然是心理学中相对新颖的课题,特别是针对青年群体的恋爱心理研究,这对于青年的身心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恋爱并非到了恋爱的年龄才需要了解,独特的亲密关系是早年依恋关系的延续,我们可以从人在儿童时期如何与重要他人建立安全、亲密的人际关系中发现端倪。以亲密关系为依托的恋爱关系的确立,满足了人们对归属和关爱的基本需求,这些需求意味着对彼此的强烈的感情依恋与依赖,有利于人们形成持久的社会支持网络。这在我们的生命中占据极为关键的位置,也是人生旅程中最重要的资源之一。爱情会催人奋进,也会使人陷入负面情绪。对大多数人而言,经营爱情比选择恋人更重要,学会包容比争论对错更重要。恋爱的过程注定有蓝天白云,也会突然出现暴风骤雨。因此,学会恋爱、好好恋爱,不断总结、不断接纳、不断包容,才能收获一份美满的幸福。

段鑫星教授编写的这本《恋爱心理必修课》,恰恰是以传授恋爱知识、提升恋爱本领,帮助读者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婚姻观、价值观为主旨。本书结合了国内外关于恋爱心理学的研究进展和青年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并且追踪与讨论了年轻人关心的恋爱话题。

本书参考资料翔实、全面、丰富,逻辑思路完整清晰,内容新颖,语言生动活泼,文字温馨柔美,既能让读者学习到系统、完整的恋爱心理学理论知识,又实现了理论性、指导性、实用性和可读性的结合,在提升内容的可读性和趣味性的基础上,对于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和积极性,提升学习体验,培养恋爱心理品质,增强应对恋爱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和情感危机的能力,促使读者自我关注和提升,走出爱情误区,摆脱爱情烦恼等,具有积极的意义和实践参考价值。

恋爱心理的研究不同于其他科学研究。恋爱是人生的必修课,人们不能缺席,更不能找他人代替,这就意味着相关理论研究不能代替个人体悟,某些恋爱技能并不适用于所有个体。特别是伴随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恋爱的个性化和特殊化更加明显,复杂性更加突出。我们能做的就是紧跟时代的发展脉络,进一步挖掘国内外恋爱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针对读者特别是年轻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和成长的特征,为其理解爱情、学会恋爱提供崭新的视角和见解,为新时代、新形势下的青年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指导。

路漫漫其修远兮!作为一名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学者,我本人愿意与段鑫星及诸位有志于学术研究的同人共勉。

是为序。

桑志芹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心理学系教授

前言

与恋爱心理学结缘,始于20世纪90年代,从那时起,我在全国高校开展了“爱与成长”“恋爱这件小事”“开心谈恋爱,理性说分手”等主题的讲座,并相继出版了《爱是青春的舞蹈》《告别蓝调布鲁斯》等一系列关于青春与爱情的图书。近30年对于恋爱心理学的研究积累,让我萌发了开讲“恋爱心理学”并以此引导更多有恋爱困惑的年轻人的想法。2015年,学校慕课建设为我提供了这样一个契机,而我也带领团队积极投入到“恋爱心理学”慕课课程的建设中。随着越来越多的学生的关注,2018年夏天,这门课程频繁登上微博热搜,并被新华网、人民网、央视网等30余家媒体报道。这让我认识到,恋爱心理虽然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却随着时间的前进而变得越发富有新意,对每个年龄阶段都具有相应的指导意义。因此,我带领团队将现有的课程资料进行了更新与整理,撰写了《恋爱心理必修课》一书,为那些渴望通过爱情理论探讨爱情本质的读者提供参考,为正在恋爱或即将恋爱的男女带来一些指导。

爱情往往是个人成长历程中最精彩的情节、最动人的部分。从古至今,人们从未停止过对爱情这一话题的讨论。人们热恋时追求“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陷入单相思时渴望“愿得一人心,白首不分离”;异地恋时则互相宽慰“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渴望爱情开花结果时则期盼“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一千对情人眼中有一千种爱情的模样,就像一块橡皮泥,可以有无数种不同的变化和形状,让人难以捉摸、难以理解。

