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心理学:心理素质与考场表现

978-7-115-57516-6
作者: [美] 本·伯恩斯坦(Ben Bernstein)
译者: 昝同
编辑: 黄海娜

图书目录:

详情

为什么越临近考试越学不进去?为什么考试时大脑会一片空白?为什么大多数人在考试前或考试过程中感到紧张、焦虑?如何帮助孩子减轻考试的压力?为何有些学生平时表现优异,一到关键时刻就“掉链子”? 现在,无论你想取得哪种资质,考试都是必经之路。作为拥有 50 年教学经验的教育学家和 30 年临床心理学经历的心理学家,伯恩斯坦博士的这本书并不是教我们如何记住更多内容,或者强行将更多知识灌进我们的大脑。因为参加考试的并非只有我们的大脑,还有我们的身体。因此,伯恩斯坦博士创造了一个提高考试成绩的模型,给出了提升考场表现的 9 大工具,并且提供了适用于所有考试的实用练习和建议,帮助考生以最佳状态应对考试,进而发挥出应有的水平,甚至超常发挥。 不管你是学生、家长、老师,还是上班族,考试都不可避免。最重要的是,本书中的内容既适用于任何考试,又适用于人生,因为人生就是一场大的考试。

图书摘要

治愈系心理学

考试心理学

心理素质与考场表现



[美]本·伯恩斯坦(Ben Bernstein) 著

昝 同 译




人 民 邮 电 出 版 社

北 京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图字:01-2019-3812号

定价:59.80元

读者服务热线:(010)81055656 印装质量热线:(010)81055316

反盗版热线:(010)81055315

广告经营许可证:京东市监广登字20170147号

内 容 提 要

前言 本书适合哪些人

• 在考试前或考试过程中感到焦虑;

• 缺乏在考试中表现出较高水平的自信;

• 在学习或考试的过程中发现自己难以保持专注;

• 平时勤学苦练,但付出的努力没有通过考试成绩体现出来;

• 希望在各种标准化考试中提高自己的成绩。

第1章 本书使用指南

提供必要的工具

在你着手阅读本书时,你就拥有了一名表现辅导老师。

当人们向我寻求帮助时,我首先会厘清他们表现不佳的原因,并且在此基础上引导他们取得更理想的结果。无论是在学术能力评估测试(Scholastic Assessment Test,简称SAT,由美国教育考试中心组织,是美国及其他国家的高中生进入美国大学的标准入学考试)中成绩偏低的高中生,还是需要在研究生入学考试中提高成绩的大学毕业生,我都会为他们提供有助于提高考试分数的工具。

作为一名辅导者,提供工具是我的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请各位读者将本书视为一个工具箱,解决应试问题的方法就在其中。在随后的内容中,我将为你提供9种用以提升考场表现的必备工具,它们都是你迫切需要的。

然而,即使你的工具箱中装满有效的工具,也是远远不够的,你必须了解使用这些工具的时机。只有在正确的时机使用本书中提供的每一种工具,它们才能发挥功效。因此,本书将帮助你培养觉察这些时机的能力。如果你能够敏锐地把握使用的时机,这些工具就将成为你必不可少的助手。例如,假设在阅读试卷上的某个问题后,你没能立刻想到或给出答案,这会让你感到力不从心。此时,你会产生“我不会做这道题”的想法,并且开始想象最糟糕的结果。然而,一旦你提高了自己的觉察能力,就能立即意识到自己正在逐渐丧失自信,随即就可以使用恰当的工具,让自己重拾自信。在考试的过程中遇到难题会让人变得愈发焦虑,不断积累起来的压力犹如一座大山,压得人无法动弹。所谓提升觉察能力是指注意自己的状态和处境。例如,当你在路上驱车前行时,路边的指示牌提示前方危险,但你没有注意到它。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你可能会发生车祸。但是,如果你注意到路边的指示牌(即觉察)并相应地改变驾驶的路线(即运用工具),那么在前方等待你的便是一段安全且舒适的旅途。本书的内容可以帮助你培养觉察能力并引导你使用工具。对你而言,这二者缺一不可。即使你拥有最强大的工具,但如果察觉不到使用它们的时机,那么这些工具将变得毫无用处。与之类似,如果你觉察到自己需要借助工具却两手空空,那么你便难有作为。因此,本书在培养你的觉察能力的同时为你提供有效的工具。

阅读方式

请想象你对自己说“我讨厌考试是因为……”(在下列适合你的选项前打勾)

□ 1.它们令我紧张。

□ 2.无论我准备得如何都考不好。

□ 3.对我来说学习是一件难事。

□ 4.考试很愚蠢。

□ 5.每逢考试我都会呕吐。

□ 6.我相信其他人比我聪明。

□ 7.在考试的过程中我心不在焉。

□ 8.我认为考试无法衡量我真正拥有或掌握的知识。

□ 9.在考试前我难以入睡。

□ 10.我不擅长记忆。

□ 11.父母对成绩的期待让我感觉压力很大。

□ 12.这个社会过分热衷于考试。

□ 13.考试令我紧张得喘不过气来。

□ 14.在考试中遇到的难题令我感到崩溃,并且一切都会因此变得很糟。

□ 15.我不在意考试,但是其他人都很在意。

□ 16.考试结束后我会把所学的知识忘得一干二净,所以我不知道考试的意义何在。

□ 17.每逢考试我的肠胃都会发生痉挛。

□ 18.我的兄弟姐妹或父母能出色地应对考试,但我却做不到。

□ 19.考试成绩在我的总体表现中占据的比重太大。

□ 20.考试过于不近人情。

□ 21.在考试前,我的思维总是陷入混乱。

□ 22.我从未在考试中取得过优异的成绩。

□ 23.除我之外的所有人都过于重视考试。

□ 24.在考试中我没有机会展现自己的真知灼见。

□ 25.考得好是有秘诀的,而我对它们一无所知。

稍后我们会具体探讨你勾选的选项。下面先介绍一下这本书的阅读方式。

按章通读。按章通读就是按照顺序从头至尾通读本书,并且在此过程中完成每一项练习。通过通读本书,你将获得一套有助于提升考试成绩的全面训练。我推荐你以这种方式阅读本书。购买本书相当于你的一项投资,你理应获得相应的回报。

对症下药。或许你没有时间从头至尾读完本书,又或许你马上要参加一场考试,因此需要即时的帮助。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有针对性地阅读本书第1章至第3章的内容,同时参考你所勾选的上述选项从相应的各章中获得所需的帮助(见表1-1)。

表1-1 对症下药

心理素质如何影响考场表现

现在,无论你想取得哪种资质——从驾驶执照到医师资格证书,从公民身份到大学学位——考试都是必经之路。然而,对许多人来讲,横亘在这条道路中间的便是考试造成的压力。

压力是一种心理负担或苛求。低水平的压力不会造成问题,甚至在我们的生活中,保持适当水平的压力是必要且有益的。然而,当你的压力水平远远超出了自己的承受能力时,你便会感到紧张、沮丧且不知所措,伴随而来的通常还有疲惫感。考试带来的压力会以一种特有的方式引起人们的不适。每个人在考试前、考试中和考试后都会体验到一种特定的心理状态。

在考官发放试卷前,你坐在教室里,各种各样的想法在你的脑海中涌现。首先,你因为迫切希望能有一个好的表现而感到压力很大。在此时此地,你必须运用自己的全部学识来帮助自己在考试中获得成功。你清楚自己必须在短短几分钟内迅速回忆所学的知识并给出答案。你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回答试卷上的所有问题。你意识到勉强使思维高速运转会对自己的表现造成负面影响。这种紧张感曾经促使你做错某些题、漏做一些题,甚至没能理解某些问题。你环顾四周,心里非常清楚这间教室中的其他人都是自己的竞争对手,在这种焦虑的情绪中,你感到孤立无援。你能隐约看到考试失败可能造成的一系列后果:自己的自我形象会因此受损,未来会因此遭受负面影响,并且在今后面对其他考试时,自己的自信心也将大打折扣。