恋爱是一门以情感为核心的复杂学问,一门高深的生命科学。爱使人美丽,也让人迷失;爱使人成长,也让人受伤。把握爱情的航行方向,驶达幸福的花开彼岸,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由于恋爱的过程受到诸多内外部因素的影响,这就增加了恋爱的复杂性和不可控性。当然,人类对恋爱的美好期待和追求,永远是人类发展历史中最绚丽的色彩。

恋爱是人生的必修课,并且补课成本昂贵,不及格者必受伤害。基于此,本书尝试将恋爱中的诸多困惑和问题进行梳理和解答,从心理学的角度探究恋爱表象的种种根源,解密男女之间奇妙的恋爱关系及复杂有趣的心理活动,以期为广大正在热恋中或即将体会恋爱滋味甚至遭受失恋之苦的朋友提供指导和帮助,教你科学谈恋爱、走心谈恋爱,让你的恋爱之路更加顺畅,最后交上一份满意的成长答卷。

通过本书你可以了解:

1.为什么你一直没有找到理想的伴侣?

2.为什么你不会恋爱?

3.为什么你总是失恋?

4.男生与女生的恋爱价值观有什么不同?

5.失恋后如何走出低谷?

通过学习本书,你将收获如下的理论知识和心得体会:

爱情的真正含义;系统的恋爱心理学理论知识;稳固爱情的心理规律;男女相爱的心理奥秘;求爱及择偶心理;初恋心理;爱情挫折心理及爱情发展之心理特点,等等。

其实,恋爱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这些,在恋爱中我们会学会宽恕,学会包容,学会坚强,学会执着,学会理解,学会与异性交流,学会处理矛盾,学会与世界相处,进而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婚姻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本书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探讨了恋爱心理。全书共分为七个部分,包括引言、恋爱有“理”、不同年龄阶段的爱情、男女大不同、好的亲密关系需要好的管理、爱到尽头、那些我们在爱情中学到的。

本书的编写特点兼具实用性和简易性,内容涵盖了恋爱的各个环节。区别于以往注重理论阐述的心理学书籍,本书各章均引入了现实案例或爱情故事,提供了很多适用的方法。各章节的内容关注恋爱中的细节问题,如如何寻找恋人、如何维系关系、如何应对失恋的困扰等,真正体现了实用性和适用性。简易就是易于学习和理解,在保证概念清晰、原理简明、阐述清楚的基础上,书中涵盖了诸多情感经历、经验教训,也有作者个人的独家感悟和恋爱心得,而且力求保证内容简洁、表述精练和语言文字温暖、贴心、柔美,从而方便读者阅读和学习。

在编写本书过程中,我们参阅了国内外大量关于恋爱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的理论和研究成果,力求汲取各领域精华、贯穿前沿思想,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深刻而清晰地认识、理解自身面对的情感问题。同时也祝愿每一个阅读本书的人都能学会做爱情的主人,在自己的恋爱世界里不再迷惘彷徨,收获甜美幸福。

本书由我和李文文主笔,同时,我的硕士研究生王雅楠、刘怡与马逍遥三位同学也参与了本书稿件的整理工作,感谢他们的辛勤付出。特别感谢我敬重的导师、著名心理学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陈会昌与著名心理学家、南京大学教授桑志芹一直的支持并为本书作序。感谢为此书付出心力的人民邮电出版社编辑姜珊老师,她敬业、严谨、执着、细致的态度是本书能够顺利完成的一个重要保障。

最后,我与广大读者分享这样几句话:爱需要品味,爱需要思考,爱更需要智慧。因为爱情所以懂得,因为懂得所以珍惜。期待所有读者都能从书中学有所思、学有所悟,也热忱期待读者提出宝贵意见。

引言 爱情是什么

在正式开始学习用本书的内容指导自己的爱情生活之前,我们需要对“爱情”的含义进行重点理解,对此我们可以从爱情的概念、产生以及本质着手。

爱情的概念

本书的主题是“爱情心理学”,其核心是“爱情”,这是一个我们经常会说到的词,那么爱情是什么?是丘比特之箭?是流行感冒?是加了蜜的黄连?是肾上腺素分泌?是寻找丢失的另一半?是少年时那未了的情结?还是潜意识的作用?