上述内容仅仅描述了发生在考场里的状况。在考试之前,状况又是怎样的呢?无论你是高中生、大学生还是研究生,可供你彻底理解并记住所考内容的时间是有限的;不仅如此,你还会时不时地感到需要记忆的内容超出了大脑的信息存储量。有时你会开始对所学的知识产生真正的兴趣,想要更深入地了解它们并寻找问题的答案,但遗憾的是,你没有时间享受其中的乐趣。你唯一能做的就是以囫囵吞枣的方式不断地将信息塞进大脑。

当然,即使在备考的过程中,你也不能不管生活中的其他事。你仍需要接电话、遛狗、做家务,并且“偶尔”进餐。之所以强调“偶尔”,是因为人们因考试造成的压力而食欲减退的事例屡见不鲜,为此失眠的人更是比比皆是。当然,也有一些人会在考前出现嗜睡的状况。他们认为自己必须在考试中表现出最佳水平,随之而来的紧张情绪使得他们希望从考试乃至外部世界中逃脱,并借此获得一个喘息的机会。在深陷考试焦虑时,尽管你清楚自己曾多次全身而退,但这种认知对现状显得于事无补。每当面对这种压力时,你都感到自己身临绝境,并且每次出现这种情况时,你都认为只有自己身陷苦战——“在其他人看来这很可能是小菜一碟”“我永远无法理解这些知识”“对别人来讲这并非难事”。随着消极的想法像滚雪球般积少成多,你将彻底陷入恐慌状态。

或许在考试结束时,你终于松了一口气,但这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可能只会持续几秒。在离开考场时,大多数人都会因自己在考场上的表现而感到惴惴不安——“我是否正确地理解了第23题的题意”“我给出的答案是否答非所问”。这种做法毫无意义:因为你不能返回考场,所以这种做法只会徒增自己的无助感。你对自己的考分的评估甚至与实际情况差之千里,这是因为在焦虑情绪的影响下,很少有人能准确地记住自己的答案。

尽管如此,你仍然会在脑海中不断重放自己在考场上的表现,并且徒劳地希望自己能再获得一次机会,以发挥出更高的水平。你向其他人打听他们在考试中的表现,但由于人们倾向于低估或高估自己,因此你迟迟不能准确地把握状况。接下来,你会开始控制损失。你会着手制定策略,以期在下次考试中发挥得更好。你会尝试尽早开始学习,关闭手机,以更加亲和的态度对待老师,改变自己的学习习惯。或许你会向任何一个愿意倾听你的人哭诉自己在考试中的糟糕表现,以获得对方的同情和理解。还有些人在考试后感觉很糟糕,回到家便躲在房间里闭门不出。在与外界隔绝的环境中,他们任凭灾难性的想法如潮水般涌入大脑。他们开始为最糟的结果做准备:“我将不得不中途辍学”“我对现状束手无策”。

在上面的描述中,是否有一项与你的情况相似?如果有,你便是上千万每天都在经历此类波折的人之一。考试的发展呈现出上升的趋势。考试正稳定且持续不断地覆盖更为广泛的领域,逐渐成为一种更普遍的“选拔”工具——考试既可以决定哪些人能够获得就业机会、晋升机会和各类资格证书,也可以决定哪些人能够升入大学或研究生院。除此之外,考试也被越来越频繁地用于决定人们的薪酬和个人能力,甚至最终将影响你在社会上所处的位置。

为了满足我们的文化中存在的对参加更多考试并取得更优异成绩的偏执,在世界范围内,一项价值数十亿元的产业应运而生。它向人们推销并出售书籍、音频资料、线上资源和一对一的辅导服务,这一切的目的都在于帮助人们为考试做准备。应试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增长产业,它的蓬勃发展毋庸置疑。

应试产业帮助人们通过记忆和练习的方式熟悉一门考试。但与此同时,该产业忽略了从最初的学习阶段逐步走向参加考试的完整过程,而正是这一过程更能令人们感到满足,并且使人们感到的能力越来越强。熟悉考试的内容固然是必不可少的工作,然而它难以有效地消除造成压力的根本原因,这些原因包括焦虑、缺乏自信、注意力涣散及绝望感。应试者需要借助符合自身特点的工具来缓解应试过程带给他们的疲惫感和焦虑情绪,这些工具是熟悉考试内容和练习无法提供的。

为什么这一点至关重要?这是因为当你参加考试时,你在考场中的内心感受和你保持踏实且专注的能力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你的考试成绩。你需要明白的是,应试体验的质量会直接影响考试的结果。

其中的原因非常简单:压力水平影响表现。这一现象广为人知,在体育运动中尤为明显。运动员需要达到适度水平的压力来为自己提供能量,并在此基础上发挥出最佳水平。然而,当压力水平超过了一定的限度——无论过高还是过低——就会对能力的发挥产生不良影响。这种认识也被称为“最佳功能区”(zone of optimal functioning)理论。

对每个人而言,实现最佳表现所需的压力水平和不会损害健康的压力水平都不尽相同。有些人需要达到极高的兴奋水平才能使自己迅速进入最佳状态,而对其他人而言,这种水平的压力会使其感到心神不宁、精神紧张,并且彻底分散他们的注意力。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最佳功能区,在这一区域中,我们的压力水平处于最合适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中,个体获得了适度的刺激,并且因此表现出足够的创造力和活力,能够在理性地解决问题的同时通过自己的表现获得自我满足感。处于这种状态的个体的体内不会分泌过多的肾上腺素,也不会表现得无精打采,因此能够以理想的节奏稳步前行。

本书旨在向你展示找到自己的最佳功能区并保持这种状态的方法。通过阅读书中的案例并进行练习,你将学会如何掌控压力,而不是受制于它。指望自己不会在考试中产生任何压力是不现实的。正因如此,你才需要了解如何将压力控制在最佳水平,以便从中获得能量并保持巅峰状态,而不是被它折磨得筋疲力尽,甚至最终一败涂地。

耶克斯—多德森曲线

在心理学领域,压力与表现之间的关系得到了最充分的研究。一百多年前,有两位心理学家率先研究了这种现象,并提出了“耶克斯–多德森曲线”(Yerkes-Dodson Curve),该曲线如图1-1所示。

图1-1 耶克斯–多德森曲线

如图1-1所示,当压力逐渐达到令你产生不适的水平时,你的效能就会随之降低。过高的压力水平会让你离开“最佳功能区”。在这种状态下你将无法充分发挥自己解决问题的本领,你的自尊水平和自信水平也会随之降低。你难以保持专注,并因此感到紧张,甚至在某些情况下你会感觉身体不适或精疲力竭。此时的你急躁易怒,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你的表现也将一落千丈。无论你是在表演戏剧、参加棒球比赛,还是发表演讲,压力和表现之间都存在这样的关系,并且在你必须面对的每一场考试中,压力和表现之间的相互作用都会对你产生影响。考试就是一种表现。对多数人来讲,“表现”一词通常被用来描述个体在舞台或运动场上发挥自己的水平,然而这个词的内涵不局限于此。表现是指“为完成某事而实施的行为,即执行或采取行动”。学术类考试正是如此:它不仅包括学习相关资料的过程,也是运用、展现并证明所学内容的行为。表现还包括学会如何在考试的此时此刻做到全身心地投入。对一场考试来讲,重要的不是你在此前或此后取得的优异成绩,而是你在此时此刻有怎样的表现。在当下表现出最佳水平,对运动员、舞台演员、外科医生和很多人来讲是众所周知的。此类人群必须在此刻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所学的知识、接受过的训练和积累的经验。

就考试而言,了解与表现并不相同。了解侧重于对内容的理解,而表现则强调如何运用所了解的内容。我所接触到的来访者向我抱怨的主要问题是,尽管他们努力地学习了需要掌握的知识,但仍无法在考场上发挥出相应的水平。在这个问题上,至关重要的一点是你必须在了解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将其发挥出来。

由于压力会对你的表现产生直接影响,因此你必须学会觉察压力并对其进行控制。在参加考试的过程中,能否将自己体验到的压力控制在无害的水平是决定你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应试产业对此避而不谈,它们的信条是学习更多的知识是提高成绩的唯一途径。然而,仅仅掌握更多知识是不够的,你必须保证表现优异。时至今日,尚不曾有人构想出一个清晰、简单且行之有效的方法来教人们如何做到这一点。