《神雕侠侣》中李莫愁在中了情花毒后说:“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

《泰坦尼克号》中男主角对女主角承诺:“You jump,I jump!”(可以直译为:“你跳,我也跳!”也可以意译为:“生死与共/生死相随!”)

对于这些经典的爱情故事,我们并不陌生,这是生死相依、充满激情的爱情。

早上醒来一起刷牙洗脸,一起吃饭看电视,没事的时候两个人你刷微博他打游戏,周末一起去超市逛逛,这种生活可能平淡无味,但这其实也是爱情,这种类型的爱情更是人生的常态。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艾瑞克·弗洛姆(Erich Fromm)在他的名著《爱的艺术》(The Art of Loving)一书中将人类的爱情分成五种,包括兄弟之爱、父母之爱、异性之爱、自我之爱和神明之爱。而人们通常所讲到的“爱情”仅仅指异性之爱。权威社会心理学家齐克·鲁宾(Zick Rubin)认为,爱情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某种特殊的想法和态度,它是亲密关系的最深层次,不仅包含着审美、激情等心理因素,还包括生理唤起与共同生活愿望等复杂的因素。爱情是存在于人类两性之间的一种崇高的情感,“是人类男女间基于生命繁衍的本能和确保身心最大快慰而产生的互相倾心和追求的生理与社会的综合现象”。

爱情主要涉及生物因素、精神因素和社会因素三个方面。生物因素是指爱情产生于男女两性之间,异性相吸的生物本能使人产生性欲,从而具有与之相结合的强烈愿望;精神因素主要是指爱情是一种高尚的情操,健康的爱情会愉悦身心,使人产生美好的心理体验;社会因素是指爱情是社会现象,一方面受社会道德、法律规范制约,另一方面还涉及养儿育女的社会功能。

爱情的产生

爱情不同于友情,它是男女双方产生生理和心理需求之后,对异性表达爱慕、钦佩、珍惜、依恋等心理情绪的过程。这是一种神秘且高尚的感情,那么,爱情是如何产生的呢?

本书认为爱情的产生不是简单的、一时的冲动,而是在生理、心理等多种基础都具备的情况下,慢慢孕育而生的。爱情之所以特别,主要体现在它仅仅产生于个体之间,是这种特殊人际关系的心理互动的结果。爱情的产生需要具备生理基础、精神基础以及道德基础。

1.爱情的生理基础

爱情的出现与人的身体发育程度有直接关系,它通常会发生在生理成熟的成年人身上。对于为什么成年男女之间会产生异性吸引的现象,现在已有相对完善的科学解释。人的性别是与生俱来的,是男人还是女人,在卵子受精的时候就已经决定了。胎儿在母亲子宫内就形成了生殖器官,这种生殖器官的构造被称为第一性征。到了青春期,男女的性腺功能开始明显化,性激素分泌旺盛,生殖器官发育基本成熟。在这期间,男女在身体形态上也发生着很大的变化,在第一性征影响下出现于青春期的身体形态及生理变化特征,被称为第二性征。

随着男女第一性征和第二性征的发育成熟,性激素水平的快速升高,他们的内心开始萌发性的意识和强烈的对于异性的好奇和向往,开始产生对异性的有意识的关注、追求的欲望和亲密的感觉。通常人们所说的“情窦初开”,正是这些表现的代名词。在这个时期,男女性生理的成熟,促进了性心理的形成,性生理的发育是性心理发展的生物学基础。如果没有性作为基础,爱情是不可能产生的,更不可能持续发展。