作为一名表现辅导老师,我的工作不是教人们如何记住更多的东西,如何更有效地学习,或者如何强行将更多的知识装进自己的大脑。我的工作是向你展示如何在考试过程中避免任何不利因素影响自己的表现。我关注的重点是处于压力状态下的表现。我将教会你如何识别压力,并且立即使用特定的工具来降低压力水平。这种方法有助于你将状态保持在“最佳功能区”内,并且在每一场考试中表现得更出色。我接触的来访者中包括需要在各个领域中“有所表现”的人。我辅导高中生参加学术能力评估测试,辅导年轻人参加法学院入学考试、医学院入学考试、研究生入学考试和期末考试,辅导博士研究生进行毕业论文答辩,也辅导律师参加律师资格考试。不仅如此,我也为音乐家、运动员和演员提供辅导,他们的表现每天都要经受考验。我还辅导专业的技术人员、医生、律师和护士。除此之外,一些获得过重大奖项的创作者、作家和演员也曾接受过我的辅导。

在与这些来访者合作的过程中,我一次又一次地目睹了压力对个人表现造成的不利影响。与之相反,我也见证过人们跨越自己面前的障碍。其中最令我感动的莫过于我所辅导的一名学生的父母,他们学会了通过降低自己完全不切实际的期待来帮助孩子建立自尊,而不是对其施以压力和打击。最终,我们欣喜地看到这名学生的成绩得到了提升。

当人们向我寻求表现辅导时,我首先考虑的问题是:为了能够有最佳表现他们需要什么?毋庸置疑,他们需要学习与考试科目相关的知识——这是我从未轻视过的重点——但结合个人经验,我认为这仅仅是他们需要做的一个方面。考试的内容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你可能需要参加数学考试、化学考试、历史考试,或者在期末考试到来之时一并应对所有科目的考试。但在千变万化的考试中存在一个不变的常量,它才是所有考试的核心要素,与考试的科目和题目的设置无关,这个常量便是你,即参加考试的个体。无论考试内容如何,参加考试的人都是你。你必须向自己提出下列问题:“我能从自身中挖掘哪些有助于自己在所有情境中提升表现的要素?我该如何掌控这一过程?”不幸的是,无论学校的教育系统还是备考用书或相关辅导课程,都没有将你视作应试者。它们仅仅强调学习的对象,而不是学习的主体。通常情况下,主体一词是指需要学习的知识,但在实际的考试情境中,你才是主体。

我之所以说“常量是你”,是因为在你面对的所有考试中,你是确定且始终存在的因素。确定性是指不随外部条件发生改变。它是一种无论遇到怎样的情况都会取得成功的坚定信念,请你试想伴随着这种确定性步入考场会是一种怎样的体验。或许你感觉时间仓促,或许你感到疲劳,又或许你因一心想要取得高分而感到有压力。你可能遇到笔出现问题或忘记在试卷上写自己的姓名。无论面对怎样的挑战,无论你身处怎样的环境,表现辅导老师都能教会你如何保持自我,并且在此基础上发挥出最佳水平。

人生就是一场大的考试

在我写这部分内容的过程中传来了一阵敲门声。来者是一位名叫乔·里佐(Joe Rizzo)的老人,他来为我们修理烟囱。当他问起我谋生的方式时,我坦白地告诉他,我辅导人们参加考试。他摇了摇头并叹息道:“人生不易。”他边说边竖起一根手指并在空中晃了晃说:“不容易!有付出才有回报。你知道现代社会中存在什么问题吗?人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他们希望坐享其成。人生中的一切收获都来自奋力拼搏。人生就像一场考试。”

我深以为然,人生正是一场大的考试。

至今我所写的一切内容都围绕着身处考场并在考官的监督下和其他人一起进行的考试。但此刻你或许已经逐渐理解,我所讲的内容同样适用于生活向你发起的一切挑战。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来访者们一致向我表示,我传授给他们的工具不仅有助于提升其考试表现,当他们面对人生这场大的考试时,这些工具同样大有裨益。无论你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无论你身处生命旅程的哪个阶段,每天你都要直面新的艰难险阻。你必须克服它们,并且时常背负着取得出色的成果的期待。这正是一场考试,而你能否在此过程中表现优异呢?本书的另一个优点在于,你可以将其中提供的工具活用于人生中的方方面面。

正如在考场中进行的考试内容多种多样,你在人生中面对的考验同样五花八门。你可能需要向他人发出约会的邀请、进行演讲、解雇一名员工,或者主持一场意义重大的集会。如前所述,其中的常量依然是你。你必须在这些场合有所表现。因此,尽管你有可能仅仅是为了应对随堂考试打开这本书,但你同样可以将从中学到的本领应用于更为广阔的世界。这是因为本书中讲授的很多内容既适用于考试又适用于人生。

你是否思索过自己的人生目标是什么?常见的答案包括“成功”“快乐”或“满足”。尽管它们都是值得追求的目标,但在我看来,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的目的是面对一切挑战且经受住全部的考验,并且在此基础上成为注定的自己。人生这场大考的意义便是帮助你逐步成为最好的自己。

或许你已经注意到,本书的书名并不是《伯恩斯坦博士的魔术口袋》。本书既不会为你提供“大礼帽”,也不会为你提供伴随着咒语轻轻一挥便能一帆风顺地通过考试的魔杖。你仍然需要努力学习并在考试中全神贯注。作为辅导者,我的工作是向你展示要做的事,你的工作是着手将它们付诸实践。对一部分人来讲,做到这一点绝非易事。这不是因为本书的内容晦涩难懂,或者表达方式拐弯抹角。本书中呈现的内容直截了当且一目了然。对这些人来说,问题在于他们没有为解决自己的问题付出努力的意愿。他们指望其他人为自己解决问题,或许这正是他们希望通过阅读本书可以做到的。

经过多年的工作实践,我发现来访者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人做好了为改变付出努力的准备,而另一类人则希望一蹴而就地解决问题。在来到我的办公室时,后者经常因为即将到来的考试感到焦虑并对此束手无策。在第一次面谈后,他们心中充满了希望与热情,并且在第二次面谈时饱含激情地表示:“这种方法很棒,我懂了。”但几周后,他们会通过电话或邮件向我抱怨:“唉,伯恩斯坦博士,我还是感到很紧张!你教给我的练习我一项都没有做。你能不能再告诉我几个妙招?”不错,我确实有很多“锦囊妙计”,但如果他们仍然不愿按计划行事,那么再多的妙计也无济于事。如果你希望取得成果,就必须遵循本书的辅导,这一过程没有捷径。如果你坚持到底,必将收获丰厚的回报。

在面对挑战的过程中,有些人学到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课:全身心地投入于当下。你知道抽奖券上印刷的宣传语是什么吗?“到场参与才能胜出。”人生亦是如此。只有全神贯注于当下,我们才能逐渐觉察到自己偏离了航向并重回正轨。在你的一生中,有多少失败是因为你没能到场造成的?

觉察能力与成就密切相关,但觉察并非偶然的灵光一现。在通常情况下,我们的思维会大幅偏离主题,并且从对过去的回想中一跃进入对未来的预期,但却忽视摆在我们眼前的现实。为了培养觉察能力并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潜能,你必须磨砺自己。

作为我们可能讨厌的对象,考试实际上也包含积极的一面。它训练我们对当下所处的状况有所觉察,并且保持冷静、自信和专注。当你学会了如何在紧张的考试情境中掌控自我时,你就会切实地感到自己有能力将这些技巧带出考场,并且将其应用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你将教会自己在面对困难或极具挑战的任务时如何保持坚强,如何对自己负责,以及如何展现出自身的能力。

只要你希望成为一名无往而不利的应试者,并且甘愿为此付出努力,我便会在此过程中自始至终地为你提供辅导。

相关图书

真希望妈妈这样和我说话
真希望妈妈这样和我说话
你的天赋价值千万
你的天赋价值千万
写作疗愈 用写作赶走焦虑、拖延症、坏情绪
写作疗愈 用写作赶走焦虑、拖延症、坏情绪
如何拥抱一只刺猬:恋爱与婚姻中的人格识别、接纳与付出
如何拥抱一只刺猬:恋爱与婚姻中的人格识别、接纳与付出
掌控情绪 别让坏脾气毁了你一生
掌控情绪 别让坏脾气毁了你一生
内向优势:性格内向者的潜在竞争力
内向优势:性格内向者的潜在竞争力

相关文章

相关课程