2.爱情的精神基础

只有性本能的生理基础还不足以产生爱情,爱情的产生还要有双方的心理基础。柏拉图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也是最早从哲学的角度分析爱情的哲学家。他曾在一篇名为《会饮篇》(The Symposium)的作品中指出,爱情具有两个基础:一个是性欲,即身体方面的欲望;另一个是精神,即心理方面的需求。他认为,精神在爱情中的地位是崇高的,对爱情的追求应当从身体上的爱上升到精神上的爱。爱情包括性欲,但不只性欲,精神性的东西才是爱情的精华所在。

那么,爱情的精神基础又是什么呢?对于这个问题,答案是多样的。其中一种观点认为,男女双方的审美情感引发了爱情。生理需要固然可以使异性之间相互亲密,但并不是只要异性相遇,就会产生爱情。只有在一方觉得另一方有魅力,产生一种特殊美感的时候,爱慕之心才能油然而生。这时,基于生理层面的性亲近,便上升到了心理层面的性吸引。对于这种男女关系的质的变化,苏格拉底有一个解释,将其称为“在美中孕育”。他认为,性本能是自然之道,是为了繁殖后代,但谁也不能随便找个人就结婚,而是要找一个看得顺眼的、觉得美的人,爱情应具有美感。

虽然审美情感的作用可以使人们欣赏的异性的范围大大缩小,但事实上这也不能使所有感觉美好的男女都成为恋人。人们还必须基于爱情的最高层次——道德情感——做进一步的甄别和选择,挑选出真正情投意合的对象。

3.爱情的道德基础

在异性之间出现审美情感之后,如果再进一步向前发展,双方就会产生道德情感,进而萌生出真正的爱情。这里的道德情感,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道德品质”(是好人还是坏人),而是指两个人在心灵上的认同和默契。到了这个阶段,由于男女双方具有相对一致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他们在心灵层面上的沟通就会很顺畅,彼此相知相爱,成为两心契合的情侣。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青年男女之间产生了好感和倾慕,愿意彼此接近与相处,在外人看来也很般配,似乎爱情已经降临在他们的身上了。但随着两个人的交往,对彼此了解的深入,他们对另一方的感觉发生了变化,甚至感到失望。他们可能曾经热烈地“相爱”了一场,希望能成为心心相印的爱侣,但因为他们之间缺乏共同的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在许多重要的事情上存在很大的分歧,感觉不到心灵的相通,最终两个人还是以分手告终。志不同道就不合,缺乏道德情感基础的两个人,在爱情的道路上携手走下去的可能性很低。因此,要想在生活中找到真心相爱的伴侣,使爱情的花朵在春天开得鲜艳美丽,并且在秋天结出丰硕的果实,建立美满幸福的家庭,相恋的男女就不但要在彼此那里获得审美情感,产生两情相悦的心理感觉,更重要的是要了解彼此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找到能够支撑和坚固爱情的基石。

了解了爱情的产生,我们再探讨一下爱情的本质。

爱情的本质

爱情的本质,是人的社会属性与人的自然属性相结合的异性间的崇高感情。如果说好感不同于爱情就在于它还缺乏对爱情的社会性认识,那么友谊区别于爱情之处就在于人与人之间缺乏生物性的吸引。爱情通常是由四个要素构成的:

一是性欲,这是爱情的生理基础和自然前提;

二是情感,这是爱情的核心,表现为灵与肉融为一体的强烈感情;

三是理想,这是爱情的社会基础,也是爱情的理性向导;

四是义务,这是爱情的社会要求,表现为自觉的道德责任感。

上述四要素相互联系,缺一不可,否则就是残缺的或被扭曲的爱情。

除此之外,爱情应具有平等性、专一性、依存性、自主性等特征。

1.平等性

爱情作为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的高度统一,体现在两个人之间要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关心,这是平等的关系,而不是依附的、占有的关系。这种平等的关系表现在,男女双方可以相互追求、相互爱慕,这样爱情才能产生和发展。有的人会说我才不管你爱不爱我,反正我爱你就行了。这样的爱情就违背了平等的原则。男女双方首先要尊重彼此自愿选择的权利,一方强制另一方或勉强凑合都不是爱情。每个人都有爱和被爱的权利,所以死缠烂打地追求不是爱情。再者,单相思也不是爱情。道理很明显,爱情就像乘法,一个人付出全部,另一个人一点也不付出,那么结果就是1×0=0,如果每个人只付出0.5,那么结果就是0.5×0.5=0.25。所以爱情要双方共同努力,双方付出的越多,爱情才能越稳定越美好。

2.专一性

之前有朋友跟我说,她有个女同事,虽然正在与别人谈恋爱,但是仍与其他追求者单独约会,来者不拒。这就违背了爱情的第二个特征——专一性。恩格斯指出,爱情按其本性来说是排他的。爱情一经产生,就具有这一特征。爱情的专一性、排他性说明对待爱情应该是严肃、慎重的态度。一个人如果同时爱上两个或更多的异性,那不可能是健康的、真正的爱情。

3.依存性

谈过恋爱的男女都会体会到,恋爱的时候,如果另一半不在身边,总让人感到思念或有所缺失,这就是爱情的依存性。恋爱的双方在感情上相互眷恋,在行动上相互支撑,在生活上相互关心。有的人在恋爱中毫不考虑对方的感受,只在乎自己的感受,这也违背了爱情相互依存的属性,是一种自私的爱情。

4.自主性

有的人认为谈恋爱必须要经过父母的同意,而有的父母也会说,我的孩子谈恋爱必须经过我的同意。尽管父母有相对丰富的人生经验,他们可以给我们一些建议,但是爱情最终的决定权还是在我们自己的手里。

在基本了解了“爱情是什么”之后,我们就开始具体学习这门复杂的学问。

第1章 艾斯沃斯:你的恋爱中藏着你的童年依恋

周国平在《爱与孤独》中有这样一句话:“生命纯属偶然,所以每个生命都要依恋另一个生命,相依为命,结伴而行。”

小时候喜欢一个人,是像喜欢草莓、巧克力、气球一样的喜欢。

长大后喜欢一个人,是朦胧的心动与依恋,就像是万千灯光,而你在光的中央。

后来,喜欢一个人,是细水长流,如果人生是永远前往下一站的列车,希望每一站都有人陪在你身旁。

童年的依恋或许就这样不动声色地隐藏在你长大后的恋爱中。这一节我们主要分享玛丽·艾斯沃斯(Mary Ainsworth)的依恋理论。

依恋理论的由来

提出阶段

约翰·鲍尔比(John Bowlby)先提出了依恋理论的概念。他将“依恋”定义为“个体与具有特殊意义的他人形成的牢固的情感纽带的倾向,能为个体提供安全和安慰”,用来解释婴儿与其养护者之间的情感联系。鲍尔比的研究是从母婴分离会对婴幼儿的心理产生影响开始的,阐述母婴分离对于孩子人格和心理各方面的重要影响。

迈克尔·拉特(Mihcael Rutter)是此阶段的第二位代表人物,他于1972年对鲍尔比的母爱剥夺理论进行了澄清。他指出,人们过于狭隘地理解了鲍尔比的母爱剥夺,母爱剥夺并非单纯地指分离的经历。拉特认为,鲍尔比的母爱剥夺,实际包含两个方面:缺乏(即在父母关系中缺乏活力成分)和剥夺(它是由分离经历造成的)。拉特的阐述使人们对鲍尔比的理论有了更好的理解。

发展阶段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玛丽·艾斯沃斯是发展阶段的代表人物。她在1989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她对心理学的最重要的贡献是早期情感依恋方面的研究。艾斯沃斯认为,依恋关系中个体间的重要差异在于依恋的安全性或不安全性。于是,她与同事设计了陌生情境实验,该实验主要研究儿童分离焦虑和陌生焦虑,是评定一岁婴儿对其母亲的依恋的安全性的经典实验。在陌生情境实验中,艾斯沃斯得出结论:在陌生情境中,婴儿的依恋关系分为三类。这三类分别是:安全型(secure)、回避型(insecure-avoidant)及矛盾型(insecureambivalent)。

再发展阶段

这一阶段的代表人物主要为辛迪·哈赞(Cindy Hazan)和菲利普·谢弗(Philip Shaver),他们发表了一篇题为《浪漫的爱可以看作依恋过程》的论文,这标志着依恋理论从儿童研究领域,拓展到了成人领域。哈赞和谢弗开发了一种自评工具,目的是用来区分情侣关系中的依恋类型。他们要求被试阅读下面三段内容,并指出哪段内容最准确地描述了他们在亲密关系中的所思、所感和所为。

A:与伴侣亲密令我感到有些不舒服;我发现自己难以完全信任他/她、难以让自己依赖他/她。当伴侣与我太亲密时,我会感到紧张与不舒服。

B:我发现与伴侣亲密并不难,并能安心地依赖于伴侣,也让伴侣依赖我。我不担心被伴侣抛弃,也不担心伴侣与我关系太亲密。

C:我发现伴侣不乐意像我希望的那样与我亲密。我经常担心自己的伴侣并不是真爱我或并不想与我在一起。我想与伴侣非常亲密,而这有时会吓跑对方。

根据这种分类测量的结果,他们得出结论,成人依恋类型主要可以分为三类:

A属于回避型,这一类人在人群中约占20%;

B属于安全型,这一类人在人群中约占60%;

C属于矛盾型,这一类人在人群中约占20%。

深入发展阶段

这一阶段的相关理论主要有两个。

其一是依恋传递。父母对自身早期依恋经验的表征会影响他们对孩子的抚育方式及敏感性,从而影响孩子的依恋安全性,于是这促进了心理学家对依恋代际传递性的研究。虽然关于依恋是否存在代际传递性这一问题,尚没有明确的结论,但是父母对自身早期依恋经验的表征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作用,已经开始受到研究者们的日益重视。

其二是多重依恋。近几年来,西方的一些研究人员对鲍尔比的这一理论提出了质疑,进而提出了多重依恋关系的假设。认为儿童可以与不同环境中扮演不同角色的成人建立不同的依恋关系。由于各种依恋关系所产生的环境不同,它们之间也就存在不一致性。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多重依恋关系的存在,但到目前为止,研究结果尚不足以支持这一理论假定。

儿童依恋与成人依恋的关系

哈赞和谢弗发现,成人的依恋分布情况与婴儿类似。

1.成人依恋类型与婴儿依恋类型的比例分配非常匹配。这个研究也支持了弗洛伊德的观点:“一个儿童如何认知、如何面对世界以及一些在成人看来微不足道的小事,将深刻地影响儿童的发展及其在以后可能形成精神病的症状。”

2.儿童与成人的依恋类型具有共同特点。其一是两者都会在养护者/伴侣在身边及能够回应自己时,感到安全;其二是两者都有亲密而私人性质的身体接触;其三,当不能亲近养护者/伴侣时都会感到不安全;其四,都会与养护者/伴侣分享自己的发现;其五,都会爱抚养护者/伴侣的面部,并且都显示出相互间的迷恋和专注;其六,都会进行“身体交谈”。

恋爱风向标

(1)心理学家艾斯沃斯的依恋类型理论,把人的“感情模式”分为三种:回避型依恋人格、安全型依恋人格以及矛盾型依恋人格。

(2)回避型依恋人格的个体无法和恋人建立起正常的依恋关系,与恋人亲密令其感到有些不舒服;安全型依恋人格的个体既能依恋恋人,又能信任恋人;矛盾型依恋人格的个体经常担心自己的伴侣并不是真爱自己或不想与自己在一起,在恋爱中容易与恋人发生争执。

(3)如果你是回避型的情感模式,我们建议你要努力试着去信赖他人;如果你是矛盾型的情感模式,学着收敛自己的控制欲,给彼此独立的空间。

(4)安全型依恋人格是最健康的情感模式,在恋爱中,想要改变对方是非常困难的,不如先试着培养自己成为安全型的依恋人格。

第2章 斯腾伯格:爱情包括亲密、激情、承诺三种元素

在众多关于爱情要素的研究中,最重要的理论成果出自美国耶鲁大学的心理学家罗伯特·斯腾伯格(RobertSternberg),他是这个新兴研究领域里的先锋人物。1986年,斯腾伯格教授提出了著名的“爱情三元论”。他认为,虽然人类的爱情复杂多变,但基本上包含三个主要成分,即激情、亲密和承诺。斯腾伯格对每一个成分都给出了清楚的诠释,并且用三角形来表示爱情的结构。

三角形的三条边代表爱情的三个成分,三者合为一体便组成了圆满的爱情。这一三角形模式是迄今为止最卓越的爱情理论之一,它可以很好地描述和解释人世间纷繁变化的爱情形态(如图1-1所示)。

爱情三元论——激情、亲密、承诺

激情

“激情”(passion)是一种把恋人们推向浪漫的沁人心扉的情感,它来自人的激素,以生理冲动和肉体的强烈欲望为特征。激情被唤起常常是由于人对性的渴望,当然也包括想从对方那里得到其他强烈的心理需要的满足,或者想对恋人表达热烈的情绪和情感。激情是人的生理层面的反应,在爱情中发挥着动力作用,属于动机部分。

在许多情况下,受到激情促动的恋人会表现出较强的占有欲,甚至可能会发展到近乎自私的沉迷状态。正如我们经常看到的那样,在恋爱初期,情侣之间会过度地占有对方,甚至达到无法忍受彼此分离的地步。在这个阶段,任何其他关系对于双方来说都不重要。斯腾伯格解释说,恋人之间一定会先经历不断增强的外表的吸引,但是,这一段时间过后,如果发展得很好,他们的激情与欣喜就会转化为成熟的爱情。在进入亲密关系之前,单纯的激情常常体现为以自我为中心。

亲密

“亲密”(intimacy)主要包括热情、理解、交流、诚实、支持和分享等心理现象,是爱情的情感部分。在亲密感的作用下,两个人便成为“最好的朋友”和“心灵的伴侣”,相互之间愿意分享内心的秘密,深深地渴望彼此的亲近。而这种亲密的关系又能给恋爱的男女带来巨大的力量和安慰,使他们对爱情产生更大的信念和动力,去培育更加绚烂的爱情花朵。一颗真心期盼着交换另一颗真心,亲密关系可以促成这个重要交换的实现。反之,如果两个人之间没有亲密的关系,爱情之花就会凋谢甚至枯竭。爱情中的满足感与亲密感有着最直接的关系,缺乏亲密关系是恋爱与婚姻的第一号杀手。在没有亲密感的情况下,即便双方产生了激情,或是已经生活在了一起,也不能相互深入了解,不能真正地融合在一起,使人仍然会感到孤单和寂寞。

承诺

“承诺”(commitment)是爱情的认知部分,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做出将自己投身于一份情感(去爱一个人)的决定;二是努力地爱护和维系这份情感。如果相恋的双方彼此有了承诺,就会担当起爱情的责任和义务,直面无法看见的未来,坚定不移地去爱对方,直到生命的结束。做一个形象的比喻,承诺就像湍急江水中的一座小岛,不管出现什么样的水势,爱情或婚姻遇到何种困难和考验,都有一个安全避险的港湾。无数的成功实例向我们证明,长久的爱情和健康的婚姻,都是建立在相互承诺之上的。对待爱情,持有承诺的人一定会这样说:“我因你是谁而爱你,不因你的行为和我的感觉而爱你。”但如果没有承诺和责任,爱情就会脆弱无力,不堪重负,在受到击打的时候全面崩溃,昔日的亲密和激情也会荡然无存。

爱情的七种类型

爱情三元论的三种成分——激情、亲密、承诺组合在一起,构成了爱情的七种类型。

喜欢式爱情(liking)

两个人之间只有亲密。两个人在一起感觉很舒服,但是缺少激情,也不一定愿意厮守终生。没有激情和承诺,如友谊。显然,友谊并不是爱情,喜欢并不等于爱情。不过友谊还是有可能发展成爱情的,尽管有人因为恋爱不成连友谊都丢了。

迷恋式爱情(infatuated love)

两个人之间只有激情体验,认为彼此有强烈的吸引力,除此之外,对彼此了解不多,也没有想过将来。只有激情,没有亲密和承诺,如初恋。第一次的恋爱总是充满了激情,却少了成熟与稳重,是一种受到本能牵引和导向的青涩爱情,如一见钟情。

空洞式爱情(empty love)

两个人之间只有承诺。缺乏亲密和激情,如纯粹地为了结婚的爱情。此类“爱情”看上去丰满,却缺少必要的内容,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如形婚、搭伙过日子。

浪漫式爱情(romantic love)

两个人之间有亲密关系和激情体验,没有承诺。这种“爱情”崇尚过程,不在乎结果。这其实是一种及时行乐的爱情观,恋人间十分重视现在的感觉,但是未来呢?

伴侣式爱情(companionate love)

两个人之间有亲密关系和承诺,缺乏激情。跟空洞式“爱情”差不多,没有激情的爱情还能叫爱情吗?这里指的是平淡如水的婚姻,只有权利、义务却没有激情。这类感情可能会遭遇七年之痒,伴侣常常会有“牵你的手,就像我的左手拉右手”这样平淡的感觉吧。

愚蠢式爱情(fatuous love)

两个人之间只有激情和承诺,没有亲密关系。没有亲密的激情只是生理上的冲动,而没有亲密的承诺不过是空头支票。当激情控制了大脑时,人们可能会出现不经思考的冲动行为。一见钟情的闪婚,应该就是这个类型吧。

完美爱情(consummate love)

同时具备三要素,包含激情、承诺和亲密。只有在这一类型中,我们才能看到爱情的庐山真面目。

在斯腾伯格看来,前面列举的六种都只是类爱情或非爱情,本质上都不是爱情,只有第七种才是爱情,而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碰到的类爱情和非爱情的情形实在是太多了,以致把同时具备三要素的爱情当作一种超现实的理想状态。

无爱(nonlove)

三个因素都不具备。激情、亲密和承诺共同构成了爱情,缺少其中任何一个要素都不能称其为爱情,正如三点确立一个平面,缺少任何一个点,这个唯一的平面就不存在。

爱情是人类的永恒话题,而真正能够收获完美爱情的人,又有几人?正因为对美好事物的不停追求,我们才有机会获得那珍贵的礼物。核对一下你自己的状态,你的爱情属于哪一种呢?

恋爱风向标

(1)耶鲁大学教授罗伯特·斯腾伯格所提出的爱情三元论,给出了一个有关爱情的公式:完美爱情=亲密+激情+承诺。

(2)激情多伴有强烈的生理和心理反应,相对其他两种元素最不稳定;亲密居中;而承诺则是偏理性的决策,最为稳定。三种元素各不相同,它们的不同组合也衍生出不同的爱情,分别是喜欢式爱情、迷恋式爱情、空洞式爱情、浪漫式爱情、伴侣式爱情、愚蠢式爱情、完美爱情以及无爱。

(3)你可以和恋人一起绘制出理想的爱情三角雷达图,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两个三角形越重合,说明你们的感情越融洽;而当双方的三角形偏离得比较大,就需要看看双方在哪些问题上产生了分歧。找到彼此的差异,并进行沟通与调整。

相关图书

真希望妈妈这样和我说话
真希望妈妈这样和我说话
你的天赋价值千万
你的天赋价值千万
写作疗愈 用写作赶走焦虑、拖延症、坏情绪
写作疗愈 用写作赶走焦虑、拖延症、坏情绪
如何拥抱一只刺猬:恋爱与婚姻中的人格识别、接纳与付出
如何拥抱一只刺猬:恋爱与婚姻中的人格识别、接纳与付出
考试心理学:心理素质与考场表现
考试心理学:心理素质与考场表现
掌控情绪 别让坏脾气毁了你一生
掌控情绪 别让坏脾气毁了你一生

相关文章

相关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